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屉原理数学公开课教案

巡山小妖精
590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6:4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作文-情感语录


《抽屉原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70、71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2、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认识“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抽屉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若干根小棒,4个纸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组织学生做“抢椅子”游戏(

请3位同学上来,摆开2条椅子),并宣布游戏规
则。

师:象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什么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
理。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一)出示例1:4枝铅笔,3个文具盒。

1、观察猜测

猜猜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会存在什么样的结果?

2、自主探究

(1)提出猜想:“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文具盒里至少放进2枝铅笔”。

(2)小组合作操作验证:请拿出铅笔和文具盒小组合作摆一摆、放一放。

(3)交流讨论,汇报。可能如下:

第一种:枚举法。

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

第二种:假设法。

如果每个文具盒中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
盒,所以至少有2枝 铅笔放进枝同一个文具盒。

第三种:数的分解。


把4分解 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
1),每一 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的。

(4)、比较优化。

请 学生继续思考:如果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结果是否一样呢?把100枝铅
笔放进99个盒子里呢 ?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师:为什么不采用枚举法来验证呢?

数据较小时可 以采用枚举法,也可用假设法直接思考,而当数据较大时,用假设
法思考比较简单。

3、引导发现

只要放的铅笔数比盒子的数量多1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放进2枝
铅笔。

(二)出示例2:把5本书放 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
进几本书?7本书会怎样呢?9本呢?

1、学生尝试自已探究。

2、交流探究的结果,可能如下:

1)枚举法。

共有3种情况。在任何一种结果中,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2)假设法。

把5本书“平均分成2份”,5÷2=2„1,如果每个抽屉放进2本 书,还剩下1本。
把剩下的这1本放进任何一个抽屉,该抽屉里就有3本书了。

由此可见,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3本
书。
同样,7÷2=3„1把7本书放进放进2个抽屉中,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
少放进4本书。
9÷2=4„1把9本书放进放进2个抽屉中,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5本书。

3、观察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
到。

4、介绍原理。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这一发现,在数学里被称之为“抽 屉原理”,
也叫做“鸽巢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
称 为“狄利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它
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呢。


三、应用原理,解决问题

完成教材第71页

“做一做”
完成教材第72页

“做一做”第1题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活中的例子吗?














曲阜师范学院-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


黄冈市人事考试网-生活的启示


新春贺词-小班音乐游戏


2017元宵节-日记大全200字


学生假期打工-天津中考网上查分


小学生新学期新打算-河南执业药师网


艺术联考-天津科技大学分数线


科普类作文-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