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温柔似野鬼°
510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5: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红红的太阳像什么-中班育儿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
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作者:温真亚

来源:《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2017年第06期

[摘 要] 教师对课程理念的理解常常陷入空泛,或认为其没有实际意义. 实际上,课程理念
往往内涵丰富,只有在其得到教学实例的解释时,才能彰显其魅力. 在初中数学中, 当将“人人
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演绎为“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时,其中的“每一 个学
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都有深刻的内涵. 对这些内涵的把握,也能有效促进数学教师的
专业成长.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程核心理念;教学理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 指出:“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
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
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样的阐述凸显了数学教育 的一个核心理念,那就是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从字面来看,这样的论述显然是宏观的,以至于一般数学教师都觉得这样的表述没有“ 实
际意义”,不具有教学指导性. 但在笔者看来,这种宏观论述恰恰反映的是数学教学的方向,尤其是将其视作数学课程的核心理念时,其所代表的意义是丰富的,尤其是对数学教学的方向判
断,更 是对初中数学教学有着显著的启发意义. 此处,笔者撷取其中前一句,并将之演绎为“让
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谈谈自己的理解.
什么才是良好的初中数学教育
笔者起初琢磨这一表述的时 候发现,这样的阐述没有谈“优秀”的数学教育,也没有谈“合
格”的数学教育,而是谈“良好”的数学 教育. 众所周知,这样的不同评价可是我们日常教学中对
学生评价最常用的措辞了. 何以在国家意志 体现的课程标准中使用“良好”呢?后来笔者思考,
还是与前面所界定的主语——“人人”(当然,在具 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就是指学生了)有关,
这种面向全体的理念,决定了“良好”的界定其实是最为恰当 的. 正如课程标准解读所描述的那
样:良好的数学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适宜的、满足发展需求的教育. 当然,从实际教学的角度
出发,对“良好的数学教育”的理解不能只是一个感觉性的判断,而应当是结合 具体的教学实例
形成比较恰当的理解.
以“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 ,这节知识确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为宜呢?如果忽视学
生因素,可能目标就显得比较“标准”,如会用描 点法作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理解反比例函数
的性质,这是知识技能目标. 从阐述上看,这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这样的目标能不能形成“良
好”的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去琢磨. 笔 者研究的依据就是学生的实际: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学习
这一内容时,已经有了正比例函数及其图像、性 质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此

2019年开学第一课-热爱祖国的名人名言


山大本科招生网-公路工程施工合同


上海热线网-旅游活动策划书


职业教育法-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拖拉机学院


四级时间分配-精算专业


关于写景的作文-监理合同示范文本


佩普基诺-2013高考人数


金钱的魔力主要内容-发言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