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优美英语散文-福利院工作总结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
作者:臧广素 张少伟
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06期
摘要:加强数学教师的情感修养,把握教材所包含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的情感特点,发
挥教育的自主性
功能,从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情感,营造探究氛围 ,从而达到
教书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情感修养 自主功能 积极探究 乐于学习
新课
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其基本理念要求关注学生的情
感、态度、价值观和
一般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不仅是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情感和人格发
展的关键期。数学教育的目标不
只是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也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
传授某一知识,培养某一能力时,应注意使
学生的知情意行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协调发展。因
而,情感教育应该成为数学学科教学整体目标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
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加强数学教师的情感修养
教师情感的变化对学生学习情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教师积极的情感,对于促进学生心
境的愉快,对于师生关系的协调,对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都有着密
切联系。实验已证明:
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课改的今天,要让学生的情感的健
康发展,首
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情感修养,注意学习新的课程理论,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加强艺术、
文学等方面的修养,以丰富自己的情感。其次,教师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化在教育教学
中,
自然而然地感染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无形的激励。
二、发挥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学生的天性是好动。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这一心理特
征为出发点,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多种
器官并用,为他们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时间和
足够的空间,为他们自我
表现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种多样的机会,努力营造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堂气
氛,以充分发挥
情感教育的自主性功能。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积极情感
教学中要重视师生之间的积极的平等的情感
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亲
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产生积极情感,那么他们就
容易将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教的
内容上去,这就是情感教育的迁移性功能。
四、把握教材内含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