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别妄想泡我
764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18:3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左撇子俱乐部-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教 学 计 划
一、教学大纲对本年级的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学习习惯: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 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
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听讲的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朗读背诵,乐于 课外阅读的习惯。继
续培养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 做
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2、汉语拼音: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识字 写字:能准确认读366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20个,能按字
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 、写匀称;继续练习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继续
练习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
内 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
贯的话;能就所听所 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能当众
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 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讨论问题能
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 阅读;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
会分解色朗读课文; 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能联系语
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 思;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
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学习按要求预习课文。能 借助字典学习生字词,初读课
文,提出问题;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

6、习作

留心周围的事物,开始学习习作,乐于书面表达;能把自己看 到、听到、想
到、做过的写明白;学会写“留言条”、“请假条”,学写书信;能够使用逗号、句号、问
号和感叹号。初步学习使用冒号、引号、顿号。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本,共分四个部分:培
养良好的学习 习惯、习作、课文和单元练习。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共三部分,包括指导学生读 书要有选择,学会作读书记
号和留心观察事物。

2、“课文”共安排24课,分 为7个单元。选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学习祖
国语文,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全面和谐的发 展,提供了充裕的材料。通过《虎门
销烟》等课文的学习,了解祖国的有关重大历史事件;通过《九塞沟 》、《雾凇》等课文



的学习,了解祖国优美的自然景观;通过《徐悲鸿励志学 画》、《说勤奋》等课文的学习,
体悟人生哲理;通过《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的学习掌握相关的学习方法 等。本册生字均
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课文后的练习设计简约、实用。一是朗读 、
背诵、默读、复述;二是要求学生用钢笔描红;三是读抄常用词语,巩固复习所学生字;
四是 联系语境理解词语、句子,学习课文中常见的构段方式,学习分析自然段,学习归
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等方 面的练习;五是根据课文特点相机安排的“小练笔”,让学生模仿
其中的句式、段式、立意、写法等,进 行局部仿写练习,以便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习作”共安排了7课,“以贴近学生 生活,注重实践、体验“为宗旨,在内容安排
上富有儿童情趣,在呈现形式上力求灵活多样,在操作练习 上提供多各选择,以利学生
能够轻松愉快地习作,并在习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单元练习”共7个,以综合性为主,包括字词句方面、朗读背诵方面、写字方
面和口 语交际。意在丰富语言教育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三、对本班学生情况的基本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经过六学期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
对语 文这门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态度较端正。本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
参与学习,掌握了基本 的学习方,初步学会独立识字。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会
给部分学过的词语找出近义词和反义词。 能听懂别人讲的一件事,边听边记住主要内
容 ,并能复述。能正确朗读课文,会默读课文,能说出一个 自然段主要讲什么,理解
课文,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大部分学生对短文能静下心来认真细读,对文中 的词句
能有意识地深入的体会和理解,知道抓住关键词句感情其内涵。

但因为学 生年龄差异较大,受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习情况参差不齐。
个别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欠培养, 书写马虎,学习懒惰,怕吃苦,依赖思想严重,学习方
法不够科学。特别是习作能力有待提高。从整体来 说,动笔前的构思还不够,作文缺少
创意。行文中,出现不具体、不生动,没有个性的张扬,公式化较严 重。个别文章空洞
无味,后进生的习作语句不通、不连贯,作文水平还停留在一、二年级。因此在这学期 ,
我将积极寻找有效的方法措施,力求全班孩子的习作上一个台阶,努力拓展孩子的思维
空间, 使学生的习作求真、求实、求新。

四、改进教法提高质量的设想:
1、立足教学改 革,加强自身的教改意识,准确把握新课标和教材的尺度,明确教
学任务,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有目的, 有计划地落实教学任务。重视教法、学法的研究,
刻苦钻研业务,不断获取教改新信息,探索教改规律, 力求教学上的突破。

2、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充分挖掘德育因素,抓住各种有利的教育 契机,在知识
传授,能力训练过程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学生受到德育思想的渗透。

3、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坚持“抓两头带中间”的原则,对优


< br>秀学生不断提出更高要求,发展其才能;对暂时的后进生,耐心细心,培养信心,挖掘
潜力,不同 程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4、词句训练是整个小 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
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可从以下几 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要避
免以词解词,要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 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
做到能自行理解;二要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要重视词句的 运用,
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5、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 课上一定要有琅琅的读书声。要多读少
讲,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朗读;要体现读通、读熟和读出感情这样的 朗读层次;指导朗读,
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重在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而后用朗读表达出思想感情 。默
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
阅读 能力。

6、合作促进学习。同桌、小组、全班交流是孩子们发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天 地,
也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学会协作。学会在合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信,找
到方 法,培养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时分配: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3课时

课文1~24 80课时

习作1~7 14课时

练习1~7 28课时
共计: 125课时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9.1~9.2
9.5~9.9
9.12~9.16
9.19~9.23
9.26~9.30
10.1~10.7
10.8~10.14
教 学 内 容
习惯(7)~1、老师,您好
2、明月几时有~3、古诗两首
4、秋天~5、天安门广场
6、徐悲鸿励志学画~习作2
练习2~9、九寨沟
国庆放假
10、田园诗情~12、开天辟地







备 注



教 八


10.17~10.21 13、普罗米修斯盗火~习作4
10.24~10.29 练习4、复习
11.1~11.5 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







十一 11.8~11.12

十二 11.15~11.19 15、说勤奋~16、李时珍夜宿古寺


十三 11.22~11.26 17、维生素C的故事~习作5
练习5~20、珍珠鸟
21、九色鹿~练习6



















十四 11.29~12.3

十五 12.6~12.10
十六 12.13~12.17 22、雾凇~23、春联
十七 12.20~12.24 24、古诗两首~练习7
十八 12.27~12.31 期末复习
十九 1.3~1.7
二十 1.10~1.14




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期末考试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七)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初步掌握选择课外读物的方法,培养选读物的
习惯。
2、使学生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让学生成为观察训练的主体,体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义和注意点,养成观察的
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要有选择,认真掌握读书作记号的方法、要求、意义, 培养良
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书籍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载体,是前人劳动成果的结晶。知识就如浩瀚的海洋, 一个人
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书读完,更何况书也有好书与坏书之分,这就决定我们读书要有选
择 。
板书课题:读书要有选择
二、指导学生选择图书
1、了解选择图书的渠道。
(1)过渡:从那儿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图书呢?
(2)指导学生看第一页上面的图,说说这位同学在哪儿选择图书。
小结:要读的书可以到书店购买或相同学借,也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
2、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
(1)指导看图
(2)教师讲述:为了方便读者选择 图书,图书馆或者书店里的图书是分类的摆放的,
比如像《学生辞海》就是字典、词典类,《故事大王》 就是故事类。我们要选择自己所
需要的图书,首先要确定是哪一类,然后在书架上按类查找。
(3)示范怎样查找图书。
(4)指导学生看书上第一页圆形特写图,说一说找到自己需要的 书以后,应该怎样拿?
又应该怎样放回去。
小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后,要从书架上轻轻抽出来,也要轻轻放回去,防止图书卷角。
3、指导学生观察第一页下面的图,说说图上这位同学在干什么。
小结: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 以后,还要打开看一看内容提要后者大致浏览一下内容,以
便最后确定是否购买或借阅,如果不合适可以 重新选择。
(1)教师示范
(2)学生练习
三、总结
通过上这堂课的 学习,我们懂得了读书要有选择和该如何选择图书,我们要逐步养成有
选择的选择课外书的好习惯。
四、作业
课后,去书店后图书馆选择自己需要的书。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一课我们知道了如何选择图书,选后不认真读书那就失去了 选择的意义。该怎样读书
才算认真呢?(学生交流:四到、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做记号”相机板书 课题)
二、训练姿势
1、看第三页的图,说说这位女同学在干什么,她是怎样做的,怎样拿 笔的,书摆放在
什么位置,文具盒放在什么地方。
小结:读书做记号的坐姿、执笔、放书的位 置与写字时姿势完全相同,读书做记号要有
正确的姿势。
2、指导学生观察圆形图。
三、自学做记号的方法与要求(看图归类讨论)
1、姿势同书写:“三个一”不能忘
2、不同记号的意义探讨,允许保留意见
生词、疑难----?----
妙词佳句。。。。。
重点句段***
关键词句————
3、补充自己所习惯的记号,交流意义
四、交流方法
五、实践深化
1、第一课上做记号,交流评选,表扬得法者(注意姿势)
2、补充材料上自选一文,小组共做记号交流,评选合作小组
3、小结:读书该怎样做记号,要因文因人而异
4、各自读《东方之珠》,进一步理解要领、意义
六、总结提醒:
落笔要轻,保持整洁,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张甫七录,善于摘抄,读书动墨,受益匪浅。

第三课时
一、导入板书
问:查“无字词典”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做?
板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观察静物
1、回忆老师带大家观察南园一角的方法,结合第五页下图谈谈观察静物的方法。
(1)同桌讨论----男女生比赛----小结板书:
按一定顺序、要有重点、展开想象、勤于动笔
(2)动静结合----象什么---- 当作活的----观察日记----填写表格
2、实践运用
(1)出盆景观察---- 默默构思----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小结评优
三、学习观察动态事物
1、根据第四页上、中的图讨论方法
2、交流(南北两组学生对抗)
(1)活动:按照进行顺序,重经过
(2)人物:注意神态、动作、语言,留心场面和善于抓住特点鲜明的人来观察
(3)动物:外形、动作、习性(注意动态时的生命力)
3、实践分组



按照小队选择观察对象(如:低年级的体动课、小小鱼缸引力大)----- --汇报交流------
小结评优
四、总结、作业
1、总结:观察不但要细心, 更要耐心、恒心才能从变化中发现乐趣,养成好习惯,练
出好眼力。
2、作业:一周观察日记
(1)选定目标反复看
(2)写出所得至少3篇

板书设计: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读书有选择

读书做记号

留心观察事物













1、老师,您好!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生字只识不写。
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
4、理解教师事业的崇高、激发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感悟,帮助学生理解并体会教师事业的崇高、美好和教师工作的辛苦。
理解部分句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自从跨进学校的大门,老师就成了我们最好的朋友,教我们读书 写字,
教我们唱歌跳舞,把我们引入科学的殿堂,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陪伴我们度过美好的
学 习生活。
2、板书课题,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二、初学课文
1、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朗读生字卡片。
编织 崇高 浸透 创造 智慧
塑造 朝霞 闪耀 祝愿 波涛
(2)指名朗读课文
(3)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3、齐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赞扬了老师哪些?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再交流。
学生自读,再交流,学生齐读。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书写。
2、哪些笔画同学样应该注意的?
3、齐读生字。
4、指导书写。
5、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课外: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学生点评朗读水平。



三、学习课文第一节
1、自由读课文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哪一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2、默读课文,思考:从哪几句看出教师事业的崇高?(理解 崇高的意思)按顺序从前
往后地找。
3、讨论归纳
(1)指导理解第一句
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结合课文插图想想,老师是铺路、架桥的吗?
②小结:人类的进步,社 会的发展,是靠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出来的人才
实现的,所以老师起着铺路、架桥的作用。
③指导朗读这两句。
(2)出示文字: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 南,哪一项创
造不蕴含蕴含着教师的辛苦!
① 这里“哪个人”指哪些人?(所有人,每个人)
“哪一项”是指多少项?(所有的,每一项)
把这两句话换成肯定的说法,怎么说?
②举例说明,名人名家都是在教师的培养下成才的。
③指导朗读这两句。
4、过渡:教师的事业这么崇高,对社会的贡献这么大,我们对教师有什么样的感情呢?
5、齐读第一节最后一句。
①指导理解:这句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对老师的感情强烈?
(涌起——这种感情像大海波涛一样强烈)
②指导朗读这一句。
③指导感情朗读第一节,并试着背诵。
三、学习课文第二节
1、自由读课文第二节,思考这一节又是哪一句话集中赞美了教师的事业?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切哪几句具体写出教师事业是美好的?按顺序从前到后找。
4、讨论归纳
(1)第一句
指导理解:
①理解词语:
春晖(春天里温暖的阳光)
朝霞(早晨太阳初升时的云霞)
②老师讲解:教师的工作塑造了人才,美化了心灵,所以说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2)出示:
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纺织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①这两句把教师的事业比喻成什么?
②“笔尖飞舞”指的是什么?(教师粉笔书写,钢笔备课,红笔批改作业)
③理解:笑语盈盈(教师讲课的话语,对我们的谆谆教导,语重心长,苦口婆心)
④指导朗读
4、过渡:教师的事业是美好的,更是辛劳的,我们除了赞美老师,还应对老师有什么
感情?
齐读这一节的最后一句
理解:衷心(发自内心地)



5、指导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6、齐读全文,试着背诵。
自由练背,齐背,指名背。
四、布置作业
铺( ) 浸( ) 顶( ) 霞( ) 辛( )
哺( ) 侵( ) 项( ) 暇( ) 幸( )
2、填上合适的词语
铺设( ) 架起( ) 塑造( ) 纺织( )
3、选择正确的读音
衷心(zong zhong) 塑造(su shu) 笑语盈盈(yin ying) 浸透(jin jing)

板书设计:
1、 老师,您好!

事业崇高 每当……就……

成长浸透心血 涌起

创造蕴含辛劳

事业美好 每当……就……

像春蚕纺织丝线 祝愿

似甘露洒向新苗

工作辛苦 感激之情



















2、但愿人长久
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6自然段。
2 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 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5 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 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 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板书:2、但愿人长久)
苏轼: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散文家。 < br>《但愿人长久》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苏轼《水调
歌头》(明月几 时有)这首著名的中秋词的写作过程。题目《但愿人长久》取自苏轼这
首词的下阙最后一句。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练读课文后的生字。
(2)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 师检查自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
品尝 玩耍 埋怨 睡觉 吟诵 悲欢离合 屈指算来
观赏 但愿 宽慰 眼睁睁 隐藏 阴晴圆缺 躺在床上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
婵娟 埋怨 皓月 吟诵等。
(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
三、 诗歌诵读比赛。
1 、学生准备,小组之间先进行交流,比比谁读得好,并选一名代表出来准备参加班级
比赛。
2 、师生选好参赛人员和评委,准备比赛。
3 、比赛正式开始,师和评委打分。
4、 选出一名最佳读手,关配乐朗诵诗。
四 、作业。
背诵<<水调歌头>>,并描红。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指名背诵<<水调歌头>>。
2 、学生齐背<<水调歌头>>。



二 、细读课文
1、 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
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
(生: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板书)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
b 突出第3小节朗读的欢迎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 ;
c 理解第四小节的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对月亮埋怨的话)
师板书:心绪不宁
师总结: 晴朗的夜空万里无云,一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高高地悬挂着窗外不时传来家庭中
亲人团聚、共赏明月的欢笑 声。可这一切都不属于苏轼,反而更增添他思念分别已久、
独居远方的弟弟,他为心里不禁埋怨起来:无 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
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师板书:埋怨
2 细读5、6小节,理解苏轼心情的转变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出示句子: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师:“想到这儿”指想到哪儿?(联系上下文理解)
师:“宽慰”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宽慰了许多?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
师板书:宽慰
(3) 师生一起背诵<<水调歌头>>
(4)再读第5自然段
用“~~~~~~~”画出表示“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 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5)拓展。阅读古代诗词中表达相似情感的句子。
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秦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指导朗读。
(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
三、 总结课文
1 、说说本课表现了苏轼的哪些情感?
苏轼埋怨月亮是因为它在( )时候变得这么( )、这么( );但他
想到世上本来就是( ),就像天上的月儿( )一样,他祝愿( )常留
人们心间,这样虽然( ),也能共同拥有( )!
2 、引导学生逐段理清叙述的顺序,练习背诵。
四、 作业
1 、背诵第4~6自然段
2 、抄写书后词语三遍

板书设计:
2、 但愿人长久

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3、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所描绘的景
色。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 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
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4、师 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
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 写
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
了这样 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远望。 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 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
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



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色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
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 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
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 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
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
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
3、 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 用钢笔完成习字册。
2、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 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
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 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
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 诗人?谁愿意介
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
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
“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 ,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



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
去了。
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
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 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 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 想,心情
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 看图有感情地朗读。
10、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默写《峨眉山月歌》。
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峨眉山月歌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峨眉 山月 半轮秋,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影入 平羌 江水流。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夜发 清溪 向三峡,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思君 不见 下渝洲。















4、秋天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同学们,一年四季,季 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
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 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
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
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
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
明丽 酿造 烦恼 羊肠小道
照耀 珍藏 柔韧 井井有条
4、再读全诗,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三、作业:
1、描红课后生字,小组给出评价。
2、熟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读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进入新课
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
(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 ,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
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读完课文后学生自由谈,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
序)
重点品读:
A、秋风:
(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
(2) “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
B、秋实:
(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
(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 2、回
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
(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
(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
(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
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
1、同学们, 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来礼赞自己心中的秋 吧!
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
(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
(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
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板书设计:
4、 秋天

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

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

红、黄、紫 ……











习作1
教学要求:
1、读懂习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写按自己心愿设立的一个节日,而不是现实中的一
个节日。
2、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能把设立的这个节日的原因和怎样渡过这个节日的过程写清楚。 想象
人们怎么渡过节日的情景,交待具体。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师: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节日很多,大家说说看,你知道哪些节日?
2、学生谈谈自己知道的节日名称。
3、教师相机询问节日的来历、传说或节日里的特殊活动,学生交流。
4、师:每个节日的 创设无不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情感与愿望,刚才大家说到的那些节日,
寄托了人们怎样的情感呢?
5、学生知道哪个就说哪个。
二、展开想象,指导说。
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自己联想是要设立什么节。
(1)设立“爱鸟节”——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2)设立“丰收节”——农民们庆祝丰收。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可以设立什么新的节日。
(1)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确定一个节日的名称。
(2)集体交流。(重点指导学生为节日取一个恰当的名字。)
(3)启发学生发现问题: 要想让大家对你想设立的那个节日也感兴趣,进而赞同你的
意见,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一下你的 想法呢?
A、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节日?
B、想象自己或别人怎样渡过节日的情景。(节日当天的特殊活动)
C、节日设立的意义。
3、学生练习口头表述。
(1)自己根据以上几点组织语言。
(2)四人小组内说一说,然后互相提建议。
(3)指名说,集体评议。(强调“听”,围绕上述几点评议,修改)
(4)教师读范文《快乐的体育节》,学生听后谈收获。(要把想象的过节时的情景说具
体。)
(5)自己再次完善表述。
第二课时
一、理清条理,练习写。
1、 师:我们把自己想要设立的节日说出来了,下一步,咱们就要把说的内容写下来。
回忆一下,你认为想写 好这篇习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回答,补充。
(1)写出设立什么节日,设立的原因,过节时的情景,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2)有条理地写,语句要通顺。



(3)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3、学生独立完成习作草稿,教师巡视,相机个别指导。
二、师生评议,完善习作。
1、请写得快的学生念自己的习作草稿。
采用师生、生生互评的方式,评议习作的优点与不足。
2、学生修改习作,然后定稿、誊写。

板书设计:
习作一

设立什么节日

设立的原因

过节时的情景

以及节日带来的意义


























练习一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
2、学会修改日记。
3、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4、口语训练,学会感谢。
教学重难点: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口语训练,学会
感谢。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教学第一部分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2)自由练读小芳和她爸爸的对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了解水獭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吗?
(4)“爸爸”的话对你有什么启示?
(5) 听了“爸爸”的话,小芳以后会怎样做呢?
(6)小结:只要同学们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动物标牌,生认读动物标牌。
狒狒 貉 獾 扬子鳄 犀牛 麝
(2)指名交流,集体认读。
(3)指名说说你所了解的这些动物。
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小芳的一段日记。
(2)你打算怎样帮她修改日记,说说修改的理由。
(3)学生动手修改日记。
(4)交流反馈。
3、师总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
写好钢笔字
1、看看写的字。(“次、缺、珍”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撇、捺之间的关系。
右边都有撇、捺时,撇要收一点。
4、指导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二、教学第三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特殊的表现,一干就有惊人的成绩。
青出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后继有人:后面继续跟上来,后来继续前进。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8、读背古诗《风》,理解诗句意思。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学会感谢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教师节的时候,许多同学都 向老师表达了感谢之情,今天我们
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说说“学会感谢”。随机板书课题:学会感谢。
二、请同学们说说你有想感谢的人吗?为什么感谢他? 。
1、指名说。
2、 齐读口语交际提示,拓展感谢范围。由身边的同学,引发到父母,再到社会上的各
行各业的工作人员。
3、你是如何表达及的感谢之情的?指名说一说。
三、拓展。
1、我们是如何表达感谢之情的? 指名说一说。
2、齐读《老师,您好!》。
同 样是感谢的话语,这位诗人是用自己的笔,写下激情的诗来表达情感的。你们能
用自己的笔写下几句诗来 感谢你想感谢的人吗?
3、请学生随性写上几句,并朗诵给大家听。
4、请学生再说说,你们还曾经用过什么方式表达过自己的感谢呢?
四、演一演。
1、小组准备短剧。
2、选取小组上台表演。
3、师生共同评议。
五、小结。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让我们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板书设计:
练习1

文思敏捷 聪明过人
青出于蓝 一鸣惊人
桃李争妍 后继有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5、天安门广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天安门广场的修筑历史,掌握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结构和作用
能力目标: 培养收集、整理社会信息和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主学习的能
力,实现学会学习,学会思考 ,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 中国的象征,从而培
养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天安门广场为什么是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学生生活经验,在课件中导入课文
1、 出示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说这首歌的名称?会唱的一起唱。
2、 简介天安门:建于明代,名“承天门”,重建于清代,改称“天安门”。
3、天安门广场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不准确就看看课文的第一段)课件帮助理解
4、为什么去过北京的同学差不多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呢?
5、看课件:天安门广场的图片,激起学生去天安门广场参观的兴趣。
教师过渡:你们想去天 安门广场参观吗?今天机会来了,我们可以随着文字免费去了。
快快打开书27页,你自己先轻声读读课 文,自由漫步在天安门广场中吧,
二、初步感知课文
1、看看谁,漫步后能将天安门广场给你留印象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
2、提出读文要求:(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划生字,注意读准字音.(2)读通句子,注意长
句子之间的停顿
3、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读词语,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2)出示长句。
4、你用什么词来形容天安门广场?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三、精读细品,读中感悟。
天安门为何给你留下这样的印象?你从那些段落体会到的,请通过默读,在课文中找出
来,然后大声读一 读读出你的体会。
1、 出示课件相应指导
(1)指导品味第一段
a.对“最 宽广、最壮观”两词,引入资料“天安门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80米,总
面积达44万平方米 。中心干道可同时通过120列游行队伍,宽阔的广场可容纳100万
人游行集会。”
b.再读这一段,抓住重点词“最宽广、最壮观”读。
(2)指导品读二、三段
a.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默读课文23自然段,
(a)划出建筑物的名称(b)找出方位词
b、四人小组合作用学习文具摆一摆,讨论填写课后第四题。
c.请学生填写课件,注意准确运用方位词。
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
方法.



d、天安门广场的建筑物中,你最感兴趣,最想去游览的是哪一座?为什么?
相机指导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2)招聘导游带领全班去天安门广场参观。(介绍布局和景观。要求说明景物特点)
教师相机展示课件,加深学生对各个景点的印象,理解重点词语。
(过渡)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讲述自己去北京时的事情,引人开国大典。
(3)指导学习第四段
a.师语言渲染:55年前,这庄严的声音宣布了一个民族新生,宣告 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到来了。
b.播放课件,一同听听这无比庄严的声音。
c.指名说说,听到这声音你有什么感受?请将这感受读出来。
d.让我们带着这无比的自豪一起来读读这一段吧。
小结:有一首诗中有这样一句“毕竟西湖 六月中,风光不于四时同”,其实,“天安门广
场一天中,风光于四时同”。我们下节课,再去看看它不 同时刻的风光吧。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面对国旗,,你 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每当节日来 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
会画上什么?
2、师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划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出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板书设计:
5、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
纪念碑
纪念堂 雄伟壮观、意义非凡
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6、徐悲鸿励志学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
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 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
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师导画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 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
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 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
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2、边读边做记号,看看哪几个自然段写徐悲鸿为什么要 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怎
么励志学画?哪几个自然段写他努力的结果?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 、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 鸿励志学画》。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呢?谁能找出课
文中的话来读一读?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
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
号,找出 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
坚定的语气 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
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
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 br>“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
加奋发努力 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结构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
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板书设计:
6、 徐悲鸿励志学画

为什么励志 怎么励志




励志结果
7、 虎门销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
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
1 、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
永远不能忘却的。你 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
2、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3、你们了解林则徐吗?
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 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 出示词语。
鸦片 欺侮 盐巴 虎门销烟
历史 装点 顿时 伟大壮举
(4) 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 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 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
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课文
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 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
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 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
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你能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一事件的“壮”?
(2)读后交流。
(3)指导朗读。



把体现人多、场面隆重的词语读好。
3.学习第三至五自然段。
(1)过渡:销烟 前的场面是这样的壮观、隆重,可见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接
下来第三、四、五自然段写了这个 “伟大壮举”的经过。默读第三至五自然段,用自己
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这三个自然段主要讲什么?让学生 概括说说主要经过:下令、销烟、
结果。
(2)从“虎门销烟”的经过中,哪里看出“壮”?
①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中描写下令销烟情景的句子。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词句写出了事件的
“壮”? 从中能体会到什么?
②指名读描写销烟方法的句子,边听边想:是分几步销烟的?
(3)老百姓的反映怎么样呢?自读第四自然段,读时你想到什么?想想应该怎么读?
教师点拨:
①从“跳哇、叫哇”想到销烟大得人心、大快人心。
②从“成千上万” 、“欢呼声”想到销烟的声势撼天动地,爱国拒侮的志气、力量震惊中
外。你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吗?把 欢天喜地的“壮情” 和撼人的力量读出来。
(4)想不想来看看当时的情景?师播放虎门销烟的课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结果如 何?请自读第五自然段,再通过朗读告诉大家。引导学生抓住“整整”、“23
天”、“二百多万斤”朗 读体会“伟大壮举”战果之大。
三、拓展练说
(1)教师引导看图:看看咆哮的大海,看看 林则徐指挥销烟的场景,再看看林则徐的
塑像,你想说些什么?可以结合现实总结出:中国人民不可侮。 (板书)指导朗读。
(2)出示第六自然段。练读,最后齐读。
(3)说说你们读完这句话后有什么想说的?
(4)师总结,激发孩子们为了中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
(5)齐读课文。引读: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四、学法练笔
1、齐读第三自然段。
2、师出示“……先……再……然后……”及练笔要求。
五、练习巩固
1、小练笔。
2、同桌互相复述课文。

板书设计:

7、
虎门销烟
场面: 壮观 隆重
值得纪念 先 撒盐巴
不可欺侮 经过: 再 抛鸦片
然后 倒石灰










习作二:请将赞许的目光投给我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读例文,初步了解通过对具体事情的继续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习作,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健全人
格。
充分抓住题材,扣住人物特点展开描写。
教学重难点:
通过习作,让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的健全人
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谈 话:昨天,老师接了一个电话,是以前的一个学生打来的。她说一直以来总觉得
自己有许多缺点,在同学 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以至于心情郁闷,成绩下降。请你们做她
的心理医生,开导开导她。
2、小组讨论。
3、指名说说,互相交流。
二、读懂例文,练习习作。
1、自读例文
2、指名读例文
3、自由交流,练习说说。
4、学生写习作。
5、学生读习作。
6、学生改习作。
三、师生共同评。
第二课时
学生誊写习作。

















练习二
教学目标:
1、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家的住址、走法,并画出示意图,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2、了解自己家附近的地名及由来。
3、熟记8个成语,两句名言。
4、写好钢笔字。
5、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6学写毛笔子字。
教学重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向爸爸、妈妈得体地介绍自己朋友的情况。
熟记8个成语,两句名言。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第一题
1、审题,明确要求。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4、学生试着写自己家的住址和走法,并画出示意图。
二、教第二题
(一)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
2、准确认读。
(1)学生自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练读。
3、了解大意。
(1)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已经懂了的成语的意思。
(2)教师重点讲解分析以下三条成语的意思:
以身许国:把自己献给国家。
忧国忧民:忧虑国家大事和人民的疾苦。
浩气长存:盛大、刚直的正气或精神永远留存。
4、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
(3)同座位相互练习背诵。
(4)集体背诵。
(5)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成语。
(二)名言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读正确,读通顺。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由读。
(2)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3、了解大意,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两句名言的大概讲了什么意思?
(2)指名试说,教师相机点 拨。(第一句大意:人生在世,谁能避免一死呢?但要死得
壮烈,死得有价值。我愿留下一颗赤心,以彪 炳史册,昭示后人。“汗青”是指史书。)
(3)在学生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要边读边 体味这两句名言所蕴含的坚
定的信念和远大的抱负。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风声、 雨声、 读书声, 声声入耳;家事、 国事、 天下事, 事事关心。”
(4)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同学。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练读,练背。
(2)同座位之间互背。
(3)集体背诵。
(4)指名背诵。
5、巩固积累。背诵学过的一些名人名言。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略)
二、教学口语交际
介绍我的朋友
(一)、介绍朋友,指导选材
1、激趣引入
你在生活中肯定结识了许多的朋友,这 些朋友中有些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
下你的好朋友吗。
2、提出要求
自由读口语交际训练要求,你知道了什么要求。
(学生自由发言)
3、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些小伙伴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伙伴(小组交流)
(老师在巡视中,引导学生在众多的伙伴中,选择最了解的来介绍)
(二)、讲伙伴,指导交际
1、指导: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小伙伴,请你把这位小伙伴的姓 名、性别、年龄、与自
己的关系,他做过的什么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讲给大家听。
(抽在巡视中发现的有代表性的学生说)
2、组织大家评议,肯定优点,提出修改的地方。
(三)、表演,练习对话
学生三人一组,自由搭配练习。愿意上台表演的就上来表演。
(四)、评议、选最佳角色
大家认真观看别人的表演,提出自己的意见。
(先请平时不太大胆的学生上台表演,多鼓励他们)






8 、小镇的早晨
教学要求:
1、了解江南水乡小镇早晨特有的景象,以及小镇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热爱祖国的情感。
2、继续学习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
3、学会生字新词。
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段。
教学重难点: 用重点句概括段的主要内容;课文中难理解的句子。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们去过江南水乡吗?一定想欣赏江南水乡的美景吧?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那里
看一看。
二、范读课文,指导预习。
要求:1.读课文,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查字典,理解字意和词义。
3.读课文,想想小镇的早晨有什么特点?
三.分组预习,提出问题,边读边议。
四.检查效果,重点指导。
1.强调“漾”,“暇”的字形和“朴”,“着”的读音。
2.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五.带着问题读课文。
六.默写字词。
七.布置作业:
1、抄写并听写字词。
2、熟读课文,继续预习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板书课题。
提问: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麽?
二、默读课文,想:小镇的早晨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回答)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自由读文,进行讨论:
第2,3,4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答问题,深入分析:
第2段:
(1)读后回答,板书:安静。谈体会(重点指导第7句) (2)比较句子。投
影:
读下面两句话,说说你喜欢哪一句?
①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钻出来,从河上漂过。
②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漂过。



(1)读读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试着背下来。
(2)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谁能把这种感受带到第2自然段中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
(3)过渡:
第3段:
(1)读后回答,板书:热闹。谈体会(结合自己喜欢的句子谈)
(2)投影出示句子,重点指导体会:
那刚从地里拨下来的小白菜、油菜,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鲜嫩嫩的;那刚
从河里捕来的大鱼小虾,又蹦又跳,水灵灵的。还有雪白的小羊、长毛兔、大
鹅……真叫人目不暇接。
①你喜欢这句话吗?两人一组说说为什么。
②指名读,思考:你从哪儿体会出东西特别多?
③什么叫“应接不暇”?
④除了这些土特产外,还有别的吗?从哪看出?
⑤这句话怎样体现热闹的特点?读出感受。
(3)你还喜欢哪些句子?读读,体会。
(4)指名读第3段,带着我们的体会把这种热闹的场面读出来。
(5)过渡。
第4段:
(1)。读后回答,板书:忙碌。谈体会。
(2)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解答。
(3)谁能想象出小镇的将来是怎样的?
3.带着对小镇美好的祝愿齐读第5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3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听写字词。
二、填写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1)、( )的河边停满了( )的小船。
(2)、小船从( )的桥洞中( )地钻出。
(3)、学生背着( )的书包( )地去上学。
三、照样子写句子。注意转折关系。
例:这儿盛产蚕茧,但过去一尺丝绸一根丝线都要从外地买来。
1.这项工作很难做,但( )。
2.( ),但( )。
四、检查背诵第2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语训》中的练习。
2.默写第2自然段。
板书设计:
8、小镇的早晨
恬静
热闹
紧张







9 九寨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10个生字及识读绿线中的生字。
3.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4.理解、感受九寨沟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
1.背诵课文第3、4、5自然段。
2.理解、感受九寨沟的美丽景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出去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呢?
(喜欢。去过北京、济南、青岛、上海……)
同学们都去过那么多美丽的地方,今天我想和大 家去游览一个神奇而又美丽的地
方,这个地方是哪里呢?同学们看黑板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设疑,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检查预习.
课前已经让同学们预习了课文,查阅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来说以下大家都对 九寨
沟有了哪些了解呢?
(交流资料)
同学们预习的非常好,我们知道了九寨沟的 地理位置,而且知道了它的名字是怎么
得来的,还有那里的景色非常的美,同学们想不想到那里去看一看 呢?(想)!
同学们都想去九寨沟游览,但是要去的话,我们要先拿到门票才行!(出示小黑板)同学们先在下面自己试一试。[与生活中的游览买票联系,使课堂更生动有趣]
(自读准备。)( 指名读、开火车、齐读)[检查方式多样化]同学们真棒,我们顺利
的拿到了票,现在就让我们出发,一 起到九寨沟去游一游。
三.初读课文.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在朗读的 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去游览了一遍九寨沟,你又有哪些新的收获和发现?(看到了雪峰、 湖泊、瀑布,
珍惜动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四.精读课文.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以下雪峰、湖泊、瀑布他们各自的特点吗?
1.雪峰高而且多。
2.湖泊很多,很美
3.瀑布很壮观。
好,下节课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来描写这些景物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精读训练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以 下作者是怎么来具体描写这些景物的?哪位同学来有感情
的朗读以下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
(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通过朗读,我们来到景区,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什么啊?
(是雪峰。)
它有什么特点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雪峰很多,还很高。从“一座座、插入云霄”看出来的。)
为什么会“峰顶银光闪闪”呢?
(因为雪峰很高上面有积雪很亮,所以银光闪闪。)
这个同学回答的真好。 然后是什么吸引了你呢?
(湖泊)。
谁能读以下课文中对湖泊是怎么描写的?
(朗读)。
通过读你感觉湖泊是什么样子的?
(湖泊很多,而且很美。)
你又是从哪里感觉出来的?
(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可以看出很多,湖水清澈见底,石块 色彩斑斓,蓝天、
白云、雪峰、森林与湖水构成五彩缤纷的图画,所以很美。)[ 可以参看挂图,加深对
词语的体会和美丽的感受]
同学们,你们感觉到了吗?同学们齐读一遍,感受以下这美丽的景色。
(学生齐读,)
接下来大家又看见了什么?
(瀑布。)
谁能读一下描写瀑布的句子?
(指名读。)
高低错落、白练腾空各是什么意思?
[引领学生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看一下课文中的彩图,看到高高低低的小瀑布了吗?它们像
什么?
(好象一级一级的阶梯。)
你找到一泻千里的瀑布了吗?你听见瀑布泻下的声音是怎么样子的?
(水哗哗地落下来,声势很大。)
有谁能来模仿以下这声势?
(学生模仿)[通过模仿水的声音,进一步感受瀑布的壮观]
此时,你就站在一泻千里的瀑布前,你感受到了什么?
(我感到有溅起的水花落到身上,凉凉的……)
谁能再读一下,让同学们感受到瀑布的壮观?
(有感情朗读)
我们已经欣赏到了美丽的景色,谁能引领我们继续前行,看看我们还能再发现 些什
么呢?同学们可以拿起笔,把你所看到的划下来。
(指名读)
我们又看到了什么?
(珍惜动物——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呢?找四位同学分别来读一下,比一比谁读得更好。



(分角色朗读)[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金丝猴:体态粗壮、攀吊、眨巴、窥视。 窥视是什么意思?谁能模仿一下它的神态?
[通过模仿动物的神态,加深对动物可爱的体会,对课文的理 解]
窥视就是有点害怕似的偷偷的看。[解释重点词语]羚羊:善于奔跑、窜、消失,动
作非 常的快。大熊猫:憨态可掬、若无其事小熊猫:行动敏捷,美滋滋地照镜子。同学
们喜欢看到他们吗?
(喜欢!)
大熊猫和小熊猫是什么时候都能看到的吗?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他们呢?
(不是!只有运气好的时候才能看到它们。)
我们已经欣赏了美丽如画的风景,看到了可爱的 珍惜动物,现在,我们该回去了,
你现在心中是什么感受?你想对九寨沟说些什么呢?(九寨沟真是一个 美丽的地方。
九寨沟让我留恋往返。
九寨沟我想再来游一次……
其实,作者当时的感受是和我们一样的,同学们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齐读)
九寨 沟不仅有神奇迷人的景色,还有若人喜爱的珍惜动物,九寨沟的确是——人间
仙境!(完成板书)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游览了九寨沟,我们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结合黑板的板书)[ 结合
板书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美丽神奇的九寨沟我们游览完了,那里有很多美丽的景色,
同 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把你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划出来。
四.家庭作业.
同学们肯定都有自己最 喜欢的景点,我们划出来多读几遍,然后让我们来做个小导
游,把美丽的九寨沟介绍给我们的父母和好朋 友听,大家说好不好?
板书设计:
9.九寨沟
雪峰、湖泊、瀑布……
珍惜动物
人间仙境!



10 田园诗情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所展示的诗情画意,体会作者对荷兰田
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2、 品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重难点:感悟并说出文章所展示的诗情画意。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释题导入:
1、 指名读题,用不同语气。? !
2、 田园?看到田园,你想到了什么?——(田地和苗圃,泛指农村。想到了……)
诗情?看到诗情,你又想到了什么?——(诗一样的情怀,有一个词叫做——(诗情画
意)
我们刚刚学过的美丽的《九寨沟》能不能称作田园诗情?
3、 好,那让我们诗情画意的来读一读课题。
4、 过渡:今天呀,我们将要走出国门,来到欧洲西部的花 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
—荷兰,去看一看那里的田园风光,感受那里的田园诗情,一睹那独具特色的 域外风情,
好吗?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文,你看到了哪些田园风光,荷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简单交流,不作深入要求。
三、 抓住重点,品读感悟
1、 过渡:是呀,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流动的奶牛,鲜艳的郁 金香,剽悍强壮的骏马,
悠然自得的动物、宁静的夜晚……这就是荷兰的田园风光,这就是荷兰留给我们 的印象!
2、 那么,你最喜欢哪一处美丽的风光呢?它又让你感受到怎样的诗情画意了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地方,并多读几遍。边读边想象景象,边读
边体会情趣。
3、 自读自悟
4、 小组交流: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小伙伴听,把你最深的感受与组内同 学分享,把
你的困惑拿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等会我们请小组派代表把你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说给同
学们听。
5、 大组交流反馈:
a、 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b、 说说为什么喜欢?(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c、 同学补充或看有关图片
d、 有感情朗读
6、 同学们说的多好呀,看来我们大家不虚此行!是的,这就是荷兰,这就是真正的荷< br>兰!现在看来,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或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真
正的荷兰是 指怎样的荷兰呢?
(真正的荷兰不仅仅体现在那花之国水之国,更是那骏马的自由王国,是那天堂般的 动
物世界,是那宁静安谧的夜晚,是那悠然的家园、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还是那作者内
心深处 溢发的对荷兰田园风光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四、 拓展迁移
1、 是的,同学们,今天我大 家一起游览了荷兰乡村的美好景色,感受着那迷人的田园
诗情!还记得吗?首先,我们来到了碧绿如丝绒 般的草原,看到了——(一生说,可结



合图片);接着,我们又来到了碧绿色 的低地,——(同上);到了傍晚,我们看见——
(同上);是的,运河之中装载着奶桶的船只舒缓平稳 地行驶着,我们上了小船,之间
夜幕降临,——(同上)……啊,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呀!
2、 真美呀,我们又一次陶醉在这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中,感受着那份宁静悠闲和富足
安适,感受着作者对这 独具特色的域外风情的赞美和向往。建议大家:
a、 选择自己喜欢的美词美句反复诵读,展开想象,积累背诵。
b、 继续搜集这样的描写田园风光,或具有民族特色的自然景象的文章来读一读,比较、
感受、积累。
3、(如时间允许)课堂内向学生推荐一篇具有域外风情的文章,如《威尼斯的小艇》等
板书设计:
田园诗情

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
流动的奶牛
鲜艳的郁金香
剽悍强壮的骏马
悠然自得的动物
宁静的夜晚




11 桂花雨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2.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一)激趣导入
1.师生对诗。
同学们 ,现在正值金秋十月,校园里的桂花树满树生香,随风飘逸,弥漫四方,整个
校园都沉浸在香甜的气氛里 ,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享受。因为桂花的花香持久,沁人心
脾,历代文人墨客经常用诗词歌颂它。大家已 经收集了不少有关桂花的诗句,我们现在
来对一对诗如何?
2.揭示课题。
大家找到的关于桂花的诗还真不少,可见我们和这些文人墨客一样都很喜爱桂花。今
天要学习的课文也与 桂花有关。(板书并读题:桂花雨)
(二)简介作者
多媒体展示琦君的照片、作品 封面和介绍文字。琦君,原名潘希真。1918年生,浙江
永嘉人,现当代女作家。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 中文系,师从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
1949年到了台湾,曾在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 任教授,后来定居美国。
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余种。
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用笔标出有几个自然段,并把你喜欢的那一段再
读一读。
二、交流、质疑
(一)交流朗读喜欢的自然段,一般了解:
1.为什么“我”最喜欢桂花?
2.桂花盛开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3.为什么要“摇桂花’’?
4.“我”“摇桂花”时的情形是怎样的?
5.怎样收桂花?
(二)交流遇到的问题
1.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在遇到问题的句子下面画上浪线,并且在后面打上问号。
2.筛选重点问题:
(1)“我”摇桂花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含义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二、精读感悟



(一)精读感悟:体会“我”“摇桂花”时的心情。
1.引导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再画出有关描写摇花乐的句子。
2.体会“摇花乐”。
(1)体会想摇花的急切。
请同学分别扮演“我”和母亲,注意读出不同角色的不同情感。
(2)体会“摇桂花”的快乐。
①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态,想象人物的内心感受。
②根据“铺”、“抱”、“摇’’等动词,表演摇桂花的动作,体会“摇花乐”。
③抓住“喊,,字,指导朗读‘‘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学生可能有过淋雨的经历 ,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与课文中“桂花雨’’
的飘落有相似之处。可让学生由雨及花,想象桂
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和感受。
朗读要求:语速较快,读出兴奋和快乐。
3.表情朗读,全班同学品评,教师相机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二)精读感悟:体会母亲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1.为什么“以后我从外地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2.为什么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
仿照“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的句式,让学生说一句话。
(如: 外地的环境真好,母亲会怎么说?外地的生活真舒适,母亲会怎么说?……从而
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对家 乡的热爱和怀念)
3.指导朗读。
要求:语气舒缓,读出其中的怀念之情。
(三)精读感悟:体会作者对童年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1.用“每到……,我就会想起……”说一句话。
2.指导朗读。
要求:语速应该舒缓一些,以体现对童年、故乡的无限遐想和怀念。
三、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 br>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板书设计:
桂花雨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习作3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学会用书信体写作。
2.能按一定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介绍自己的家乡。
3.通过习作的训练,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积累的习惯,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用书信体的格式,从不同角度介绍家乡秀美风光或风土人情。
2.通过生动、细致、热情洋溢的描写,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叠信封和一叠信纸)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信封和信纸)
2.今天老师 要把它送给你们,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不用作文簿,就用信纸和信封,怎
么样?(学生定会感到新奇和兴奋 )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例文,看看跟平常的例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1)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
(3)老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书信的书写格式和第二人称的写作形式。
2.请同学们自 由轻声地朗读或默诵王磊同学写给李阳同学的这封信,想一想,王磊
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自己的家乡? < br>3.如果你是李阳,读了好朋友的这封来信,你会有什么想法?为什么?文中的哪些
描写深深吸引 了你?
(1)四人小组交流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的提纲。
(3)学生大组汇报自己的想法。
三、说说家乡
1.同学们,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也有许多独特的魅力,能说说吗?
(1)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关于家乡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把各小组的资料进行整合,列出介绍的提纲。
(3)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具体介绍。
2.师生评议、补充。
3.学生在各小组内修改、完善写作提纲。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交流、评议、补充。
(1)小组互读互评互助。
(2)大组交流,师生共同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誊写、装进信封,写好地址。
板书设计:
习作3
抓住家乡的特点写
注意书信的格式



练习3
教学要求:
1.引导 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
名言,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望。
2.熟记八个成语和五条歇后语。
3.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4.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认识读书做记号的重要性,学会使用做记号的常用符号,并通过读记
名言,激发学生读书的 热望。
2.练习使用赞美语,学会赞美别人。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学生自由读题目,明确要求。
(2)师生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小结。
2.学做读书记号。
(1)学生自学表格中的内容。
(2)同桌交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运用相应的记号。
(3)练习写写这些记号。
(4)预习《说勤奋》,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好记号。
(5)交流反馈预习情况。
(6)教师小结。
3.学习读书名言。
(1)自由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2)指名朗读,正音。
(3)讨论:这两句话都运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分别把什么比做什么?
(4)再读句子,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练习背诵名言。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自由朗读八个成语。
(2)指名读,正音:彰,zhāng。
(3)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4)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词语。
学生大体上能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水光接天:白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江面,波光与星空连成一片。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江山如画:形容祖国大好河山美得像画一样。
鱼米之乡:盛产鱼和稻米的地方。形容这个地区十分富饶。



湖光山色:湖上的风光,山中的景物。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观。
(5)交流。
(6)练习边读边想象。
(7)同桌练习背诵。
(8)指名背诵。
(9)集体背诵。
2.背诵五条歇后语。
(1)自由读。
(2)指名读,正音:擀:gǎn;窍:qiào
(3)再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样的短语有什么特点?
(4)交流,引导发现歇后语的特点。
(5)多种形式再读。
(6)再读体会。
(7)练习背诵。
(8)你还知道哪些歇后语?举例说说。
(9)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读识形。
2.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官”、“窜”、“霞”。
3.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4.指导书写。
5.出示“官”字,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6.教师示范写字,提醒学生注意它是上下结构,宝盖头要稍得大一些。
7.学生练习写“官”字。
8.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仿写“窜”和“霞”,仿写时看清楚,再动笔写。
9.学生练习写字。
10.评价反馈。
二、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赞美)
1.审题,明确交际内容。
(1)指名读读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板书(学会赞美),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掌握交际要领。
(1)出示图片:在大扫除中,王凯同学表现非常出色。思考:看到这个情景,你有
什么话要对王凯说?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点。
(3)同桌练习表演。
(4)选出代表上台表演,相机评价:他们演得好吗?为什么?
(5)教师小结:在日常生活 中,当别人取得优异成绩或表现突出时,我们应该送上
赞美。赞美时态度要真诚,语言表达要适当,神情 举止要

自然大方。
3.练习,在体验中习得。
(1)出示另外两张图片,引导观察:图上画了什么?



(2)交流。
(3)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一幅,选择合作的伙伴练习演一演。
(4)指名上台表演,在评价中习得赞美的方法。
4.拓展,在运用中巩固。
(1)教师引导: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来吗?
(2)学生交流。
(3)四人小组合作表演。
(4)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表演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演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
纠正和指导。
(5)教师小结:赞美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真诚地赞美别人。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日,,和“月”,认读,引导思考:当这两个字作为偏旁时,应该怎么写才
好看呢?
(2)出示“时”和“胜”,引导观察。
(3)交流。
(4)教师小结,范写。
3.练习。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2)反馈。
(3)出示学生作品,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再行练写。
板书设计:
学会赞美
态度要真诚、语言要适当、举止要大方



















12.开天辟地
教学目的:
1、发扬与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
2、培养改写神话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理解古代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献身精神;改写神话的方法。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过程揭示
一、从题入手,启发思考
1.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我们眼望蔚蓝的天空和广阔的大地时,心中一定曾经想过:这天地是从 哪
儿来的?其实,这个问题,古代的人也曾经想过。他们想出了种种答案。我们今天所学
的一篇 课文,就从一个方面回答了这个问题。它的题目是《开天辟地》(板书课题)。“辟”
是“开辟”的意思 。
“开天辟地”有三个意思:一是说天地本来是混沌一片,自从盘古用斧和凿分开天和
地 之后,才有了世界,才有了人类历史。二是比喻“前所未有,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三是用来比喻“开 创空前宏伟的事业”。
2.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
3.看到题目《开天辟地》,同学们会提出什么问题?
要点:为什么要开天辟地?谁开天辟地?他是怎么开天辟地的?开天辟地后的情况怎么
样?
二、自主阅读,感知形象

(一).查字典,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浊(zhuó) 混沌(hún dùn) 孕育(yùn) 霹雳(pī) 冉冉上升(rǎn) 巍峨(wēi é)
雷霆(tíng)骨髓(suǐ)甘霖(lín)。
(二)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l)盘古:我国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的人物。
(2)开天辟地:古代神话说盘古氏开辟天地后方有世界。因此用“开天辟地”指有史
以来。
(3)宇宙:本课指一切物质及其存在的形式的总体。
(4)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响声很大的强烈的雷电现象。
也叫落雷。
(5)冉冉:本课指慢慢地。
(6)湿润:本课指(玉、石等)质地柔和、细腻光滑。
(7)甘霖:指久旱以后所下的雨。
(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课文共八个自然段,上述几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从哪几个自然
段里可以找到?
2.各自读课文,找出答案后相互交流。



要点: 第一自然段写为什么要开天辟地,第二自然段写盘古升天辟地的经过,第三
至八自然段写盘古开天辟地之 后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二.继续精读课文
1.读课文,加深感知
2.默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理解词句:“传说”、“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1) “传说”是人民口头上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叙述,它不像“历史故事”
那样要符合历史的 本来面貌,也不像“科普作品”那样要符合科学原理。
(2)什么叫“混沌一团”?下文哪一句话写的就是“混沌一团”的状况?
(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3)明确“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是打比方的句子,并让学生体会这样
写的好处。
3.各自朗读第二自然段,边读书边思考:
(1)谁开天辟地?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2)哪些词语写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经过?
(昏睡——醒来——坐起——劈凿)
(3)画出写宇宙由“混沌一团”到天地分开的过程的语句。
(黑乎乎一片——裂开了一条缝 ,透进一丝微光——巨石崩裂——轻而清的东西冉
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 下沉,变成了地)
(4)结合理解“大鸡蛋”指的是宇宙。
(5)理解“ 昏睡了一万八千年”、“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
“巨石崩裂,‘大鸡蛋’破 碎了”。
①盘古“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告诉我们什么?(与平常人睡眠所需要的时间比较)
②“大鸡蛋”是宇宙,盘古“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要开了一条缝”、“巨
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要点:领会盘古的“神力”。
相机揭示板书:
盘古:昏睡 醒来 坐起 劈凿
宇宙:黑乎乎一片 裂开一条缝 巨石崩裂 天地分开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怎样才能把盘古开 天辟地的那种无与伦比的“神
力”通过读表现出来?
(7)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8)谁愿意当着大家的面朗读第二自然段,把盘古的那种“神力”读出来?
(9)指名读,读后评议,再读再议。
4.轻声读第三至六自然段,思考并讨论:
天地分开后,盘古做了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为了不让天地重新合拢,盘古是怎么做的?
(1)比较:
①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
②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头顶天,脚踏地……
体会用“就”表明盘古从天地一开始分开时,他便这么做了。
(板书:站)
(2)揭示:盘古“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讨论:



①“它们”指谁?
②它们是怎么变化的?
体会句中的三个“极”和“一万八千年”等把盘古“神化”的词语。
(板书:变)
(3)看图,用书上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体会“打比方”的作用。
(板书:撑)
(4)齐读第六自然段
体会“几千万年过去了”所表现的“神力”。
讨论:盘古倒下的时候,为什么“含着微笑”?
要点:其一,他胜利了,成功地把宇宙分开了;其二,天地再也不会合拢,他死而无
悔。
(板书:倒)
(5)默读第三至六自然段,对照板书“站——变——撑——倒”练习口述天和地分 开
后,盘古所做的一件了不起的事。
①各自练习;
②同桌对练;
③当众讲述。
(6)我们从这一部分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无与伦比的“神力”?
再次体会“一万八千年”、“几千万年过去了”和三个“极”。
(7)齐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5.除了把天和地分开之外,盘古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
尊敬?
(1)读第七自然段,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
(2)出示:“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
物的雨露甘霖。”
①轻声读,想一想: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为什么?
再想一想:这一段话里,哪儿是总的讲盘古临死时的情况的?
哪儿是具体讲的?从最后的“就连流出的汗水也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甘霖”,你读懂了
什么?
②要点:理解“总起——分述”的结构;懂得盘古全身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对人类
有用 的东西,自己什么也没有留下。
(3)从连用八个“……变成了……”的句子体会排比句式。
(4)讨论:这一自然段应当读出怎样的感情?
(5)各自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齐读第八自然段。
(1)投影揭示:就这样,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2)回顾上文理解:
①“就这样”,承接上文。“这样”指上文讲述的盘古所做的一切。
②上文哪些地方写盘古以“神力”开辟了天地?
朗读有关语句。
③哪些地方写“他的身躯化成了世间万物”?
朗读有关语句。
(3)理解第八自然段照应全文。
7.结合下列板书讨论:你觉得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
盘古 开 辟 天 地



昏睡前 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醒坐时 裂 缝
劈凿 崩 裂
站 后
变 跟着变 天加高 地加厚

倒 再不合拢


第三课时
一、适当点拨,理解“想象”
(一)教师点拨
大家已经学了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神通广大)
(二)默读全文,找出写盘古神通广大的句子读一读
1.读——画——议——再读。
2.根据学生发言,投影揭示:
(1)盘古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2)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盘古“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4)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 …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经过了一
万八千年……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5)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6)几千万年过去了。
3.将上述句子按下列要求归类:
(1)写盘古力大无比、平常人无法做到的句子。
(2)写时间跨度极大的句子。
4.结合理解:“想象”——是一种设想, 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
神话的特点是充满了想象。
(三)读第七自然段,投影揭示下列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子用直线把左右两边连起来。

声音
左眼
右眼
肌肉
血液
筋脉
皮肤
汗水

大道
雨露甘霖
太阳
风云
三山五岳
江河
月亮
良田
雷霆
变成了

结合学生完成作业的实际情况,讲解想象要有一定的依据,决不能胡编乱造。
二、指导背诵
(一)指名读课后作业题1,重点指导背诵第七自然段
(二)各自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一段内容 。



1.反复读课文;
2.开展讨论;
3.结合学生发言,归纳要点:
(1)体会层次安排。
; 总述“身躯化成万物”——具体叙述变成了什么(八个“变成了”)——用“就……
也……”作结。
(2)板书帮助建立记忆的支撑点:第一、二两个“变成了”跟“口”有关,第三、
四 两个“变成了”跟“眼”有关,后面四个分别跟“肌
肉、血液、筋脉、皮肤”有关,最后讲汗水。
(3)试背,找出差错,以便再背诵时纠正。
三、开拓视野,适当延伸
1.《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你们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
2.布置课后阅读神话故事或听别人讲神话故事,为举行故事会做好充分准备。
3.结合课外活动 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区别神话和迷信:神话故事能激发人
们奋发向上的意志,以积极的态度去开 创幸福的生活;而迷信则使人消沉,麻痹人们的
斗志。
板书设计:
开 辟 天 地
盘古 开 辟 天 地
昏睡前 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醒坐时 裂 缝
劈凿 崩 裂
站 后
变 跟着变 天加高 地加厚

倒 再不合拢



13 普罗米修斯盗火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系课文内
容展开合理想象 。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幸福甘愿受罚的英雄形象,能联 系课文内
容展开合理想象。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神话故事,古希腊也 有许多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
习一则故事《普罗米修斯盗火》。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师述:普罗米修斯是对人类有恩的神,他用泥土与河水创造了神,并把各种技艺 和
知识传授给了人,使人类由愚蠢变聪明;还把象征光明与智慧的天火偷到人间。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范读课文。
听了故事之后,普罗米修斯给你的第一印象怎样?
2、自读课文。
思考:普罗米修斯为什么盗火?结果怎样?
3、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
普罗米修斯 盗取 偷取 迈进 圣山
触犯 惩 罚 啄食 肝脏 获
明确自学要求:
⑴记住字音(包括田字格上的生字);
⑵认清字形;
⑶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4、检查自学效果。
⑴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⑶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⑷指名板演。
⑸指名读生字词所在的句子。
⑹交流: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5、朗读课文,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一节。
6、指名分节读课文。
指名评议。
7、讨论: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无火 盗火 受罚 获救



三、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霆( ) 折( ) 壮( )
挺( ) 析( ) 状( )
磨( ) 崖( ) 壁( )
摩( ) 涯( ) 辟( )
2、照样子,写词语。
例:轰隆隆 ( )( )( )

第 二 课 时
一、学习第1节。
1、自由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讨论:如果将“没有……只好……”换 成“没有……就……”行不行?为什么?
(板书:没有……只好……)
4、用“没有……只好……”造句。
5、这一节最后用了省略号,你能将省略的内容也用“没有……只好……”的句式
说出来吗?
6、齐读。
二、学习2—4节。
过渡:看到这样的情景,普罗米修斯怎样做的呢?
1、自读2—4节。
2、你觉得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
3、出示:
普罗米修斯是个勇敢而极富同情心的神。
⑴指名读。
⑵你从哪儿看出他极富同情心?
⑶普罗米修斯的勇敢体现在哪儿?
⑷齐读。
4、普罗米修斯是怎样盗火的?
⑴默读第3节,画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
⑵汇报交流,说出你认为重要的原因。
(强调“躲”、“悄悄地”的原因)
⑶指导朗读。
⑷指名读。
5、细读第4节。
过渡:现在,普罗米修斯已盗取了火种(板书:盗取火种),那么,他是 怎样将火
种带到人间的呢?
⑴指名读。
⑵出示:
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人间。
①齐读。
②“小心翼翼”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小心翼翼”说句话吗?
③普罗米修斯为什么要“小心翼翼”?从“小心翼翼”,我们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
怎样?
⑶火种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指名读2、3两句。



⑷出示:
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①指名读。
②没有火,人类的生活和其它动物没有区别,是愚昧的,第1节已经告诉了我们,
谁再来说说?
指名读第1节“没有……只好……”
③有了火,人类可以干什么?指名读第2句。
④所以说,(引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⑤男女生分组读。
(男生读第1节的第2句,女生读第4节的第二句,齐读“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
大步”)
⑸想象一下,有了火之后,人们欣喜若狂的情景。
指名说。
⑹如果当时你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赞美普罗米修斯?
⑺指导朗读。
(读出怎样的语气)
指名读——评议——范读。
齐读。
三、学习5—6节。
过渡:我们知道,偷总是形容不好的行为,那么,普罗米修斯为什么不 去要火,而
是盗火呢?(指名说)
宙斯知道后,有怎样的反映呢?
1、自读5—6节。
2、你觉得宙斯怎样?
3、再读,划出体现宙斯残暴、心狠手辣的词句。
4、汇报交流。
5、如果宙斯就在你面前,你会怎样跟他说?
6、想象:普罗米修斯饱受折磨(板书:饱受折磨)时,他有怎样的感受呢?
7、读这两节时,你的心情怎样?
那么,你想用怎样的语气读这两节呢?
分组比赛读。
四、学习7—8节。
过渡: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饱受折磨,我们真难受。那么,他有没有获救呢?
1、指名读第7节。
2、齐读第2句。
3、“英雄壮举”是指怎样的举动呢?
4、看到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板书:获得自由),你想说什么呢?
5、齐读7、8两节。
五、总结全文。
读完全篇课文后,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设计:
普罗米修斯盗火
没有……只好……
偷取火种
饱受折磨
获得自由



14、一路花香
教学目标: 1、读懂故事内容,理解寓意:世上每件东西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要
骄傲自大,也 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板书课题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 枝吐出了新绿,花儿绽开了苏醒的笑颜,世间充满了勃勃
的生机。有这么一条小路,它的一边开满了五颜 六色的鲜花,让踏上小路的人们满怀欣
喜地感受到这扑面而来的一路花香。
板书:一路花香
二、初读课文,归纳内容
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想一想在这条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发生过一件什么事?
板书:完好的水罐 破损的水罐 挑水工
三、再读课文,体会角色
这篇课文中有三个角色,再读读课文,说说你喜欢谁,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
1)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地运到主人的家,很完美。
2)挑水工:聪明、善良,在破水罐经过的地方撒下花种,利用破水罐渗出的水浇灌它
们。
板书:聪明
3)破损的水罐:善良,能为他人着想,不但能装半罐水,还能浇灌出美丽的鲜花。
四、学习第二、三段
1、同学们都看到了这三个角色的闪光点,可是破水罐却对挑水工说:“ 你尽了自己的全
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破水罐、完好的水罐觉得自己回报挑水工了吗?挑水工< br>觉得他们回报自己了吗?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三段,然后讨论一下。
1)完好的水罐: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
2)破损的水罐:惭愧、道歉、自卑,觉得没有很好地回报挑水工。
3)挑水工:尽了全力。 发现破水罐渗水的特点,巧妙利用,把缺点转化成优点,充分
发挥了破水罐的作用,创造了一路花香的奇 迹,得到了回报。
2、当破水罐明白了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作用,会对挑水工说些什么呢?
五、总结
今天破水罐、完好的水罐、挑水工一定给了同学们不少的启发,你能谈一谈自己的感 受
或是收获吗?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只要善 于发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每个人
的聪明才智,那我们的人生之路必定是一路花香。
第二课时
一、 朗读、复述课文。
1、指名读。
2、小组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交流。
二、 交谈文中的寓意。
1、小组讨论
2、指名说。
3、师总结:世界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
大,也不能 妄自菲薄,只要恰倒好处利用自身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三、 指导生字书写。
罐 惭 愧 渗 灌 瓶
四、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一路花香
有裂缝的水罐——浇灌花草——也有价值


























习作4
教学要求:
1懂得象声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会把生活中听到的声音用象声词写下来。
3能通过一件事的叙述或一个场景的描写,用上几个象声词。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习作时使用象声词,使习作更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如何恰当,准
确使用象声词。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初识象声词
1,猜谜激趣:
弟兄两个,隔山而坐,
任何声音,休想逃过!(打一人体器官)
谜底: 耳朵
2,每个人都有耳朵,可是谁的耳朵最灵敏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这些都是什
么声音。
3。爸爸干活时心情怎样?你能给这个场景起个合适的名字吗?
4。指名完整地说一说,试着用象声词。
(二)出示课件
走出家门,来到大自然中,你听,你看:
(秋风呼呼地吹着,金黄的树叶哗哗地向我们招手,象是在和我们告
别。。。。。。)
1,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你又想到了些什么呢?
3,小组讨论,互相补充
4,指名说说,师生评议
(三)放录音
闭上眼睛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想象它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
下发出的?
1。小组交流讨论
2。指名发言,其他同学补充
(赛场上,前锋队员抬脚一记劲射,只听“砰”的一声,足球
越过守门员的头顶,射入球门。守门员奋力 扑救,可惜球没碰着,却“扑通”一声摔到
地上。“咚咚锵。。。。。”啦啦队员们高兴得敲起了锣鼓助 威。)
3,师生互评互议,象声词的使用是否准确恰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选择素材,运用象声词
1,出示习作要求:
(1)通过叙述一件事或描写一个场景,用上几个象声词;
(2)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合理想象,写两三段内容不相同的话,每段话用上几个
象声词。
2,小组讨论,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场景或事情,说一说。
3,指名说说,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写?
4,写作练习,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二、学生练习写作
三、修改、誊抄

板书设计:
练习4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阔斧 开天辟地
与日俱增 顶天立地
变化万端 改天换地






















练 习 4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1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
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
醒酒的 “醒”,是其引申意义。
3、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4、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第二课时
教学第二题:
1、读读背背
2、下面请大家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认读,
全对的请举手。错了的同学可要再接再厉啊。
3、指名读、齐读、小组比赛读,自由练读这8个成语,读准每个音。
4、来把你会读的词语带着大家一起读一读?(指名读)
5、开火车读。齐读。
6、同桌商量这8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7、交流。
8、看谁背得最快。
指名背。齐背。同桌互背。
教学第三题:
1写好钢笔字
2教师范写提醒:“口”在不同的位置,大小形状也不同
3笔笔谁的钢笔字写得最棒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说漫画》
一、组织教学,引出要求1:
(虾米歌)师:一个小虾米。生:咦!
师:卧在浅水中。生:噢?
师:弯腰又驼背,生:哈哈!
师:我们坐起来。生:不学小虾米!
请评价一下,我们的对话怎么样?
(根据评价,引出要求——注意语气[板书])



二、联系实际,激发说的欲望。
1、谈谈你此时的心情,可以根据早上你的经历、昨天的梦境 来谈。(指名说,尽量多
说,教师及时做出评价。)
2、引出要求——大方真实。[板书]
3、谈谈你对张老师的看法?(根据学生实际,抒发内心的感情。)
4、引出要求——发自内心。[板书]
5、教师及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保持本次口语交际的参与热情。
三、引入正题,进行“说漫画”口语交际。
1、提问:同学们喜欢漫画吗?(这一环节中,鼓 励学生不同的见解,可以喜欢也可不
喜欢,但一定要讲出自己的理由。)
2、欣赏课文中的漫 画[实物投影展示](刚放出画时不要立刻提出要求,留出空白,学
生小声议论也可,暗暗赞叹也可。)
3、谈谈你的感受。(鼓励学生按口语交际的要求,大方的、真实的表达出发自内心的
感受。)
4、根据漫画中小花狗的神态编故事,与同学交流。
5、集体交流,讲讲寓意,你明白了什么 ?(这一环节有难度,要注意引导)[板书:相
信自己不过分自卑、不过分自大、]
四、总结,课堂延伸实践活动。
1、再看图,总结一下漫画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表述吗?
2、根据回答,教师总结:漫画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往往不需要一个字就可以表达
出深刻的 思想,让人在会心一笑中受到启发。
3、谈谈你还看过的漫画有哪些?引出漫画种类。
(卡通漫画、生活漫画)
4、老师与学生同看漫画,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杂志《少年漫画》,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少年时的快乐。)
5、师生同看漫画,个别交流。
6、集体交流一、两幅可笑的或印象深刻的漫画。(实物投影展示)

















15、说勤奋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教育学生 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
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重难点:懂得勤奋是通往理想境 界的桥梁,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
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将来,你的理想是什么?(学生畅谈)我们每个人心中都
有一个美妙的理想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那么,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
什么呢?
2、板书课题。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板书:15 说勤奋)
3、解题。
“ 说”就是谈、讲的意思。这是一篇说理类的文章,文章主要说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又是怎样把这个道理说 清楚的呢?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来读一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读生字词
“宋、砸”是平舌音。
“枕、稍、础拙”是翘舌音。
“馁”的声母是n。“卵”的声母是l。
(2)读句子
你觉得哪些句子有些难读,你能读好它吗?
(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评议)
3、再读课文。
同座可以讨论说说课文主要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再集体讨论。
4、指导分段。
课文是分几部分来谈勤奋的?课文可以分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第4自然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一段。
(1)找出中心句。(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2)这儿是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的意思吗?
(3)把这个自问自答的句子换一个说法。
板书: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学生齐读)



(4)过渡:是的,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成功者手中的鲜花,是 用他们汗
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
讨论:“鲜花”在这里指什么、“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5)你能说一说这一句话的意思吗?
2、指导朗读第一段。
四、生字练写
1、练读生字。
2、自己记忆学习,说一说什么字感到困难,集体讨论怎么记。
3、练习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试背第一段。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二段。
(1)读课文第二段思考:围绕“勤奋是实现通往 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中心,作者主
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
(2)自学第二自然段 (四人小组讨论:看了这段你明白了些什么?)①司马光砸缸的
故事看出他从小就聪明过人。
②司马光的勤奋主要表现:别人玩他读书;用“警枕”自励自勉。找出关键词
③自由练读。
④集体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
(3)自学第三自然段(学法同上)
①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②经过努力,学习赶上来了。(抓关键词:“终于”说明什么)
③道理:勤能补拙,有付出才有收获。
④自由练读。
⑤集体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4)教师小结: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
差的人成 为可用之才,不可自暴自弃。成功与勤奋是分不开的。
2、学习第三段
(1)自由读第三段,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2)这一段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说勤奋》这篇课文,知道 了勤奋是实现通往理想
境界的桥梁;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在
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以文中的司马光、童第周为榜样,学习他们的的刻苦勤奋的
精神 。
三、试背课文
1、自由练习背诵。
2、学生选择背诵2~4自然段中的任一段。
四、作业
板书设计:
15 说勤奋
司马光(天资聪明 → 编成《资治通鉴》
童第周(起步晚、基础差) → 完成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要求: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 的过程,
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 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 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
访问的过 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
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人物:李时珍
(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
(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 统的方法,用错药、
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
时间:夜
地点:古寺
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二、 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 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
式结构的词 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
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 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
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3、 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
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 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4、 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5、 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

四、研读课文:
1、 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 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3、 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五、布置作业:
1、 完成习字册。
2、 阅读配套阅读。
第二课时
一、师范读,生再通读课文。
二、2~4自然段学习
抓住“破败”做为突破口,通过朗读、找词语理解李时珍甘于付出的品质
三、5~12自然段学习
精读,抓住对话部分,指导感情朗读,引出李时珍的其他高贵品质
四、把你感触最深的句子读讲给同桌听,并告诉他为什么。
五、回到第一自然段,引出“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两词,再次理解李时珍高贵的
品质。
六、介绍《本草纲目》(经典著作)
七、质疑,解疑。
八、完成课后第四题—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药?
(板蓝根、蛇胆川贝液、枇杷糖浆……)
板书设计:
16 李时珍夜宿古寺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本草纲目》















17 明天的太阳城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上下文领悟课文最后一句话所蕴含的哲理。
4、凭借具体语言材料,领会哲学家怎样循循善诱地教育学生们用美德
净化自己的心灵的。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语言材料,结合生活实际,感悟哲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二、自学课文
三、交流自学情况
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五、小练笔(句子)太阳城,沐浴在太阳光下的城市没有噪音,没有
废气。这是多么美好呀!
师读一遍,学生听记,再修改
1、齐读听记的一句话
2、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
(这句表达了人们对对太阳城的向往之情,与现实的环境进行的对
比,更让人觉得太阳城是多么的美好)
3、(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想象中的太阳城会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畅游太阳城。
1、读通课文,边读边想
课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图画出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1、以小组为单位,读通课文,师随机指导
2、说说你了解的太阳城是什么样的?文章从哪几方面介绍了未来的
太阳城?
(1)太阳能转换器
(2)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3)一切地方都用上太阳能
(4)不再有废气
(5)对未来的展望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介绍太阳城。
学生想象作文:明天的太阳城。要求:1、大胆想象, 2、按一定的
条理写一写。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六、拓展延伸
课后感受让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说说对于这篇课文的理解;同时,这也是一 篇科
技性的文章,引导学生到课外去读读这一类的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习作5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 《小闹钟》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断,从中学到利用拟人化手法来介
绍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的方法。并 领悟到这样写的好处。
2、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狮,用拟人的手法来写熟悉 的事物,
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写的具体、生动。
教学过程:
1初读例文,感知写法。
自由读读两则例文片断,并思考:这两篇习作分别写的什么内容 ?你觉得两篇习作
在写作上最值得学习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两篇习作片断最 值得学习的是让被介绍的事物开口说话,自己介绍自己,也就是用
自述的方法来介绍熟悉的事物,是文章 生动、有趣;
3再读例文,学习写法
在齐读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时,可以写那些内容呢?
读后同座、小组交流
在用自述的 形式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时候,可以从事物的形状、色彩、结构、功能
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来写。
4明确要求,完成习作。
再读读例文芊的阅读提示和例文后习作提示,进一步明确本次习作 的要求:用自述的
形式,选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拟人、比喻等手法,将习作写的具体、生动、有趣。
5自己确定写作素材
教科书 小书包 课桌 电视机 电冰箱等等
6生习作师巡视指导
7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完成习作以后,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修改自己的习作
班级中交流



















练习五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复习。
背诵学过的成语。
2.指导。
(1)学生自由地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指名一学生读,及时正音,集体齐读。
(3)教师范读。(让学生边听边体会每排两条成语之间有什么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每条成语的大概意思。可查字典。
(5)学生说说这些成语的意思。以下词义供参考:
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问渊博。
满腹经纶:一肚子学问和才能,形容人饱学而有理大事的才能。
学贯中西:有关中西方的学问都通晓。形容人学问渊博。
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
功成名就:功业建立了名声也就有了。
著作等身:著述之多,等于身体一样高。形容著作极富。
温文尔雅: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文质彬彬:形容人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3.练习。
(1)自由地读,边读边思考,如何记忆。
(2)同座位的同学互相练背,交流记忆方法。
4.反馈。
(1)指名试背,说说记忆的经验。
(2)集体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该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让学生自读两句名言,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2)指名试读,正音。
(3)邻近同学讨论两句名言的含意。
(4)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相机点拨。
鲁迅的话是针对别人说他是天才讲的,意思是:我不是 什么天才,我之所以取得这样的
成就,是因为我抒别人休息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
(5)集体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同座互背。
4.反馈。
(1)指名试背。
(2)集体背诵。
(3)课外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鲁迅的名言,互相交流。



18、奇妙的国际互联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国际互联网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跟人们密切的关系,了解天火之谜
的谜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文字的准确、生动。
情感与态度:凭借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激趣,直奔主旨。
1、同学们,我们来对诗好吗?老师说上半句,你说下半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京。与 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出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是唐朝诗人王勃的名句,意思是说,四海之内,如果我 们是知心朋友的话,那即使你
远在天涯我也会觉得你就在我的身边。当然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还不能真 正做到“天
涯若比邻”。然而历史在进步,科技在发展,21世纪的我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出示)< br>“虽然对方远在天涯,但是却让人感觉近在咫尺。”
二、理解句义,启发质疑。
1、齐读
2、你能找到意思相反的词语吗?天涯,比喻距离(远);咫尺,比喻距离(近)。
3、这 句话中还有一组关联词,你发现了吗?(虽然……但是)这是组表示转折关系的
关联词,谁能读好这句话 呢?指名读。(如果后半句再强调一下,意思就更明确了。)
4、全班齐读。
5、同学们,那到底是什么东西那么奇妙,能让远在天涯的人觉得近在咫尺呢?
板书:国际互联网
6、你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吗?你想到网上去漫游吗?那就让我们再次读读 课题,读出你
的好奇,读出你的向往。
三、自学解疑。
1、那你最想了解国际互联网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样子、工作、作用。(学生交流)同 学们可真会提问题,其实这篇课文就是从这三个
方面去介绍的。谁来读。
3、电脑出示:
4、这些知识是听老师讲呢,还是自己去学习、去探究呢?
5、真是好样的。请同学们看探究导航:
电脑出示:
读:读读课文,找出与这三个问题有关的语段。
悟:读读这些语段,体会体会,自己读懂了什么。
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6、明确了吗?那我们就先自己探究吧。
7、同学们,把你找到的语段读给小组同学听一听 ,把你的体会与同学交流交流,一定
会有新的收获,新的启示。下面我们就小组学习吧。)
四、交流共享。
(一)同学们,愿意把你们的学习成果与大家分享吗?



1、我们先来交流第一个问题国际互联网是什么样子的?
电脑出 示:你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只巨型的蜘蛛织成了一张团团包住整个地球的“大
网”……起来的。
指名读文中的那段话。齐读
2、你读懂了什么?
要点:国际互联网真大。你从哪 些词语里体会到它的大?相机点击。还有哪些词语也能
让我们感到它的大呢?
3、国际互联网那么大。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吗?(朗读指导)
4、国际互联 网看不见,摸不着,团团包住整个地球,是多么神奇啊。闭上眼睛一边听
老师朗读,一边想象这张巨大而 神奇的网。
5、(电脑出示:蜘蛛网的形象)同学们,这是一张蜘蛛网。国际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 ,
想象中它就像一张巨型的蜘蛛网。这张网好大呀,它能把地球团团包住。让我们再来读
读这段 话,一定会读得更好。
(二)交流第二个问题。
1、这个问题有点难度,请同学们看屏幕:国际互联网是靠看得见的( )、( )
和看不见的( )来传递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的。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同学们,你们学得真棒。能用学到的知识帮助别人解决问题吗?好,请看。
5、电脑出 示:小明想与一位美国朋友联系,请你帮助他想出尽可能多的联系方式(打
电话、拍电报、寄信,手机短 信、网上聊天、网上发电子邮件、网上通电话、发送传真)
你会建议小明采用哪种联系方式呢?为什么? (板书:快捷方便)
6、正因为国际互联网快捷方便,所以课文中说(国际互联网似乎把一个庞大的 地球都
缩小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像一个地球村。)
(三)交流作用。
1、 国际互联网是如此快捷方便,它又有什么作用呢?
2、指名读。
3、电脑出示:国际互联网上的内容
(1) 一起来读。
(2)你读懂了什么?
(3)作用很多。内容丰富(板书)它和我们息息相关。
(4)这么多的作用作者是从几个方面来写的呢?(;可以)
(5)这五个方面在朗读的时候语气一样吗?语气加重。
(6)齐读。
(7)难道国际互联网就这五个方面的作用吗?那作者不就写了这五个方面吗?(省略
号)
你还知道哪些方面的作用呢?网络的潜能是无穷无尽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研
究、开发 、创新,老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你们中间也会出现举世瞩目的比尔盖茨。
(8)引导学生质疑。
五、网上漫游:逛“网上商场”,学校网站感受互联网的奇妙。
六、谈收获。
我们研究了国际互联网,学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啊。
总结:科学的发展是迅猛的, 网络的潜能是无尽的,同学们,我们从小要学科学、爱科
学、用科学,将来为人类的文明作出应有的贡献 。
六、课后实践。 1、用“奇妙”“甚至”造句。 2、你把你的作业发送到老师的电子信
箱,老师将在网上批改你的作业。



19、诚实和信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打电话”这部分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导学生通过文章中具体的语言材料,认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小时候你们一定听大人讲过《狼 来了》这个故事,那个牧童站在山坡上焦
急地呼救为何山坡下的人不去救助呢?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2、是呀,这个牧童不诚实,就得不到大家的信任。只有诚实,才能得到信任。(板书课
题)今 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诚实和信任的课文。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轻声读三遍课文。
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课后的生字表。
第二遍,边读课文边思考:课文围绕诚实与信任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三遍,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
2、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
引导说出课文大意
引导思考:课文是分几部分?可分成几段?
1、(1—3)“我”深夜驱车发生事故,留下字条主动承担责任。
2、(4—10)小红车主人对“我”的诚实和信任深受感动。
3、(11)小红车主人的话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三、精读理解课文第一大段
出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车祸的?从什么地方看出“我”的诚实?
1、自由轻声读第一段。思考问题。
2、讨论并回答:“我”是在自然环境很恶劣、小红车主 人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的情
况下发生车祸的。
出示:天很黑,又有点雾,尽管有路灯,能见度仍很差。
从“我”的想法和做法都可以看出“我”是个诚实的人。
3、指名读1—3自然段。评读。
4、齐读。小结:在常人看来,这场车祸,责任并不完全在“我”的身上,况且当时周
围并无一 人,“我”完全可以置之不理,而“我”留下了字条,也留下了“我”的诚实。
三、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同桌合作学习
自学要求:认真朗读课文4——10自然段,体会人物对话,从中读到了什么?
2、指名分角色读
3、交流
从“我”的“对不起”、“不小心”、“表示歉意” 、“把钱寄给你、”“费用由我来支付”看
出了作者诚挚的歉意和诚实的态度。



从“向你表示感谢的”、“使我很感动”、“留下诚实和信任”、“再一次谢 谢你”等词语表
示车主主动打电话给作者的目的不是索赔而是真诚地感谢。
4、重点句理解
出示句子,朗读并理解:
“人与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重要。”
指名读
自由读,说说从中理解了什么?
指名分角色朗读。
指名演一演。
5、略读课文第三部分
齐读第11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车主的话深深地印在了作者的脑海里?
二、总结课文
师述:本文写“ 我”深夜驱车撞坏小红车的反光镜,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
承担责任,感动了车主。说明“诚 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
三、回归整体
听读课文,读读出示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诚实和信任”作为题目?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什么更好的题目?
四、拓展练习
1、迁移:试着围绕一个中心与同学、老师或亲戚打电话,做到条理清楚。
2、拓展:收集有关“诚实”的故事或名人名言,并适当地摘抄下来。
























20、珍珠鸟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 ,绿线里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居然、不
由自主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4个自然段。
3、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重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
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本学期我们学过《 鸟语》这一课,懂得鸟儿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要学
习的一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的相处的乐趣 。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简介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它后背有珍珠似的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题。
(1)、给课文各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
(3)、读读下面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拨开、细腻、淘气、索性、帮晚、呼唤、扭动、不由自主、信赖、居然、神气十足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后进生。
3、检查自学。
(1)、抽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下列生字:
撞、傍、蹦、唤、肩、腻、扭、赖、蔓、雏
(2)、解释词语
拨开、细腻、淘气、呼唤、扭动
(3)指名学生试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4)、齐读课文。
四、细读课文
1、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
(2)第1自然段开头用真好!反映作者什 么样的心情?(高兴、喜悦)这一段最后
一句话里的巢指什么?(鸟的窝)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给珍珠鸟 安排的?(是课文
里的我给安排的)这反映我对珍珠鸟什么的感情?(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3)我对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齐读第2自然段再回答。垂蔓、蒙盖、幽深的
丛林是什么意思?我 把鸟笼挂在窗前一盆吊兰的下面,让珍珠鸟得到了一个安全的
环境,也说明我对珍珠鸟的喜爱。
(4)小结: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写字指导
1、提示生字描红的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这些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三遍。



2、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课文讲了哪四个内容?
2、从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
二、学习第3、4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珍珠鸟雏儿的外形特点怎样?
三、细读活动情况
(一)整体感知内容。
1、自由朗读4--6句, 简要说说每一节中珍珠鸟的活动情况
2、板书: 笼子周围 屋里 小桌上 我的窗口
(二) 细读句4
1、自由读句4 导读: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珍珠鸟的可爱?用о圈出有关 词语;你从
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用划出有关句子。
2、关于珍珠鸟的可爱 (以句子为单位,交流圈划的词语、体会)
(1)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a 读句 交流词语。 b 进行补充发言。 C a生进行朗读。 D 余生评价 指名再读 E 齐
读:增加难度
(2)……竟然……小桌上……
(3)……挨近……蹦……俯…… 喝茶……偏……瞧瞧……
(4)……啄……笔尖……。
(5)……啄……手指……。(讨论方法 同句①)
3、流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4、配乐朗读
(三) 同法学习句5
1、指读、圈划
2、交流
3、激趣:同桌 对演,一生扮演珍珠鸟,一生扮演珍珠鸟的爸爸和妈妈,表演它们呼唤
应答的过程。
(四) 同法学习句6
1、默读圈划
2、交流
3、想象,珍珠鸟趴在作者肩上甜甜地睡 着了,它做的梦也一定会又香又甜,它会梦到
些什么呢?
四.学习悟出道理
1、示 句:信赖……境界……
a.:信赖的意思?谁信赖谁?是一下子就信赖的吗?看看板书,说说珍珠鸟是怎 样信
赖我的? 板书: 信 信 信
b.珍珠鸟为什么会逐步信赖我? 板书:
c.理解美好的境界(看板书回答)
d.配乐赏读。找出文中美好的情景朗读 e.给文章插图起名字,可以用三个文末一
节中的词语。
2、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不仅认识了一只活泼可爱的珍珠鸟,体会到了作者
对珍珠鸟的喜爱,还懂得了:只有信赖,人鸟才会 和平共处,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所以,
我们人与人之间,只要互相信赖,也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板书设计: 笼子四周 屋



里 小桌上 我的窗上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练背第4-7自然段。
2、用居然、不由自主口头造句。








































21、九色鹿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运 用现代教育媒体,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意思,理解课文内容。领悟九色鹿救助他人,
不图报答的品质,谴责 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径。
2、让学生在多媒体创设的情境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 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
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发展目标:
1、充分发挥学生的想 象,实施开放式教学,通过多渠道的说话训练,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
2、能有创造性的复述、表演这个童话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把握表现调达前后 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
体会,感悟理解。
教学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童话故事——《九色鹿》。
2、九色鹿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说)
3、故事中有两个主要人物:九色鹿 和调达。同学们对九色鹿都很——喜欢,而对调达
都很——讨厌。(板书)
你为什么会喜欢九色鹿,而讨厌调达呢?(板书)。
二、精读训练
(一) 学习第二段。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继续学习课文,看课文是如何来体现这两个主要人物的特点的。请< br>同学们看大屏幕。(配图的课文录音)
1、故事听完了,请同学们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
(1)九色鹿对调达有什么“恩”呢?
(2)面对不图报答的九色鹿,调达是怎么做的呢?
2、讨论交流思考题(1)(救命之恩),你能把书上描写的具体的情景说一说吗?
(引读)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叩头,感激地说——(生答)。
面对救命恩人,调达的心情肯定十分激动,谁能读出调达当时的语气。(指名读)
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来感谢九色鹿吧!(学生齐读)
九色鹿救了调达却不图报答,它只要求什么?
3、交流思考题(2)。(郑重起誓)
想象说话练习。(对,调达郑重起誓,你能想象一下,他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大屏幕
出示题目) < br>4、小结。师一边叙述,一边屏幕出示板书。(当时,九色鹿救助了调达,调达非常感激,
愿意永 远做它的奴仆,但九色鹿不图报答,只要求调达不泄露自己的住处,调达郑重起
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 处。
5、同学们肯定想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的讲给大家听,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上的
提示练习讲故事,要求加入自己的想象,注意表情,并加入恰当的动作,同学们可以站
起来练习。
指名小组分角色表演读。同学们简单的给予评价。
(二)学习第三段。
过渡:但是 调达却没有遵守自己的诺言。下面我想请4个同学分自然段读下面的课文。
谁愿意?(指名)其他同学在 认真听的同时思考:调达做了些什么?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
2、交流思考题。(告密、带路)
3、调达为什么会这么做呢?(因为他看到了重金悬赏的皇榜。)
想象说话练习。(是呀,重 金悬赏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同学们想象一下,面对重金悬
赏的皇榜,调达会想些什么呢?)
4、这就是那个又是叩头,又是感激,又是郑重起誓的调达吗?想到这儿,你有什么感
受?
5、指导朗读九色鹿说的话。
面对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九色鹿也非常气愤,请同学们练读九 色鹿说的话,体会它当
时的心情。(练读、指名读)
真是太令人气愤了!让我们一起来怒斥这个小人吧!(齐读)
6、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国王听了之后——(学生说),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九色鹿得到了人们的保护,请
大家齐读最后 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调达受到了重重地惩罚,如果调达现在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对 他说什么?(如果调
达在你的面前,他肯定会被你感动的。)
2、教师总结。
我们 做人要正直、守信用,可千万不要背信弃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俗话说: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我们 应该像九色鹿那样救助他人,不图报答。
如果调达在看到皇榜时就能遵守自己的诺言,懂得这些做人的 道理知恩报恩,故事又会
怎样发展呢?(学生想象)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老师指导的第二段课文的复述方法,练习复述整个故事,回家讲给家人听。
2、发挥你的想象,改编故事《九色鹿》,下一节课请同学们汇报交流。



















习作6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卡通人物。说说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
2、讲讲文中一些卡通人物的故事 ,从故事里得到了哪些感受、学会了哪些知识、懂得
了哪些道理。
3、根据提示编故事,完成习作。
教学重点
根据提示,发挥想象,给一些卡通人物重新编故事,并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把故事编得较生动、精彩,并说明一定感受、知识和道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件出示:我的好朋友)
1、看到这五个字你想到了什么?我的好朋 友呀,住在卡通王国里,是一群快乐的小精
灵,它们变化多端、奥妙无穷。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 它们的到来。(课件出示
动画卡通人物合影)
2、了解什么是卡通人物。指名介绍自己喜爱的卡通人物。
(课件展示图片)
二、讲故事
1、这些卡通人物,带来许多有趣的故事。谁来给大家讲讲这些卡通人物的故事?
2、说说从这些故事里你得到了哪些感受、学会了哪些知识、懂得了哪些道理?
三、编故事
1、现在,放飞你的思绪,选出一两位你喜欢的卡通人物,重新编个故事好吗?
2、如果让 一个新卡通人物在你新编的故事里诞生,你打算给他起个什么名字?(评议:
名字是否好听,有趣)
3、引导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1)小组讨论、集体交流: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引导学生整理自己的思路。
(2)教师读讲范例——卡通人物的故事:《呼噜猫和阿猜狗》。
(3)学生讲述自己设计的卡通人物的故事。
三、引导习作
1、现在,让你写一篇关于卡通人物的习作,你准备写什么?
2、联系平时写作的要求,说一说今天的作文应该注意什么?
集体交流:帮助学生完成习作的构思。
3、把你最想写的,自我感觉最好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二、集体评议习作。
指名读自己的习作,集体评议:
1、故事是否完整、通顺。
2、卡通人物形象个性是否鲜明。
3、有没有给人以独到的感受、知识或道理。
三、根据评议修改习作。
1、把故事补充完整、句子改通顺、改正错别字。
2、好朋友之间讨论修改。
3、自己独立修改。



四、教师评讲习作初稿,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五、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定稿。
六、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6:为卡通人物编故事

忆故事——讲故事——编故事——写故事






























练习6



教学目标
1、处处留心:读短文、格言,并加深理解。懂得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
2、读读背背:读背、积累八个有关团结、诚信的成语。
3、写好钢笔字:庞、磨、府。
4、做做说说:学会复述和搜集、交流资料。
5、学写毛笔字:性、灶。
教学重点
读背、积累八个成语。学会复述和搜集、交流资料。
教学难点
读短文、格言,并加深理解。懂得诚信对于做人的意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处处留心。
1、读短文。明确要求:
自由读短文,读通顺、正确,划出疑问、不解之处。
2、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加深理解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哥俩生意破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名回答。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或相关的人和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4、完成课后练习,集体订正。
三、学格言。
1、自由朗读5条格言。
2、你对哪一句感受最深?谈谈你的感受。
3、想一想:哪一句你不理解?集体探讨。
4、抄写并试背格言。
四、写好钢笔字
1、出示范字:庞、磨、府。
2、观察共性特征,看提示,写好要注意的笔画。
3、练写钢笔字。师巡视指导。
4、评议,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积累。
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到了什么?想起了哪些成语?
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4、读背、积累八个成语。
二、分组读背成语。
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读、背。
3、指名读、背。
二、学写毛笔字。
(一)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偏旁——竖心旁、火字旁;两个范字——性、灶。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偏旁的书写要点。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相应偏旁的汉字。
(1)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临帖,练写:性、灶。
(4)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学生巩固练写。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应搜集核潜艇的有关资料,了解有关核潜艇的知识,并能熟练介绍给
学生。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知道核潜艇吗?今天,老师就来介绍一些有关核潜艇的知识。请同学们注意听。
二、做做说说。
1、指名读本次说话要求。
2、指导:
(1)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是什么?(复述老师所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讨论复述的注意点:
① 认真观察图画,仔细听老师介绍;
② 按照提示作相应的复述;
③ 复述时内容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
(3)教师指图介绍核潜艇的特殊性以及它能完成的军事任务。
3、练习。
(1)按照提示,请学生自由复述。
(2)同桌互查练习复述。
(3)指名复述,师生共同评价。
4、反馈。
每组选择两名同学上台前指图复述,全班评价,表扬优秀的学生。
5、引导启发:你们还想了解其他现代兵器吗?
6、自查有关资料,同学间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6
处处留心:读短文、格言,并加深理解——诚信
读读背背:积累八个成语。
写好钢笔字:庞、磨、府。
做做说说:学会复述和搜集、交流资料。
学写毛笔字:性、灶。



22、雾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 成的词语。选择“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
造句。学用文中部分词语描绘雾景或雪景。
3、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经过以及雾凇的奇异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用字词句。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雾凇的奇异景象,感受雾凇的美。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九歌》,揭示课题。
1、 指名背诵《九九歌》。
2、 古人从冬至起每九天算做一个“九”,从一“九”数起,二“九”、三“九”,一直
数到 九“九”为止。其中最冷的时候正是三“九”,故有“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之说。
3、 揭题。
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
——雾凇。
二、观看雾凇景观的投影片。
1、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生边听边思:我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十里长堤 俗称 凝结 摄氏 夜幕 零下
淹没 模糊 雾凇 缀满 镀上 缭绕 琼
枝玉树
(2) 释词。
(3) 指读长句。
(4)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四、再读质疑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指导书写。
老师范写“凝、摄、零”三个字。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组词。
堤( ) 俗( ) 模( ) 凝
( )
提( 提 防) 浴( ) 摸( ) 疑
( )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吉林雾凇以其冬天里的春天般诗情 画意的美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
峡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作者来 到吉林欣赏这美丽的雾
凇。
读课题——22 雾凇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却会看到一道
神气而美 丽的风景。沿着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
排排雪浪,十分壮观。
观察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
如此美丽的雾凇,你想读好它吗?
出示第二句话(自读、指名读)
过渡:雾凇那如雪般洁白,似银样闪烁的容颜,晶莹的霜花 “缀满”枝头,奇妙的
美景绵延千里,难怪作者要说它是……(引读第三句话。师板书:奇观)
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雾凇的美丽,奇特,读出我们的自豪心情。(配
乐)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读到这里,老师想起了上节课同学们提的问题,这么美丽、 奇特的雾凇是怎么
形成的?为什么其他地方出现得很少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地读读第二自然< br>段,拿出笔画画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自学。同桌交流。指名说,随机出示投影片:
1、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 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的。(雾凇
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
师相机板书:水汽——遇冷——凝结
2、出示“从当年12月至……阵阵雾气。”(这符合一个条件“过于饱和的水汽”)
3、出示“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符合条件“遇冷”)
4、出示:“每当夜幕降临,……银松雪柳了。”
谈谈你的体会,指名说。
a. 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与
原句比较)指导朗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这三个叠词说明雾越来越浓,蒸腾的雾气受冷后凝成的冰
晶把松针 、柳枝裹了一层又一层。)
b. 出示“最初…逐渐…最后…”,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在脑海中 浮现出银线——
银条——银松雪柳的一幅幅画面来,有感情地朗读。)
c. 指导背诵(抓关键词):
每当夜幕降临,气温( ),这雾气便
( ),( ),笼罩着( )。树木( )。( ),
灯光,树影( )。这蒸腾的雾气,( ),( ),( )、( )。



最初像( ),逐渐变成( ),最后( )。
自由背,指名背,齐背。
过渡:美丽的雾凇挂在道路的两旁,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呢?
四、讲读第三自然段。
观察插图,让学生形容一下。
过渡:十里江堤黑森森的树木,一夜之间变成一片银白,棵棵 杨柳宛若玉枝垂挂,
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晶莹多姿,垂柳青枝变成琼枝玉树,一片晶莹洁白。江岸雾 气
缭绕,人在其中,犹入仙境,你也来赞美一下吧!(指名说)
出示“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指导朗读)
五、指导赏背。
课文虽然很短,但却把雾凇的美丽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大家想不想把它印在脑
子里?( 那就请大家自练,然后选你最喜欢的一句或一段,背给大家听。)
1、自由准备
2、自我推荐
六、评“最佳小导游”。
同学们,吉林雾凇的奇特景观吸 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谁愿意当个小导游,
带着游客们边游览,边介绍呢?(评一个“最佳导游”, 奖励)
七、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雾凇的美,美在壮观,美在奇绝。观赏雾凇 ,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
到近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我们祖国风景优美,资源丰富,名山胜水数不胜数,像我们学过的《九寨沟》,
老师刚 讲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等,请大家回去阅读一些介绍祖国名胜的文
章,下周班队课我们举行 “游大山名川,颂美丽祖国”朗诵会。

板书设计
22 雾凇
奇观
水汽——遇冷——凝结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3、春联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
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3、通过朗读,感受汉语言的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对母语
的热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出现的五副春联,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
教学难点
感受对仗、音律美,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热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新年好》,想想我们在什么时 候能经常听见它。过
年的时候还做些什么?
齐读课题——23 春联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我知道了什么?
2、交流。
3、自学课文。
4、检查自学效果。
(1) 生字词正音。
(2) 指读长句。
(3)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春联大家基本都见过,谁愿意把自己知道的春联告诉给大家呢?
2、同学知道的春联还真不少,那春联的内容到底有哪几个方面呢?下面我们
一起去看课文第一自然段。 (板书:内容)
3、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用“ ”画出春联的内容,用“ ”画出春联。
连读写春联不同方面内容的句子。(教师已在出示的段落中画出,生读。)
4、描绘美丽春光的是哪一副春联?
指名回答后出示: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指名读,质疑: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春光是美好的?(芳草绿 杏花红)
个别读、集体读,指名背。
5、出示: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
指名 读,质疑:这里的“神州”指什么?从这副春联中你看到了祖国什么样的景象?从
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千山秀 百业兴)
你能带着你的这种感觉把这副春联读好吗?(个别读、齐读)
6、课文中还有两种内容的春联,大家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
出示: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



7、仿上文学法讨论自学,理解春联内容。
(提示:“门第”指的是人家。“竹报”,谐音竹爆,即爆竹。“岁”在这里指的是一年。)
8、引读:诵读这些春联,你会感到……
9、出示首句:“新春佳节,家家……的气氛”
分组朗读。边读边想:这一段是用什么结构方法来写的?指名回答。(总分总)
10、出示:“我们浏览……百花园中”,指导朗读。
四、齐读第一自然段,整体感知。
五、指导写字。
1、自己设法记忆字形,有困难的做上记号。
2、交流记忆有困难的生字。
3、师范写“增、添、辞、奥、益”五个字,生仿写。
4、学生完成习字册。
六、作业
练习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春联内容。
二、精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春联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内容,还有一些显著特点,不信我们一起看课文
第二、三自然段。板书:特点
1、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在书中找出描写春联特点的句子。
指名交流。
2、指导体会对仗。
(1)出示: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
读读这幅春联,体会对仗的朗读感觉,师讲解“对仗”。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对仗?(导读第二自然段第二句)
适当点拨:柳叶如眉;桃红如口;辞,即送走。
(3)书上是怎样把这些春联分别对起来的 呢?请在前面几副春联中挑你最喜欢的一副,
试着给它对对看?
(4)引读:看了这几副春联,我们可以发现每副春联的上下联不仅……而且……
这就是一开始所说的,春联是讲究对仗的。
板书:对仗(对偶)
3、出示: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 )细心揣摩体会,( )能从中学到一些使用文字的技巧。
(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齐读第二自然段。
4、听听老师读春联,说声音有什么特点?
交流——这就是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板书:抑扬顿挫 和谐悦耳。齐读。
试着读出这种特点。板书:声律美
5、连线对春联:
出示:载歌载舞庆新春 人新事新时代新
碧波跳红鲤 同心同德干四化
山美人美风光美 绿水跃白鲢
小结、过渡:课文给我们介绍了春联的两个特点后,又将说什么呢?
三、精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什么?
2、出示:开卷有益。齐读。“卷”有两种解释:(1)试卷;(2)书本。 请为它选择
正确的解释。你能说说“开卷有益”是什么意思吗?
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板书:值得一学
四、小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
我们对春联有 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春节马上又要到了,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注意一下周
围的春联哦!
五、布置作业:抄写课文中的五副春联。

板书设计






23 春联


讲究对仗















内容
声律美
各种各样
值得一学






2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插图及上下文理解诗中词句的意思,感受两首诗所描绘的情景。
4、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体会诗、书、画和谐统一的艺术美。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背诵,感受诗篇的语言美和情境美。
教学难点
完成课后练习第5题,体会诗、书、画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的古典艺术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24、古诗两首》。十二月份结 束了,我们将迎来新的一年。
新年的第一天是什么节日(诗中指农历)?
2、板书课题——元日。介绍作者王安石。
3、从课题你联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
⑴、指导看书上的插图,问: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⑵、出示小黑板上的诗句,指定学生试读。
⑶、全班齐读。
⑷、出示生字4个:爆 屠 曈 符 (开火车读)
⑸、出示生词,同桌互读。
爆竹 屠苏 曈曈日 旧符
2、熟读课文,理解诗句。
⑴、学生自由读诗句。
⑵、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了诗的哪些词句的意思?
⑶、集体交流、汇报,重点理解:屠苏 曈曈日 新桃 旧符。
⑷、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⑸、看图连说诗意。
⑹、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⑺、齐读全诗。
3、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⑴、自读诗句,再现画面,说诗意。
⑵、读了这首诗,你联想到了什么?
⑶、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⑷、背诵全诗。
4、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指导书写: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三、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口述《元日》这首诗描写的情景。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元日》,说说诗意。
二、学习《江雪》。
1、出示雪景图,揭示课题,介绍作者柳宗元。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2)边读边想边看图,在脑海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3)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词句问题。
4、 集体交流。
(1)出示生字:孤 独。指名读、记,正音、析形。
(2)指名读全诗,评议。
(3)质疑解难,理解词语:绝、灭、孤独、蓑笠翁等。
(4)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5)看图连说诗意。
师小结:冬天的江边,北风呼呼地吹着,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到处是厚 厚的积雪。
所有的山上望不到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看不见一个行人的足迹。就在这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6)再读诗歌,练习有感情地背诵。
5、 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理解本诗的对仗特点。
(2)看图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独特情境。
(3)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课后拓展练习。
1、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2、根据《江雪》的意境,画一幅江雪独钓图,然后说说、写写画面。

板书设计
24 古诗两首
元 日 江 雪
——宋•王安石 ——唐•柳宗元
爆竹声中一岁除, 千山鸟飞绝,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万径人踪灭。
千门万户曈曈日, 孤舟蓑笠翁,
总把新桃换旧符。 独钓寒江雪。










习作7
教学目标
1、图文对照,领悟主题内容、意义。
2、初步掌握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能根据图意加上适当想象,把事情写得连贯、具体、
重点突出。较好地完成习作。
3、教育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多一分爱心、善举。
教学重点
领悟图意,按照习作要求,仿照例文的写法,较好地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掌握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懂得关注自然、关注社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在平时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画面进入我们的视线,打动我们的心灵,请看……
二、初步看图说话
1、 出示《燕子的遭遇》(或其他命题)挂图。
2、 小组学习、交流:看一看、说一说图的内容和各自的感受,作适当的想象。
3、 集体汇报、交流。
4、 师生点评。
三、自悟要领
1、 自由读例文与要求,找一找、划一划,比一比,说一说,看刚才说的、想的和例文
及要求有什么差别。
2、 组织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3、教师总结板书:
例文特点:善于捕捉、真实、动人,文字说明简洁、图片再现精当。
习作要求:根据照片写短文,想象真实、合理、丰富;表达具体、生动、连贯。
4、 明确要求:要想把这次看图习作写好,就必须达到以上要求。
四、复习方法,精细看图
1、 说说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会的看图的方法。
2、 总结方法:
(1) 总体看图,确定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
(2) 细看每一幅图,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3) 看图时先看主景,再看背景。
(4) 根据主景和背景,展开合理想象,再现当时情景(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
等)。
3、 用小黑板出示方法。
4、 再出示《燕子的遭遇》挂图,根据上述方法,自由看图练说,然后小组合作交流。
5、 师巡回指导。
五、习作指导
1、 小组推荐或自荐练说。
2、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3、 指导如何写具体:
(1) 人物是活生生的,应该怎么写才 能把他们写活?引导说出要写出人物的表情、语
言、动作及心理活动,这样才能写“具体”。
(2) 如何把三组图写连贯?引导学生学会根据时间、地点、场景、角度、人物动作等
的变化 ,用适当的语言自然过渡、衔接。
(3) 学会首尾照应的写法。
① 燕子的不同心情照应。
② 燕子的不同活动方式照应。
③ 生活的不同环境照应。
(4)小组练说,师生点评。
4、 教师口述下水作。
六、成语超市
形影不离 无忧无虑 自由自在 庞然大物 呼啸而过 突如其来 惊慌失措 大惊
失色 呆若木鸡 恍然大悟 奋不顾身 毫不犹豫 奋力摇晃 千呼万唤 无声无
息 纹丝不动 悲痛万分 依依不舍 难舍难分 孤身一人 孤苦伶仃

第二课时
一、学生完成初稿,教师巡视指导。
二、集体评议习作。
1、指名读习作
2、集体评议,说说优点和不足:
(1)观察照片是否认真、细致。
(2)想象是否真实、合理、丰富。
(3)表达是否具体、生动、连贯。
(4)有没有前后照应。
(5)其他写法特点。
三、根据评议修改习作。
1、通读习作,认真检查做记号。
2、把句子改通顺、错别字和标点改正确。
3、正确分段,使内容完整、连贯、相互照应。
4、自己独立或合作修改。
四、教师讲评,结合学生习作提出共性问题。
五、学生再次修改,直至定稿。
六、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习作7:燕子的悲惨遭遇
关注:自然、社会——捕捉:物景、人景——记录:文字、图片













练习7
教学目标
1、处处留心:读短文、对对子,并加深理解、培养兴趣。
2、读读背背:读背、积累八个有关繁荣喜庆的成语和几副春联。
3、写好钢笔字:柔、奥、毕。
4、口语交际:学会与大家讨论、交流。
5、学写毛笔字:刚、部。
教学重点
读背成语、春联。开好讨论会。
教学难点
读短文、对对子、作春联,并加深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处处留心。
1、读短文。明确要求:
自由读短文,读通顺、正确,划出疑问、不解之处。
2、想一想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加深理解短文。
1、指名回答: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分小组探讨:
短文中的下联到底该补个什么字?并想出理由。
3、指名回答。
4、集体评议:看谁补得最好。
三、师讲解“对对子”和有关故事,激发兴趣。
四、照样子对对子。
1、自由朗读6条对子。
2、你认为哪一条最好对?说出你的答案和理由。
3、想一想:哪一句你不会对?集体来探讨。
4、拓展、读背其他对子。
五、写好钢笔字
1、出示范字:柔、奥、毕。
2、观察共性特征,看提示,写好要注意的笔画——长横。
3、练写钢笔字。师巡视指导。
4、评议,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成语、春联。
1、学了本单元的后两篇课文后,你们想到了什么?
2、出示成语、春联。
3、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4、查阅词典,结合春节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理解。
5、指名读成语、说意思。师纠正、小结。
6、读读春联,注意读准字音。
7、查阅字典,结合春节实际,说说你对春联的理解。
8、读背成语、春联。
二、分组读、背成语、春联。
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读、背。
3、指名读、背。
二、学写毛笔字。
㈠、明确学习内容。
教师出示要学写的两个偏旁——立刀旁、右耳旁;两个范字——刚、部。
㈡、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分析两个偏旁的书写要点。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学生书空。
3、学生自己练习书写,体会。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4、反馈书写情况,学生再练写。
5、练习书写带有相应偏旁的汉字。
(1)读帖,分析字在格子中的位置,观察笔画在字中的写法。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学生临帖,练写:刚、部。
(4)指名展示,集体评议。
(5)学生巩固练写。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压岁钱怎么用
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 的话
题就来谈谈压岁钱怎么用。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怎么用?
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
1、每 组推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怎么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
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楚 、明白。
2、学生上台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况。
3、学生评价: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明白了?
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
5、如果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要说得清楚、明白)?
五、集体交流。 谁愿意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得最有意义?为什么你认为他的压岁钱
用得最有意义?
六、教师小结。
小朋友评价得都很有道理,所以我们的压岁钱应该用在孝敬长辈、帮助他人或 集体、
个人学习等该用的地方。



七、小组准备短剧。
下面我们小组交流一下,你们最欣赏怎样用压岁钱,编一个短剧表演出你们的意思,
一会儿上台展示。
八、小组汇报。
1、老师指导一组学生表演,学生分角色扮演,目的是使学生交谈起来。
2、再请一组学生表演。
九、教师小结。
今天,小朋友明白了应该怎样花我们的压岁钱才有意义,希望大家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好吗?

板书设计

练习7
处处留心:读短文、对对子。
读读背背:读背、积累成语和春联。
写好钢笔字:柔、奥、毕。
口语交际:怎样用压岁钱。
学写毛笔字:刚、部。

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上海专科学校排名


韩币汇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中秋节手抄报设计图-学校会计工作总结


愉快的中秋节-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


文明作文-烈士墓前


我的一家-皇城相府导游词


母鸭带小鸭-udp是什么意思


上海海事大学录取分数线-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