新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公开课赛课教学设计
小学生作文我的理想-优秀学生干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
本节课
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用
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办法分析数
量关系,寻找解决问
题的有效方法。教材呈现的例题素材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是问
题情境
中呈现的信息相对较多,需要根据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组合。
教材围绕这些问题的解决安排数学活动。
这样,学生在在交流中能真
切感受到列表及运用某种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必要性,从而愿意主动
掌握并运用这些策略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目标预设]
1、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
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
br>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
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从中体会策略的价值。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列表的过
程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在教学中努力构建“构建模型(学会制表)→利用模型(学会看表)
→拓展模
型(学会用表)”的教学模式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充分参与,积
极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追求创新的人
格,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学准备]
小黑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
同学们,你们听过这些故事吗?(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引导思考:乌鸦是怎样
喝到水的?它想出了
一个什么办法?司马光是怎样救出了落水孩子?他想出了一个什么样
的办法
?
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司马光砸缸,孩子得救了,这是
一个很好的策略。什么叫策略呢?
策略就是计策、谋略,即方法。
2、揭示课题。
谈话: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
活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今
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数学
中解决问题的策略。
补充板书:解决问题的
二、联系生活,探究策略
1、列表整理信息
谈话:在一家文具商店里,可热闹了,
同学们在里面干什么呢?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示例题情境图:仔细观察,图中直接告诉我们
哪
些数学信息?谁愿意说一说?
出示第一个问题: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
谈话:现在我们要来解决这个问题,谁来读一读。
图中有那么多的信息,你打算怎么办?
同桌讨论后,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
师:同学们都想先把信息整理整理,对吧?联系以前学
过的知识,
请同学们想一想,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整理信息呢?(把你的方
法和旁边的同学
说一说)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方法,把解决这个问题的信息整理
出来。(学生选择自
己的方法和同伴交流,有画线段图的,有画图形表
示的.....)
老师今天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新的方法:列表整理信息。
板书:列表整理信息
出示表格:
谈话:小明买
笔记本的信息填在哪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呢?
“5本”填在哪一格?“多少元”填在哪里?为什么先
要把小明的情况填进
去?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小华
3本
5本
18元
?元
提问:谁愿意说一说18元为什么不填
在下面?为什么每人购买的
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对应)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
好处?
揭示:有利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2、分析数量关系。
谈话:列表之后,我们再怎样做?
板书: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从条件入手),小明买3本用去18元,
可以先求出什么?(单价)。
板书:从条件入手
学生先自主探究策略,再在小组里交流。
提问:通过刚才的整理和讨论,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3=6(元) 6×5=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谈话:同学们,刚才他是根据表
格从条件入手。如果从问题出发,
可以怎样想呢?大家来观察表格第二行,想一想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
可以先求出什么?(单价)
板书:从问题入手
3、小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哪两种不同的思路?谁
愿意说一说。
(1)从条件入手: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2)从问题入手:根据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4、引导:你会不会对计算的结果进行检验呢?先独立完成,再在
班内交流。
三、解决问题,体验策略
1、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小
华买5本笔记本用去多少元都会求了。
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敢不敢挑战?
提
问:小军用42元钱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怎样想?让学生先从条件和问题入
手想一想,再填表,最后在小
组里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
板书:18÷3=6(元)
42÷6=7(本) 口答:略。
谈话: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信息,你体会到了什么?
揭示: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2、比较体会:在列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你会把两次的表格合并
起来吗?
小明
小华
小军
3 本
5 本
( ) 本
18 元
( )元
42 元
谈话:我们还可以把这
张表格再简化。表中的箭头表示什么意思?
(对应)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让学生在书上填出括号里
的数。
3 本 18
元
5 本 ( )元
( )本 42 元 3、引导观察:从左往右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相对应,每本
价钱(单价)不变,要求5本多少
元和42元可以买几本,都要先算什
么?还可以怎样观察?从上往下,又发现了什么?本
数增加,要付的
钱数也要增加,如果买10本,要付的钱跟42元比会怎样……
四、巩固深化,提升策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先在书上填表,再解答。
(2)展示两个学生填写的表格及算式。
168÷6=28(毫米) 28×15=420(毫米) 504÷28=18(本)
(3)提问:列表整理信息时要注意什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
么?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你感觉这一题和前面的题相比难度怎样?(不易一下
子看出如何列式)
我们先选择有关条件和问题填表,再看看对解决问题会不会有帮
助。
(2)让学生根
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在课本上列表整理,再找一位
学生在投影片上填表,然后展示,校对。
足
球
排 球
篮 球
每个 元
每个 元
每个
元
买 个
买 个
买 个
(3)谈话:接下去你打算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你会解答吗?
(4)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56×6=336(元)
336÷8=42(元)
336÷48=7(个)
(5)提问:列表整理后你感觉对解决问题有怎样的帮助?你是怎
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简要地比较这两道题目在运用策略上的相同点(列表整理信息)
以及解法上的不同点?第一题,因
为要先求出一本字典的高度,所以
要用除法;第二题要求出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所以它要先算乘法。
4、投篮比赛
小黑板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
得
分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60分。
解决下面问题:
(1)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五场比赛中姚明能得多
少分?
(2)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五、总结回顾,拓展策略
1、谈话:这
节课我们一起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们是用什么方
法来解决问题的呢?首先在问题的已知条件比较多,
已知条件和所求
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有关信息;
其次,我们
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以弄清应该先求什么,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策
略。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你有哪些收获呢?
其实,解决问题的策
略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只是初步学习了列表
的方法和一些具体的策略。我相信同学们只要肯动脑筋、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大家一定会想出更多更奇妙的策略!
六、布置作业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课本第67页“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4题。
七、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小明
小华
小军
3 本
5 本
( ) 本
18 元
( )元
42 元
列表整理信息 分析数量关系
从条件入手
18÷3=6(元) 6×5=30(元)
从问题入手
18÷3=6(元) 42÷6=7(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