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快乐的寒假生活作文-环保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
“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华忠
来源:《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7年第03期
“画图”是数学解题策略中最基本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策略。它是通过各种图形帮助
学生
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使学生能从图中理解题意和分析数量关系,搜寻到解决问题
的突破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画图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题意,
分析数量
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体会画图的价值。
一、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具体的、直观的现象更能让学
生
接受、理解和掌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数量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如果适时地让
学生在纸上自己通过涂一涂、画一画,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题意,也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
性,从而通
过画图来架起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的桥梁。
如,练习这样一道题:一块长方
形试验田,如果这块试验田的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
加48平方米;宽增加4米,面积也比原来增加
48平方米。你知道原来试验田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吗?这道题长和宽都没有告诉我们,一时间好像无法
求出它的原来面积,怎么办呢?引导
学生根据题意进行画图。(可画图如下)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图形,从而容易得出,根据“长增加6米,面积比原来增加48
平方米”可以
求出原长方形的宽,即48÷6=8(米)。同样根据“宽增加4米,面积比原来增加
48平方米”也可
以求出原长方形的长,即48÷4=12(米)。然后根据原来的长与宽就可以求出
原长方形的面积:8
×12=96(平方米)。
表面上看这道题似乎无法求解,但通过画图的帮助,就可
以清晰地看出长或宽增加与面积
增加之间的关系,从而分别求出原来的长和宽并解答所求的问题。
二、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清关系
数学解决问题的教
学核心是理清数量关系。问题的求解在于通过对情境的理解,掌握数量
关系,从而建立解题模型。小学生
的解决问题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抽象的程度不能太
高。小学数学许多题目多以文字形式呈现,学
生常常读不懂题意,造成无从下手或做错。为
此,教学时要教给学生画图办法,让学生自己在纸上涂一涂
、画一画,借助图形把抽象的数学
问题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如,在教学“稍复杂的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节课时,可借助线段图来帮助分析
数量关
系,使学生容易理解与掌握。即:“美术小组有25人。美术小组的人数比科技小组多14,科<
br>技小组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