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短篇散文精选-河南理工万方科技学院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作者:吴秋梅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180-01
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关键阶段,也是最难的阶段,如何做好小学教育,为学
生
进一步接受教育打好基础,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几年
中,对数学教育方式方法有过一些思索,现根据小学生性格特点及行为模式,结合从业经验,
对如何提升
小学教育质量进行分析。
1.小学生性格特点及行为模式
学生接受小学教育基本属于启蒙阶段,年龄介于7-12岁之间,正是孩提时刻,他们普遍
存在着一下几
个特点:
1.1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
这个年龄
段的孩子基本处于好玩阶段,注意力时间不长,传统呆板的教育模式无法吸引他
们长时间的注意力,教育
结果无法保障。
1.2好奇心强,接受信息能力强。
这
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处于认识新事物年龄阶段,对新事物有特殊的好奇心和接受能力,只
要能激发他们的好
奇心,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效果会很融洽。
1.3好胜,自尊心强。
当前独生子女已成为普遍现象,家庭教育及儿童性格造就他们好胜的性格,同时对周围
评
价有极其敏锐的反应,课堂反应为以点带面,容易形成起哄似的氛围。
2.课堂教育方式方法的应对办法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应
该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时时调整,使之
变得更自由、更灵活、更具吸引力,让学生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
学习。尤其是在相对比较枯
燥的数学教学方面,教师更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数学课堂,
把课堂创设成充
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
数学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