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过年作文600字-江西教育考试院网
龙源期刊网 http:
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作者:李雪梅
来源:《数学大世界·上旬刊》2019年第01期
【摘 要】 数学家们通过无数次的实践操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和总结,才得出
现在
无数的数学概念和定理,由此可以看出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对于知识储备量不大的小学生来
说,实践操作是最快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不管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动手操作能力都是小学
生必不可少
的一项技能。本文主要讲述动手操作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动手操作
一、动手操作对学习兴趣的激发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种积极的心理能够产生积极的情感和情绪,一旦人们对一项
事物产生了兴
趣,就会生出寻求和探索真理的精神渴望。对于小学生来说,想要他们自主并且
充满积极性地去进行学习
活动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
产生兴趣是关键。小学生因为年纪较
小,所以生性活泼,更是比较好动。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
学中,恰当地利用动手操作,让小学生在操作中
有所发现,动手操作既符合小学生的生理特
点,又能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
发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地投入到
学习活动中去。就像在教学器具这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对
课堂上所要用到的器
具动手进行制作,用硬纸片制作圆柱等立体图形,用小木棍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
平面图形
进行拼搭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对教学器具的制作,不仅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也充分展示了<
br>學生的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还可以在这样一个环节中,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
个性
创造和聪明才智,去制作一些不一样的教学器具。让原本枯燥神秘的教学器具,在学生的
动手操作下富有
生机活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习的乐趣。
二、动手操作对课堂积极性的调动
学生对课堂的积极程度决定了其有效参与程度,也
是影响教学成功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
素。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
扰而分神,或是对老师所
教授的内容不感兴趣。老师一般为了课程的进度而来不及对学生进行纠正,这就
造成了老师成
为课堂上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老师所讲述的教学内容,学习效率很低,学生学习数学
的
兴趣也就渐渐失去。如果老师能够把动手操作融入教学过程中去,学生就能作为课堂的主体,
参与课堂的程度也就大大提高了。例如,学习周长这一教学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
测量周围的
一些事物,把枯燥、抽象的符号和数字公式转换成学生触手可及的实物。这样亲自
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
对整个教学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产生主动探寻的兴趣,调动学生
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
三、动手操作对创新能力的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