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革命英雄作文
鸽巢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68、69页,例1、例2.
【教材分析】
鸽巢原理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的内容。本单元内容通过几个直观的
例子,借助实际操
作,向学生介绍“鸽巢原理”。使学生在理解“鸽巢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
础上,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题加以“模型化”,会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 “鸽巢原理”的理论
本身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是显而易
见的。但“鸽巢原理”的应用却是千变万化的,它可以
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能常常得到一些令人惊异
的结果。本单元用直观的方法,介绍了“鸽
巢原理”的两种形式,并安排了很多具体问题和变式,帮助学
生加深理解,学会利用“鸽巢
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
过程。实际上,通
过“说理”的方式来理解“鸽巢原理”的过程就是一种数学证明的雏形,有助于提高学
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证明做准备。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这个过程是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能从纷繁的现实素材中找出最本质的数学模型,是体
现学生数
学思维和能力的重要方面。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既好动又内敛,教师一方面要适当引导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
生借助学具、实物操作、或画草图的的方式进行“说理”;另一方面要创
造条件和机会,让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在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
过程,而不是只求结论。“鸽巢原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也常常能遇到实例,
但
并不能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和运用“鸽巢原理”,因此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鸽
巢原理”的“一
般化模型”。六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
有了较大的提高,加上已有的
生活经验,很容易感受到用“抽屉原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
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实践、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
探究“鸽巢原理”的过程,学会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探究性学
习把抽屉原理较为抽象难懂的内容变为学生感兴趣又易
于理解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模
型”,使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模型化。
【教学目标】
1.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
br>单的实际问题。
2. 通过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概括的数学思维。
3. 通过“鸽巢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重点】
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学生:每组10根小棒、5个杯子;小卡、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知:
1.同学们,你们一起玩抢椅子的游戏好吗?老师这里准备了4把椅子,请5个同学上来,
谁愿来?
游戏要求:老师说开始你们就转,停就全部坐下。(教师面向全体学生,背对5名学生)
2.我猜:“现在,有一个的椅子上至少坐2个同学。”我说对了吗?
3.再来一次,我再猜
“不管怎么坐,总有一个的椅子上至少坐2个同学。”对了吗?如果还
这样玩下去,会有不同的结果吗?
(设计意图: 老师通过一个抢椅子的游戏展示了在生活里
“鸽巢原理”问题中的一种,为原
本枯燥的数学课注入了活力。)
其实这游戏里蕴含着一
个有趣的数学原理,想知道吗?那我们就借用小棒、杯子来做实验研
究这个原理。
二、动手实验、 探究新知
(一)研究3根小棒放入2个杯子中,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1、
两人小组合作,要求将小棒全部放入杯子中,并做好记录,看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2.汇报展示。
要求1个学生上台边摆边说,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草图。可能会出现以下
几种放法:
3.引导观察,得出结论。
师:观察2种方法,结合抢椅子的游戏,5个人坐4把椅子,
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至
少坐有2个人。那3根小棒放入2个杯子中,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们发现不管怎么放,总会有一个小杯子里面至少有2根小棒。
强调(至少、总有
)
生2:……
师:还有谁发现了什么?
生3:……
都是这样吗?老师把你们的发现记录下来。“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
根小棒。”(2根)
(二)研究4根小棒放入3个杯子中,结果怎么样呢?
师:照这样推下去,4根小棒放入3个杯子中结果怎么样呢?
1.4人小组合作放一放,并做好记录。
2.汇报展示。
要求1个学生上台边摆边说,老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草图。可能会出现几
种放法:
3.观察所有放法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2
)
根小棒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鼓励每个小组都说出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同,
得出的
结论也就不同。只有通过多种思维的碰撞,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提高,对抽屉原理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刻。)
(三)研究6根小棒放入5个杯子中的现象。
师:照这样的思路,把6根小棒放进5个杯子里,你感觉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1,生2猜测:6根小棒放在5个小杯子,不管怎么放,肯定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
棒。
师:对不对需要实验验证,我们还要像刚才那样一一把所有摆法都列举出来吗?用什么方法
更简
单的方法验证这个结论对错就可以了。
1.4人小组动手试一试
2、展示摆法,引导观察发现:
1生上台演示:6根,每个小杯子放一根,剩下的一根放在其中的一个小杯子。
师:谁和他的分法一样的,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平均分)
师:,既然用平均分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会用算式表示这种方法吗?
生:6÷5=1……1
师:能解释算式里每个数的意义吗?
生:6表示小
棒数,5表示杯子是,商1表示平均每个杯子放进1根小棒,余数1表示还剩
1根小棒。
师小结: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杯子里一定至少有2根”,先平均分,余下1根,不管放
在那个杯子
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杯子里一定至少有2根”。 )
3、学以致用---
照这样的思路,继续往前走:
课件出示:把7根小棒放进6个小杯子里,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根,。
100根小棒放进99个小杯子里,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 )根。
师
:这么大的数字,同学们这么快就得出了结论,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规律了?(小棒的数
量与杯子的数量
有什么关系?))还要操作验证吗?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独立解决以上问题,在展示汇报时学生要说明白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4、引导学生知识点小结:
发现:小棒数比杯子数多1,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放进2根小棒。
(四)研究小棒数比杯子数不是多1的现象
师:如果小棒数不是比杯子数多1,而是多2、3……结果还是这样吗?请同学们接着探究: 1、出示:如果把5根小棒放在3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请在小组内摆一摆,看
哪个小组最快
得出来,开始。
2、交流汇报(小组代表上台边摆边说)
生1:我认为至少有3根
小棒,因为把5根小棒平均分给3个杯子,就还剩2根小棒,所以
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3根小棒。
生2:我认为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2根小棒。我是先把3个杯子里各放1根,这样就还剩
下2
根小棒,我再把这2根小棒分在两个不同的杯子里,至少就是2根小棒了。
师:他们谁说的对呢?
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先平均分掉3根,没问题吧。那这剩下的2根小
棒该怎么分,才能保证至少有几根小
棒?
生:剩下的2根小棒分开放,才能保证至少。
师:怎样用算式表示呢?
5÷3=1……2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操作学具直观演示,很容易的就能理解是“商+1”还是
“商+余数”的问
题。)
2、 深化研究、得出结论:
同桌讨论交流,说说你的想法,并完成小卡。
小棒(根) 杯子(个)
7
9
15
4
4
4
算 式
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放进( )根小棒
4、汇报交流:怎么想?怎么算的?
5、引导发现得出结论
师:我们刚才
研究这么多种情况,大家仔细观察算式,想想:“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杯子
里至少有几根小棒”应该怎
样求?
生:应该是商+1,不是商+余数。
全班交流( 板书:“商+1”)
教师重点强调是“商+1”还是“商+余数”得出的答案。
小结:我们把小棒尽可能地平均分给各个杯子,总有一个杯子比平均分得的小棒数多1。
小结:不管怎放,总有一个杯子里至少有(商+1)根小棒。
7、了解鸽巢原理。
师:同学们知道吗?我们今天发现的原理其实早在200多年前就被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发现
了
,请看大屏幕:
“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
出来的,所以又称
“狄里克雷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师:
回想我们刚才做的小棒和杯子的实验中,谁相当于抽屉(鸽笼)?那小棒就可以看作是
被放进抽屉的物体
(鸽子)。
三、运用原理
铜牌题
(1)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
(2)3个人中至少有( )是同性别的?为什么?
银牌题
(1)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2)扑克牌,抽去大王小王后 ,
在52张牌中,任意抽5张牌,总有一种花色至少抽到
2张,为什么?
金牌题
1.有367个人,他们中至少有( )个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 为什么?
四、师
生总结: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老师相信你们会运用今天所学的鸽巢原理去解
决生活问题!这节课
的探究学习中,我们一起来经历了与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一样的伟大发
现过程。回顾一下,你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
鸽巢原理
小棒(根) 杯子(个)
总有一个杯子至少有:商+1
3 2
2
4 3
2
6 ÷ 5 =1……2
2
10 ÷ 9 =1……2
2
1000 ÷ 999 =1……2
2
5 ÷ 3 =1……2
2
7 ÷ 4 =1……3
2
9 ÷ 4 =2……1
3
15 ÷ 4 =3……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