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数学广角》教学设计
关于清明节的习俗-中学政教处工作计划
第5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单元信息
年级科目 六年级数学 主备人
参与备课人 章或单元主题 第五章《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目标 2、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课题
课型
教
学
目
标
新授课
第一课时抽屉原理(一)
备课人
执教时间
1
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数学广角---
鸽巢问题例1、例2及做一做。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
原理,最先
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因此,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首先,
用
具体的操作,将抽象变为直观。“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
生而言,不仅说起来生涩拗
口,而且抽象难以理解。通过枚举法,使学生探索出
把四支笔放在3个笔筒里共四种放法,在具体操作中
理解“总有”和“至少”。
通过假设法让学生探索出“平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在解决抽屉
原
理时要采取最不利原则。通过操作,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
这种现象,
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让学生在证明
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总结规
律。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
步认识,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而是创造条件,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
现。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
br>确,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
者,适当把
握教学要求。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
的严密性,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
象的“鸽巢”和“物体”。 第一个例题教
学,介绍了较简单的“鸽巢问题”:只要物体数比鸽巢数多
,总有一个鸽巢至少
放进2个物体。它意图让学生发现这样的一种存在现象: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呈现两种思维方法:一是枚举法,罗列了摆放的所有情况。
二是假设法,用平均
分的方法直接考虑“至少”的情况。通过前一个例题的两个
层次的探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方法能
保证“至少”的情况,能用这种方
法在简单的具体问题中解释证明。 第二个例题是在例1的基础
上说明:只要
物体数比鸽巢数多,总有一个鸽巢里至少放进(商+1)个物体。因此我认为例2的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目的是使学
生进一步理解“尽量平均分”,并能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思维的
过程。
对于六年级的
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不易过多地采用枚举法,
在开始探索阶段可以采用,但在课的后
阶段要重点发挥学生地抽象思维能力,通
过学生的不断练习和深化促进“模型化”,形成解决鸽巢问题的
一般解法。在教
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已经了解了鸽巢问题,他们在具体分 得过程中,
都在运用平均分的方法,也能就一个具体的问题得出结论。但是这些学生中大多
数只“知其然,不知其所
以然”,为什么平均分能保证“至少”的情况,他们并
不理解。还有部分学生完全没有接触,所以他们可
能会认为至少的情况就应该是
“1”。我们也应该看到有个别 学困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确有相当在的困
难。这
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和教学中恰当引导,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顺利完成本节课的
任务,让
学生们一起成长。
从特殊的例子到一般的例子,让学生逐步理解鸽巢原理,并建立起数学模型。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初步了解“抽屉原理”。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 学 预 设
复习激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式训练
一、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抢椅子的游戏吗?现在,老师这
里准备了3把椅子,请4个同学上来,谁愿来?
1.游戏要求:开始以后,请你们5个都坐在椅子上,每
个人必须都坐下。
2.讨论:“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两个同
学”这句话说得对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出示题目: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
3个盒子里,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师:请同学们实际放放看,谁来展示一下你摆放的情况?
(指名摆)根据学生摆的情况,师
出示各种情况。
个 性 修 改
学情分析
突破方法
学法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创境激疑
合作探究
板书:(4,0,0)(3,1,0)(2,2,0)(2,1,1),
问题:4
个人坐在3把椅子上,不管怎么坐,总有一把椅
子上至少坐两个同学。4支笔放进3个盒子里呢?
引导学生得出: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
枝笔。
问题:
(1)“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2)“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
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
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我们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
是我们通
过实际操作现了这个结论。那么,你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
直接的方法得到这个结论呢
?
学生思考并进行组内交流。
问题: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把7
枝
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
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你发现
什么?(笔的枝数比盒子
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总结:只要放的铅笔数盒数多1,总有一个盒里至少放进
2支。
教学过程 教 学 预 设
(二)教学例2
1.出示题目:
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把7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把9本书放
进2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
里至少有几本
书?
个 性 修 改
合作探究
(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学生汇报,教师给予表扬后并总结:
总结1:把5本书放进2个抽屉里,如果每个抽屉里
先放2本,还剩1本,这本书不管
放到哪个抽屉里,总有
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总结2:“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2本”只要用“商
+1”就可以得到。
如果把5本书放进
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
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用“商+2”可以吗?(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
谁的结论对呢?(学生小组里进行
研究、讨论。)
总结: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
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有关抽屉原理,你还有哪些疑问呢?
做一做
抽屉原理(一)
例1、有4枝铅笔,3个盒子,把4枝铅笔放进3个盒子里,
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放法?
拓展应用
总 结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4,0,0)(3,1,0)(2,2,0)(2,1,1)
本节课让学生
经历探究“鸽巢问题”的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并能
够应用于实际,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兴趣是最好
的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我以抽扑克牌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
生初步
感受至少有两位同学抽到同一花色,这个游戏虽简单却能真实地反映“鸽巢原
理”的本质
。通过小游戏,一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觉得这节课要
探究的问题,好玩又有意义。这节课,
我们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让学生
在学习中,经历猜想、验证、推理、应用的过程。适当设计形式多
样化的练习,
可以引起并保持学生的练习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整节课
这样
下来,思路很清晰,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学生学得会比较扎实,有所收
获。
教学反思
课题
课型
教
学
目
标
新授课
第二课时抽屉原理(二)
备课人
执教时间
1.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2.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例3.
本例是“鸽巢问题”的具体应用,也是运用“鸽巢问
题”进行逆向思维的
一个具体例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把两种“颜色”看成两个“抽屉”,“同色”就意味着“同一抽屉”。这样,就可以把摸球问题进行转化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基本
掌握鸽巢原理,这节课主要是应用“鸽巢原
理”进行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教学时,重点在于使学生弄清
楚“抽屉”和所
分放物体的个数,通过探究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策略与方法。
分组学习,合作探究。
进一步掌握抽屉原理,掌握抽屉原理的反向求法。
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考的习惯。
教 学 预 设
复习激
趣
目标导学
自主合作
汇报交流
变
式训练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女孩正要从抽屉里拿袜
子。
抽屉里有黑白两种颜色的袜子各10双。突然停电了。小女
孩至少摸出多少只袜子,才能保
证拿出相同颜色的袜子?
学生思考、发言。
师: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就能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个 性 修 改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方法
重点
难点
教学过程
目标导学
创境激疑
二、活动探究、深入了解:
(一)出示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
个。要想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1、学生提出猜想。
2、用预先准备的学具,小组合作交流。4、小组反馈,
师相机板书:
3、得出结论:把颜色看作抽屉。
合作探究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
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二)研究规律
师:如果盒子里有蓝、红、黄球各6个,从盒子里摸
出两个同色的球,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分小组讨论后汇报。
再出示做一做第2题,汇报后得出:问题结论只与球
的颜色种数也就是抽屉数有关。
有红色、白色、黑色的筷子各10根混放在一起,让你
闭上眼睛去摸。
(1)你至少要摸出几根才敢保证有两根筷子是同色
的?
(2)至少拿几根,才能保证有两双同色的筷子?为什
么?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回归生活:你还能举出一些能用抽屉原理解释的生
活中的例子吗?
75页4、5题
抽屉原理(二)
例3:盒子里有同样大小的红球和蓝球各4个。要想
摸出的球一定有2个同色的,至少要摸出几个球?
板书设计
有两种颜色,只要摸出的球比他们的颜色至少多1,
就能保证有两个球同色。
1、在思考应该把什么看成抽屉,要分放的东西是什么时,学生一开始可缺思
考的方向,很难找到切
入点。
2、不同颜色的球的个数,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干扰。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允许
学生借助
实物操作等直观方式进行猜测验证。
拓展应用
总 结
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