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身是菩提树-校园文化标语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鸽巢原理》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68页。
学习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探究归纳出“抽屉原理”;
2、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教学难点:
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具、学具准备: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盒子、铅笔、书。
评价设计方案:
1、
通过课堂提问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2、 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入。
师:在我们上课之前,先做个小游戏:老师这里准
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
来,谁愿来?(学生上来后)
师:听清要求 ,老师说开始以后
,请你们4个都坐在椅子上,每个人必须都坐
下,好吗?(好)。这时教师面向全体,背对那4个人。
师:开始。
师:都坐下了吗?
生:坐下了。
师:我没有看到他们坐的情
况,但是我敢肯定地说:“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
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我说得对吗?
生:对!
师:老师为什么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呢?道理是什么?这其中蕴含着一个有趣的数学原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原理。下面我们开始上课,可以吗?
设计意图:教师从学生
熟悉的“抢椅子”游戏开始,让学生初步体验不管怎
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使学生明确
这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
种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开展教与学的活动做了铺垫。
二、通过操作,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课件出示题目:有3枝铅笔,2个盒
子,把3枝铅笔放进2个盒子里,怎么
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
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
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况(3,0) (2,1)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教师注意了从最简单的数据开始摆放,有利于学生观察、
理解,有利于调动
所有的学生积极参与进来。
师:4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
。3
支笔放进2个盒子里呢?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笔?
师:是这样吗?谁还有这样的发现,再说一说。
师:那么,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怎么
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请同学们
实际放放看。(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板书各种情
况。(4,0,0)
(3,1,0)(2,2,0)(2,1,1),
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生:没有了。
师:你能发现什么?
生: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总有”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有
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
生: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师:把3枝笔放进2个盒子里,和
把4枝笔饭放进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
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现了
这个结论。那么,我
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师: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组1生
: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
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
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学生操作演示)
师:同学们自己说说看,同位之间边演示边说一说好吗?
师: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
生众:平均分
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组织学生讨论)
生1: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
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
不管放在那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
生2: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
师:同意吗?那么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呢?(可以结合操作,说一说)
师: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想法汇报一下,
生:(一边演示一边说)5枝铅笔放在4个盒子里,不
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
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
生:6枝铅笔放在5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
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
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
你发现什么?
生1: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你的发现和他一样吗?(一样)你们太了不起了!同桌互相说一遍。
设计意图:教师关注
了“抽屉原理”的最基本原理,物体个数必须要多于抽
屉个数,化繁为简,此处确实有必要提领出来进行
教学。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
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得出一般性的结论: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
一个
盒里至少放进2支。通过教师组织开展的扎实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的有兴趣,
发展了学
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2.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5只鸽子飞回4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
为什么?
(学生活动—独立思考 自主探究)
(2)交流、说理活动。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
生1:如果一个鸽笼里飞进一只鸽子,最多飞进4只鸽子,还剩一只,
要飞进其
中的一个鸽笼里。不管怎么飞,至少有2只鸽子要飞进同一个鸽笼里。
生2:我们也是这样想的。
生3:把5只鸽子平均分到4个笼子里,每个笼子1只,剩下1只
,放到任何一
个笼子里,就能保证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里。
生4:可以用5÷4=1
……1,余下的1只,飞到任何一个鸽笼里都能保证至少有
2只鸽子飞进一个个笼里,所以,“至少有2
只鸽子飞进同一个笼里”的结论是
正确的。
师:许多同学没有再摆学具,证明这个结论是正确的,用的什么方法?
生:用平均分的方法,就能说明存在“总有一个鸽笼至少有2只鸽子飞进一个个
笼里”。
师:同意吗?(生:同意)老师把这位同学说的算式写下来,(板书:5÷4=1……
1)
师:同位之间再说一说,对这种方法的理解。
师:现在谁能说说你对“总有一个鸽笼里至少飞进2只鸽子的理解”
生:我们发现这是必然存
在的一个现象,不管鸽子怎样飞回鸽笼,一定会有一个
鸽笼里至少有2只鸽子。
师:同学们都有这个发现吗?
生众:发现了。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善于运用观
察、分析、思考、推理、证明的方法研究问
题,得出结论。同学们的思维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许多,那
么让我们再来看这
样一组问题。
(二)教学例2
1.出示题目: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
几本书?
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把9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
生1:把5本书放
进2个抽屉里,如果每个抽屉里先放2本,还剩1本,这本书
不管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
有3本书。
板书:5本 2个 2本…… 余1本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3本书)
7本 2个 3本…… 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4本书)
9本
2个 4本…… 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有5本书)
师: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生答完成除法算式。
5÷2=2本……1本(商加1)7÷2=3本……1本(商加1)
9÷2=4本……1本(商加1)师:观察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生1:“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 “商+ 1”就可以得到。
师: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生:“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
2”就
可以了。
生:不同意!先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还剩
2
本,这2本书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两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不是3本书
。
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
讨论。交
流、说理活动:
生1: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分,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不是3本书。
生2: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
在2个抽屉里再
各放1本,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生3∶我们组的结论是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
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
本书”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物体
呢?
生4:如果书的本数是奇数,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
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
少有商加1本书”了。
师:同学们同意吧?
师: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
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
原理”,也
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
应
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
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
一原理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71页第3题。(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小结:经过刚才
的探索研究,我们经历了一个很不简单的思维过程,我们获得了
解决这类问题的好办法,下面让我们轻松
一下做个小游戏。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抓住了假设法最核心的思路就是用“有
余数除法” 形式表
示出来,使学生学生借助直观,很好的理解了如果把书尽量
多地“平均分”给各个抽屉里,看每个抽屉里
能分到多少本书,余下的书不管放
到哪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比平均分得的书的本数多1本。特别是
对“某个
抽屉至少有书的本数”是除法算式中的商加“1”,
而不是商加“余数”,教师适
时挑出针对性问题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了“抽屉原理”。
三、全课小结
设计意图:当学生利用有余数除法解决了具体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这一类“抽屉问题”的一般规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了“抽屉原理”。
四、评价样题
有一副扑克牌,去掉了两张王牌,还剩52张,请五位同学每人任意抽1张,听清要求,不
要让
别人看到你抽的是什么牌。请大家猜测一下,同种花色的至少有几张?为什么?
附送:
一般过去时 (PEP Book 8 Unit 3 Last
Week Unit 4 My Holidays)
Hello, boys and
girls! 今天我们讲一般过去时,分三个方面讲述,大家可要认真
听哟!
I.
一般过去时的概念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个时间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常和表示过去的时间状语连用。如:last year, yesterday等;
也可表示过去经常反复发生的动作,常和often,
always等频率副词连用。
例如:
①I saw him in the street yesterday.
昨天我在街上看见他了。
②Li Mei always went to school on
foot last year. 去年李梅总是步行上学。
II. 一般过去时的构成
动词过去式的构成:
(1)规则动词过去式的构成有四条规则:
①一般在动词原形末尾直接加上-ed。如:look-looked。
②以不发音的字母e结尾的动词,去e再加-ed。如:live-lived。
③末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先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d。如:
stop-
stopped。
④末尾是辅音字母+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然后再加-
ed。如:study-studied。
(2)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式需特殊记忆。如:am(is)-was, are-were, go-
went, come-came,
take-took, have (has)-had等。
III. 一般过去时的几种句型
肯定句结构为:主语+动词的过去式+其它。如:He
went to the toy store yesterday.
他昨天去玩具店了。
否定句结构为:主语+did not (didn't)+动词原形+其它。如:He didn't
go to the toy
store yesterday. 他昨天没去玩具店。
一般过去时的一般疑问句的构成:
Did+主语+动词原形+其它?如:
1)
-Did you go to Beijing last week?
-Yes, we
did. (No, we did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