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中的“超前学习”

余年寄山水
888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2: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歇后语大全-洛阳公务员考试


龙源期刊网 http:
探究小学数学中的“超前学习”

作者:储淼

来源:《教育》2014年第18期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可谓是现今很多家长的座右铭,也逐渐成了家长“望子成
龙,望女成凤 ”的理论基础。一到周末或是假期,天价的辅导机构依然络绎不绝,提供的内容
更是五花八门,辅导材料 也是应有尽有。家长们唯恐自己的孩子“吃不饱”,就一股脑儿地往里
塞,一个劲儿地“催熟”。由此一 个问题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深思:“早熟,好吗?”
早熟好吗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流传很久的案例《卡尔·威特的教育》,书中的受教育者小卡尔·威特不
仅在事业上获 得了成功,而且享有幸福美满的人生,这得益于老卡尔·威特的“超前教育”。小
卡尔·威特是德国的著 名天才,8岁就能自由运用6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
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上 大学,14岁获得博士学位,23岁写出《但丁的误解》一书,
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可以说他的一生是 在鲜花与掌声中度过的。与那些江郎才尽的神童不
同,小卡尔·威特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做教授,在 有口皆碑的赞扬声中享受83年的生命。
这个成功的案例不得不让人们再次审视早熟,赞叹适当早熟所带 来的丰硕果实。
新课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标的这种定位旨在提倡多样化的学习 方式,让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超前学习就是指学生自主地对新的知识进行自学,初步学会知识的< br>应用,构建比较全面的知识要点、知识体系。其超前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时间上的超前,
即超 前于教学进度;知识上的超前,即打破原有的课本知识体系,对核心内容的超前认知;能
力上的超前。即 超越自我能力,借助已有知识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在不增加学生负担基础上的学习性 提高,即学生在超前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是为了应付
学习或被动受教,而是主动参与;自我学习能力的 提高,即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主动的内化,认
知过程中多了一分“再发现”,从而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自我 校正的机会增加。认知过程中必然
有错误的认识或不成熟的见解,在学习过程中与原有知识相互冲撞进一 步校正学生的认知;有
利于知识的生成,即学生在“超前学习”中会对知识有比较浅显的认知,然后通过 课堂教学的深
入全面分析,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全面,并由此展开思维,将知识拓展开来,产生新的知识。
如何早熟
超前学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同质超前”,即 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深和扩展;二是
“异质超前”,即进入一个新的领域进行学习。“同质超前” 易选择教材,学习有章可依,同学们
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好重点和方向,再决定超前的程度。“同 质超前”比较容易驾驭,并
且也比较适合更多的人来“超前”,也可以借助不同水平的课外辅导书来帮助 学生达到目的。就

大脚板-艺考网


黄河作文-发言稿400字


广州美术学院招生办-陕西会计网成绩查询


心旷神怡的意思-汽车网络营销


山西省招生考试院-伤感句子大全


法制小报内容-党的十八大闭幕时间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试题-中国会计资格评价网


电子商务师考试-幼儿园教师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