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1)
寻找身边的雷锋-他的国读后感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卷首语: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
的学习,你一定进步了吧!今天,让我们共同完成这
些试题吧!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还真不错,以便
继续发扬;哪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
在今后的学习中注意赶上。每个人的成功都要经历无数次历练,无论
成功还是失败对我们
都十分重要。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kāng kǎi miǎn lì
méng lóng zhān yǎng wǎn lián
2.成语大比拼。(4分)
风( )同( ) ( )崖( )壁 ( )( )无比 和(
)可( )
( )扬顿( ) ( )高( )重 ( )不( )席 张(
)李(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烘烤
悬崖峭壁 寝不安席 惹人叽笑
B、优虑 可见一斑 风烛残年 不约而同
C、静谧 宠然大物 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
D、凄凉 津津乐道 忑忐不安
纷至沓来
4.选词填空。(4分)
优秀 优良 优异
(1)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 )传统。
(2)张晓明是一个(
)的少先队员。
深奥 深刻
(3)伯父的话虽然太(
)不容易理解,但伯父严肃的表情给我留下了( )
的印象。
5.读句子,选答案。(2分)
周末,逛热闹的花鸟市场,这里简直是动植物的世界:有色彩斑斓的金鱼,
有欢快歌唱的小鸟,(
)
A、有散发着鲜花的阵阵清香。 B、有鲜花散发着的阵阵清香。
C、有鲜花在散发着阵阵清香。 D、有散发着阵阵清香的鲜花。
6.下面没有表示两个连续动作的句子是( )。(2分)
A、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B、他拿出本子做作业。
C、他一回家就复习功课。
D、同学们讨论并通过了决议。
1
7.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填在括号里。(5分)
(1)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 )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3)这天气真冷,都快把我冻成冰了。 ( )
(4)那微笑,有时让人
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
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 )
(5)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
形线路。
( )
8.按要求写句子。(5分)
A.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句)
B.在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渺小的。(改为比喻句)
C.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她高兴的不得了。(改成直接引用句)
D.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个同学或老师。
E.恼羞成怒的主人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缩句)
9.才艺展示:仿照例句,续写两个与例句构成排比:(2分)
例:人生路上,有时一个微笑,可以让我们看到春天的温暖。
人生路上,
。
人生路上,
。
10.按要求填空。(5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
(2)邓小平同志热爱人民、心系人民,始终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他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
(3)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4) ,当春乃发生。
(杜甫)
2
(5)从你积累的古诗中任选两句有花的诗句写下来。
二、口语交际。(4分)
1.随着“嫦娥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
们,面对祖国的
飞速发展的科技,你想到了什么?想说点什么呢?(2分)
2.情境:彬彬正在看课外书,他很喜欢在课外阅读书报杂志。可他的爸爸
却反对他看课外书,只是要
他读课本,做练习。可不,彬彬的爸爸又在说彬彬
了:“你就是不好好复习功课,看起闲书来倒那么起劲
......”
要求:请替彬彬设计一段话回答他爸爸,要说服他爸爸同意彬彬在课余时
间
读课外书,以消除父子间的误会。(80字左右)(2分)
答:
三、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短文《伯牙绝弦》,回答问题。(8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
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
..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
1.解释文中加点字。(3分)
鼓: 洋洋:
绝:
2.说说划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3. 作为一个善鼓琴的人,作为楚国一个
有名的音乐家,他的琴声一定不仅表现
了峨峨高山和洋洋江水,或许还表现了依依杨柳、萋萋芳草、袅袅
炊烟。假如
你是钟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芳草、志在炊烟,透过伯牙的琴声,
仿照划
波浪线的句子,你该怎样咏叹?(3分)
(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16分)
3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委靡不振,
大白天尚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如音箱一
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
我是一名昼伏夜“出”
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病。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
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
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 一
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
口气眼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
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他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四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然想起父亲的
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
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麻将去了,我—直鼓励他出
去多交朋友、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
理解我的,这就对了。
父亲在农村穷了—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
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
三十—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
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惟一
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
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
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出去了。有一天,我
随口问父亲,最近在于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
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
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
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④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领导的厂
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饭。
由于该厂离我的住处较远,他们用车来接我。饭毕,他们又送我一套“三枪”
内衣,并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
一肥硕的躯体上刚
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
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
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
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地叫了起来,惊得所有浴客把
目光投
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
4
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⑤朋友惊讶地问,这是你的父亲吗?
⑥我说是。我回答得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
更理解父亲,感激
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什么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
样昼伏夜出。可我深夜沉迷写作,竟从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⑦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
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
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攒了一千多块
了,“我想帮
你早点把房债还上。”
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
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
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呵„„
⑧我心情沉重地回到
浴池。父亲撇下老李头,不放心地追了进来。父亲问,
孩子,想啥呢?我说,我想,让我为您擦一次背„
„话未说完,就已鼻酸眼热,
湿湿的液体借着水蒸气的掩护蒙上眼睛。
⑨“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
⑩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
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
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1.文章的开头写了一件
什么事?从文中看,“我”非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病”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2.父亲在“我”发火后,“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于,红得即将崩溃”,从
这句话中,我们可
以推想出父亲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但“他终于什么也没
说”,又说明了父亲的__________
_______。(2分)
3.第段说“难得如此‘一气呵成’”,该怎样理解?(2分)
4.第段,作者用了较大篇幅写自己对父亲的“孝心”,字里行间流露出“我”
当
时的一种的心情,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1分)
5.第4段后,写我“巧遇”父亲在浴室擦背,你觉得突然吗?前文是否已有铺
5
垫?如有,请把它找出来。(2分)
6.第4段,父亲
被认出后,拙朴地辩解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
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父亲的良苦用
心表明了什么?(1分)
7.结尾说“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并要为父亲“擦一次背”
。你如何理解“我”
此时的心情与举动? (2分)
8.文中多次写到父亲的消瘦
:“贴骨膘”、“瘦弱的虾米”、“条条隆起的胸骨”。
其用意何在? (1分)
9.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本文围绕
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睡觉”一事展开故事,演绎出一对平凡父子的
人间真爱,读来亲切感人。
B、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烘托等艺术手法,将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出神
入化,并步步深入地揭示
了文章的主题。
C、由于“我”的指责,父亲从此不再白天休息,而到浴室不分昼夜地“擦背”,好让“我”还清房债。这无不使读者感受到了强烈的金子般的父爱。
D、文章像一曲轻音乐,不惊
不乍中奏出父爱的深沉博大,荡人心魂,教人受益。
10.读完全文,你如何理解“父爱昼夜无眠”中的
“昼夜无眠”四个字?你是否
也有这样的感受?请举出一例简要说明。(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6分)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
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
度,最高可达47度,
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
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
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
6
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
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
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
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
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
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
br>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
)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
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
)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
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
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
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
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 )
有遮阳蔽日之处,(
)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
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
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
眼、闪光。
1.用“ |”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1分)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1分)
3.人们把吐鲁番称作
、 。(1分)
4.文中举例子来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2分)
(1)
(2) 。其中第一、二自然段
则分别运用了
、 等说明方法。
5.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栽种钻天的
白杨,可以
,栽种桃树、梨树,可以 。 (1
分)
四、作文(50分)
题目:忘不了你的_____________
在你
的生活中,一定有不少人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可能给你留下
深刻的印象,带给你帮助、关心、勇
气、力量„„请你把他们的事情在你的笔
下重现。
(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2)叙事具体,语句通顺,要表达自己的真实
感情。(3)字数500个左右。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