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吉林农业大学吧-山西税务学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反思(四)
41.《折扣》教学反思
“折扣”是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内容中的一节
知识.折扣也叫折率,
它要求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这节内容
时,我定的
教学目标是:1.联系生活实际和百分数的意义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率改写成分
数、百分数并能正确地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
百
分数内涵的理解.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3.增强学
生用数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理解折率,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正确解决折扣问题
的基础,设计教学环节
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我首先通过课前调查促销方法,引发学生
思考,激发
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商品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这一关键知识点
.
接着引导学生沟通折数与分率、百分率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新知进行铺垫,使学生
能顺利地建构新的知识.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⑴同样价格的商
品,打一折便
宜,还是打九折便宜?你是怎样想的?(打一折便宜);⑵小明的父亲要买一部手机,
发现同品牌、同型
号的一款手机甲商场打九折出售,乙商场打八五折出售,哪个商场售价便宜?
你是怎样想的?(无法判
断,因没有告诉这款手机的原价.);⑶一个普通铅笔盒和一台电视都
打八折出售,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降价幅度相同, 降价的钱数不同.)
这几个问题之间较好地顺承了学生的认知,使污沟通
折率与原价(单仿“1”)之间的联系.
在学生具备了自生解答的认识基础后,我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主
探究,让学生凭借知识与技
能的迁移,解决p97例4的问题.如: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生:打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
80%,原价是单位“1”, 单位“1”已知,要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元,就是
求180的80%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180×80%=144元.)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
问题?(生:少花了多少元?)谁
能回答这个问题?
使学生明白:原价是单位“1”,用原价×折率=实际售价. 原价×(1-折率)=
降低了多少元.为
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又提出了如下问题:“原价每袋2元的某种牛奶,正在
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
价15%,乙商店 ‘
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八八折出售.小明要
买5袋牛奶,从哪个商店买便宜?”通过小组讨论,
学生一致认为:
因为88%>85%>80%,所以
买5袋牛奶从乙商店买最便宜.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
意识.好的数学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适时
地结合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提出富有挑战性
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好地培养
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在发现问
题环节,在学生掌握发现折数与百分比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
分层提出了“原价相同折率不
同、原价不同折率也不同、原价不同折率相同”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不断
地理解折率表示
的是现价与原价的关系这一核心内容.
2、注意培养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
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
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如拓展提高环
节,习题的设计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多种
促销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案,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
的应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智慧、发挥潜能的空
间.
3、突出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事物往往包含两面性,促销的背后同时也包含着
正常的商业竞争与虚假欺骗的两种情况,如请你策划环节,使学生在理解其实际意义的同时,
学
会多角度地分析问题.
42.《折扣》教学反思
《折扣》是新课标教材六年级数学(
上册)第五单元《百分数》第三节用百分数解决问
题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包括折扣、纳税和利率,是百
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与人们的
生活密切相关。而折扣是商品经济中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与人们的
生活联系的更密切。要
求学生理解折扣的含义,知道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本节课的
教学中,
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充分交流,具体感知
学生对身边
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
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
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
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我紧
紧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
的交流,使他们对折扣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二)制造矛盾,灵活运用
我设计了两次矛盾冲突。第一次是让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立
场上思考和解决问题,并且
不要盲目的根据低折扣购买商品,要懂得物有所值,为学生提供一些实用的生
活经验。第二
次矛盾冲突是让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在买一些大件商品时可以省去零头,但小商品
就不行。另外也为下一节计算利息时对计算结果的处理做了铺垫。
(三)结合实际,体现价值
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
有这样的经历一样,
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折扣在生活
中的广
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
乐趣。
43.《纳税》教学反思
教学了《纳税》这一内容,课后回想起来,这节课有好的地方,也有需要
改进
的地方。课开始我在黑板上用红粉笔写了一个大大的“税”字,问同学们:看见这个字
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了开商店要交税、开饭店要交税,工商人员要收税。我又问国家收税有什么意义呢?
学
生们各抒己见,收税的钱可以办学校、可以修路、可以修洛浦公园、可以给大家安装健身
器材,一句话可
以建设我们的国家。纳税的导入以及税收的意义这个环节我觉得进行的比较
满意。
有两个环节课后想来需要改进。
一、税率公式的引入。当时了解了税收意义以后,我给出一个
百分数5%,如果按收入的5%
收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应该交税多少元?生:一家
饭店一年收入2000
万元,他应该交税2000×5%=100(万元),又有学生举了一个例子。接
着我告诉学生,这
个5%叫做“税率”,谁能猜一猜“税率”表示的意义呢?学生思考一分钟后,一个数
学程
度较好的学生顺利地说出了税率表示的意义。我板书税率意义后让学生复述“税率表示交税
款占收入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总结税率公式:应纳税额÷收入=税率,并由此让学生推
出求应纳税额
、收入的计算公式。此处教学环节感觉不够流畅,有些牵强。如果我告诉学生
5%叫做“税率”后,能利
用学生求纳税额的例子,让学生去发现怎样求应纳税额(即:收
入×税率=应纳税额),再由此让学生理
解税率的意义,以及总结出求税率和收入的公式,
会更加顺理成章。
二、有关计算技巧。在练
习环节,学生计算书上练习三十二第三题时列算式:250000×5%
×12,在指导学生进行有关百
分数计算时,我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即:
方法一)。此种算法,学生在把百分数化
小数,特别是百分数的分子小于10时化小数,非
常容易出错。如果改成方法二,计算时把250000
缩小100倍,把 5%去掉%扩大100倍,
结果不变,计算起来也简便多了。
方法一:
250000×5%×12
方法二:250000×5%×12
=250000×0.05×12
=2500×5×12
=150000(元)
=150000(元)
44.《百分数》教学反思
1、百分数的认识
这一内容,是百分数的起始课,为了使学生了解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以及
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经过
认真思考,教学时我对教材中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改进,放弃
了教材中给出的例题。联系我们六二班的实际
给学生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学期末学校要
在我们六年级举行一次数学竞赛,每班只能派一名代表参加
,我觉得咱们班的张琳莹、王亚
南、刘祥成这三位同学数学都不错,派谁去好呢?请同学
们帮忙。生1:让张琳莹去,她这
次期中考试是我们班第一名。生2:让王亚南去,这次期中考试王亚南
数学考了第一。生3:
让刘祥成参加,虽然这次期中考试刘祥成没有参加,可他数学考试拿我们班第一的
次数很多。
请同学们看一些我收集到的数据
做对的题
张琳莹
21
王亚南
44
刘祥成
86
让谁去合适呢?大家都说让刘祥成去。
我继续出示数据
做对的题
做题总数
张琳莹
21
25
王亚南
44
50
刘祥成
86
100
现在让谁去?为什么?生1:让张琳莹去,她做错的最少,只错了4道题。大家也表示同意。
我看着我们
班数学基础最差的詹义豪说:如果我让詹义豪只做一道题可他做错了,我们是不
是应该让詹义豪代表我们
班去参加比赛,因为他只错了一道题。同学们都笑了。经过两分钟
的思考一些同学又举起了手。生1:把
他们做的题都看成100道,张琳莹做对了84100,王
亚南做对了88100,刘祥成做对了861
00,应该让王亚南代表我们班参加竞赛。大家都觉
得有道理。生2:这些数还有一种写法84﹪、
88﹪、 86﹪。我表扬了同学们的想法,告诉
大家这个新符号读作“百分号”,带有百分号的数都叫
做百分数。请同学们写几个百分号和
百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并及时让学生说出84﹪、 88﹪、 86
﹪这几个百分数表示的意义,
即做对的题占做题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自己收集到的百
分数所表示的意
义,同学们兴致盎然,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
充分感觉到了百分数产生的必要性,也透彻的理解了百分
数的意义。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用到数学、处处有
数学。一节有效的数学课,就是让学生们在
不知不觉中参与探索数学知识,获得数学知识。一节有效的数
学课看似平淡,却需要老师们
去用心思考,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45.《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教后反思
应用题教学长期受着传统教育影响,
教学的题材往往缺乏应用味、生活化和开放性,人为编
造痕迹很浓,教师也往往拘泥于教材,复习课更是
如此。而一旦把应用题与生活中的实际情
况联系起来,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复习效
率。例如,理解单位1是百
分数应用题复习的关键,本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天热了,
老师想买一台
空调,前两天逛家电市场的时候,我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两家商店卖着同样品牌同样规格
的空调,却标着不同的打折方法,三联标着八折,国美商厦标着九折,同学们,你说我应上
哪家
店去买?由于问题贴进生活,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对单位1的理解也更深
刻了。
应用题源于生活,每一道应用题总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的蓝本。在本课的综合巩固练习中,
我设计了这样
三个应用题:(1). 前不久,老师刚搬了新家,目前,正准备添置一些家用
电器,上星期天,老师带
了5000元钱到北源家具城买家具,看见有一款组合家具,梳妆台
2000元,电视柜的价钱是梳妆台
的80%,双人床的价钱比梳妆台贵20%。请你帮老师预算一
下,老师带的钱够吗?不够,应怎么办?
如果你是家具店的老板,准备给老师打几折?(2).
百货商店同时卖出两件商品,每件各得300元
,其中一件赚20%,另一件亏本20%,这个商店卖
出这两件商品是赚钱还是亏本? (3).
新华书店为庆祝六一儿童节,儿童书籍一律八五折出
售。小强的爸爸给他50 元去买书,如果购下面书
的其中两种,小强还剩多少元?请你为小
强作购书参谋。(《从小学电脑》15元,《少儿恐龙大世界》
18.80元,《安徒生童话》38
元)
以上这些都是生活中学生经常可以看到、听
到、经历到的实际情境。学生身临现实情境,
与其说是在解答数学应用题,还不如说是在做身边的一件件
事情。学生不是为了解题而解题,
而是尝试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生活。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毫无
倦意,不时闪出智慧
的火花,这就是应用题生活化所带来的变化。
最后,我还安排由学生自己
编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题,并互相攻擂。对于每一次决策的
机会,学生积极性高涨,这是一种自我的
生活需要,更是学习不竭的动力。这一点,从学生
编出的应用题中可得到充分体现:小强今年12岁,体
重60 千克,他准备参加暑期胖墩夏
令营,目标是减轻10%,如果减肥成功,他可能会减轻多少千克
?„„这些生动有趣的应用
题充分体现出学生无穷的创造力。
课末,当我让学生给今
天的复习课起一个课题时,学生情不自禁地说:百分数的应用真
广,百分数真有趣,生活中处处有百分数
,无处不在的百分数„„甚至有学生说:希望老师
今后多跟我们上这样的复习课。学生能发出如此多的感
慨,正是本课成功有益之处。
46.《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
:“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
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
“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
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
-。用扇形表示---------,
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
C表
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47.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的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时结合
引导学生画图的方法,再配合假设法。
充分运用了动手操作这个手段,让学生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
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
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后问:能用图
形来表示鸡
兔头和腿之间的关系吗?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操作活动,但是,在画图的过程中充
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历了一
个探索的过程,这时候再介绍假设法就水到渠成了。也实现了运用多种
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就本堂课而言,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在创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一些回答,没有预想到。如有
学
生认为可以通过数鸡和兔的头或一只只放出来数从而知道鸡兔各有几只。说明在情景创设
上有漏洞,需进
一步完善。
2 、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
没有引导好,过程
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
3
、没有出示一个完整的表格,在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调整假设时的讲解上不直观,只有部
分优生能理解。
4 、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一一罗列。今后教学中要
紧
凑课堂结构,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
48.《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
从多角
度思考,猜测、推理,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根据自己
的经验,逐步探索不
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
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
一、在放手探究中体会解题思想
在学生刚接触“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要列式计算往往
感到困难,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问题
是一种实用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片断一] 列表法 师:如果先猜有8只鸡和0只兔,就有16只脚;再猜有7只兔和1只鸡,就有18只脚;然
后,按
照这样的顺序猜下去就可以猜出来。请仔细观察表格,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和
同座交流。
生1:我发现鸡和兔的总只数没有变。
生2:我发现鸡在减少,兔在增加,脚也在增加。
生3:我发现每减少1只鸡,增加1只兔,脚的总只数增加2只。
师:大家都发现了在鸡和兔
的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的总只
数增加2只;反之,每减少1只兔,增加
1只鸡,脚的总只数减少2只。这个2是怎么来的
呢?
生:因为1只鸡有2只脚,1只兔有4
只脚,1只兔比1只鸡就多出了2只脚,也就是用4
-2=2算出来的。
师:
看来大家还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通过列表,你们觉得用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好吗?
生:当头和脚的只数较多时,用列表法还是不容易找出答案,我们还有研究新方法的必要。
猜
想法和列表法都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但都有其局限性。教学中,既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
用了这些策略,
又未局限于这些基本的策略;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又通过表格
规律的发现,为探索新策略奠
定了不可缺少的基础;教师既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更
关注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在不
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
二、在策略多样性中体验最优思想
[片断二] 假设法
师:我们先从表格中右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这样就有16只脚。
师:实际脚的只数是26只,这样就笼子里就多出了10只脚,该怎么办呢?
生:用刚才我们
发现的规律: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脚
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应该增
加5只兔,脚的只数才变成26只,即10里面有5个2。
师:上面的过程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试看。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想的。
生:假设
笼子里全是鸡,就有2×8=16只脚,而笼子里实际有26只脚,这样就多出了26-
16=10只脚
,而1只兔比1只鸡多2只脚,这样就有10÷2=5只兔,鸡的只数就是8-5=3
只了。
师:那么除了把兔看做鸡,还可以怎样假设呢?你会计算吗?
课件演示:“假设法”
中假设全是兔的情况。
让学生认识、理解、运用假设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为此,以
表格中数据
变化规律为探究基础,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探究方式,以课件动态演示为探究辅助手段,
巧妙地将认知经验和思维过程转化成了数学语言,即数学算式,从而形成了解决问题的全新
的一
般策略,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推理能力。
三、 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鸡兔同笼”是我
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教学中揭去了它令人生畏的奥数面纱,还其
生动有趣的一面。通过学习,不
仅使学生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而且体会到解题策略的多样
性以及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如:用容易探究的小
数量替代《孙子算经》原题中的大数量的“
替换法”解决问题,渗透了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用“列表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函数的思想和方法;用“
算术法”解决问题,渗透了假设的
思想和方法;用“方程法”解决问题,渗透了代数的思想和方法等等。
教学中,学生先后运用猜测法、列表法、假设法、代数法等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分
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多手段、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
方法和一般方法,
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使学生感受“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及其
在生活中的广泛的应用,同时体
会解题过程中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发展了学生
创新意识,开拓了学生解题思路,发展了学生
的个性,使学生在各种数学思想的渗透中形成
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
49.《鸡兔同笼》教学反思
《鸡兔同笼》是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教材在这一
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
主要让学生了解“鸡兔同笼”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
笼”问题,这样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以此来让
学
生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受到祖国优秀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根据《新课程标准》
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
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通过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
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
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通过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
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中注重鼓励每个学生参与
学习过程,注重
学生之间交流,使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得
到
培养,创新潜能得到开发。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体验。这节课主要体现以下
几
个方面: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当问题提出后,我并没有急于讲解如何做的方法,而
是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最后全班共同研究讨论。使同学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开拓了
思维,实现了运用多种方法
解决问题的目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2.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发展。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
大的差异,所以,在同样的
列表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层次。但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并没有提出
统一的要求,
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交流时,有些学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没去指责
他们,而是肯定他们想出好的方法;对于比较优秀的学生,让他们根据题目的条件灵活选
择
适当方法。这样做的目的,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就会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鸡兔同笼
”在以前是属于奥赛典型题,如今编入新课程教材六年级上册中。对学生尤其是
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有一
定的难度,特别是用假设法解答,学生理解起来很难,为此我渗透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采取画图的方法
来帮助学生理解,先画8个圆圈代表8只鸡,每只鸡
画2只脚,这样就有16只脚,缺了10只脚,再把
其中的几只鸡每只添上2只脚就变成了兔
子,所以有5只兔子。这样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了,学生很快理
解了这种方法。
3.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了假设的数学思想不
仅可以解答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还能解
答我们身边的问题。拓宽学生对鸡兔同笼问题的认识,帮
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掌握解决这
一类问题的方法。
4.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
果的能力,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的
能力都有所增强。
对于这节课,我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的困惑:
1、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起点在哪里?教师该如何把握?
“鸡兔同笼”问题原来是奥数方面的
专题,在老教材中是没有编排的,因为它的思维较复杂,
一般的学生难以的掌握,但对于思维活跃、有过
奥数方面训练的学生,又非常的简单,那么
教师在教学中,到底该如何把握好学生学习这一内容的起点呢
?如何处理学生两级分化的问
题呢
2、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结构?
在课
堂教学中,列表、假设和方程三种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方法被割裂成三块,学生的认
知水平只是停留在
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他们对三种方法间的关系认识不足,不利
于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结构。教
学中是否还需要进一步挖掘这三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3、教学中如何合理把握时间?
在以往
的学习中,学生对方程法已初步尝试和学习过,列表法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那么这
一节课中,列表法和
方程法虽说不是新方法了,那么是不是该一带而过?课中,仅仅让学生
用有序的方法列表,其实学生除了
逐一列表法外,还有跳跃式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等来列表
解决问题,还有方程也虽然在五年级学过,但在
“鸡兔同笼”的问题中还是第一次用到,学
生真的会很简单的找到数量关系式并正确的解
答吗?教材上将这三种方法安排在一课时,如
果每一种方法都认真的探究,实际教学中,一节课的时间又
肯定是不够的,要突出重点、突
破难点,怎样合理把握好时间呢?
50.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反思
半个学期瞬间过去了,由于自己是第一次带六年级的数学,因此自己在开学
初反复看了几次
教材和教参,耐心地备好每一次的课,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不过,一学期下来,发现还
存
在着一些问题,例如:
1、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较普遍,因此应用知识
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或方法少。表现为:考试时对老师讲过的题目会做,题目稍加灵
活变化就
无从下手;较复杂的应用题不善于综合性的运用知识解答或借助画线段图帮助理解、分析题意来解答;几何知识很难把图形看得透,特别是对“割补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
2、尽管在后进
生身上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从学习成绩上看,只是略有进步或进步
的幅度小,和我的预想有些差
距。
3、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
(1)少部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还没有
养成。表现为:简便计算的过程还不能写的完整;
计算结果没有按要求化成最简分数;漏数等。
(2)少部分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还没有养成。这也是让我们非常头疼的问题,有些简单的
问题往往由
于审题不细导致出错,特别是“除”和“除以”的不同,同一题里的单位不同导
致的错误。让我感到很可
惜。
(3)少部分学生良好的检查习惯还没有养成。他们做完了题不知道检查,不会检查,明明
错误在眼皮下却看不出来;有的学生是懒的检查。
4、我在教学中还有不够细致全面的地方。例如,
在这学期考试中反映出部分学生对百分数
的应用的问题掌握不好,说明我忽视了这个知识点的巩固。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认真的进行了思考:
1、部分学生不善于动脑思考,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原因除了个别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
识、思想懒惰以外,和我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有一定关系。我担
心学生不理解的知识,往
往要多讲几遍,这样留给学生思考、质疑的时间就少了,时间一长,学生自主学
习的愿望就
不那么强烈了。
2、后进生之所以很难取得大的进步,主要是他们
遗忘知识特别快,可能你早上刚教过的内
容到下午他就忘记了。我觉得我班的后进生学习态度都比较认真
,并不是调皮不干,他们也
努力了,在家也完成作业,但是完成的质量较差,虽然今天的学会了,可是过
几天他又遗忘
了,到最后综合练习的时候,堆积的知识太多了,补不过来。
3、优秀
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起来不是一两天的事,有些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有些是学
校教育造成的。但是一些审
题的方法、计算的技巧等教师还是应该随时强调的,并要强调扎
实。
通过反思和查阅相关的书
籍,我认为除了继续沿用以前好的做法外,还应积极地采取一定的
措施加以改善:
1
、对于学习落后的学生,一定要让他坚持达到老师提出的目的,独立地解答习题。有
时候,可以花两三节
课的时间让他思考,教师细心地指导他的思路,而习题被他解答出来的
那个幸福时刻到来的时候,学习就
成为带来幸福的一个活动了,那么他求知的愿望将永远伴
随着他的学习。教育这样的儿童,应当比教育优
秀孩子百倍地细致、耐心和富于同情心。
2、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组织教学中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认真探索指
导学习的方法,多给学生创造一些自主学习和勇于创新的机会,激发学
习主体的自觉性,让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活泼的完成学习任务,并掌握一些基
本的学
习方法。以此改变以往老师讲得多,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象。
3、在改善学
生学习习惯方面,需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结
合知识点进行方法和技能的教学(如培养学生解题时必有验
算的习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
力,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
错因,认真改错,提高正确率;每天的作业计时(做的时间
、检查的时间),并取得家长的
有力配合(签字)等等。
4、备课和教研再扎实深入、细致全面些,发挥集体的优势,尽最大努力作好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