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广角——《鸽巢原理》
泉州理工-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教学设计初稿——参考模板
基本信息
教 师
课题名称
学情分析
“鸽巢原理”在生活中运用广泛,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能
遇到实例,但并不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
来理解和运用“鸽巢原理”。教学中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理解“
鸽巢原理”的“一般化模型”。六年级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较大的
提高,加上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容
易感受到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带来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三个例题,例1、例2的内容,教材通过几个直观例子,借助实际操
作向学生介绍抽屉原
理。例3则是在学生理解抽屉原理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会用这一原理解决简单的
实际问题。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课时,例1和例2的内容,主要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重在引导
学生通过实
际操作发现、总结规律,这一内容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力,为以后学习较严密的数学
证明做
好准备。
。
教学目标
1、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原理”。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验证分析等数学活动,发现总结“鸽巢原理”的一般规律。
3、会用“鸽巢原理”解决简单的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鸽巢原理的探究过程,发现、总结规律并理解鸽巢原理。
教学难点:理解“鸽巢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
教学策略:
本节课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了游戏激趣法、讲授法、实践操作法。课堂始终以设疑及观察思考讨
论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学法上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运用教学课件,直观形象的演示
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很快找到鸽巢原理的规律。
教学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的实际问
题,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独立
思考与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年 级
单 位
数学广角——《鸽巢原理》
六年级 教学形式
新授课
一、游戏导入(“猜扑克牌”
的游戏)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教学例1,把4支笔放进3
个笔筒中,可以怎么放? 有
几种不同的放法?”
找出相同点,发现结果:不管
怎么放,总有一个笔筒中,至
少有2枝笔。
3、理解“总有”和“至少”的
含义。
4、让学生观察4种分法,引导
思考
“哪种放法能更容易,更
简便地得出结论呢?为什
么?”
5、既然是平均分,能用算
式表
示吗?(生说,师板书:4÷
3=1……1,至少有2支我们把
它叫做至少数)质
疑:这两个1
表示的一样吗?分别表示什
么?
6、然后顺次出示
“如果把5
枝铅笔放进4个笔筒里呢?7
支铅笔放进6个笔筒里
呢?…… 100支
铅笔放进99
7、得出结论后,教师再抛出问
题“如果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
2,多3呢
?”
8、引出例2:把5本书放进2
个抽屉中,总有一个抽屉中至
师准备一副扑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在黑板上画图表示
教师通过课件演
示
使学生明确——只
有平均分才能使每
个文具盒里的铅笔
最少。
师引导学生发现:
铅笔的枝数总是比
笔筒数多1,不管
怎么放,总有一个
盒子里至少有2枝
铅笔。
教师根据学生回
答,板书相应的除
法算式。
5位同学上台,抽
同桌二人为一组动
手试一试。
采用小组合作的
形式让学生动手操
作,将不同的放法
记录下来。
交流讨论也可以通
过动手摆放找出最
直接的方法。
小组观察比较得出
生自学例2
从学生喜欢的“魔术”入
手,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
提出需
要研究的数学问题。
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鸽巢
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探
究的兴趣,
为后面开展教与
学的活动做好铺垫。
把教材中例1的“铅笔”改
为“小棒”,便于学生准备
来表示上述问题的结果,更
直观。
通过对“总有”“至少”的
意思的单独说明,让学生更
深入地理解“不管怎么放,
总
有一个铅笔盒里至少有
2支铅笔”这句话。
得出“平均
分”的方法,将
解题经验上升为理论水平,
进一步强化方法、理清思
路。
从另一方面入手,逐步引入
假设法来说理,从实际操作
上升为理论水平,进
一步加
深理解。
牌,抽掉了大小王 牌,亮牌,统计。
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
2、课件展示学生的四种放法,两种结果)
小组内观察、比较,学具。且用画图和数的分解
“平均分”的方法。
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比较
个笔筒呢?”(会用算式表示)
少有几本书,学生思考讨论后,
得出结论仍然成立。以此类推
“7本会放进3个抽屉中怎样
呢?9本呢?11本呢?”
9、观察除法算式找出规律:“只
要物体个数比抽屉个数多,总
有一个抽屉至少有商
+1个这样
的物体。”的结论。
10、那如果把9本书放进3个
抽屉,不管怎么放,
总有一个
抽屉里至少放进几本书?为什
么?(至少数是几?至少数还
等于商+1吗?为
什么?)
关键是要弄清楚谁是鸽子,谁
是鸽舍,前面的铅笔(书本)
相当于鸽子,笔
筒、抽屉就相
当于鸽舍。
12、课前我们玩的游戏中,就
含有鸽舍原理(指名解释)
13、师介绍课外知识,拓展了
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巩固练习
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
鸽子。为什么?
2、随意找13位老师,他们中
至少有2个人属相相同。为什
么?
3、5个
人坐4把椅子,总有一
师质疑:什么情况
下,至少数等于商
至少数等于商?
师总结规律:当物
体个数比抽屉数多
时(物体个数不是
时),总有
一个抽
屉中至少有商+1
本书。也就是至少
数=商+1.
课件出示练习题,
生解释原因,加强
巩固。
生观察除法算式,
总结鸽巢原理的规
律。
生运用规律解决问
题
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合
作交流、自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
程,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
动性。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数÷
抽屉数=商数……余数”“至
少数=商数+1”。
回到课开头提出的问
题,揭示悬念,满足学生的
好奇心,让学生认识
到数学
的应用价值。
加1,什么情况下,
11、用“鸽巢原理”解决问题,抽屉数的整倍数
1.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
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为什么? 师课堂小结:我们
4、把15本书放进4个抽屉中,学会了简
单的鸽巢
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
少有4本书,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问题。可以用画图
的方法来帮助我们
分析,也可以用除
法的意义来解答。
板书设计 鸽巢原理
笔 笔筒 至少数
4 ÷ 3 =1…… 1
1+1= 2
5 ÷ 4 =1…… 1 1+1= 2
5 ÷ 3 =1…… 2
1+1= 2
7 ÷ 3 =2…… 1 2+1= 3
8 ÷ 3 =2…… 2 2+1= 3
有余数时 至少数= 商+1
无余数时
至少数= 商
分层作业设计
一、综合应用
1、
15个学生要分到6个班,至少有( )个人要分进同一个班里。
2、
把26块糖分给6个小朋友,总有一个小朋友至少分到( )块糖。
3、新兵训练,战士小王6枪命中了43环,战士小王总有一枪至少打中( )环。
4、咱们班上有54个同学,至少有( )人在同一个月出生。
5、在我们班的任意20人中,至少有( )个人的属相相同。为什么?
二、做一做
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从扑克牌中取出两张王,在剩下的52张扑克牌任意抽牌。从中抽出18张牌,至少有几张是同花色
的?
单位:平罗县城关二小 姓名:王茹艳
日期:2016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