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代专业英语课件
韩宝贝-环保作文
国际货代专业英语
课程整体设计录像文字说明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
技术学院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对此制定了相关的
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了有效的管理
,建设成果明显。外语系商务英语专
业高玉军、黄国文主讲的《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课程是学院重点
建设的精品课
程之一。课程经过不断建设与改进,在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实践实训设计、实
训设施与实习点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现将本课程建设的整体设计介绍如下:
一、
课程概述
(一) 课程设置背景
1.
区域背景:厦门是一个港口城市,口岸经济地位突出;
厦门是海西建设的龙头;
厦门已列入全国首批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
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厦门港口出口货运量于
2008年达350万标箱,
居全国港口的前5位;2009年出口货运已达1亿吨,雄踞世界
20个大型港口之一。
2. 市场调研:通过对企业、行业老总和负责人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得知国际
货
运代理行业在“以港兴市”的厦门是一个“朝阳型”产业。而且
现
在市场对国际货运代理人才需求量非常大。
3. 专业方向:厦门华天学院是为海西经济区
建设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
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通过认真的调查与研究,外语系
将商务英语专业调整为临港外贸英语方向(临港外贸英语:是在
港口城市和港口城市附近地区常用和流
行的一种语言形态,其内
涵包括国际贸易英语、旅游英语、饭店等服务业英语、政府和政
府执法机构使用的英语、物流行业的专业英语及临港众多产业的
专业英语等。)
4.
培养目标:以临港外贸英语为方向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属于文化语言类,
是为了培养能够服务于经贸
产业群、物流产业群和服务业产业群
的复合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而本专业重点以培养临港诸多产业中一项重大分支国际货代从业人员作为衔接点。
基于以上三方面的考虑,我们开设了国际货代专业英语课程。
(二)
课程性质、定位、作用
课程性质:国际货代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主干课。
课程定位和作用:
先修课程:有作为语言能力模块的商务英语精读、商务英语洽谈、商务
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写
作、英语国家概况等,和职业技能
模块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外贸函电、国际结算(双语)、
合同与合同英语、国际商务、商务交际等。
同修课程:国际货代理论与实务,国际商务单证
国际货代专业英语是基于语言能力学习和职业技能基础学习后,为商务英语专
业的定位性课程:国际货
代理论与实务做语言服务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
课程对应的岗位主要有:国际货运代理,报关报检,物流,及外贸企业客服、
洽商等相关岗位
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为学生以后从事国际货代行业进行专业外语的
职业技能学习,并为将来从
事该行业工作打下语言与职业技能基础。
(三) 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应用型专门
人才是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设计体现了理论知识、实践
知识和职业素质的有机统一,主要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
能力。
1) 知识目标:
1. 学生应掌握货代服务范围各环节常用的专业英语语言,包括国际贸易与
国际货代专业术语
,付款方式,运输方式,单证制作,运输保险,报关
报检,多式联运,物流与供应链的基础知识等。
2. 具有国际贸易与货运代理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一般外贸流程。
3.
掌握本行业业务知识与行业外语,为再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 能力目标
1.
较强的英语语言沟通、理解能力;
2.
具有较强的英语和从事货代行业所需的语言应用能力,并具备良好的实
践操作能力;
3.
能胜任涉外行业特别是临港外贸行业的生活与业务接待、洽商、客服与
业务员等的工作;
3)
素质目标
1. 培养学生对临港外贸行业尤其是货代行业的了解与执着;
2.
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较强实践能力;
3. 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
二、
课程教学资源
(一)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
教 材:是由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主编
,由中国商务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货运
代理专业英语》。本教材是与国际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直接联系
在一起
的。
教材特点:
此教材是中国货运代理协会汇集学者,专家
编写的最新、最贴近市场、最
实务、最接近国际同行业水平和惯例的教材,目前作为国际货代上岗证书<
br>的考试用书,也是本行业实务操作的工具书。具有难度适中、条理清晰、
职业技能与语言相结合等
特点。
教学参考资料:
《国际贸易运输实务》主编:姚大伟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国际贸易实务》主编:黎孝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国际货运实务》主编:李勤昌 科学出版社
《最新信用证(600)操作指南》主编:顾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二) 教学团队
担任此课程的有4名教师,其中专任
教师3,引进的企业兼职教师1人;4人中,
中青年教师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人,具有中级职称的1
人,初级1人,其中王
才杰和欧丹均有从业多年,黄国文从业数年,具有一定的行业经验。
讲师 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5篇、主编《高职高专基础英从事高校教学
语语法》(北京师
范大学音像出版社)
专业建设指导委专门研究货代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编写大量的讲义
员会成员
总经理 高级经济
师,
副译审
曾任大庆石化外国专家英语翻译、德国公司代表处代表,
驻法兰克福顾问、中国石化国际事业公司大庆
分公司副总
经理、福建中美合作办公室主任,首席翻译。
助教
从事外贸行业1
年,高校教学4
年
10年
从事国际货代
行业二十多年
高玉军
欧 丹
王才杰
黄国文
郑其玲 助教 主讲国际商务单证 从事外贸行业
多年
(三) 校内外实践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设备与条件:
有多功能语言实训
室7间,多媒体教室2间,配备优良的现代化商务洽谈模拟
实训室1间,和能为商务、应用、旅游项目运
作服务的“三合一”项目运作平台1
个。
校外合作企业的建设与利用:
有合作协议的外贸企业主要有:
中国外运福建有限公司
厦门佳运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厦门翊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厦门金华南进出口有限公司
厦门欣海荣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厦门华拓国际货运代理公司
这些企业作为校内实训条件的有力补充,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
实的环境,
能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同时为教师提供实践、
锻
炼的场所。
三、 课程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 课程知识点分布与重点、难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针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所需求的货代专业英
语知识和能力而设
置的。经过深入的行业企业调研,我们通过与专业建设委员会专
家认真分析研究,将货代行业所需职业技
能分解为货代服务范围、国际贸易、多种
运输方式及相关知识等几大模块。
货
货代职能
运
代
服务范围
理
国际贸易术语
国
际
付款方式
租船业务
贸
报关报检
易
装运条款
海运
保险及其保险费率
运
输
铁路货运
海运提单等
方
式
公路货运
空运 航空运单、费率等
其
他
外贸函电
物流、供应链等
*颜色标注的知识模块都安排有相应的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整个课程内容的安排与学习体现了
由理论到应用,由基础到综合,由熟悉
到自如应用的一个过程。
(二)
本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基本技能的实践与实训:
实践实训内容 实践实训模式与方法
货运代理服务范围 模拟实践
国际贸易术语 项目剖析
信用证流转 过程模拟
装运条款 各单据的制单审证
海洋货物运输保险 案例分析
航空运单
报关报检
综合技能的实践与实训:
实践实训内容
货运代理业务实践操作
实践实训模式
实训室操作
制单审证
模拟实践
(实训室操作熟练后)进入外贸单位实
习
本课程实践实训课程总共24课时,约占总
课时(72课时)的34%,理论知识服
务于实践技能,以必须为度,够用为主。
整个实践实
训符合递进式的职业技能培养顺序,符合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规律,
随着课程的开展,学生与企业、与岗位
的距离越近。
(三)考核方式:课证结合
1. 学期考试
课堂表现(出勤率+课堂内专业语言实践)20%
实训实践分阶段成绩(不少于3次)20%
期末考试60%
2. 考证:国际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试结合。
(四)
教学设计
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一个普遍特点是对知识的掌握深度不够,商务英语专业的
学生通
过一年半的学习,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掌握相对较好,词汇的认知量基本达到
要求(3500左右),但是
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专业语言能力还不够;通过了一些职业
技能知识课程的学习,学生涉及了一定的职业
技能知识,但是学得不够扎实,
基于学生的具体情况,我们整体设计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1.
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设计的思路是以实际岗位的需求为依据进行专业语言能力培养,我们立
足于
三个结合:学校与行业结合、岗位与语言技能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
构建了以“实践为核心(
),以英语为主线(),以商务为背景()”的模式,在语言
技能课中通过英语获得商务知识,又在商务
专业知识学习中强化语言技能,从而培
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2. 常用的教学法:
教学方法 具体操作及作用
概述式、指引式
对容易懂的内容则进行概述,对教学内容的新信息点、重
点、难点,进行论述式讲解。
项目剖析教学理论与实际结合:列出1-2个项目进行分析解剖,找出存
法
在或解决问题的晶法,关键语言的认知与理解,消除歧义
或偏废,最终达成共识。
案例教学法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既熟悉了理论知
识,又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融
合,增强
了专业语言的运用能力。
实践教学法
通过场景模拟、过程设计、实践操作等方法,加强学生将
专业技能、语言能力融入实践操作能力。 这几种教学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知识模块灵活使用,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优势
和能力优势,提高学生
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
充分运用语言实训室、三合一平台、洽谈室进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
利用课程教学网站扩展课堂教学,将教学延伸到课外;
组织教师利用晚上进行课外辅导与答疑;
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
四、 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特色创新点之一:关于课程设置于教学内容
1.
课程定位准确,符合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方向;
2. 结合就业岗位,灵活设计教学内容:本课程突出岗
位职业能力培养,为学生今
后从事涉外业务的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特色创新点之二:关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设计
1.
课程紧跟现代外贸需求的发展,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特点明
显;
2.
实践教学主线明确,按教学模块设计教学方法。
课程特色创新点之三:关于课程考核方式
1.课证结合,考证、及校企合作检验教学效果,改变了原来单一的校内考核模式
五、 教学效果
校外专家评价:
课程紧跟行业企业的发展,职业教育特点鲜明。
行业企业专家:
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与专业技能的结合,学生能更快上手,而且再
学习能力也不错。
校内督导评价:
教师认真负责,实践指导能力强,教学队伍成员总体教学效果优秀。
学生评价:
这门课程非常专业,感觉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与市场的联系紧密,实训实践
切实提高了专业能力。
整个教学效果充分表明:
1. 学生的职业理论知识在语言实践中得到体现
2. 他们的专业语言通过职业理论得到认知和理解
六、 建设规划
1. 进一步
加强该课程教材的建设工作,编写更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理论教学教材和
实训指导教材,完善该课程的教
学课件;
2. 加大相关资源上网数量,提高资源上网质量;
3.
进一步发挥实训室与实习点的作用;
4.
积极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抓好课堂教学和实践;
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知
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
培养力度,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讲课水平、实践能力及科研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