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南京二级建造师挂靠-法网李娜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
作者:常永鸿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8期
摘 要:2011年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感、符号意识、几何直观、空
间观
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和创新意识十个核心素养。在一些
对课程标准解读的材料中将其称为核心概念,但因其只是要求对数学思想、方法或者对于整体
的理解和
把握,所以称其“概念”并不合适。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小学数学因其阶段性特点,服务于尚处于智力发展时期
小学生,小学生学习数学不单单是
为了学习数学知识,更多的是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来获得一些知识奠基、
生活能力等一些综合性
的能力。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几乎包含了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所指,将其归
纳为十点。
从层次高低来看,核心素养及不是某一方面单独的学习到的能力,也不是一些具体的知识技<
br>能。纵观全局,核心素养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于数学的本质与思想的把握内化而成
为自
身所具有的数学素养更合适。核心素养一旦形成,就是轻易不可改变的,具有综合性、整
体性和持久性。
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的课程目标或内容是不同的,但也是有直接关联的,不同
是因为数学核心素养强调是
对数学课程内容的整合统筹,整合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
观以促进数学能力的发展。除了核心素
养,也有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或者
以后的社会中人们为了辅助更好的生活而对自然、
社会生活中的事务做出合情合理,逻辑准确
的数学判断的能力,以及参与数学生活的能力。即数学素养是
人们在社会生活时通过数学与所
处环境的事物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规划等能力,也是人们在与周围环
境产生互动时所运用
的与数学有关的策略性的东西。虽然现实生活中问题不一定都是以数学的方式呈现,
但在问题
出现时,用理性的数学思维与数学素养去看待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有人超市去<
br>买东西,买了一两件东西却要和买满满一购物车的人一起在收银台排长队,焦急不耐者就放下
东西
走了。这是一生生活中很普通常见的现象,超市管理者也为此伤透了脑筋。一位数学加运
用数学思维提出
可以设置一个专门的出口给买东西少的人用来快速结算。但是买东西少的界限
在哪里,没有定论。数学家
提出可以用统计的方式统计出每个时间段人们在超市购物的量的多
少,用数据分析得出一个较为准确地分
析,帮助超市管理者设置快速收银台的标准,减轻结算
压力。在此过程中,将数学思维灵活运用与现实社
会问题的解决,提高了生活的质量。用数学
的角度来分析这件事,数学素养高的人会在生活中善于发现问
题,理清问题的脉络主干并将其
通过自己的数感建立起事物间数与数量的联系,认识到问题与数学之间的
关系,即人们结账速
度与购物数量之间的关系。运用数学的方法建立起数据的收集、计算、汇总,进而得
出具有科
学合理性的、经得起考验的、具有说服力的结论。[1]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