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观模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宁夏医科大学分数线-礼貌礼节
龙源期刊网 http:
直观模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陈红丽
来源:《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年第09期
摘要: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为主的发展阶段,他们具有爱玩、爱动的特点。教师应
该创设合理、适
时的动手操作活动,并提供合理的学具,让学生动手。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有多种方法,其中为学生创设操作活动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处
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小学生的
年龄、思维特点,会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关键词:直观模型教学;寓教于乐;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大部分学
生都不爱上数学课。有鉴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时要从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学具
或者事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
识,切忌死记硬背,应注重学生亲自参与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
学过程中若让学生摆一摆、做
一做、说一说,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其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而且可以促进学生
的思维发展。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运用直观模型教学具有以下作用:
一、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
体形象为主的阶段,具有爱玩、好动的特点。利用学具模型加强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符合小学生的
思维特点,还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创设合
理、实时的操作活动,给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会
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寓教于乐。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我注重情境
导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我
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些生活化素材,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数学问题。在
课堂上,我引入了以下游
戏:争夺智慧星,估测羊群数量,小组合作数种子,挑自己喜爱的学具数数,小
组内自由地接
力数数,互相之间猜数,找生活中100以内的数,等等。学生对这些游戏喜闻乐见,充分
激发
了主动学习、探索研究的精神。
二、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学生的认识模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知到思维”。教学中,教师只有注意到表象的作
用,才能使学生
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因为表象是从感知到思维必要的过渡环节。概念教学是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之一,然而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由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
概念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学生往往不易
掌握有关知识点。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各版本
的教材编委会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将形象直
观的学习材料引入教学中,不但大大增加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如在“长方体和
正方体表面积”这一单元,几乎所
有版本的教材都引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帮助学生从“具体形象
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
思维”,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协调提高。我在执教的时候,先出示一个长方体
,从直观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