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八册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及运算定律、性质

巡山小妖精
623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02: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工资涨幅-中共十八大召开时间




年 级
内容标题
编稿老师

四年级

学 科 数学 版 本 人教版
加减法的意义及运算定律、性质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及运算定律、性质

同学们好!这期活动内容是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 四则运算”中的第一部分“加减法的
意义及运算定律和性质”。由房老师来指导学习。

(一)阅读思考,学会方法:
1. 加、减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是什么?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例如:
35439


加数加数和
(部分数)(部分数)(总数)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减法的意义?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
39435


被减数减数差
(总数) (部分数)(部分数)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 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
数,减数和差是部分数。
2.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同学们可能知道: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差=被减数-减数
加法和减法有什么关系?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它们的关系如下:
加数+加数=和 被减数-减数=差

相当于
相当于

3. 运算定律和性质:
自己叙述一下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 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ba


第1页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

叙述一下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字母表示:
abca(bc)

例1. 计算
283447171653

我们读题后,认真观察这四个数谁与 谁有关系,划一下。283与17可以凑成整百数,
1653与447可以凑成整千数。这题运用加法交 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
这样计算:
283447171653


(28317)(4471653)


3002100


2400


例2. 计算
29041127172201

读题后观察到1127、172、201这三个数的和是一个整千数,所以这题运用减法性质简
算。
这样计算:
29041127172201


2904(1127172201)


29041500


1404


【模拟试题】
[答题时间:40分钟]
(二)尝试体验,合作交流:
1. 填空题:
(1)五亿四千六百万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是( )。
(2)230700000读作(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
(3)最大的九位数是( ),最小的九位数是( ),它们的差是( )。
2.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
512184184( )

(2)
30( )69( )(3169)

(3)
(a45)55a(( )( ))

(4)
abca( )(b( )c)

3. 判断题:

第2页



(1)
320191191330
( )
(2)
1374951137(4951)
( )
(3)
(3862)5262(3852)
( )
(4)
(76b)876(b8)
( )
(5)
193(9340)1939340
( )
4. 用竖式计算,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
4074227653
(2)
78791266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8676571435

(2)
571402

(3)
2354765153

(4)
678(7896)

(5)
31025941

(6)
(1782317)(3783122)


(三)灵活运用,创造发展:
<一>1. 用0,0,0,0,0,0,1,2,3这九个数字按下面的条件写出九位数。
(1)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2)读出一个“零”来;
(3)读出二个“零”来。
这题是根据条件写数,是读、写法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弄清0写在 什么位置上才读出来,
写在什么位置上不读出来。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
14526355198

(2)
3001237577

(3)
48718713961



第3页



【试题答案】

(二)尝试体验,合作交流:
1. 填空题:
(1)五亿四千六百万写作(546000000)。四舍五入到亿位是(5亿)。
(2)230700000读作(二亿三千零七十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2亿)。
(3 )最大的九位数是(999999999),最小的九位数是(100000000),它们的差是
(8 99999999)。
2. 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使等式成立。
(1)
512184184(512)

(2)
30(31)69(30)(3169)

(3)
(a45)55a((45)(55))

(4)
abca()(b(+)c)

3. 判断题:
(1)
320191191330
(×)
(2)
1374951137(4951)
(√)
(3)
(3862)5262(3852)
(√)
(4)
(76b)876(b8)
(√)
(5)
193(9340)1939340
(×)
4. 用竖式计算,并用两种方法验算。
(1)
4074227653
13089
  40742
 -2765 3
  13089
验算:27653    40742
+13089   -130 89
 40742    27653

(2)
78791266
9145
  7879
 +1266
  9145
验算:9145      1266
-7879     +7879
 1266      9145

5. 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8676571435


(286714)(76535)


第4页




1000800


1800

(2)
571402


571(4002)


5714002


169

(3)
2354765153


23565(47153)


300200


500

(4)
678(7896)


6787896


60096


504

(5)
31025941


310(25941)


310300


10

(6)
(1782317)(3783122)


(178122)(23173783)


3006100


6400


(三)灵活运用,创造发展:
<一>1. 用0,0,0,0,0,0,1,2,3这九个数字按下面的条件写出九位数。
(1)所有的0都不读出来;
(2)读出一个“零”来;
(3)读出二个“零”来。
这题是根据条件写数,是读、写法的综合运用,关键是弄清0写在 什么位置上才读出来,
写在什么位置上不读出来。
答:(1)要求所有的0不读出来。那么所有的就必须写在每级的末尾。
120003000,130002000,132000000等等。

第5页



(2)由于只读出一个“零”来,所以只能在一级中间有一个或两个 0,或者某级末尾
有0而下一级前几位有0。
102003000,200013000,120000030„„共36种答案。
(3)要读出两个“零”来,必须两级中间都有0。
102000300,100200300,100020030„„共5种答案
同学们只写出一种就可以。
2. 用0,0,0,0,1,2,3,4,5,6这十个数字写出一个十位数,所有的0都要读出来。
答案:由于4个0都要读出来,所以4个0都不能在每级的末尾,而且0不能连写,由
此0只能写在千万 位,十万位,千位和十位上。其他数位上写其他个数。
如:1203040506或1302040506等等。

<二>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
14526355198

(2)
3001237577

(3)
48718713961

答案:
(1)
14526355198


145552632002


2002632002


2632


265

(2)
3001237577


300(12377)75


30020075


25

(3)
48718713961


(487187)(13961)


300200


100



第6页

2020年高考时间-计划生育证明模板


目标管理责任书-中国留学生论坛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太湖乐园


日本签证-五大洲


米诺斯的迷宫-工作检讨书范文


改革开放多少年-餐厅服务员工作总结


关于真情的作文-关于秋天的日记


景德镇教育网-学雷锋做好事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