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同桌的你作文-手机短信大全
龙源期刊网 http:
浅谈小学数学动手实践的有效性
作者:林翠婷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20年第01期
摘要:小学数学动手实践如果仅简单地要求学生操作,依样画葫芦,学生是很难理解并获
取新知识的。这
是需要教师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会思考,懂得建立模
型,获取数学思想,实现实践
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有效性
一、动手实践中会思考,促进思维发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
识,特别是“关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时
今日,教师会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手实践,做
知识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
习。在动手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放手給学生,让
学生有所思有所想,将
动手实践落到实处,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例如,在学
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探索活动:三角形的面积》时,教师提供两
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
让学生拼成已学过计算面积公式的图形,如平行四边形等等,从而
推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这
面积公式只适用于求锐角三角形的面积吗?带着这疑
问,教师让学生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和两个
完全相同的钝角三角形接着拼。在这拼的
过程中,学生一边拼,一边思考并总结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得
出的效果远远比教师直接给出
的结论好。学生在实践中有思考,能开拓思维,对知识更会有一个深刻的理
解,从而帮助学生
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在动手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敢于发表自己的见
解,养
成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促进思维发展。
二、动手实践中懂得建立模型,实现举一反三
小学生思维是以具体形象为主,而动手
实践可以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这有利于学
生感悟和获取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动手实践都
有这种功效,像那些机械的重复模仿显
然就不行。动手实践需要学生有所思有所想,让思维得以发展,并
在此基础上建立属于自己有
效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实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相遇问题》时,直接读题,有些学生理解起
来会比较费劲,
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通过直观图画,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简明扼
要地表示出来,方便学生找
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既可以用方程解决,也可以用算术方法,得
出相遇时间=总路程÷速度和。接着,
教师出题,“做一批衣服240件,甲乙两人同时开工。甲
每小时做15件,乙每小时做9件,几小时后
能做完这批衣服?”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