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英语词组大全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
作者:孙蓓蓓
来源:《江西教育C》2016年第12期
逆向思维是一种与常见的思考方向不同的方式,是发散思维的一部分。在小学时期,学生
的思维方式和习
惯等还没有形成比较稳定的形态。通过逆向思维的教学,并鼓励学生将其运用
在日常的解题和生活中,能
够有效促进孩子的大脑发育,促进学生的思维活跃。因此,有必要
对逆向思维的作用及其培养方式进行探
讨。
一、逆向思维运用于小学解题中的作用
1.强化思维的创造性
将逆向思维运用于题目解答中,通过持续训练,能够促进学生
养成从多个层次思考问题的
习惯,进而提高大脑的发育速度。
例如,a,b
两杯饮料一共是400毫升,将a杯里的饮料分给b杯40毫升之后,两个杯子
里面的饮料数量是相同的
。问:在将a杯的饮料倒出来之前,两个杯子里分别有多少饮料。
由于文字叙述比较
长,许多学生对题干的理解不够清晰,解题有难度。但按照常见的解题
思路,还是能够解答出来。
假设a杯里的饮料为x,b杯里的饮料则为400-x,
也就是说,x-40=400-x+40,运算可得x=240。
这是比较常见的方法,但运用逆向思维,解题会更快。
目前,两个杯子的饮料是相同
的,都是200毫升。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将b杯里面的饮料
再倒回40毫升到a杯里面,即可得到a,
b杯最开始的饮料的数量。所以,a杯的饮料为
200+40=240毫升,而b杯的饮料为200-4
0=160毫升。
2.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逆向思维属于
思维发散的一部分,所以在日常的解题中,尝试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对题目
进行分析,最终将其解决,能
够帮助学生克服已经习惯的思维方法,增强其思维的灵活性。在
具体的解题中,学生开始尝试采用不同的
思考角度分析题干。长此以往,当利用逆向思维进行
解题之后,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更高。学生会发现这
种新的解题方法的优势和便利之后,会逐
渐习惯这种解题方法。并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学生看
到一道题目,大脑会自动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