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版2016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别妄想泡我
514次浏览
2020年08月18日 20:0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年度总结范文


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六年级语文试卷(2017.1)
文言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作文

总分
第一部分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0分)
1、⑴ ,流响出疏桐。。
⑵可怜九月初三夜, 。
⑶ ,夜深篱落一灯明。。
⑷ 惆怅东栏一株雪, 。
⑸“学之, ;不学, 。”
(二 )、诗句赏析(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的作者是
代的诗人,他的诗被称为“ ”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 ,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
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
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
概,读来催人奋 进。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 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 友而别。


1、本文选自《 》,是 (朝代)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 (2分)
2、解释加点词(2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
( )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 )


3、翻译句子,注意加点字(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 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 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
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四)阅读课外 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6分)
(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 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
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恐已暮矣( )(2)善哉( )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 7题(32分)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去乡下,跟母亲一起到草地里去。惊奇的发现,一种叫 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


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说,怎么草也开花?
母亲笑着扫过来一眼,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愣住,细想,还真是这样 。蒲
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
就像 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
不开花的草。
②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
音,他总是jié lì
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
绩自然 好不了,所有的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
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 不被记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成残疾,可有,可无。
③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yǒuhēi的 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
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 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
有大把阳光气息在里头。我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容。问他,为什么不出去 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伤感。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④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 。这关系到学校
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 br>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是,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
泥娃娃都各 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做品保上省里去,
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 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⑤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 ,走上台的,竟然是黑黑
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 ,只是
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 。
..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静得阳光掉落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⑥从此面对 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
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 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
细小而执着。
选自《杂文报》
1.把文中的拼音写词语(4分)
jié lì( ) yǒuhēi( )


2.解释第⑤段中加点的“嗫嚅”一词的意思,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及作用(6分)
嗫嚅:
采用了 描写,作用是
3.划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及作用(5分)


4.文中他他嗫嚅半天,说……..请写出他说了什么话。(3分)
..

5.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有什么含义(3分)

6.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7.你认为文中那位“做出泥娃娃的孩子”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8分)
























































































第二部分 写作

三、 写作(40分)
20、题目: 美在我们身边
要求:1、有真情实感,字数500字左右。
2、文中若需出现真实校名、人名,可用化名代替。
(40分)




























































































































































































































































































































































































































































不可或缺-法学就业前景


科学小论文-甘肃招办


大连事业单位招聘-促销策划


西方情人节的来历-党小组考察意见


半月谈网站-2013广东高考语文


佛山科技学院分数线-学生会自我介绍


沕沕水-浙江二本院校


公仪休拒收礼物-日记大全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