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乡村最美教师-辞呈报告
龙源期刊网 http:
“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吴春艳
来源:《当代商报·理论与创新》2017年第44期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存在许多抽象的知识点,如几何图形:另外在方程教学
中,变量、不变量等的相互变化也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难度大大高于其他的课程内容。与
此
同时,在高年级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了方程、几何等题型的融合发展,小学数学朝着初
中数学的衔接
,更是增加了数学教学的抽象程度,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课程内
容。文章导入“数学图式”
这一教学手段,更加契合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
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
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图式”:心里需要
“数学图式”顾名思义就是将数学题目利用图形的方式来呈现,使得题目当中的一些关系更
为直接,同时
“数学图式”方式也是数形结合教学方式的入门方式。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采用数学图式方式不仅
仅有利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面展开,还可以推动学生培养数学素养,更
好地朝着初中生数学发展。
1“数学图式”在小学数学中的必要性
1.1“数学图式”迎合小学生的心理需要
小学生从学前教育中的图案教学转变为小
学教学活动中的数学和文字教学,适应不足。因
而采用“数学图式”的教学方式,将数字关系通过图案的
方式来呈现,使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并且理解不同的数字之间的关系特点。如在小学应用题的教学中,
大段的文字内容容易使学生
抓不住题目的重点,而且文段中会设计一些不必要的数学来迷惑学生。如求工
程总量的应用题
中,“有一段工程一共300m,甲队10个人一天挖30m,乙队5个人一天挖20m
,求这段工程
甲乙合作共挖多少天?”利用数学图式的解题方式,通过列出图式,发现在该题目中,甲队
10
个人和乙队5个人这两个数字是干扰项,对于本题的解答不具有直接的关系。通过列图表的方
式,能够很轻松地将相关关系列出来(见表1)。
1.2“数学图式”迎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需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图形结合一直
是最直接最简单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不同的数学图式
有时候表示的是同一种数量关系,而学生则可以通
过不同的图示内容产生不一样的思维关系,
如在关于几何面积的知识讲解中,学生通过不同的画图方式能
够拓宽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如
在数学图形的面积一课中,有一道例题是“有一个长方形水池,其长增加
4m或是宽增加2m,
其面积都会增加24m2,问这个泳池原本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如果单纯使用
长方形的面积公
式来解答该题,会使得原本对这道题题干有点模糊的学生,更加难以理解为什么长宽增加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