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数学 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温柔似野鬼°
514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19:2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中国人民银行校园招聘-描写桃花的作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安排
一、基本内容
本册教材一共安排了11个单元和三个综合综合活动内容。其中: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7 个单元,包括“认识负数”“认识小数”“小
数加法和减法”“小数乘法和除法(一)”“小数乘法和除 法(二)”“找规律”
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空间与图形领域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和公顷
和平方千米的认识。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即第十单元“统计”。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一共安排了3次 活动,包括“面积是多少”“校
园的绿化面积”和“了解周围的家庭”。
各个单元主要内容的编排后面结合单元知识分析时再作介绍。
二、编排体例上的一些变化
1.以练习划分单元内部的教学内容。
例如,第三单元“认识小数”一共安排了三个练习(练 习五、练习
六和练习七)。其中,练习五配合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的教学,包
括2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是配合例1、例2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巩
固对小数意义的理解,练习小数的读写方法;第二课 时是配合例3、
例4安排的,主要帮助学生巩固对小数的数位顺序、计数单位及其进
率的理解, 练习小数的组成及简单应用。练习六配合小数的性质和大
-可编辑修改-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小比较的教学,也包括2课时。第一课时是配合例5、例6安排的,
主要帮 助学生巩固对小数性质的理解,练习小数的化简和改写;第二
课时是配合例7安排的,主要练习小数的大 小比较,并解决相关的简
单实际问题。练习七配合用小数表示大数目和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教
学, 也包括2课时内容。第一课时是配合例8安排的,主要练习用“万”
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 第二课时是配合例9安排的,主要
练习求小数的近似值。
上述每一课时的内容通常包括1~2 道例题,相应的“试一试”和
“练一练”,以及若干道练习题。例题通过精心设计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和方法,一般有明确的“知识点”。“试一试”一般
涉及例题学习的概念的变 式,数学方法的拓宽、延伸,或应用例题学
习的知识和方法尝试解决一些难度较小的新问题。“练一练” 指向例题
教学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起巩固和消化的作用,一
般不涉及新的知识 点。练习配合例题的教学,一般应在课堂上完成,
主要帮助学生强化认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能 力,增强兴趣。
这样的安排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弱化是
课改以来不 少教师和家长非常担心的事情之一。而练习是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形成技能的必要手段,是锻炼思维、 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和克服困难意志的基本途径,是学习数学的基本方式之一。适当增加
练习的 机会,能为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二,
由于完成每个练习通常都需要几个课时, 这就为教师更加灵活地确定
每课时的教学内容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些较大的单元之后安排“整理与练习”。
本 册教科书一共安排了六个“整理与练习”。每个“整理与练习”的内
容都分为四个板块,即:回顾与整理 、练习与应用、探索与实践、评
价与反思。其中,回顾与整理的关键是唤醒记忆、沟通联系、提升认识;练习与应用以“用”为目标,“练”为主线,练用结合;探索与实践以
动手实践为主要形式,设 计一些探索性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拓宽
思路,提高自主获取知识和发现规律的能力;评价与反思重点 引导学
生反思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与成果,总结得失,改进学法,增强信心。
方式是列出一些评 价指标,让学生对照这些指标给☆涂色,实事求是
地进行自我评价。
教材的上述安排,一是为 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学习方式的多
样化,增强根据内容特点选择学习方式的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 培
养学生对学习过程不断进行反思的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自我评价能
力。
3.根据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当改进了期末“整理与复
习”的编排。
期末 的“整理与复习”分成五块编写。其中,“数的世界”主要引导学
生整理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数与代数 ”领域的内容,练习相关的计
算,并应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图形王国”主要引导学生整理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练习相关
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应用 学过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统计天地”主要引导学生整理本册教科书所学习的“统计与概率 ”领域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内容,练习用复式 统计图表描述相关的数据,进一步提高收集、整
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统计观念。“应用广角”主要 引导学生通过
实际调查、测量和简单实验,收集信息、交流信息,并利用信息解决
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使学生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生活里的广泛应用价 值。最后引导学生
结合整理和复习的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自己的收获与进步,发现
存在的问 题,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力。
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脉络,也有
利于学生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便于学生在整理与复习
的过程中自主完善认知结构,锻炼实 践与应用的能力。

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认识负数
“认识负数” 是根据标准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安排的一个单元,主
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负数,知道正、负数的读 法和写法,知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一、教学内容
认识负数,会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具有相反意义
的量。
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教学用正、负数表示气温和海拔高度(包含例1、例2
和练习一的第1~6题);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教学用正、负数表 示盈亏情况和不同方向的路程(包含
例3、例4和练习一的第7~10题)。
这部分教材的后 面,还安排了一个实践与综合应用“面积是多少”,
为接下来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作些准备。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为什么要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的认
识?
认识负数的主要目 的是为了拓宽学生对数的认识,激发进一步学
习数学的愿望。在系统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之前教学负数 的认识,
主要有两点考虑:第一,让学生联系认识整数的已有经验,着重在整
数范围内初步认识 负数,把注意力集中于体会量的相反意义,有利于
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建立较为合理的有关数的认知结 构。第二,希
望学生随着对小数和分数的进一步认识,逐步丰富对负数的感知,从
而为第三学段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好基础。
2.要注意体会教材安排的认识负数的层次。 < br>这部分内容一共安排了四道例题,第一课时教学例1和例2,第
二课时教学例3和例4。那么,例 1、例2与例3、例4在教学内容
和要求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呢?例1、例2以及与之配合的练习题,< br>学习素材只涉及气温与海拔高度。作为相反意义的量,零上温度与零
下温度,海平面以上的海拔高 度与海平面以下的海拔高度都非常直观
形象,因而用相应的正数和负数表示每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就显得很 自
然,也便于学生理解。例3、例4所涉及的盈亏金额、不同方向的路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程等相反意义的量,相对来说,稍微抽象一些,理解的难度也 相应大
一些。而且,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中,教材还进一步要求学生根据
数轴上的点填出相 应的正、负数,从而在更为抽象的层面上引导学生
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此外,与例3、例4相配合练习题 中,涉及的素
材也更加宽泛,有升降机上升和下降的米数,有评委评分时的加分与
扣分,有存折 上的存入与取出,有水库水位的上升与下降,有汽车上
乘客的上车与下车等。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在建 立初步认识的基础
上,逐步丰富对负数含义的认识,并不断加深体会。
3.如何帮助学生认识正、负数与0的关系?
0是区分正、负数的标准,正确把握正、负数与 0的关系,不仅
关乎学生对正、负数含义的直观认识,而且决定学生能否建立有关数
的合理的认 知结构,并形成相应的数感。教学例1、例2后,先要引
导学生对例题所涉及的正、负数进行分类,通过 分类形成对正、负数
的初步认识。但分类时最好不涉及0,以免造成学生认识上的混乱。
学生分 类后,提出:0是正数,还是负数?让学生借助直观和交流,
认识到:0作为正、负数的分界,既不是正 数,也不是负数。教学例
3、例4后,要通过在数轴上填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0的独特性,
并 明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4.要重视发挥两种不同特点的练习的作用。
为帮助 学生巩固和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教材在练习一中安排了内
容丰富、形式活泼的练习。从教学功能来看,这 些练习大致可以分为
两种类型。第一种,是要求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理解正、负数所表示的
-可编 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如第2题,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正、负 数判断里海水面和马里亚
纳海沟最深处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第二种,
是要求学生用正、负数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如第9题,让学生用
正数或负数表示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 情况。这两种类型的练习,前者
属于理解知识,后者属于应用知识,它们的作用相辅相成。教学中应注意恰当把握。
5.不要涉及负数的大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
概括地说,本单元的教学 要求主要有两条:第一,使学生联系熟
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的含义;第二,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 表
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因此,教学时,应注意不要涉及负数的大
小比较及相关的计算,更 不能提相关的教学要求。但是,可以结合具
体的例子使学生对负数的大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意义有所体会 。例
如,教学例4后的“试一试”,可以先分步出示数轴:第一步,画出带
箭头的直线后,标出 表示0的点;第二步,向右等距地标出1、2等
点;第三步,向左等距地标出-1、-2等点。在此基础 上,让学生
填出图中方框里的数,并讨论:-2接近2,还是接近0?4在3的
左边,还是右边 ?-4在-3的左边,还是右边?-4接近-3,还是
接近-1?等等。再如,练习一的第10题,除了 让学生根据表中的
正数和负数回答教材提出的两个问题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说说:中间
哪几站上 车的人多,哪几站下车的人多?中间第1站上车比下车的多
几人?中间第二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几人?等 等。
6.要准确理解“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的教学功能。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教材在本单元的最后安排“面积是多少”这个实践活动,其目的 主
要有两个:第一,突出图形变换在多边形面积计算中的作用;第二,
让学生初步掌握用数方格 的方法计算不规则平面图形的面积。组织前
两个活动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数出有关多边形的面积,并 在学生
自主探索的过程中适时揭示新的矛盾:图中有些部分不是整格怎么
办?启发学生把图中不 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计算,或通过平移把有
关图形进行转化。最后,比较用不同方法算出的结果,体会 不同方法
各自的特点及合理性。组织后两个活动时,一要引导学生把在此前活
动中初步掌握的方 法加以类推,明确可以把不满整格的都看作半格来
计算;二要指导学生分类计数。可以先把整格的和不满 整格的涂上不
同颜色,再分别数出各有多少格,最后把半格数转化为整格数,并进
行求和计算。

第二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
“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 四边形、三角
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学会解决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实际问
题,并启发学生 自觉积累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经验,以便为
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其他内容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会
应用公 式计算有关图形的面积,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这部分教材分四段安排: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为教材第12~1 4页的例1、例2、例3和练习二,主
要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第二段,教材第15~18页的例4、例5和练习三,主要教学三
角形的面积计算。
第三段,教材第19~21页的例6和练习四,主要教学梯形的面
积计算。
第四段,本单元的整理与练习。
此外,还安排了实践与综合应用“校园的绿化面积”,帮助学 生综
合应用学过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稍复杂图形的面积计算
问题,进一步体会这部 分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由扶到放,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多边形面积计算的一般策略。
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 ,由于学生还没有“通过转化推出
面积公式”的意识,相关的学习经验比较少,所以既要有宏观的策略< br>指导,也要有具体的方法点拨。即,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转
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再让 学生学会“怎样转化”。这部分教材安排了
三道例题,例1通过比较两组图形的面积是否相等,引导学生 进一步
明确:有些复杂的图形可以通过“分和移”转化成相对简单的图形。例
2通过动手操作, 引导学生掌握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具体方
法。例3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 证、初步归纳、
分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通过转化推出
-可编辑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缺少的仅是具体的转化方法,所以教
材着重指导“怎样转化”。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通过计算
平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面 积,启发学生领悟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
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 能拼成
一个平行四边形。例5则通过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猜想、
验证、初步归纳、分 析推理、得出公式”的过程。
教学梯形面积时,考虑到学生不仅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
法”的意识和经验,而且把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与把三角形
转化为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类似的, 所以教材只安排了一道例题,让
学生自主操作并探索梯形的面积公式。
2.要让学生经历公式推导的过程。
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着极为丰富的数学内涵。让 学生积
极主动地参与这一个过程,不仅能锻炼数学思维、发展空间观念,而
且有利于学生领悟一 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强理性精神和创新意
识。因此,要把吸引学生参与推导过程作为教学多边形面 积计算的重
要内容和目标。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
要求三角形的 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例4的教学得以实现。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用公
式或数方格算出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直观判断每个
涂色三角 形的面积。使学生在判断以及表达判断理由的过程中初步认
识到: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 角形。由此,启发学生
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
-可 编辑修改-

云南公务员考试试题-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中国校友录-社会调查报告3000字


广东科学技术学院-快递工作时间


中国农业大学分数线-小学记叙文


晚会游戏-教师师德论文


新疆克拉玛依市-关于感恩父母的诗歌


外贸业务员简历模板-代理人资格考试


英国好声音-学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