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保护环境的文章-党支部换届选举程序
龙源期刊网 http:
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作者:胡华明
来源:《速读·中旬》2015年第10期
摘 要:把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
段的《课程方案
》中关于 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
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
辅相成。”这就 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
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
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基本特征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内涵及与它相关的几个概念,再加上总结近几年各地开展小
学数学活动课程
的经验,可以归纳出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
一、主体性
主体性是小学数学活动课程的核心。小学数学活动课程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活
动的主体始终是
学生。可以说,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
伴一起参与完成小学数学活动
课程 目标,这是衡量小学数学活动课程效果的重要标志。
主体性具体体现在:①师生在设计数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②学生在
数学活动中,经
过教师适当的指导,自我决定活动内容、安排活动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
③活动结束后,学生自我评价
活动 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
价。总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能使学生享
受做学习主 人的权利和欢乐。
例如:在安排“数学文艺会”这一数学活动时,首先师生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决定文艺会的
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合作设计活动游戏,排演数学童话剧、数学相
声,讲述数学家的故事,布置
文艺 会会场等;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节目。
这些内容和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
安排和决定 ,这样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排斥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学生自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
离不开教师的指
导和支持。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把握活动的目的,启发学生的积极主动
性,帮助学生总结活动的成败得
失。 这种主导作用贯穿于学生活动的始终。教师导在活动
前,引在活动中,评在活动后。指导的形式不
是直接明示 ,而是间接暗示。当学生在某一环
节出现困难和疑问时,教师适时、适当的指导是举足轻重
的,这将极大地提 高学生活动的质
量,有利于学生在教师高质量的指导下独立完成活动任务。
二、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