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我身边的数学

别妄想泡我
854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09: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清明节手抄报简单-奶粉代购







二年级下册



《我身边的数学》












目录

1. 排队

2. 握手的问题及应用

3.
用乘加(减)解决问题

4. 生活中的克与千克

5. 有趣的平移与旋转

6. 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7.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8. 租船












第一课时:排队
教学目标:
1.通过排队方案的设计巩固乘法的知识。
2.通过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排队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
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乘法的知识。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对于情景中的问题只是个引子,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出示:在一次课外活动中,老师让小红和小强清点人数小红从
前 往后数,小强从后往前数,结果数到小明时小红数到5,小强数到
6,他们说这一队有11人,他们的说 法对吗?
2.讨论交流。
3.课件验证。
二、介绍队列的方阵排列方式。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队列的两种排列方法。
1.成正方形排列。
怎样计算正方形排列队伍的人数呢?
2.课件演示。
3.成长方形排列。
怎样计算正方形排列队伍的人数呢?
4.课件演示。
三、出示问题。
1 .我们班有多少人?能拍成多少人的正方形队列?如果排成2行,
能拍成每行几人的长方形队列?如果是 3行、4行、5行呢?



2.我们学校就要举行广播操比赛了,请调查我们年 级每班有多少
人,如果要求每班人数一样,各排一个队伍,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并
说明理由。
四、学生进行设计。
五、展示成果。
六、教师给予评价。




















第二课时:握手的问题及应用
教学内容:规划乒乓球赛
教学目标:
1.回顾并巩固所学的握手的学问的知识。
2.通过利用握手的学问,设计一场班级的乒乓球比赛,体会数学的
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巩固握手的学问这一知识。
教学难点:对知识的实际应用。
教学要求: 握手的学问是学生学过的知识,在这里只要求回顾、复习,
重点放在对知识的应用上,不要求每个学生都 能够合理的应用这一知
识,但一定要参与到活动当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出示表格:
握手示意图 握手人数
2
握手次数
1
· ·
· ·
·





3 3
4
5
„„
N




这节课,我们就利用这一知识来设计一场我们班的乒乓球比赛。



二、提出设计要求:
1.介绍循环赛的要求。
2.这一组有4名运动员,他们可以比赛几场?
3. 7名运动员(写出他们的名字),如果每天比赛2场,请你设计
出他们的出场顺序和时间安排。
4.出示设计表格。
三、 学生分组进行设计。
四、 汇报设计结果。
五、教师小结:对设计过程加以评价,不要批评学生。


















第三课时:用乘加(减)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具体情境中建立用乘加(减)两步< br>计算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并能解释运用。
2.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通过合作、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3.从问题解决过程中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感知数学的应用
价值,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建立用乘加(减)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
样性。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探究建模,提炼结构
课件出示情境图:1、寻找信息,提出问题
师:孩子们,地里的萝卜熟了,可把小白兔和小灰兔高兴坏了,
大家快点看看他们正在干什么呢?





仔细观察,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观察,寻找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完整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问题1: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问题2:小白兔比小灰兔多拔了多少个萝卜?
问题3:小白兔拔了多少个?
„„„„
教师定向,展示问题。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并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有没
有信息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解决“小白兔和小灰兔一
共拔了多少个萝卜?”这一问题好不 好!
2.尝试解决,建立模型
师:到底“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孩子们能不
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了可以借助
手中的学具摆一 摆、点子图圈一圈或在作业纸上画一画等方法帮助你
解决这一问题。
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促建模型
完成后同桌交流,汇报
全班汇报交流(分别找动手摆的、画的、抽象图的代表上台汇报,
方法类似的只做展示,及 时让学生了解各种解题策略):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方法:





(1)以分类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组织学生互相质疑
问难,补充完善。
(2)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法加以分析与比较,沟通各种方法的内
在联系,理清各种方法的异同点。



教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到了这么多方法解决了:“小白兔和
小灰兔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的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管是哪
种方法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帮助学生构建乘加问题
的模型。
二、加深解题策略、建立乘减模型
师:那小白兔比小灰兔多拔了多少个呢?把你的想法直接写到白
纸上,开始。
学生开始自主解决问题,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的同学,说给你的同桌听听,你先算的什么?又算的什
么?
三、总结算法,深化模型。
师:刚才我们用了很多种方法帮小兔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请同学 们
观察,大家仔细观察,这个两个问题的解决过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
点吗?
生1:都是先求小白兔拔的个数。
生2:每个算式都是乘加乘减的方式。
师总结: 是呀,他们的方法都是先算什么?(小白兔拔的萝卜数),
然后再加上或者减去小灰兔拔的个数。
揭示课题,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
并板书。
四、解释应用, 巩固模型。



师:刚才我们帮小兔子解决了拨萝卜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去看
看:小熊一家遇到什么难题了?

1. 小熊掰玉米。

2.小猴运西瓜:每堆有7个,共有3堆,运走了10个,还剩多
少个西瓜?
3.课件出示积木图

(1)圈后再算

师:小猪胖胖回到家 玩起了。这么多积木,到底一共有多少块呢?
愁得小猪直挠头,一个一个数什么时候数玩呢?同学们你有 什么好办
法很快算出“一共有多少快积木吗” ?



(学生动手,展示汇报)
反馈交流:
欣赏同学们的解题方法
师:这里还有一些不同的方法,如果只告诉你算式,你能看出他
是怎么圈的吗?
(出示算式,学生回答后再验证)
(2)课件出示有序堆放的积木图(课本11页第5题)
师:老师来做个魔术师,把这些小积木变成了一个不完整的正方
体,你还能算出有多少个方 块吗?写在作业纸上。

反馈交流:

师:小小积木可以玩出那么多的数学问题,更厉害的是,同学们
能用学到的方法一一解决了。
四、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用乘加、乘减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这么多问题,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可以用乘加、乘减解决的问题,让
我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回到生活中吧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克与千克
教学目标:
1.学会使用常见的台秤和盘秤,会应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称
物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能力、估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认识到均衡饮食对健康
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克和千克两个质量单位在称量时的正确应用。
难点:一日三餐饮食计划的合理安排。
教学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每个小组一个台秤、一个盘秤。
3.每小组一份“小学生一天饮食需求”的各种食物,一 张“小学
生一天饮食需求计划”的小组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猜谜语。大家猜过谜语吗?看谁最先答出谜底!“方的方、圆
的圆,大的大、小的小,各种物品放 上去,就知质量是多少”。打一
日常用品。(点生回答,对猜对者夸一夸)
2.回顾秤的作用。(课件出示台秤和盘秤)认识吗?它们有什么
作用?怎样使用? (明确下面三点)
⑴课件上分别是台秤和盘秤。
⑵它们都是用来称物品质量的。“盘秤”可 以称较轻的物品。“台
秤”称较重的物品或人的体重等。



⑶kg表 示千克,g表示克。在“盘秤”上“1kg”表示一千
克,“1kg”内小数字1或一小格表示100克 。“台秤”上一小格表
示1千克。不同的“秤”使用时先要看清质量单位再使用。
3.揭题: 今天我们利用大家已经掌握的克和千克的知识,开展一
次数学实践活动,大家有信心吗?(板书课题:“ 克和千克的应用”)
二、实践活动:称体重
1.学情调查。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吗?估量是多少? 怎样才
能准确的知道自己的体重呢?(用台秤称)
2.分小组“称体重”。
⑴分组活动要求:
①选择正确的秤(台秤)依次称出每位同学的体重。
② (课件 出示统计表和统计图,见下表)在每个小组桌上有一张
统计表,表前有各年龄段的标准体重。请大家将各 自的体重记录下来,
并和标准体重进行比较,给出自我评价,符合体重标准的请在表格内
画笑脸 。
③请组长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制成统计图.
附表:
第( )小组学生体重统计表
标准:
7岁学生的标准体重:22千克~24千克
8岁学生的标准体重:24kg~27kg
9岁学生的标准体重:26kg~29kg
注意:
体重在标准范围内的同学的用: 评价
体重不在标准范围内的同学的用: 评价



姓 名
年 龄
体重(kg)
自我评价
第( )小组体重情况统计图(人数)
三、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五课时:有趣的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学 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能在方格纸
上确定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 后的距离,并能画出
平移后的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多媒体教学 资源的演示,并经历观察、操作、合作等多
元化的教学活动,在自主探究的情形下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成功体验,渗透变换的数学思
想。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感知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并能结合方格纸对图形进行
平移。
2.教学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确定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
的距离;并在方格纸上正确 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教学策略
为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我在本节课采 用多媒体环
境教学,主要的教学策略有: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动手实践,拓展
应用;运用媒体 ,整合资源;自主小结,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认识新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
是谁啊?(生:喜羊羊。)
师:上周末,喜羊羊去了一个地方,它玩的可开心了,你们想去
看看吗? (课件出示游乐场设施动画)
游乐场设施图

2.让学生根据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教师根据学生 的回
答,使用鼠标拖动图片摆放进行分类)。
分类图小精灵儿童网站]
3.学习平移和旋转。学生将小火车、滑梯、缆车的运动分为一类。
指出:它们都是直直 的运动的(板:直直的运动);我们把象小
火车、滑梯、缆车这类直直的运动称做是平移。(板:平移) 。学生



(将摩天轮、旋转飞机、风车的运动分为一类,像这样把围绕着一个< br>中心点转动的运动方式叫旋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板书:旋转、围着一个中心 转动)
4.同学们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
生:拉抽屉是平移、拉拉 链是平移、国旗的升降是平移,车在马
路直直地走,车是平移......(多个学生回答)
师: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请把你的数学书放在桌子的左下角,
听口令做动作。先把数学书向右平移, 再向左平移,向上平移,再向
下平移。(生做动作)请一个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平移的?(生:
我是让数学书贴着桌子边直直地平移的。)
师:游戏做完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平移是怎样的运动?
旋转是怎样的运动?可以用手势比一比。
5.判断应用:睁开眼睛,请看大屏幕,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平移和
旋转现象。你会区分吗? 请看图。(多媒体出示下图,请学生判断图
中的运动方式。)
小结: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平移和旋转,那么平移和旋转
在运动时各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通过再次观察总结出: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
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 ,方向不发生改变。得出旋
转与平移这两种现象的本质。)
二、操作实践,自主探究。
1.(课件出示喜羊羊搬家的画面)喜羊羊玩了一整天,在回家的
路上遇到懒羊羊在搬家, 热心的喜羊羊就来帮忙了。接下来发生了什
么事呢?谁能说一说?(生读题目中的信息,懒羊羊说:“好 累啊,
我前面,搬的距离比你远”。喜羊羊说:“不对,应该是一样远。”)师:



它们俩谁说的对啊?(生猜测喜洋洋说得对)你能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想一想到底谁搬的远?
师:我想请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样讨论的?验证一下谁说的
对。
生:可以用数步子的方法来验证谁走的远。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2.汇报探究结果,教师结合大屏幕进行演示。
在学生到台前演示的时候,教师出示相应的点,和 两点之间的距
离。同时说明,像这样懒洋洋走的起点和终点的两个点就叫做对应点。
用同样的方 法找到喜羊羊经过的路线。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在练
习纸的方格图上动手画一画、标出羊羊们的起点和终点,在练习纸上
数一数,懒羊羊和喜羊羊走过的路 线分别是多少格。学生活动,教师
巡视,并视各小组讨论情况,进行指导。[
再找出房子上的任意一点,数数看。
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数哪两个对应点,数出来的格数都是一样的。
小结:要知道一样东西平移了多 少个格,只要数准一对对应点就
可以了。(教师再次演示课件,动态展示小房子一格一格移动的过程。)
3.除了数对应点外,还有什么方法能够知道房子移动了多少格
呢?(找对应的线,课件演 示通过对应的线也可以知道房子移动的格
数。)
结论:一个物体平移几格,只要找准物体 上的任意一个点,数一
数这对应点移动了几格,那就么这个物体就移动了几格。



4.巩固延伸,提高学习兴趣。他们把小房子向左平移了7格后,
觉的这个地方不太合适,于是他们决定再把家搬到上面 下面、左面
的虚线处,小组再次进行探究活动 ,让学生移一移,数一数,看看他
们把新家向()平移了()格。
平移的时候要说清楚方 向和距离。请用刚才的方法,数出下面的
图形的平移结果,最后结论是房子向下平移了五个格。(生上台 演示,
并说出自己的方法:房子中间隔了几个格,再加上房子本身占了几个
格,就是房子平移的 格数。板书: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我们还知道了平 移一个物体,不但
要知道平移的方向,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
5.(出示练习题)画一画, 请画出梯形向左平移8个格后的图形。
学生尝试画一画。
完成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画法。(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
个别指导。)
集中讲评,请学生汇报绘图的方法。总结出,画图可以先找出对
应点,再将各对应点进行连线。
三、拓展应用,课堂小结。
平移和旋转的知识工人叔叔把它运用到工作中,想继续研究吗?
1. 房子真的能搬家吗?
2. 教师演示福州泛船浦教堂神父楼搬迁的新闻报道,边进行讲
述。
泛船浦教堂神父楼位于福 州沧山区,拥有70多年历史,是福建
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楼重量达1500多吨,因南江滨大道拓宽, 大楼
必须整体“搬家”,大楼平移工程于2008年8月30日施工,他们将神



父楼先向东平移75.6米,然后向左旋转90度,由东西朝向变为南北
朝向,再向南平移30 .7米。[
3.聪明的设计家。
(屏幕出示):懒洋洋想给卫生间安装一个门, 如果在这里安装
旋转的门,推开门的时候总是碰到马桶和洗漱台,你们看看,应该安
装一个什么 样的门,才比较合理呢?
四、课堂小结,知识反馈
同学们,你们在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 板书设计:
平移 和 旋转
直直地运动 围绕中心点转动
对应点(线): 向( )平移( )格
平移的格数=图本身格数+间隔数






















第六课时: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 学生初步学会解答“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
少”和“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一份来分,看能分 成几份”的除法应用
题,会写单位名称。
2.使学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两个问题的内在联系,理
解数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受 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2.通过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感知生
活与数学的紧密关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
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使学生养成爱动脑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题意和数量关系,并能解决问题。
教学具准备: 情景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间喜欢玩一些什么游戏?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 自在课间喜欢玩的一些游戏。当学生涉
及到有关“平均分”的游戏时,老师要注意强调,引起学生注意, 同
时感知“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
师:昨天老师在操场上也看到了一些同学在做游戏,数了数,共
有15人,(板书:1 5人做游戏。)我们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出
示图片:3组跳圆圈舞的同学,每组有5人。)看,他 们玩得多快活
呀!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着小朋友们玩游戏的情景,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
题吗?讲给你的同桌听听。
[给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感受除法
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2.解决问题
师:你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两个数学问题吗?在练习本上试一
试。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5÷3=5(人) 15÷5=3(组)
师:要求平均每 组有几人,就要用15÷3来计算,能给大家讲讲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学生讲述理由)你能说出15 ÷3=5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如没写出单位名称,教师要引导写出)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解决问题(2)。
3.补充条件,解决问题
师:如果又来了3个小朋友,(板书:又来了3个小朋友。)每
组应有几人?
学生汇报。
三、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生活中的问题。(板书:
解决问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我相信,一切问题都难不
住我们!
四、质疑问难:
师: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解决。教师也可补 充提问:15人做游戏,
可以平均分成4组吗?为什么?如果又来了2人,怎么办?让学生思
考 。]
五、课堂练习: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后,用自己的语言讲小刺猬运水果的事,引
发学生的兴趣。
2.从图中收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独立解决书中提出的问
题。
3.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
(1)题:出示做风车图,请学生说一说图意。个风车,5个同学,
平均每人做几个?
列式计算:30÷5=6(个)
(2)题:请学生说图意,列式计算
有18棵白菜,每筐装6棵,可以装几筐?
(3)题:出示画片图
请学生说一说图意,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再解答。
小结: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1.平均分成3组,每组几人? 2、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
15÷3=5(人) 15÷5=3(组)
18÷3=6(人) 18÷6=3(组)























第七课时: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目标 :
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
题.
2.在掌握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
的认识.
教学重点:
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操作并解答.
(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
(2)拿出8很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你是怎样想 的?
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
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有余数的除法
(1)出示例3 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枝,还
剩几枝?(先分分看)
(2)读题后引导 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进口述分的过程.
教师提问:把7枝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
是把7枝铅笔平均分成3份 .)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
分2枝,还剩1枝.)



教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知识,想想这道题
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 ”,并用竖式计算.)
教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是“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
2 枝.)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枝.)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
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 们讨论一下,这道题商和余数
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
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
(枝)„„1(枝)
教师提 问:回答时应怎样写?(每人分2枝,还剩1枝)为什么
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 .)
(3)对比、分析:今天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
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
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回答时因有余 数需答完整.)
(4)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
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注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
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 完整.
(5)反馈练习:
把20张画片平均分给7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
的结果及答话应该怎样写.
2.有余数除法算式各部分的意义
(1)出示例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
个?
(2)读题后,启发 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入
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3)讨论:除得的商“8”表示什么?余数“3”表示什么?
(4)根据讨论的结果,联系例3有余数除法计算结果及回答时
的写法,独立解答课本第5页例4.
(5)订正时,着重让学生说清商“8”的单位名称为什么是
“袋”,余数“3”的单位名 称为什么是“个”.
(6)反馈练习:
有42棵菜,每筐装8棵,可以装几筐,还剩几棵菜?
教师巡视指导.订正时,重点强调平均分的 第二种有余数的应用
题计算,商与余数的单位名称为什么不同.
三、生活中的应用
1.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可以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2.有37米白布,每5米布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
几米布?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八课时: 租船
教学目标:
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的喜悦 。
教学重点: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会倾听,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多么明媚的春
光呀!老师打算和同学们一起去兰州市植物园去划船,你们说好吗?
现在我们先来好好安排一下 这次活动。
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投影,找数学信息
师:这 是租船处提供的资料,哪位同学来学着管理员的样子,向
同学们介绍一下那里的情况?根据学生回答,板 书:
每只船限乘4人
每只船每时3元
2.提出数学问题
师:根据管理员提供的情况,我们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师生共同讨论,确定问题:
(1)37名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只船?
(2)10元钱最多能划几时?
3.解决问题(1)
(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计算。



37÷4=9(只)......1(人)
(2)至少要租几只船呢?(理解“至少”。)在小组内说说你
的想法。
(3)指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得出结论:至少要租10只船。
(5)师:37名同学10只船,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请
学生分组)
(6)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解决了租船的大问题,还帮
老师分好了组。谢谢你们。
但是我们身上带的钱不多,到时可以划多久而又不超支呢?
4.独立解决问题(2)
试一试:每只船每时租金3元,10元钱最多划几时?
计算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注意帮助学生理解“最多”。
5.构造问题(3),应用所学知识。
兰州市植物园离我们这里较远,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坐车去。 我去
恒丰集团打听了,一辆面包车限坐8人,一辆小汽车限坐3人,可以
怎样派车?你认为怎样 派车比较合理?(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
交流)
三、课堂总结,情知共融
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刚才我们都考虑到了哪些问题,是用
什么知识来解决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我们要
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课间休息,欣赏《让我们荡起双桨》

高中生自我介绍-南徐学院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父亲节哪天


中国少年先锋队誓词-回报作文


重庆公务员论坛-爱情人生格言


践行雷锋精神-入党申请书下载


胡萝卜的英语-2011高考理综


王俊凯高考-我的长生果教案


谷城三中-寒假放假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