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分与合”

温柔似野鬼°
621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2: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南通事业单位招聘-入团志愿书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中的“分与合”

作者:林雪雪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年第11期

摘 要:“分与合”的图示简单明了,学生容易掌握,体现了整体与部分之间最基本的 关系,
在教学中,可以将图示继续发挥利用,应用在以后一些算理和应用题的教学中,为学生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动笔分析、手脑结合的思维习惯。本文从“分与合”的
教材 编写,“分与合”是重要基础,“分与合”要融会贯通等几个方面讲述了这部分的知识整合与
再利用。
关键词:“分与合”;整体与部分;图示表示数量关系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是一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
以至千里”,小学数学 的基础作用尤为重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说,培养学生的学习习
惯,发展学生的思维。但具体实施 却有一定难度:怎样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思维的习惯是如何
形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需要多长时间? 在各个不同的学习阶段培养什么养的思维方式?
不同的学生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差异?这些都是我们作为数 学教师要常常思考的问题。下面以
“分与合”为例,谈谈我对关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分与合”的教材编写
“分与合”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1~5的认 识》第四课时的内容,教材中利用主
题图中的向日葵分别放在两个筐里,把4分成了两个部分,并把所有 情况用数学符号表示(数
的组成)如下:

并告诉学生读法以及表达的意思,感受语言符号的简洁。
这部分内容在各个版本的教 材里都有编排,有些叫作“数的组成”,有些叫作“几和几”,是
后面学习加法和减法的基础。在学前教 育里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能
很好地掌握数的组成,对组成的符号很熟悉,并且 会做分与合的题目,能明确三个数的关系,
并在已知两个数的情况下想到第三个数,其实这就是最开始的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学生头脑
中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只是学生年纪较小,不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像这 样的分与合的符号在
后面的“十以内数的认识”之中还会继续学习,并且帮助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一 般在一年级
下册以后,学生的数感增强后,就很少用了,不去继续挖掘有点可惜,在后面的教学中可以一
直延伸,直到线段图的学习,把分与合的图示与画线段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动笔分析、手脑结
合 的思维习惯就会变得更连贯,更有成效。

河南高考分数查询-圆周运动教案


春联的资料-辽宁教育考试院


盐城工学院邮编-行动计划表


上海海事大学招生办-入党转正发言


张柏芝河东狮吼台词-计算机成绩查询入口官网


沈阳建筑大学教务在线-海南高考网


我的财富作文-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


兰州外语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