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与学
我最崇拜的人-幼儿园教师教育论文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空间观念的教与学
作者:王鹏
来源:《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年第02期
摘要:对大多数的小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逻辑思维没有发育完善,所以导致并不具备空
间想象能力。本
文通过对小学生数学空间想象能力发展的特点以及培养的策略进行分析,帮助
小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让他们能够充分的认识世界,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空间感;想象力
引言:空间观念是几何课程改革的一个课程核心
的概念,它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知觉过程,
在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物体的方向、距离、大小和形状的
印象,是客观世界空间形式在
人脑中的表象。在小学阶段强化儿童空间观念的培养,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思
维能力和空间想象
力,为学习几何知识奠定扎实的基础,有助于孩子逐步了解、探索、把握现实世界的数
学空
间,学会用数学眼光、数学思维去观察客观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生存、活动和成长。
一、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发展特点
大多数的小学生在学前阶段通过绘画、游戏等方
式对空间有着初步的了解,但是这些空间
的概念往往过于片面,并没有形成立体的空间感,而且也无法有
效理解空间的内涵。
(一)模仿性
所谓的模仿性就是因
为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比较小,所以在描述客观事物的过程中,往
往会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来进行模仿
,并且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单的复现,例如在教师讲解例题
图形时,很多学生第一眼就能够说出立体图形在
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例如教师展示一个球体,
则学生会在第一时间想象成为篮球或者足球。这样的学习特
点,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积累水平得
到提高,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得到全面增
强[1]。
(二)目的性
大部分的小学生往往能够按照
教师的指导来对客观事物进行空间想象,这样就保证了小学
生置身在观察的过程中,带有一定的目的性。
所以为了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最主
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或者
带着思考去观察物体。
(三)现实性
由于小学生自身的
知识储备还不够完善,所以他们对空间想象能力往往停留在表面,这样
就导致很多的想象与实际不相符,
例如当教师摆放正方形的过程中,无论怎么样去变化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