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大行其道-母亲节的祝福语
页眉内容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论文-教育期刊网
浅谈小学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文刘燕萍
【摘 要】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存在于
生活,这就决定了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所以,数学知识的学习最终还得归于应用,基于此,数学教师在
教学过程应该从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做
到学以致用。但就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难点,笔者就
此提出些许建议,仅供参
考。
教育期刊网 关键词 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学知
识逐步向科学领域和生活领域渗透,从而推动了
应用数学的迅猛发展。这就启发我们,数学的学习不能单
单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
而应注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而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培
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从自身
和学生两方面来实现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
养,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
1.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也
是学生的模仿者,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思想都会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
应用能力,教师自身就必
须提高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来指导教学活动,指引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教授
之前就必须认真研读新课标,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实质,以新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
促进教学。除
此之外,教师还应在平日的业务培训时有意识地学习相关知识,以
增强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数学应用能
力,从而推动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1
页眉内容
如教师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的《平均数》这一课时就应树立数学应用意识并以此来
指导教学。 <
br>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数学应用意识的指导下精心设计课前活动,让学
生在课前活动中寻
找生活中的数学,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
重要性,以此来鼓励学生多用数学。《平均
数》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如何将
一个数或一种事物分成相等数量,而这一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也随处可
见,因此,
教师就必须在应用意识的指导下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可以在教授这一单元前
给学
生设置一些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自己家庭成员的年龄,然后在学习平均数
之后引导学生计算家庭成员的
平均年龄。当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进
行吹气球比赛,然后让学生统计每组气球数量并算出平
均每组吹多少个气球。这
样一来,在教师应用意识的指导下,学生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有数学,
生活处处需要用数学,长期以往,学生势必会养成应用数学的好习惯,从而为其
学以致用打好基
础。
2.培养学生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
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也离
不开学生自身的努力。在数
学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数学应用意识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但学生自己更要积
极
钻研、敢于应用,只有这样,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才能切实得到提高。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
数学应用能力,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就必须做到联系生
活,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当今的数学
教学越来越生活化、实际化,数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的习得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学
生在数学
的学习中就必须紧靠生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运用数学,以此来实现数学应用
能力的
提高。如在日常生活中,方位的辨别始终存在,哪怕是学生从家来到学校
页眉内容 也要对方位进行辨别,因此,方位问题的解决是我们生存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而方位这一问题的学
习正是三年级下册的学习重点,在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就要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找出自己所处的
方位,所以学生在学习这一单元时
就可以主动地联系生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方位,这样既有利
于知识的
快速掌握,又能够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一举两得,对学生数学应用能
力的培
养有很好地促进作用。
除此之外,学生还应通过动手操作来训练自己应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
中,有的教学内容可以由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来完成,而实践表
明,这样的教学
效果比教师单方面的教授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
中可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以此来训练他
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如教师在讲述《统
计》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统计表,以此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掌握。
生活中需要统计的东西很多,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出发,动手操作。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借助温度计观察一周的气温变化,然后再让学生动手制成统
计表。这样一来,学生便
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无形之中
就训练了自己的数学应用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
奠定了基础。
总之,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既需要教师的帮助指导,也需要学生的努力和配
合,只有这样,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才能
有所进步,教师的教学质
量才能切实提高,数学教育才能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育期刊网 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
1997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