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备课

温柔似野鬼°
553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18: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送给教师节的画-组织部工作计划


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三位数 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的方
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地进 行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
笔算。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培养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谈话:刚刚开学,同学们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请大家打开书第6页,我 们一起看一看,
小明他们几个人制订了什么样的读书计划?在制订计划中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 探索算法
1. 收集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出示例题的情境图。
提问:从这幅插图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 回答板书:小女孩说:“这本书共192页。”小明说:“我每天看32页。”问题:
小明几天可以看完 ?)
如果有学生提出“小强是怎么看书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计划呢?让学生自
己计划每天看的页数,为后面学习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提供数据。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上面的问题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92÷32)
如果有学生提出 “小强每天看×页”这一条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小强要几天能够
看完”这一问题,让学生列出 算式,其中最好包含需要用“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的。
2.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理解算理。
(1) 探索“四舍法”试商。
提问:怎样计算192÷32的商呢?先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提问:192÷32与前面 前几节课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前几节课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是整
十数,而这道题除数不是整十数)
启发:除数不是整十数,我们可不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呢?(可以)
应该 把32看作多少?(可以看作30)
提问:为什么可以把32看作30来试商?(32比较接近30,所以,可以把32看作30)
教师在除数32上面用红粉笔板书:30。
再问:想一想192÷30应该商几?(商6)
讲解:这个6是192÷30的商,是不是192 ÷32的商呢,还不能确定,所以我们说这是试商。现在用6和除数32相乘。请大家接着往下算,把计算过程写在书上。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反馈: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的计算过程展示给大家?(指名板演计算过程)
谈话:通过计算我 们知道,试商得出的6就是192÷32的商,说明试商正确。计算完成后,
为了保证计算正确,我们还 应该验算一下,下面请大家独立验算。
指名完成验算,并安排学生把例题中横式和答语补充完整。 < br>谈话: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把除数32看作3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41,可以把它看作几
十来 试商?如果除数是53,可以把它看作几十来试商?如果除数是64呢?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


除数 32 41 53 64
看作接近的整十数 30
那么,你从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几十几就看作几十,老师可暂时不纠正。
(2) 探索“五入法”试商。
利用学生提出的“小强每天看39页”这一条件,或教师自己 提出这样的条件,让学生计算
小强看这本书,需要几天才能看完。
谈话:大家独立计算,有问题可以与同桌商量。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讨论,注意帮助学困生。
反馈:你是怎样试商的?
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把39看作30来试商;把39看作40来试商。
讨论:为什么要把39看作40来试商?
提问:刚才我们把除数39看作40来试商,如果除数是57,看作几十来试商?68呢?76呢?
师生共同填写表格(表略)。
比较:通过计算192÷39,我们又发现了什么规律?和19 2÷32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同点?(相同点:都是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不同点:把3 2看作比它小的整十数
来试商,把39看作比它大的整十数来试商。)
3. 归纳试商方法。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板书: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一)]
同桌交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 除法,通常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试商后要把商和原
来的除数相乘。
三、 巩固运用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读题后,提问:题目中已经给我们呈现了什么?你能接着计算吗?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谈话:书上把这几题的将除数所看作的整十数淡淡地印 了出来,是帮助我们试商用的,以后
我们解题时可以把它记在心里,不要写出来。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
3. 完成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后,提问:每天从17:00播到17:32表示什么?
4. 拓展题。
出示:256÷5□
(1) 要使商是4,□内可以是什么数字?(2)要使商是5,□内可以是什么数字?(3) 能
不能使商等于6?
四、 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1题。
五、 总结延伸(略)





角的度量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18~1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 生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认识角的计量
单位,建立1°角的表 象。
2.使学生在自己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经历探索用量角器量角
的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3.使学生通过量角,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 无关;初步感知三角尺上三个内角和的
特点。
[教学准备]
量角器,三角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的大小,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怎样画出一个角吗?(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
可以组成一个 角。)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角。
要求:你能画出一个比这个角更大或更小一些的角吗?( 请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学生在
练习纸上画。)
提问(上黑板画的两个学生):要画一个比 这个角更大的角,你是怎么想的?画一个小一些
的角呢?
小结: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角就大一些;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小,角就小一些。
设疑:比较老师画的角和刚才××同学
画的角,你能知道××同学画的角比老师画的角大多少吗?
指出:要想准确地比较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板书:计量单位 度
量工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的度量。(出示课题:角的度量)
[说明: 联系上节课所学的角的意义,自然地过渡到对角的大小的研究。通过设疑,引
导学生产生定量地刻画角的 大小的心理需求,揭示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
1.激活已有经验。
启发:测量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度量工具又是什么呢?在前面的 学习中,我们曾经
学习过测量长度和面积。回忆一下,我们是用什么工具来测量长度的,长度单位是什么 ?(用
直尺来测量长度,长度单位是cm,课件出示直尺图,标出1 cm。)
明确:1厘米的长度就可以用来作为标准,测量时量出有几个1厘米,长度就是几厘米。
课件演示:直尺测量一条线段的长,有3个1厘米。
提问: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厘米?
继续启发:测量面积时,虽然没有像直尺那样专门的工具,但是我们是用什么作为面积单
位的呀?(1 cm²,1dm²,1m²)
追问:1 cm²有多大?(边长是1 cm的正方形)
说明:实际上,我们也是用边长1 cm的正方形作为标准来测量面积的。一个面有几个这样
的正方形那样大,它的面积就有几平方厘米。


课件演示: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张卡片,刚好量6次。
提问:这张卡片的面积有多少平方厘米?
[说明:通过对长度与面积这两种几何量的计量单位和 度量工具的复习,激活学生相关的
已有经验,为学生有意义地接受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打下基础。这 样的引导,对于学生
理解数学是十分有益的。]
2.引出计量角的单位。
谈话:联系测量长度和面积的经验,想想怎样才能准确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呢?
(如果多数学生仍然感到困难)再次提示:计量长度是用了一个1 cm的长度单位,计量面
积是用了一个1 cm²的面积单位,那么计量角度呢?(需要一个1份的角作单位)
明确:这个1份的角,实际上是1度的角。可以用1度角作为计量单位。1度记作1°。
课件出示1度角,并标明角度:1°。
[说明: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引出计量角的单位,使学 生明确计量单位的本质,即是选择一
个相对比较小的部分作为标准。这样设计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能从 更上位的角度认识测量
的一般方法。]
3.认识量角器。
启发:在测量长度的 时候,我们可以使用直尺作为工具,为什么不直接用1厘米作为工具
呢?(实际测量时会不方便) 说明:如果我们直接用1度角作为工具来测量,同样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人们发明了
量角器作 为度量角的工具。(出示量角器)
要求:每个人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看到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组织全班交流,明确:
(1)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把半圆平均分成180等份,每一份就是几度角? (1°)量角器
也可以看作是由180个1°角拼在一起的。
(2)量角器上有许多刻度线, 请同学们在量角器图上,先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
90°、135°和180°的刻度线; 再从左边起,依次找出这些度数的刻度线。
相机介绍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并提示:内圈刻度是按逆时 针方向排列的,外圈刻度是按顺
时针方向排列的。
指出:刻度线汇集的一点,是量角器的中心点。
[说明:在引导学生明确量角器作为度量工 具的必要性后,放手让学生自主观察、通过交流
认识量角器的结构。在量角器上找出指定度数的角,实际 上是为了在量角器上正确地读数作
准备的。]
三、探索并学会量角的方法
1.探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出示下图:

要求:这个角是多少度?你能照样子,量出作业纸画的那个角(60°)的度数吗?
请一个同学演示是怎么量角的。提问:这个角是多少度?
组织交流:在小组里说说,怎样使用量角器量角?
小结:量角的时候,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 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然
后看另一条边所对齐的刻度线,就可以读出刻度。
2.尝试练习。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在学生汇报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怎么量的。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之一。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在看图的基础上


初步感受,然后进行模仿性练习,通过观察、操 作、演示和交流,学生可以逐步明确量角的
三个步骤。]
四、在练习中巩固量角方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拿出自己的三角尺,先量出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将三角板上每个角的度数都记下
来。
在学生测量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导量角器摆放的位置和方法。
算一算:每块三角尺上三个角度数的和各是多少?
指出:每块三角尺上三个角度数的和是18 0度。每块三角尺都是直角三角形,在以后的学习
中,我们还会研究其他的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钝 角三角形,它们的三个角的和各是多
少度,这里面或许还有规律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下面三个角的大小一样吗?你能先估一估吗?(学生可能有争议)
量一量: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所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只与什么有关?( 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系)这三个角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是一样的,所以它们的大小也是一样的。
想一想:你知道角的大小为什么和角的两条边所画的长短无关吗?(角的两条边是射线,射
线是无限长 的。)
[说明:学生在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的练习时,教材提供的角的开口方向都是朝右的,且有一条边是水平方向,因此都要读内圈刻度。但在用量角器量三角尺上角的时候,就需要
适当调整 量角器的位置,并且有可能读外圈刻度,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量角方法的指导。
而计算三角尺上三个角 的度数和,则是为后续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做些铺垫。“想想做做”
第3题的教学则进一步联系角的意义 ,深入理解角的大小的数学内涵。]
五、回顾总结
谈话:本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我们是联系哪些知识来研究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
具的?
要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小组里说一说。
[说明:在回顾总结环节,不仅 复习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注意渗透数学学习的方法。让学
生在小组里说说学习收获,可以给每个学生都 提供发言的机会。]
六、课堂作业(机动)
谈话:在你们的作业纸上,老师还画了两个角,你能量出下面角的度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组织交流:∠1是多少度?(估计有人量得120°,有人量得60°)应该看哪一圈的刻度?
∠2的边较短,有人在量的时候看不清另一条边对齐的是哪条刻度线,怎么办?(可以先把
角的一边延 长,然后再量)
射线、直线和角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 过程中,认识射线和直线,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
特点及其联系。了解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 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并在具体的情
境中,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会用符号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相应的读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
一、 感知射线——从生活中引入
教师打开激光灯,光线射向教室对面的墙壁上。
提问:在墙上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光点)这个光点是从哪里发出的?
再问:如果把激光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
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点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评析: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激 光灯射出的光线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及时将具体
的生活实例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机孕伏 与复习了线段的特点,为射线的学习打下了基
础。]
提问:如果把激光灯射出的红色光线射向 天空,你还能找到光线尽头的那个光点吗?(不能)
这条光线会怎样?(这条光线会射得很远很远,看不 到尽头。)
追问:这条光线还能用线段表示吗?为什么?
讲解:对!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光线看作是射线。(板书:射线)
出示教材第16页的情景图。
提问:这幅美丽的夜景图中,那五光十色的灯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线吗?为什么?
谈话:但图上 只能看到这些光线的一部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画出这些射线呢?请大
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画 一画。
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
……
反馈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较,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射线的例子吗?
[评析:揭示了线段的概念后,通过光线射向天 空,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让学生初
步感受“无限”。同时,让学生在尝试画“射线”的活动中理 解和体会“无限延长”的含义,
感受并理解射线的特点。]
二、 认识直线——在操作中体会
谈话:想象一下,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怎样的一条线呢?你会画一画吗?
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
……
师生共同评价,并通过讨论明确: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讲解:(指学生画出的直线)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做直线。(板书:直线)
提问:那你会把一条射线变成一条直线吗?
指名在实物投影上把射线的一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直线。
小结:直线有哪些特点?
[评析:在对射线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想象,自己画直线,使学生对直线的认识
建立在实际 操作和想象的基础上。同时,要求学生将射线变成直线,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
体会射线与直线的联系与 区别。]
三、 形成概念——在比较中整理
谈话:我们在认识了线段的基础上,又认识了射 线和直线,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线段、射线、
直线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在小组内互相讨论。 < /p>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整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
板书。)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
学生口答,并说一说判断的理由。
[评析: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和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内 容,教师放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
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在归纳中有效区分三者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加深了 对射线和直线的认
识,形成了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 知识延伸——在实践中提炼
1. 画一画。
提问:如果老师要你画一条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学生按要求画图)
再问:如果老师要你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射线、直线,你会画吗?为什么?
谈话:如果老 师要你以一个点为端点画一条射线,你会画吗?试一试从这个端点能画几条这
样的射线?(学生尝试画图 )
小结:从一点起能画出无数条射线。
谈话:如果老师要你经过一点画一条直线,你会画吗?可以画几条?先想一想,再试一试。
小结: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提问:如果老师要你经过两点画一条直线,你会画吗?可以画几条?
学生尝试画图,并组织交流。
小结: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 说一说。
谈话:其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例子在生活中用得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
例)
[评析:让学生在画线段、射线和直线的交流与实践过程中,既巧妙复习了线段、射线和直
线之 间的联系,又适时归纳出“经过一点可以画出无数条射线”,“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
直线”和“经过 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同时,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知识及时拓展到在现
实生活中,帮助学生体会数学 的实际价值。]
3. 想一想。
出示下图,谈话:小明从学校回家有A、B、C三条路线可 以走,你认为小明选择哪条路回
家最近?
谈话:这只是我们凭生活经验得出的结论,如果量一量呢?请同学们动手量一量。
学生反馈测量结果。
谈话: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
让学生在纸上画两个点,量出它们之间的距离。
[评析: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观 察、比较、测量、交流,明确两点间所有连线
中线段最短,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点间的距离,从 而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升为数学
知识。]
五、 角的概念——在自学中获取
谈话: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经过一个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指学生画的从一点引出多
条线段的图形),请 同学们看这里的图,你能从中找到我们已经认识的图形吗?
谈话:我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初步认识了角。 请大家想一想,关于角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再打开课本第17页,自学例题,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对于角,你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学生自学后,组织反馈,并通过讨论使学生弄清以下问题:什么是角? 角由哪几部分组成?
角用怎样的符号来表示?


提问:你能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活动后,师生共同评价。
[评析:由“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巧妙地引入角,形象 地突出了“角的两条边是射
线”这一关键,使学生对角的认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
六、 练习拓展——在辨析中提升
1.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它们各是什么角?
引导学生有序观察、思考,明确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七、 回顾反思——在生活中延伸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延伸:在我们的生 活中藏着很多数学知识。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同
学们课后可以继续找一找,看一 看,并将你的发现与其他同学分享。


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
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 。请同学
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学习用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设计意图 :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
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 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
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提出并解决问题(1)
1.师:小军想请同学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 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
一共用去多少钱?”
2.师:请同学们独立解答。(绝大部分学生会分 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
算式解答的情况)
师:请分步列式解答的同学交流 解题情况。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下列算式,并请学生说说
每个算式的意义。
5×3=15(元)
15+20=35(元)
3.认识综合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 地去解答,我
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请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
由两 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
步算式合并成综合 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
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 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
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 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
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 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
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 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
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 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
得数。根据学生 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
小组讨论) < br>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
出3本 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
式,一个是乘法算式 ,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
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 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
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
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 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
三、提出并解决问题(2)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 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
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 :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
为什么这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 :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
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 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
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 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 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


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
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
式中 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 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
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 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写出计算的过程,然后全班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 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
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 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
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61~62页。
教学目标
1.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习的基础上,经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过程,< br>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初步感知乘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在学习用 符号、字母表示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符号感,培养初步的归
纳、推理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 水平。
3.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
心, 初步形成推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经验唤醒
1.用简便方法计算。
36+(51+64) 362+504
(1)独立练习,将简便的主要步骤写出来。
(2)思考:在计算过程中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回顾探索加法运算律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列式、举例、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乘法 运算律的编排与加法运算律的编排类似,通过回顾加法运算律在
简便计算中的应用,以及探索加法运算律 的过程,沟通知识的联系,唤起学生对前面学
习过程的记忆,为今天学习乘法运算律在方法迁移上提供可 能。】
3.揭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用这样的方法继续探索乘法的运算律。(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
1.探索乘法交换律。
(1)出示第一个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根据图意,你能列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3×5。
再问:从这两道算式入手,联系加法的运算律,你准备怎样探索乘法算式中的规律?
小组交流,确定探索的步骤。
结合讨论,归纳探索的主要步骤:
① 根据上面的例子猜想,乘法中可能存在怎样的规律?
② 再举一些例子,看其他的乘法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
③ 用字母等符号表示出算式存在的规律。
小组合作,探索乘法交换律,教师巡视。
(2)组织反馈。
教师及时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收集起来:
① 不计算,直接写出等式的。
② 所举的例子比较单一,如只有一位数乘一位数的。
③ 所举例子中涉及到特殊的算式的,如:0×0; 1乘几等。
④ 所举的例子涉及的面广、利于研究的。
全班交流。(每组推选一名同学代表发言,叙说探索的过程和组内探索的结论。)
(2)组织谈论:
① 观察每组列举的例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 对于不同组最后呈现规律的表达方式你是什么意见?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会阐明自己的 观点,更要学会关注他人的观点。
对于不同的意见或不一样的表述要能客观公正地分析、判断,不仅仅满 足于表面上的不
同,而要在思考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意识,努力找出它们内在的本质的特征。】
(3)揭示乘法交换律。
板书:乘法交换律 a×b= b×a。
(4)提升认识。
① 结合刚才的探索过程,谈谈你对乘法交换律的理解。
② 此时,你有什么新的猜测?
学生可能想到:多个数相乘,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三个数相乘, 先将前
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乘和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与第一个数乘的结果相同……

< p>
【设计意图:在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加法运算
律的学习 经验,作由此及彼的联想。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能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
猜测,为下面进一步学习提 供向导。这里,也进一步体现了课始复习铺垫的价值。】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出示第二个例题。


独立读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学 生可能列出的算式有:23×5×6、5
×6×23、23×(5×6)等。
(2)结合题意、理解算式。
提问:说一说,你列出的算式是先算的是什么?
(3 )同桌两人合作:从以上一些算式中,根据你研究的需要,选择两道算式,按
照我们前面探索的方法进行 研究。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4)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收集的信息,先请选择23×5×6和5×6×23两道算式研究的小组进行汇
报。
可能会得到以下的结论:
① 几个数相乘,任意交换它们的位置,乘得的结果不变。
② 三个数相乘,先将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乘和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与
第一个数乘的结果相同。
再请选择23×5×6和 23×(5×6)算式的研究小组进行汇报。
交流的内容包括:选 择这两道算式的理由或者说为什么想到要选择这两道算式;研
究的过程和探索的结论。
举更多实例验证,揭示乘法结合律。
板书:
(a×b)×c=a×(b×c)

【设计意图:从众多的信息中选 取有价值的信息,是新课程强调的学习能力。采用
小组学习、汇报交流,丰实了教材的内容,拓展了学生 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
于探索,在交流过程中,明晰研究的方法,产生对其他规律后续研究的需 要。】
3.教学“试一试”。
(1)学生先独立完成,并思考各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汇报交流时,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先算这两个数,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明确:仅仅 应用乘法结合律,还不能使计算简便,还得先应用乘法交换律交换乘数
5与37(或37与2)的位置, 再应用乘法结合律,才可以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理解
1.练习“想想做做”中的第1题。
(1)出示后,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2)指名口答,核对答案。


2.练习“想想做做”中的第2题。
先独立计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的计算过程,交流各自的体会。
3.练习“想想做做”中的第3题。
采用小组比赛的形式(快速地将结果写在卡片上)
汇报交流:请速度快的介绍自己的经验。
4.练习“想想做做”中的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收集信息。
(2)汇报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
算法一:47×2×5 算法二:47×2×5
=2×5×47 =47×(2×5)
=10×47 =47×10
=470 =470
思考:不同的算法,第一步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律?对于这两种写法,你有什么想法?
【设计意 图: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涵,体会不同的算
法所应用的运算律也有所不同。 初步学会理性分析,在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的时候,
哪些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哪些是可以省略的。】
四、课堂总结
1.引导思考:今天探索乘法运算律和前面探索加法运算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我们用今天学到的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还可以去研究哪些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 一步感悟探索运算律的一般方法,领悟其内在结构关系,增强研
究意识。鼓励学生运用研究方法进行拓展 性研究。】




认识平行

[教学内容]
四年级(上册)第39~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画图,结合生活 情境,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探索并掌握用直尺、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想象等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有一个字,相信大家非常熟悉,但不知能不能认出它来。(依次出示不同时 期的“面”
字,学生猜测,有意引导对 “目”的关注。)


师: “面”最初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我们的面庞(外面是脸的轮廓,里面是眼睛)。为什么我们


祖先在造这个字的时候,鼻子、嘴巴都没要,唯独留下了眼睛呢?
生1:因为眼睛很重要。
生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师:真有诗意!眼睛最能传神达意,也是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窗 口。今天这节课能用好自
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吗?
二、认识同一平面
师:这是我们的 面,那这是——(黑板的面),摸一摸,黑板的面是——(平的),我们可以
称它为平面。还有什么的面 可以看作平面?
生:桌子的面,地板的面,墙壁的面……
师:(出示长方体)它的面可以看 作是平面吗?这个平面上写了一个字,是什么?(转动长
方体,学生齐读另三个字)这几个字分别写在了 ——(不同的平面上)。如果是这样呢?(展
开长方体)


生:在同一个平面上。(板书:同一平面)
三、认识相交和不相交
师:“无始无终”其实是一条谜语,是我们最近学过的哪一种图形?
生:直线。因为直线是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师:太棒了!会画直线吗?无限长怎么画?
生:可以只画它的一部分。
师:再画一条直线。观察所画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稍停)再画两条直线,
要求位置关系和刚才的不一样。如果还有别的想法,可以在旁边继续画。
学生画直线。
师:请大家留意这样一个问题:每组中的两条直线是在同一张纸上的吗?那它们 是在同一平
面内吗?这么说来,我们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其实已经将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同一平面内< br>了。
展示学生作品:

师:这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生1:交叉。
生2:相交。
师:不错,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位置关系叫做——相交(板书)。 这两条直线在哪儿相交
了?两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我们把这一点叫做交点。
请学生再画一组相交直线。
师:有难度吗?为什么?
生:没有难度,因为只要稍微斜一点就行了。
师: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两条直线呢?
展示:

生(齐):不相交。
师:都没看到它们相交于一点,是吗?老 师想提醒大家,观察直线可不能仅仅依靠眼睛,还
需要想象。(手指直线的下端)
生:它们是相交的。因为直线是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的。
师:怎样让大家都能看到?


生:把两条直线再画长一点就可以了。
师:他的说法有道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教师将两条直线延长至相交。
师:看 起来不相交的这两条直线实际上也是相交的,难道在这张纸上就没有不相交的两条直
线吗?(有)如果有 ,那怎样的两条直线才会不相交呢?如果讲不清楚,可以用手比画一下。
生1:(用两只胳膊比画)两只胳膊之间必须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2:空隙必须是一样的。
师:你的意思是两只胳膊之间的——
生:距离是一样的。
师:如果距离是一样的,那它们还会相交吗?
生:不会,始终隔着那么远,当然不会相交了。
展示:

师:是这样的两条直线吗?再画长一些呢?
生:永远不会相交。
师:(转动作业纸)如果这样呢?
生:也是的。
师:看来还真有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板书:不相交)这样看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
置关系有几种?
生:两种,相交和不相交。
四、认识平行
师:我们把不相交这种位置关系叫做互相 平行(指刚才那组平行线),其中一条直线就是另
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师:你们刚才画出的几 组直线中有平行线吗?(多数学生举手)关于画平行线,我们稍后再
来研究。说起平行,相信大家并不陌 生。生活中虽然没有无限长的直线,但是互相平行的例
子是随处可见的。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学生举例。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些例子。(出示跑道、五线谱)能找到吗?原来当我们在尽情 奔跑的时
候,这些互相平行的线就在我们的脚下。在美妙的音符中也有平行的存在。(出示课始的长方体)你能在这个平面上找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线吗?(手指两条邻边)这两条边互相平行吗?
生:不平行,它们相交。
师:(手指两个平面上的各一条边)这两条边相交吗?
生:不相交。
师:平行吗?
生:不平行。
师:不对呀,刚才我们不是总结了吗“不相交就是互相平行”,难道我们刚才说错了?
生:都跑哪儿去了呀?它们又不在同一个平面上。
师:说得有理。看来“在同一平面内”是一 个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
中有平行的踪影吗?下面每个图形中哪些线段是互相平行 的?各有几组平行的线段?用手
势表示。
出示:


生:……


课件演示三角形向下平移3格(图略)。
师:三角形是怎样运动的?
生:平移。
师:从平移前后的图形中你能找到互相平行的线段吗?(学生纷纷用手指)谁能概括地说一
说?
生:对应边是互相平行的。
五、探索画法
师:刚才,我们在画一画的基础上,通过 观察、比较、想象认识了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
置关系——相交和平行。下面,我们再回到画一画上来 。你认为画一组相交线和画一组平行
线相比,哪一个更难一些?为什么?
生:画相交线容易,画平行线难。画平行线必须保证两条直线间的距离相等。
师(出示方格纸 和白纸):如果要画一组平行线的话,你认为在哪一种作业纸上画要简单一
些呢?为什么?
生1:在方格纸上简单,因为那上面已经有平行线了。
生2:在方格纸上画容易保证距离相等。
师:如果老师没记错的话,刚才就已经有很多同学在 白纸上画出平行线了,是吗?(学生纷
纷点头)回过头来想一想,你画的是平行线吗?如果是,那你是用 什么方法保证两条直线之
间距离相等的?如果不是,你准备怎样画?试一试,然后画给你的同桌看。 < br>展示:生1沿直尺的两条边画;生2先确定两个点然后再连线;生3先画一条直线然后将三
角尺向 下移一些再画一条。
师:对于这种画法(生3)你有什么想法?
生:这样移三角尺很容易歪掉,就不能保证距离相等了。
师:歪一点点也不行吗?
生:一点也不行。
师(对生3):你同意吗?你希望三角尺作什么运动?
生3:平移。
师:是不是只要三角尺平移,画出的两条直线就是互相平行的?怎样才能让三角 尺作平移运
动呢?
生:给它加一把直尺。(示范)有了直尺,三角尺就可以贴着它平移了。
师:同意吗?直尺的作用是——
生:帮助三角尺平移。
师: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再 来看一下电脑的演示。(课件演示平行线的画法)你们能作用这
种方法再画一组平行线吗?
学生用这种方法再画一组平行线。
师:能说说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生:要按住直尺。
生2:别让三角尺钻到直尺下面了。
师:看来画的时候哪一步最重要?
生(齐):平移。
师:刚才你们是任意画一组平行线,如果给你一条直线,你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吗?
生(自信地):能。
学生尝试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学生演示,将直尺的一条边和已知直线对齐。
师:为什么要对齐呀?直接移不行吗?


生:要不对齐,平移就没用了。
师:说得有理。你最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一步?
生:先把直尺的一条边和直线对齐。
师:能再画一条吗?
生:能。(又画一条)
师:还能再画吗?能画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下面我们重点来观察画出的这两条直线,它们都和第一条直线平行,那它们 之间的位置
关系是怎样的呢?
生:平行。
师:这是平行线的一个重要特点。下面老 师增加一个限制。这里有一个点,我们称它为A
点。你能经过A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吗?
学生试画。
师:经过A点还能再画一条它的平行线吗?
生:不能。
师:也就是说经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生:只能画一条。
师:了不起的发 现!这是平行线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经过一点能
画无数条直线(课件演示), 然而在这无数条直线当中却只有一条平行于那条直线。其他的
无数条直线和它是什么位置关系?
生:相交。
师:看来,平行这种位置关系真的很特殊!也难怪画相交线比画平行线容易了。
六、课堂小结
师:走出课堂,希望同学们能够带着今天的知识,到生活中发现更多和平行有关 的知识。我
们也将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研究平行线的特点。


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的例题、“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关系的过程,初步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
数之间的规律。
2.使学生初步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意识及能力,
初步学会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认识间隔排列的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应用其中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和圆片、统计表格。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多媒体课件出示“乡村景观图”,要求学生猜测物体或图形出现的顺序,感知其中的规
律,引出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观察排列。
多媒体课件展示主情景图中的三列物体,让学生认真观察,并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再观察,说说每行物体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引导出“两端物体”“中间物体”“一
一间隔排列”。
2.比较发现。
请同桌两人一起,分别数出每一组物体的个数,填写在表格里;然后 再比较每一组的数据,
看看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和同桌说一说再写下来。
两端
物体 个数 中间
物体 个数
第一组 夹子 手帕
第二组 兔子 蘑菇
第三组 木桩 篱笆
我发现的规律是:
3.操作验证。
在其他地方,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是不是也都有这样的规律呢?引导 学生用学具或者画
符号来代替相关物体,排一排、数一数,验证发现的新规律。
启发:在刚才的操作活动里,你们又有什么发现?谁能用自己的话来完整地说说这个规
律?
4.学法指导。
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方法:观察操作——发现——总结——形成规律。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感知生活现象。
多媒体课件展示农村素材图文,学生尝试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抢答。
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一间隔排列”的事物。
2.解决问题。
(1)广告牌。
多媒体课件展示电线杆与广告牌,请学生观察,这里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这跟 我们前面
看到的排列是不是一个规律?
启发:如果马路边有25根电线杆,你知道有 多少个广告牌吗?如果有30个广告牌,那
又会有多少根电线杆呢?
大家能不能用式子来表示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之间的关系?
(2)锯木头。
多媒体课件展示锯木头情景图,并要求学生运用今天发现的规律解决教材提出的问题。
提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画图帮助分析。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探索木头段数与锯的次数的关系。
3.拓展提升。
多媒体展示“桃柳夹岸、桃红柳绿”的景点图,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解答后,实物展示桃树与柳树的半圆图,追问:当围成一个半圆时,数量还符合上
面的规律吗?
进一步展示桃树与柳树的圆周图,追问:当围成一个圆周时,两种树的排列又有什么不


同?数量上有什么变化?
提出要求:按这样的变化规律,在圆形池塘的一周栽 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
棵桃树,要栽多少棵桃树呢?
附板书设计:

两端
物体 个数 中间
物体 个数
第一组 夹子 手帕
第二组 兔子 蘑菇
第三组 木桩 篱笆
我发现的规律是: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如果两端物体是相同的,那么两端物体的个数比中间物体多一




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 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
合律,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
2.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 br>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
独立思 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加法的运算律。
【教学难点】
概括加法的运算律,尝试用字母表示。
【教学过程】
一、教师适当引导,进入新知。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这是同学们 课外活动的情况。谁能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回答,联系题
意讲解,并板书:28+17=45(人 ),问:还可能怎样想:17+28=45(人)。
板书算式。
2.比较这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3.得数相同的算式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成等式。 < br>4.举例:你能再说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吗?自己写一写。学生说,老师相机板书等式,并追
问:介 绍一下你是怎么写的?核实是否相等。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有什么规律?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发现规律。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可适当提示:用符号、文字、字母┅┅


学生思考,充分发表自己意见,教师给予肯定。
7.数学上,我们一般用a、b表示两个加数,可以写成:a+b=b+a.老师小结:
引出:加法交换律(板书)
8.小练习:填数
三、教学加法结合律。
1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动脑,有了很多发现,大家真不简单。现在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
看看会有哪些 收获?课件出示
2.列式解答,利用题意追问算式含义,并相机加括号表示先算。还可能先算什么?说算式
含义
3.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得数为什么相同?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成等式。
4.出示书上题目,说一说,算一算。
5.概括规律: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发现规律。
6.你能不能再举几个例子?学生举例。
7.教师小结,引出:加法结合律(板书)。如果用 a、b、c分别表示这三个加数,加法结合
律可以表示成?
8.小练习:填数。
四、总结新知,组织练习。
1.刚才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它们都是运用在加法中的规律。师总结。
2.课后练习:
(1)下面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学生说一说,对第三道重点分析,引出 加法运算律有
作用。
(2)比较体会运算律的作用,知道凑整百。
(3)凑整百小练习。




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5~67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 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
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 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 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
验。
教学过程
一、 动画引入,感受“策略”
1.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
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 秤!又不能杀掉大象。在大家一筹莫展
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
2. 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
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 很多策略。(板书:解决问
题)
[说明:教材安排“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重在相对集中地 介绍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经
常使用的、基本的解题策略。学生第一次接触“策略”,对策略的含义并不 清楚。教学一开
始,以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动画片《曹冲称象》引入新课,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选择合适的 策
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有效的、必要的。]
二、 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策略”
1. 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虫”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 快乐读书”的各
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出示例题情境图 )
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 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
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
用的 钱数是18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说明:用列表的方法整 理信息,教学的重点之一是让学生学会收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并按一定的结构填写在表格里。在教学 中,教师注意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初步设想
整理信息方法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对 应地填写在表格里。]
2. 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 ,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
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 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
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式:18 ÷ 3 = 6(元)
6 × 5 = 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 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提 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想起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要求5本用
去多少元,先要 求出1本的价钱)


提问:这样想该怎样列式?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 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先求出1本的价钱。
(2) 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说明:为什么要列表?列表有什么好处 ?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感觉“清晰、简洁”上,
还要让学生学会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明确解决问 题的思路。教学时,注意充分引导学
生分别观察表格的每一行,体会既可以从条件出发想问题,也可以从 问题出发想条件,初步
明确地感受综合法和分析法这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进一步 体会表格
是合理的、必要的,从而形成对这一解题策略的体验。]
三、 尝试解决问题,进一步体验策略
1. 列表解决问题。
出示:如果“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 ,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
自己填表)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2.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可以得到: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元
小军 ( )本 42元





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 本 → 18 元
5 本 → ( )元
( )本 → 42 元
学生在书上第66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观察:从左往右看,你发现了什么?(本数与钱数对应 ,每本价钱不变)要求5本多少元和
42元买几本,都要先算出什么?
观察:从上往下看,又 发现什么?(本数增加,要付的总数增加)如果买10本,要付的钱
跟42元比会怎样?
[说 明:充分利用教材安排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表整理题目中的信息,并分析数量关
系,解决问题,这 对学生进一步体验策略是及时而有效的。让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再
次经历对数量关系的完整认识, 更清晰地体会分析实际问题数量关系的基本策略,积累丰富
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四、 解决问题,巩固策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略)
2. 书法长卷。
介绍:我校的“才女”邱叶红同学是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小书法家。为迎接2008 年的


北京奥运会专门书写了2008米书法长卷,已经被载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出示信息:邱叶红同学为迎接北京奥运会书写2008米书法长卷,一个星期写了210米,照
这样的 速度,她10天能写多少米?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3. “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4. 投篮比赛。
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为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
赛中投篮4 0次,投中30次,得分为60分。
解决下面的问题:(1) 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的五场比赛中姚明一共能得多
少分?
(2) 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说明:练习以教材为基础,同时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感兴 趣的问题,着力引导学生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列表的策略。通过练习,使学生体会:不管具体的 问题情境怎
样变化,列表的方法都是必要的,从而能够自觉地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运用列表的方法整理< br>信息。]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P79

P81例1及相应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平
性。
2.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修改不公平的游戏规则。
3.初步学会根据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原理设计简单的游戏规则。
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与人合作的态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和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分成小组,每小组准备好6个黄球、6个红球、一个袋子,2个转盘,
A—10十张红桃扑 克牌,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性
1.发布游戏:
(1)导语:大家喜欢玩游戏吗?那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吧!
(2) 激趣:出示神秘口袋(4红1黄)问:袋子里面装着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球
呢?(生猜)后告知袋内球 有两种颜色(红色、黄色)的球(师边摸出球边介绍)。


(3)规则:从袋中每次任意 摸一个球,摸后放回,一共摸球30次。如果摸到红球
次数多算女生赢,摸到黄球次数多算男生赢。 < br>(4)安排:随机请4名同学做老师的助手,其中2名同学(男、女各一)负责从
袋中间隔摸球, 另外2名在记录表中分别统计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座位上的女生报
数摸到红球的次数,男生报数摸到 黄球的次数。
摸球结果记录表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共( )次
共( )次
2.猜测结果:大家认为本次游戏比赛谁会赢?先猜一猜。(生:男生会赢、女生
会赢…。)
3.操作游戏:学生按照上述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评析:以摸球游戏导入,一方面激活学生 已有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学
习的兴趣和参与进一步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出示神秘口袋 及一系列地发问到整
个游戏活动,学生都能积极有序地参与。】
4.讨论反馈
(1 )谁赢了呀?(女生)女生你们真厉害,祝贺你们获得胜利。男生不但输了而
且差距还特别大,你们好像 有点不服气,你们想说什么吗?(男生:再摸一次,…想看
看袋中球的个数)
(2)你们认为袋中红、黄球各几个?(猜后展示袋中的4个红球和1个黄球。)
(3)讨论 :你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怎么样呢?为什么?(男生:奥!怪不得女生
赢的,原来口袋中有4红球、1黄 球…,难怪呢,这不合理、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4)反问:如果在袋中再放进1个(2个)黄球后再摸下去,结果会怎样呢?为什
么? 【评析:教师的这样反问,意图是让学生体会红球个数比黄球多,所以摸红球的可
能性大,摸黄球的 可能性小,也就是女生赢的可能性比男生大。】
5.小结揭示:红球比黄球个数多,每次任意摸一个球 ,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那谁
赢的可能性大一些(女生)?因此,男同学你们认为这样的游戏规则怎么样 呢(不公
平)?。你们认为怎么样就公平呢?(随生讨论)揭示今天的学习内容:游戏规则的公
平性(板书)。
【评析:特意安排了女生获胜(男生一般比较外向,比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紧接着讨论比赛规则,目的让学生能够联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明白口袋中红球的个数
比黄球多,意 会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就大,得出本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从而激起学生对
本次游戏极不公平的深刻理解和 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急于设计公平游戏规则的强烈欲
望,为下面设计公平游戏规则作铺垫。】
二、展开实验——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修改规则
(1)发问:那怎样修改这个规则就能使游戏变得公平呢?
(2)追问:为什么要这样修改(放球)呢?


【评析:教师的这样追问,目的 是让学生感悟在黄球和白球的个数同样多,任意摸
一个球,两种球摸到的可能性相等,那么男女生赢的可 能性就相等。】
(3)放球:先想想怎样在袋中装红球和黄球才使得游戏变得公平,并尝试放球。
(4)交流:说说你们组是怎样装的?(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
(5)讨论:根据各小组装袋 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为
什么个数放的要同样多,游戏才是公平的呢?(老师 随即抽一袋)这样的方案公平了吗?
用什么方法能验证?
2.重新游戏
(1)猜测:如果按照你们的办法再摸20次,比赛的结果又会怎样呢?(生:平
局,1比1)
(2)分组活动:
①分小组进行游戏(每组的袋中红、黄球都各有4个)。
②组长摇匀袋子,一人摸球,摸后放回;其余将每次摸球的结果记录在下表。
摸球结果记录表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共( )次
共( )次
③共摸20次,看看每种球摸到的次数是不是差不多。
3.交流结果
(1)小组汇报:各小组汇报游戏结果,教师在下表中有序的填写数据。

第一组
第二组
……
合计
4.分析数据
(1)观察每组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问:放得个数相等,输赢的机会就相等了吗,那现在还不是“×”球出现的次
数多嘛?
说明:公平的游戏规则,使游戏的双方都能获得相等的输赢机会,但在实际摸球时
可能仍会有输 有赢。
(3)从每组实验的结果看,红球和黄球出现的次数比较接近。猜一猜:全班摸出
红球 或黄球的总个数又会是怎样的情况呢?(全班算出合计数)
(4)观察合计数你又发现了什么?(让生 想象一下)如果继续摸下去,做上千次
这样的实验,它们的结果会怎样呢?(生:趋向相等)
(5)小结:做的次数越多输赢的机会就会越接近,这样就体现了游戏的公平性。
【评析:借 助游戏规则的不公平性的现象引导学生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把发现和
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 根据自己设计的游戏规则展开摸球游戏,并对摸球的
摸到红球的次数




摸到黄球的次数




实际 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红球和黄球出现的次数差不多,体会在公平的游戏规则下,
也会出现不一样的结 果,也会有输有赢或者不分输赢。通过猜测全班摸出红球或黄球的
总个数又会是怎样时,让学生容易发现 其中的规律,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出示P80第2题:小娟和小军做摸球游戏,每 次任意摸一个球,摸后放回,每人摸
20次。摸到红球小娟得1分,摸到黄球小军得1分,摸到蓝球两人 都不得分。你认为在
哪个口袋里摸球是公平的?




1.判断:你会选择哪几个口袋进行游戏呢?先想想再与同桌说说你的理由。
2.讨论: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
3.小结:只要看口袋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是否相同,也 就是摸球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所以选1和3是公平的。蓝球并不影响输赢,他们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游 戏规则就是
公平的。
【评析:让学生自己通过判断分析,再通过相互交流得出(1)和(3) 两个口袋摸
球是公平的,加以讨论说明为什么是公平的理由,明白其公平的道理——口袋中所放的
绿球与口袋中摸出红球与黄球的次数跟口袋中放进的绿球并没有关系,从而进一步感受
体验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
四、联系生活——判断并修改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P80第1题:方方和圆圆 用转盘做游戏,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算方方赢,停在蓝色
区域算圆圆赢。用左边的转盘谁赢得可能性大一些 ?用右边的呢?





(1)说明:红色区域大,停 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赢的可能性就大;蓝色小则
出现的可能性就小。
(2)用哪个转盘做游戏是公平的?


(3)如果设计这样的转盘让他们做游戏还是公平吗?(如下图)




【评析:对课本的习题作了适当的优化。先出示一个规则不公平的
转盘, 然后让学生修改规则并出示学生改后的转盘;接着再出示有三种颜色的转盘,红
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 也是相等的,学生一开始虽然可能有所疑惑,但很快就能体会
到只要红色区域和蓝色区域的面积相等,游 戏就是公平的。】
2.P81第3题:把下面的10张牌打乱,牌面朝下放在桌上。每次任意拿出一张 在放
回,拿到比“5”大的算小刚赢,拿到比“5”小的算小力赢,拿到“5”不分输赢。(A
看作1)



(1)如果你是小力,你愿意接受他的挑战吗?为什么?
(2)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呢?(讨论、制定规则、说明理由)
(3)小组合 作:任意选择一款公平的游戏规则,玩一玩这个游戏;两人摸牌、一
人记录、一人监督;比一比谁的运气 好能获胜。
【评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实践活动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本题的资源,让学生
尽可能地从不同的角度去修改游戏规则并尝试摸牌进行游戏。如:拿到比6大的算小刚
赢,比5小的算小 力赢,拿到5和6都不分输赢;拿1~5算小力赢,6~10算小刚赢;
还可以从奇偶性(单双数)的分 配考虑等……。】
五、自我总结——促进公平、公正意识的形成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总析:《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属于概率的一个内容,主要认识游 戏规则的公平性,让
学生能辨别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能设计简单游戏的公平规则。是学生在第一学段, 已
尝试定性描述及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基础上,通过“摸球”、“玩转盘”等游戏活
动,讨 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并亲身试验,验证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和等可能性;能自己
尝试设计公平的游戏。本 设计试题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辩论——得出结论——试验
验证——分析数据——修改规则——设计新 游戏规则”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
中获得直观感受,从而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在提高学生对等
可能性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认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
及学习数学的乐趣





近似数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96~97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近似数的含义,积极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 br>数的方法,会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2.感受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发
散思维。 < br>3.在收集数据信息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体会近似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目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探索、建构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一、激活、唤醒----了解近似数的含义
1.情境再现: “同一首歌 走进常熟”片断。
2.屏幕出示:
老师和同学中有6人现场观看了演出。
到体育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共约30000人。
“波司登”向革命老区湖北罗田县捐款500000元建设一所希望医院。
“波司登”品牌价值约102亿元。
提问:自由读一读,画线的这些数有什么不同?
3.讨论明确:
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是精确数。
与实际是比较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说说下面的数是近似数还是精确数。
到2004年末,全国共有医院、卫生院约62000个。
沪宁高速公路长约274千米,投资近62亿元。
二、探索、发现----建构近似数的求法
1.初步感知
①四(5)班有学生43人,是个准确数,如果用比较接近的数来介绍班里的 人数,
你会怎么说?



(板书 43≈40 )
②四1班 41人 五5班 48 人


这些班级的人数各接近几十,近似数是多少?

41≈40 48≈50
2.延伸扩展
第一层次:初步探索
下面是某市2004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总计(人)
970889



第二层次:迁移扩展
任意写出一个480000和490000之间的 自然数,你能很快地说出它接近四十几万,
近似数是多少吗?
第三层次:观察思考
485□□□≈□□0000
①仔细观察,老师变化方框内的数,此时这个数接近四十几万,近似数是多少?
②变化尾数的最高位千位上的数,此时这个数接近四十几万,近似数是多少?
第四层次:抽象归纳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到万位的方法?
第五层次:比较内化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要根据实际情况,二要根据要求,关键是要看尾数的
最高位。
三、练习、拓展----深化近似数的理解
1.试一试:怎样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一个数的近似数?
28 3000≈( )万
19 7000 0000≈( )亿
2.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画线部分各数的近似数。
常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200 5年常熟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203元。10月1日――
7日,全市各景点接待游客576300人 次,门票收入3642000元,旅游总收入421000000
元。
3.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再写出近似数。
常熟市2005年全市小学在校生人数65165人。
全国2005年全国小学在校生人数108640700人。
4.括号中可以填哪些数字?
9□875≈ 10万 39□100000≈ 39亿

男性(人)
484204
女性(人)
486685
男性和女性的人数各接近四十几万?你能写出它们的近似数吗?

学雷锋好人好事-感谢信老师


卫辉一中-地震常识


博洛尼亚大学排名-情人节的句子


摩羯座男人性格-师风师德心得体会


qq等级-廉政党课


湖南机电职业学院-感动中国颁奖词


南昌工程-常青藤联盟


日坛中学分校-山东省二级建造师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