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

萌到你眼炸
699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2: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党员组织生活会发言材料-职业生涯规划书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趣味性

作者:霍增满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年第31期

【摘 要】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主要还是以 生
动形象的具体事物为关注点,所以教师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就需
要小学数学教师创设教学情景,理论联系实际,在快乐中学习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情景;生活化;趣味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1-0272-01
针对小学生的 年龄特点推行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他们的思维过程一般是从
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 过程。教师应该运用较为直观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概念具体
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组织多种形式的教 学,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学生
好奇心理,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让愉快的教学唤 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引
导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呢?笔者就此问题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趣味性的导入
课堂教学导入是教师教学的前奏,是师 生产生情感共鸣的第一步,更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所以,导入必须要做到新颖,富有情趣。例如 ,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知识时,我
给学生列出了一些数字,让他们算一下哪些数是3的倍数,学生 们积极的用笔算了起来,虽然
最后说对了,但是速度很慢,然后我又让学生出题,我来判断哪些数是3的 倍数,当看到我既
快速又正确的判断出时,一脸惊讶,老师的答案怎么计算出来的?带着“探个究竟”的 兴趣再上
课学习效果是非常不错的。
二、动手操作增强数学趣味性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加强数学的动手操作能力,会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具分析, 教
具的使用非常形象直观,给人印象深刻。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操作活动的情景,适时利用教
具和学具,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例如,在学习立体图
形时,针对 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较差的情况,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比较自制教具(用硬纸板自制
的长方体的模型),六 个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画一画,从而得
出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 的。然后学生观察长方体的框架,通过测量、比较得出长方
体有十二条棱,并且根据长短可以分为三组。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快乐的动手操作,
动脑思维,很轻松地就得出来长方体的特征,学生在充满 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习到了知识。

传播学就业-河北公务员面试


名古屋产业大学-三八祝福语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童年趣事作文800字


贵州商学院-广州58同城网招聘


描写心情不好的句子-营销总结


西安邮电大学研究生-德育工作


尼赫鲁大学-中山中考


腊月二十六-青海人事考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