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教师用书-五年级人教版数学书答案
河南大学数学院-辞职信
人教版小学数学5年级教师用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五年级上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
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
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
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
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
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
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
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
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
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的乘法和除
法在实际生活中和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这部
分内容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四则运算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
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
。简易方程是小学阶段集中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在这一单
元里安排了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
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在已有知识
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能辨认从不同<
br>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
之间的
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渗透平移、旋
转、转化的数学思想
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和中位数
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
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在平
均数的基础上教学中位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的统计意义、各自的特征和适
用
范围;进一步体会统计和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
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
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
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通过观察、
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初步的数字编码的数学思想
方法,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
律排列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
工作带来便利,
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及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
题
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
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
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
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
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
方程,
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
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
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
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
中
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
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
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
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
识的形成过
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
br>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小数乘、除法计算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数四则计
算在实际生活中以及进一步学习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小学生阶段需要学
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部分的计算教学,
知识容量大,具体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
所以它们既是本册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教材的编排,在内容方面与以往教材变化不大,但在
编排的思想上与以往有较大的不同。实
验教材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内容
的安排、例题的设计、素
材的选取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措施,使得这两部分内容的编排与以往的教材相比
有下面几个
特点:
(1)与前一册教材中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相同,本册教材没有概
括小数乘、除法的意
义,而是让学生在探索解决有关实际问题和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理解小数乘、
除法的
意义,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小数乘法的例1,学生在解决“喜鹊风筝每个3.5元,<
br>买3个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在探索怎样计算3.5³3的过程中,获得对小数乘整数意
义的
体会和理解。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小数乘、除笔算的算理和算法,不出现文
字概括
形式的计算法则。与整数笔算教学相同,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算理,主要由学生通过自主
探索获得,教材展示了学生探索笔算算法的过程,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并注意用学生已有的
知识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例如,小数乘法,例1展示了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主
探索,提出关于3.5³
3的三种不同算法;例2、例3探讨小数乘法笔算的一般算法和算理,
注意借助于学生已有的“积的变化
规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例4则提示让学生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共同归纳出小数乘法计算的一般方法
。
(3)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计算教学从解决实际问题引入,各部分内容的教学都注意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小数除以整数、一个
数除以小
数等的教学,都是从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入手,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具体的计算
方法。而在连乘、乘加
、商的近似数等内容的例题设计上,教材安排了对实际问题的探索,
不仅有助于对所要学习的知识的理解
,而且蕴涵有效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培养。在小数除法单
元还安排了“解决问题”小节,让学生学习用除法
计算解决常见的实际问题,使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教学单元得到扎扎实实的落
实。
归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计算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样的计算教
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小数乘除法的算法,理解算理,获得相关的知识,体会计算
在解决问题
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策略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
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
高数学素养。
2.改进简易方程的教学安排,加强了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册教材
的简易方程单元是小学阶段正式教学代数初步知识的单元。从算术到代数是人
们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认
识过程中的一个飞跃,在数学方法上也是一次突破。在小学阶段
让学生学习一些代数初步知识,学习用代
数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
解所学的算术知识,提高他们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促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
展,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本册实验教材关于简
易方程的安排,在内容上仍然是用字母表示数、解简易方程,以及
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但是在具体内容的编排上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标
准》的教学要求和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
几方面: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
程。
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从学生熟悉的探索规律入手,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
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一个量时,增加了开放性和
探索性,如
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并问学生“你喜
欢哪一种表示方法?”。
又如,教学等式的基本性质,教材用四幅插图展示天平实验游戏,
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呈现探究等式基
本性质的过程。解方程的教学,也是借助天平演示的
插图,展现了解这些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长期以来,
在小学阶段教学简易方程,方程变形的主要依据是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
算术的思路求
未知数。这样的教学利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因而易于理解,但是却不易与中
学的教学衔接,到了中学还
需要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现
在,根据《标准》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
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
法。不仅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而且有利
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3)调整简易方程的教学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
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教材根据《标准》的要求调整了简易方
程的内容,暂不出现形如a-x=b和a÷
x=b的简易方程。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
方程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例如,解形如x±a
=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或
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如ax=b与x÷
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或
乘上a,得x=b÷a与x=ab。这样的解方程过程显然
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更
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在以往的教材中,解方程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
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
后者属于应用。本册教材编排将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
有机结合,恢复计算与应用的
天然联系。在教学解方程时,例题的内容都是实际问题;学习“稍复杂的方
程”时,由实际
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也
有
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材
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
了“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
“观察物体”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
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观察几
何形体,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且不能一次看到物体所有
的面;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物体及
一组立体图形
的形状和位置关系。教材设计了丰富的观察—判断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同
时,练习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表象,结合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从而促进空间
观念
的发展。教材还设计了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
像和思维能力。例
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
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
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表象,不断在脑海中对这些表象进行
组合和调整,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思
维能力得到锻炼。
“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则是在学生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理解
了面积的概
念,会计算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
br>积,形成有关多边形面积的系统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些教学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
解和掌
握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而对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
都显不够。本册教材
在编排上突出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
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
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
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例
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先借助数方格的
方法得到;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图形,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
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计算方法。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
求。三角形的面
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
的
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
积
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给教师和
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这样,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学生探索并体会了所
学各种多边图形的特征、图
形之间的关系、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
还体验了图形的平移、旋转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
法,促使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发展。
4.加强统计与概率内容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
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
通过前四年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一方面重点教学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
公平性,
使学生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教学新的
统计知识——中位数,
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学会求数据的中位数,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
“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
成良好的统计观念。
在具体编
排上,教材首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意选取学生熟悉并感兴趣
的生活事例作为素材,让学
生感受、体会所学知识的含义,为深刻的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打
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可能性的教学,教
材设计了学生经常进行的各种游戏——足球比赛、
跳棋、击鼓传花、跳房子,等等。通过操作、实验、研
讨,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中蕴涵的数
学问题,讨论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而丰富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的体验,形成对这一抽
象概念的正确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数学的角度进行
思考的思
维习惯。中位数的教学也是安排了“掷沙包比赛”的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的、有趣的收集、分析、描述数据的过程中,逐步体会、理解中位数的意义和作用。其次,教材注意以学生已
有的知识
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关于“可能性”的教学,本套教材分两次安排
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教
学,主要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知道事件发
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
的。本册教材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
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过渡
,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
学会用分数的形式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教
材中例题和练习题的设计,都注意在三年级上
册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如掷硬币活动,涂色转盘的设计
等,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
和学习经验去探索和理解新的知识,从而更能积极的参与其中感受和理解
游戏规则的公平
性,形成对等可能性的正确理解。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和计算方法的教学,也是以已学的平
均
数为参照物,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
水
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这样编排,不仅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而且很清晰
地阐明了中位数
的统计意义。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
力是数学教学
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实验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
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
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
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
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
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
广角”单元,安排了简单的数字编码的
教学。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教材通过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
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判断来
探索数字编
码的简单方法。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一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体会运用数字的有规律排列<
br>可以使信息交换变得安全、有序、快捷,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感受数学的魅力;
而且有
利于培养符号感、观察、分析、推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
兴趣和发现、欣赏数
学美的意识。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
问题教
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
部分内容
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
广角”单元以及数学综
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的教学,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设计了“量一量,找
规律”和“铺一铺”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
所学的数学知识(如图形的特征、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等),动
手实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
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
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
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好奇
心。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把
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求知欲,逐步形成稳
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本册实验教
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
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
学内容安排了
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
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
学的
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龄的增长
、视野的扩大等因素,实验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丰富
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
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知识含量
更高的素材:狗的嗅觉细胞数是人
的45倍,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国
际标准书号的含义等,渗透了有关生物、物理、
地理、文化等知识;第七单元例1的主题图,
生动地展示了一封信传递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价
值。第六单元的游戏规则公平性
的教学,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
的形成。这些都为
教师结合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环境保护、健康生活等教育提供了丰富而适合的
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
实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
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
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
望。如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你
知道吗?”等板块。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
数学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大知
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
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到潜
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三
角形、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出,
教材设计了让学生将要探索的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
再研究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进而
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一过程。教学数
字编码的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讨论交流、设计方案
,自己探索数字编码的具体方法,
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又如,在“量一量,找规律”的设计上,
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去
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蕴涵其中的数学规律,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
学知识,
进行自主探索的实践,并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
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
小棒、方木块、钉子板、量角器、三角板、直尺、七巧板、计算器等。本册的教学
需要一些
新教具和学具,这里介绍几种,供参考。
1.简易天平 教学解简易
方程时使用的教、学具(见教科书第53页)。可以购买,
也可自制。制做方法是:用两根木条,一根为
横梁,一根为支柱。在横梁的正中钉一小钉作
为指针,小钉与横梁垂直。顺着支柱的正中划一条垂线。把
横梁的中点与支柱的上端钉在一
起,但不要钉死,使横梁能绕中点转动。然后在横梁两端离中点等距离的
两点,挂上同样大
小的小盘,使小钉和垂线重合,然后再把小盘固定在横梁上。
2.硬纸板做的几何图形 这里介绍两部分学具。(1)用硬纸板做的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和梯形
,用于教学多边形的面积。(2)用硬纸板做的各种常见几何图形。可以用教科书第
127页的图,让学
生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作为教学综合应用活动“铺一铺”的学具使用。
3.骰子 教
学可能性时使用的教、学具,可以购买,也可自制。例如,取出学具中
的方木块或塑料立方体,在每一个
面上分别贴上1~6的数字即可。
4.转盘 教学可能性时使用的教、学具,用硬纸片
剪一个圆和一根指针,根据需要
将圆等分成若干份,涂上不同的颜色。将指针钉在圆心上,使指针可以自
由转动。教学时,
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转盘上颜色区域的大小,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5.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
和学具。如教科书第77页“量一量
找规律”中呈现的“自制简易秤”;教科书第45页的“你
知道吗?”中的“用字母表示计量单位表”等
。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
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
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
内容。各部
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
活掌握。
一、 小数乘法(8课时)
二、小数除法(11课时)
三、观察物体(3课时)
四、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1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
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
解释。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
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
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
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
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上述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由于
小数和整数都是按照十进位制位值原则书写的,所以小数乘法的竖式形式,
乘的顺序、积的对位与进位都
可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解决好小数点的处理问
题就行了。鉴于此,本单元的编排十分注意
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将整数乘
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来。
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对于五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而言,“元、角、分”、“米、分米、厘米”是他们再熟悉不
过的计量单位了。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知识基础,教材从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
风筝”(
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
这样的生活背景
,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角之间、米、分米之间的
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乘法与
整数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2)淡化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突出计算方法的教学。
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要让学生理解小数乘
法的意义,应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入手。但考虑
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根据小数与整数的密切
联系,教材先教学小数乘法,再
教学分数乘法。与原义务教材比,淡化了小数乘法意义的教学,把重点放
在计算的算理和方
法的总结上,引导学生利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解释小数乘法的算理,并由
此总
结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3)应用转化和对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所以,教材紧扣两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
①用转化的方法,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②用对比的方法,处理积中
小数点的位置问题。教材在例3、例4中,均采用对比的方
法,引导学生分别观察因数和积中小数的位数
,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这一关系,
准确找到积中小数点的位置。
③帮助学
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在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
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
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
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
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
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教学建议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
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
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
,在例2“0.72³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
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
,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
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
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
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
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
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³0.8
”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
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
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
的1100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
,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
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
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
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
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
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
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
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4.本单元可用8课时进行教学。
(三)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1)在购物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
教材创设学生喜欢的“买风筝、放风筝”
情景,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
二:①“买风筝”活动不但能引发小数乘整数计算问题,而
且能激发学生自主计算的兴趣;
②利于学生根据熟悉的“元、角”之间的进率,将“3.5元³3”转化
为“35角³3”来计算,
为例2将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来计算做准备。
(2)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解决买3个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多数学生只会列算
式“3.5³3”来表示它们之间的数
量关系,但不会计算。这时,他们可能会用已掌握的小数加法、整
数乘法或其他方法来计算。
教材呈现了三位学生的不同解题思路,体现了尊重学生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
理解的方法自
主解决问题的课改理念。
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数学信息(风筝单价及要解决的问题)引入小数乘整数。
本
例的教学可分两步进行:①让学生了解主题图展示的数学信息。教学时,可将画面上
的四种不同形状的风
筝及单价用课件逐一动态显示。也可用吹塑纸(背面沾上水就能贴在黑
板上)剪下4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逐一贴在黑板上,并标上价格。②根据了解的信息,设计
用单价、数量、总价的关系来解决的实际问题。
如,教师可提问:“你喜欢哪种风筝?你想
买几个?你会算出要付的钱数吗?”由此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
习。
(2)放手让学生利用先前知识经验独立解决“买3个鸟风筝要多少钱”的问题。
学生虽然不会计算“3.5³3”,但利用先前经验,有办法算出买3个鸟风筝需要的钱数。
因此,应放
手让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法独立求出3个鸟风筝的钱数。学生的解答思路除了教
材上显示的三种外,可能
还有其他方法。如,有学生这样解答:“4元³3=12元,5角³3
=15角=1.5元,12元-1
.5元=10.5元。”这些解答的方法都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个
性化的思考结果,应给予充分的
肯定。
(3)引导学生对几种不同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
学生解答后,应将主要的
几种解法有序地、整齐地显示在黑板上,或用实物投影仪显示
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解法作出评价
,并从中选出一种较为简单的方法(如35角³3)
进行重点分析、说理。先让用该法解答的学生说,然
后教师帮助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
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³3→最后将结果1
05角换成10.5元。
这样的说理活动经常进行,就能培养学生有序的说算理的能力。
2.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帮助学生弄清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
本例的设计分为两个步骤:①用
转化的方法将“0.72³5”转化为“72³5”。教材通过
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
转化成整数来思考?”即如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②用动态竖式揭示原理。为了使学生理
解转化过程中每一步的依据,教材显示了用竖式计算
0.72³5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使学生清楚地看
到:①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就转化
为72,这样就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②由
于因数0.72的扩大引起了积的扩大,
所以,要使积不变,必须把扩大到100倍的积“360”缩小
到它的1100。
(2)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要点。
“做
一做”中的第1题,运用对比的方法将小数乘整数和整数乘整数对比编排,使学生
进一步明白小数乘整数
与整数乘整数的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有一个因数是小数,所
以积一般来说,也是小数。小数位数
与因数中的相同。②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部分末尾如
有0,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
而整数乘法中末尾的零是不能去掉的。
教学建议
(1)注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例1中的计算
经验,特别是将3.5元转化为35角的经验来学习
例2。
(2)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整数
乘法经验自主计算“0.72³5”,列出竖式,并尝试对过程
做出合理的解释。
(3)应引
导学生小结小数乘整数的竖式计算要点。在学生理解上述算理的基础上,重点引
导学生归纳用竖式计算的
要点:①按整数乘法的规则进行;②处理好积中小数点的位置。因
数中有几位小数,积中也应有几位小数
;③算出积以后,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用最简方式
写出积,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3.例3。
编写意图
(1)选择与“米、分米”有关的校园生活——换玻璃为学习背景。
以换玻璃的活动
引入小数乘小数的学习,其教学功能有三:①提供学习小数乘小数的生
活素材。由计算长方形玻璃面积引
入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计算,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许
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乘法。②引起认知冲突
。当学生列出“1.2³0.8”的算式来求长方
形玻璃面积时,问题油然而生:“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
么计算呢?”促成学生利用例2的计
算经验,再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把1.2米、0.8米转化为12分米
、8分米,即将小数乘法转化
为整数乘法来计算,使学生又有了一次用转化的方法来学习新知的体验。③
更换橱窗玻璃是
校园生活中的平常事,借此对学生进行爱护公物、保护校园环境的品德教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
教材安排了以下几个
层次的活动:①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么
计算呢?”“也可以把它们看作整数来
计算吗?”引导学生在例2的基础上再一次想到用转
化的方法,将两个因数同时转化为整数,再进行计算
。②动态显示“1.2³0.8”的竖式计算
过程:先将两个因数1.2和0.8,都扩大到各自的10
倍,变成12和8,然后求出积,使学生
清楚地看出两个因数同时扩大到10倍,它们的积就扩大到10
0倍;最后再看积,由于积已
扩大到原来的10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将扩大后的积96缩小到它的1
100,得0.96。
(3)引导学生归纳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
教材
在1.2³0.8的竖式下面精心安排了一个探讨性的问题:“看一看,因数和积的小数
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悟出小数点位置的正确处
理方法,为概括小数乘小数的
计算方法即例4做好准备。
教学建议
(1)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自主学习。
本例的教学可设计以下几个过程:
①让学生看图,读懂图意
,准确地叙述图中给出的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
个问题的条件具备吗?②给足时间,自主找
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自主尝试计算1.2³0.8。③
组织学生共同研讨1.2³0.8的竖式算法及算
理。这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可先让2~3位同
学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并简述其中的道理。如
,有学生可能这样思考:
这个过程表述的各个算式虽然不如教材呈现的
那么简单,但它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
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然后指导学生看书:
请学生对着书说一说“1.2³0.8”的计算算理。
(2)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关系。
教师出示:
提问:“两个
算式中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用
不完全归纳法概括出因数和积的
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为合乎科学地处理小数点的位置提供
操作上的依据。
4.例4。
编写意图
(1)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小结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如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材没有给出统一的法则,只要求学生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
算。如何才能合乎逻辑地进行计算呢?这必
须让学生掌握计算的一般方法。为此,教材组织
学生应用交流的方式,按一定的序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
个序以图、文、式并茂的方式呈现
在师生的眼前: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给积点上小数点(根据
积和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关
系)--->积的小数位数不够,应在前面用0补足。
(2)利用例3后“做一做”中的练习引入本例的学习。
本例学习之前,学生已进行
过一定量的小数乘法练习,特别是例3后面“做一做”中的
3道题,学生记忆犹新。教材及时将学生已做
过的习题作载体,小结出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
这样处理,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又达到了省时
、高效的教学目的。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有序地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时,可按先放后收的办法进行。
①让
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3个乘法竖式(例3后面的“做一做”),自言自语地或与同桌
交流,说一说是怎么
算的。②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
时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序地归
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
上小数点);如何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根据因数
和积的小数位数相等的关系);积的小数位数
不够怎么办(在前面用0补足)。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
了小数乘法的一般方法,而且培
养了学生有序进行思维和简明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2)以上
总结的计算方法,不要求学生记忆,学生只要按上述逻辑性的操作流程进行计算
就行了。
(3)关注小数乘法计算的难点。
“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怎么点小数点?”是小数乘法
中的难点,本例结合上面“做一
做”中的0.56³0.04,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教学时,应提醒学生注意:①要数清楚两个
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②确定积的小数点
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
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5.例5。
编写意图
(1)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
教材主题图以生动的画面向学生讲述非洲野狗追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
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这一情境的创
设,体现了让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课改理念。
(2)使学生理解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教材以“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素材,给出“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
5
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的信息,使学生从具体事件中领会有时
用小数表示两
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3)让学生通过验算检查计算的准确性。
教材通过女
孩提问:“我算得对吗?”引出验算。验算的方法教材呈现了两种,一种是
“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
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
如,对着原式再做一遍。再如,用观察法
,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
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
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
法验算就行。
教学建议
(1)让学生自主阅读、表述题意。
与例3的学习类似,先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
己的话表述题意。尽可能创设让学生表
述的空间。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
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
一说“1.3倍”的含义。
(2)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验算。
当学生列出竖式算出56³1.3的积后,可提问“你用什么方法说明你做对了呢?”或者,<
br>利用教材提供的错例,请全体同学评判:“她算对了吗?”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
对56
³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
织学生对这些方
法进行小结。
(3)注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做
一做”中的两道改错题时,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
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
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
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
³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
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
的。而算式“2.6³1.08=2.708”中,第二
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
数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
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②在观察、分析的
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
与错,另一方面验证自己观察、判断水平的高与低,长期培养,学
生的观察、推理能力会有
显著提高。
6.关于练习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通过练
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运算技能。练
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两点:①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时,应先点上小数点,如果末尾有0,
再把0划掉。②算完后,应检查积的小数位数是否
与因数的小数位数相同,如不同,应找出
原因,看看哪一个计算步骤上出了毛病,并及时改正。
第2、3题,是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技能用于实际的练习。第2题,是联系学生的主要
学习资源——教科书来进行的计算活动。学生作业前,应让他们自主查出五门学科教科书的
单价、然后再
计算、填空。第3题的练习功能有二:(1)估测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要让学
生正确应用估测的方法比
较准确的估出来。如,学生用步测法去估:知道自己的步长约为
0.6米,从自己家到学校约走多少步,
用0.6米去乘走的步数,就是自己家到学校的大致距
离。(2)通过计算自己每天、每周上学要走的路
程,巩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加深对一
千米有多长的具体的感受。
第4题,是应
用因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规律来计算的练习,体现在操作上就是如何在
积里点小数点的练习。本题利用
表格的形式,把6组因数按扩大到10倍、缩小到原来的110、
缩小到原来的1100的顺序排列,使
学生在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填积的过程中,清楚地知道,
如果因数只扩大到原来的10倍,则积也扩到原来
的10倍。表中第一组、第二组就是这种情
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则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
0。表中第三组、第四组就是这
种情况;如果因数缩小到原来的1100,则积也缩小到原来的1100
。表中第五组、第六组
就是这种情况。
第5、6题是综合应用小数乘法和其他数学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第5题结合计量
工具的认识以及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物品的价钱
。本题的关注点是让学生准
确读出台秤刻度盘上表示物品质量的千克数。第6题是用时间、速度和路程之
间的关系来解
决的问题。练习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算出70.5³6.4的得数后,不能先划去积中末
尾的0
再点上小数点,而应先点上小数点再划去末尾的0。
第7题,是小数乘法的笔算练习。
第8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也可以表示倍数的练习。通过
两个已知条件“质量是蓝鲸
的18.7倍、高是蓝鲸长的3.2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时用小数也
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
系,并且比较直观。
第10题,通过探索规律的练习,使学生明
确在小数乘法中,第二个因数比1小时,积
比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小;当第二个因数比1大时,积就比
第一个因数(零除外)大。教
材给出了两组习题,第一组中的第二个因数都大于1,第二组中的第二个因
数都小于1。让
学生经过计算,发现积和因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同时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语言来表述发
现
的规律。
第12题,是应用第10题的规律来进行练习。通过这组练习,加深学生
对所探究规律的
理解。练习时,应提醒学生仔细观察两个因数,看其中一个是大于1还是小于1,然后再
做
出判断。
7.例6。
编写意图
(1)创设一
个“狗帮助人们抓坏蛋”的情境,为学生求积的近似值提供素材,同时让学生
了解到狗的嗅觉非常灵敏。
(2)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
例题给出信息“人的嗅觉细胞
约有0.049亿个”和问题“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使
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许多小数并不一定都要
知道它们的准确值,只需知道它们的近似值就可
以了。同样,在解决许多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当求出若干
个小数的积以后,也不需要保留那
么多的小数位数,只要根据需要求出积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让学生体会
求积的近似数也是生
活、生产的需要。
(3)指出积的近似数的求法和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教材以算出狗的嗅觉细胞为2.205亿个为例,说明如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教学建议
(1)复习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求积的近似数所用的方法同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的方法完全相同。因此,本例教学前,
可组织学生做适当的练习,让他们回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为自主求积的近似数做
好准备。
(2)引导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述题意,自主解决问题。
主题图显示的情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教学时,应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题、读图,并
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如,学生说:“因为狗的嗅觉细胞是人的45倍,所以狗能利用
它的十分敏
感的嗅觉闻出坏蛋身上的气味。”学生把题意表述得越清楚,题中的数量关系就
揭示得越透彻,就能帮助
学生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让学生自主求积2.205的近似数。
当
学生列式求出“0.049³45=2.205”后,提问:“题目要求保留一位小数,如何求积的
近似
值呢?”先让每位学生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请1~2位学习一般的学生上
台解释取近似
数的过程和理由,全体学生对他们的解释作出评价。这样,学生便在交流互动
中,自主掌握求积的近似数
的方法。
8.例7。
编写意图
(1)由小数乘法的一步计算变为连乘、乘加、乘减的两步运算,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
前面的小数乘法,都是一步计算。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以后,引入连乘、乘
加、乘减两步计算
,把小数的加、减与乘法融在一起,巩固加、减计算技能,提高综合计算
能力。
(2)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学习连乘、乘加、乘减运算。
生活中需要用连乘
或乘加、乘减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这里选择学校图书馆用正方形瓷
砖铺地为素材,设计了“用100块
瓷砖来铺,够吗?”“110块呢?”的问题,解答第二问
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思路。教材呈现了连乘、
乘加的方法,通过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引导
学生学习连乘、乘加运算,使学生体会小数的混合运算也是
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尝试解释解答的结果。
由于本题中的数量关
系比较简单,所以,当提出“用100块瓷砖来铺,够吗?”“110
块呢?”以后,应为学生提供独立
列式解答、用自己的话表达解答过程的时间,逐步培养学
生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意识。
(2)告诉学生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
由于运算顺序是一种
规定,不必讲太多的理由,所以当整数四则运算扩充到小数后,可
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连乘、乘加、乘
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相同。
9.例8。
编写意图
(1)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教材分两个层次编排:①给出三组算式,让学生观察、计算,找出每组中两个算式的关
系。②用归纳的方
法类推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活动,逐步
培养学生合情推理的能力。
(2)应用乘法运算定律教学简便运算。
应用乘法运算
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例8安排了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
简便的例子,使学生体会到,一
道比较复杂的小数乘法算式,如果能用运算定律进行变换,
中间有些计算只需口算,这样整个计算就变得
简便了。
教学建议
(1)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教学前,可以复习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学生说出后最好把这些定律写在或贴在黑板
上。可以让学生说
一说,三种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是什么。在学生明确这些数的范围都是整
数后,可以举出书上的例子,还
可以让学生任意举一个例子,看看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是不
是相等。从而得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
数也适用。然后着重提问:现在乘法的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也适用了,那么在讲到这些乘法
运算定律时,要理解包括哪些数?
使学生明确,现在乘法运算定律中数的适用范围包括整数和小数。
(2)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元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
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这里可以引导
学生类推。教学0.25³4.78³4时,可以提问:这道题
怎样做比较简便?启发学生想第一步
怎样做,应用哪条乘法运算定律。在学生明确了原式可以应用乘法交
换律改写成0.25³4³
4.78后,再提问学生:第二步怎样做,应用哪条运算定律?教学0.65
³201时,也要提问学
生怎样算比较简便。应用哪条运算定律。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然后说明实
际做题时虚线框里的那一步可以省略掉。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
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出错的
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如,练习二的第4题“
1.5³105”和“1.2³2.5+0.8³2.5”都要
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
³105”中,是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而在“1.2³2.5
+0.8³2.5”中,则是乘法分配律
的逆向应用。
10.关于练习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
,是求积的近似数。练习时,提醒学生注意:①看清题目要求,按要求取积的近
似数,保留小数位数;②
计算要仔细、要检查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是否正确。
第2、3题,是应用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第3题,通过计算世界
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质量(35吨),又通过与“明明”介
绍的当今一台手提电脑的质量(2.5
千克)直观对比,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的惊人发展,激发起学好科
学知识的热情。
第4题,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练习时应让学生看清题意及题中数据,思考清楚
了再动笔。
第5、6题,是用连乘、乘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中有的条件比较隐蔽,学生需在
分析清楚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去寻找。如,第5题,饮料5箱,每箱24瓶;第6题,
4个成
人和1个小孩。
第7题,是小数乘法的改错练习,题中呈现了两种学生容易出
现的错误。如在看到50.4
³1.9-1.8时,学生容易一见1.9-1.8就算出结果,从而导致
计算错误;又如在计算3.76³
0.25时,容易点错小数点。因此,练习时,应再三提醒学生注意运
算顺序;做小数乘法时,
一定要算好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再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第9题,是用乘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题中注明可以使用计算器,使学生感受到在计
算步数比较多时,使用计算器比较方便快捷。
第8、11、12题,是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13*题,是一道开放题,要应用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填空。答案不止一种。如:25.35
=(
)³( ),根据65³39=2535,可以有几种填法:
① 25.35=0.65³39
② 25.35=6.5³3.9
③ 25.35=65³0.39
第1
4*题,题中的2.56秒,是激光从地球到月球又从月球反射回地球所需的时间,也就
是激光从地球到
月球所需时间的2倍。求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的算式是:30³2.56÷2=38.4(万
千米)。
课题: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在买风筝的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
课件显示风筝专卖店的一
角,动态、醒目地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也可用吹塑纸剪好四种风筝一一贴在黑板上
,同时标上它们的价格。
1.看图叙事导入。
老师用一段能撩拨儿童心弦
的话语叙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休息日,几位小朋友买风筝、
放风筝的有趣活动。然后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
4种风筝,提问:“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
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
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
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将四种风筝标上序号):
2.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个风筝(1),要多少
钱呢?”请学生当一回售货员,算一
算买3个风筝(1)需要的总价。
二、自主计算“3.5元³3 =?”,体现计算策略多样化
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
上。学生的计算思路
可能有以下几种:
3.重点分析、研讨第④种算法的算理。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在肯定前面三种算
法后,着重引导学
生分析第④种算法。
师:上述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
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④种算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
键一步是将小数3
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教
师边小结边在黑板上写出如教材
所示的乘法竖式:
4.课堂练习。
在上述表中增加一栏“
总价”(课件动态显示,或在黑板上临时画出)。请学生算出买其
他三个品种的风筝所需的钱数,并填在
表中。
三、教学例2(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1.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出示算式0.72³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
教师不作任何提示,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列出竖式。在学生尝试
练习的基础上,采用说理与分析式同步
进行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①先将因数072转化为整数。转化的方法是将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③由于因数0.72扩大到它的100倍。
所以积360应缩小到它的1100。
2.将积化成最简小数。
请学生观察积3.60,提问:“与3
.60相等的小数是多少?”(3.6)告诉学生,算出积以
后,可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将积中小数末尾
的0去掉。
3.小结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
对照算式3.5³3、0.
72³5,提问:“想一想,在做小数乘整数的乘法时,你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
最后又干什么?”在学生依次说出小数乘整数的过程时,帮助学生理出小数乘整
数的一般方法:
① 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
② 按整数乘法算出积;
③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以上小结的方法不要学生记忆,只要理解就行。
四、巩固练习
1.完成例2“做一做”中的第1、2题。第1题完成后,应组织学生
讨论:小数乘整数
和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应引导小结,不同点有二:①小数乘整数中
有一
个因数是小数,整数乘整数中两个因数都是整数;②小数乘整数的积中,若小数末尾有0,
这个0可以去掉,但整数乘整数积中末尾的0是不能去掉的。
2.完成练习一第1~3题。第
3题可放在课后进行,应先让学生用较合理的方法估出自
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然后再来做第3题。
二、小数除法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
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能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
截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
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
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小数除法可以根据小数点处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另一种是除数是
小数的小数除法。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除数是
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
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让学生弄清
算理,切实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数
除法的重点内容,教材在编排时重点突出怎样把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商的近似值和循环小数都是进一步研究商,通过学习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处理
商,并认识循环小
数等有关概念。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既可使学生学习借助计算工具探索数学规律,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以上内容具体安排如下。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展示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
首先在小数除以整数中,教材让学生根据已
有的知识经验对小数除以整数进行探究,呈
现了把千米数改写成米数,将小数除以整数转化为整数除法来
计算的方法,通过与小数除以
整数的一般方法的对比,使学生看到两种方法的联系。其次组织学生对一些
关键问题进行讨
论,比如在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位数不够怎么办?商的整数部分
不
够商“1”时,为什么要写“0”,通过对这些关键问题的探讨,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第三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都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
(2)计算内容紧密结合现实情景。
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计算内容更是如此,因此教
材注意从现实情景中引出计算
内容,在计算练习中,也尽可能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比如购物、
乘车、计算用水
量等,让学生体会计算的现实意义,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适时引入计算器。
小数除法计算的步骤比较多,适宜使用计算器。教材把握时机,不仅
在新授内容和练习
中让学生适时使用计算器,而且还专门安排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使学生通过亲身
体验,
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教学建议
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本单元内容与旧知识
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以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
同时乘上相同的数(0
除外)商不变,以及小数点位置移动规律等知识为基础来说明的。小
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
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
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
的学习奠定好基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除法的重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
齐要涉及数的含义
。如,22.4÷4=5.6
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
十分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
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应该写
在商的十分位上。故此,
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小数除以整数
(第16~20页)
部分内容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商的小
数点定位问题。
1.例1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教材创设了王鹏坚持
晨练的情景,让学生解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的问
题,由“4周跑步22.4千米”的信息列出
算式:22.4÷4,引出小数除以整数。
(2)在此基础上,教材提出“想一想:被除数是
小数该怎么除呢?”围绕这个问题,
教材呈现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千米数转化为米数,把小数除以整数
的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来做。另一种是一般的小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教材的重点放在第二种方法的理解上
,着重说
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为了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竖式中在除过被除数的整数部
分还有余
数后,着重说明要把它转化成较小的计数单位表示的数,并与被除数中原有的同单
位的数合并在一起,再
继续除。如,除到个位余2,把2化成20个十分之一,并与被除数
中原来十分位上的4合并在一起是2
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
十分之一,所以要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来表示
,从而使学生明白“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
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建议
(1) 教学例1前,可以先复习整数除法,如,224÷4。
让学生明确,每次
除的被除数和商是多少个百,多少个十,或多少个一,为后面理解小数除
法的算理做准备。
(
2)出示例1,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中传达的信息,结合图意列出算式:22.4÷4,让学生尝
试着计算
。在此过程中,应给学生必要的引导。如“能不能把22.4转化成整数来做?”“把
22.4千米转化
成22400米来做时要注意些什么?”“如果不转化,直接用22.4÷4,你会遇到
什么问题?怎样
解决?”。在研究竖式计算时,应着重使学生理解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
数点对齐的道理。最后还可以
将整数计算和小数计算的竖式对照,从而使学生明确:除数是
整数的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基本相同
,不同的只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
(3)订正“做一做”时,要特别注意学生处理商中小数点的情况。
2.例2、例3。
编写意图
(1)例2、例3是与例1的情景相关的不
同问题,这两道例题是小数除以整数中比较特殊
的两种情况,例2是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例3是除
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教
材用“为什么要商0呢”、“接下来怎么除”等文字突出这两道题特殊
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
导学生探讨出“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再除”和“除到被除数的小数
末尾还不
能除尽,要添0再除”的结论。这样,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特殊情况全顾及到了,学生就能比较完整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了。
(2)另外,例3的编排中出现了王鹏“每天跑5
分钟”这个“多余”条件,这样既有利于
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和利用,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教
师用王鹏“每天跑08
千米”和“每天跑5分钟”这两个条件提出新的问题。
教学建议 <
br>(1)例2、例3的教学,可以由例1的情景图通过改变图中人物对话的方式引出。教师可
以先不
给任何提示,让学生用例1的方法尝试计算,进而师生重点讨论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
使学生明确:①整
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继续往下除。②除到被除数的末位仍然
有余数,要在后面添0继续除。
(2)在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要关注学生的
想法
,在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通过学生的相互启发、相互
影响获得解决问题
的方法。
3.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4主
要是结合前三个例题的计算,引导学生回顾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步骤以及
要注意的问题。
(2)在回顾总结的基础上,教材在“做一做”中用改错的方式,提醒学生注意计算过程中
的一些问题。
如,不要忘了定商的小数点;哪位不够商1,商0,用0占位。
(3)由于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验算
方法是相通的,所以对于小数除法,教材没有单独说
明验算的方法,而是让学生结合计算独立思考如何验
算,这样有利于沟通知识之间的相互联
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建议
(1)在归纳总结小数除以整数计算方法时,既可以像书上那样结合前三个例题进行,也可
以单
同两道类似例4(1)、(2)的题,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2)总结时,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再总结
。结合例4(1)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一般计算方
法,结合例4(2)总结小数除以整数中一些特殊情况
的处理办法。
(3)小数除法的验算,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整数除法是怎样验算的,然后思考能不能把
这
种验算方法应用到小数除法上来,再通过验算让学生感受到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除法
的
验算方法是相通的,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小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4.关于练习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整数除法和整数是小数的除法的
对比,让学生理解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小数
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商的小数点的处理
问题。
第2题、第3题都是解决问题的题,第2题配合例1,第3题例2。
第4题、第6题是计算题,学生练习时要注意竖式的书写要求,以及商的小数点的对位问题。
第8题可以结合例2的教学进行练习,使学生明白被除数个位不够商1的原因是被除数整数
部分上的数比
除数小,知道了这一原因,学生就能直接判断哪些算式的商大于1,哪些算式
的商小于1了。
第5、7、9、10题都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第5题学生可以通过计算了解非
洲蛙的跳
远记录;第7题有节水教育的功能;第9题是两步解答的题目,并且一题多问,有
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
活性。
第11题,通过填表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后面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做准备。表填完后要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被除数是0.15,除数是
0.
5,商应该是多少?虽然学生这时没有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但凭借表中的商不变规律,
是可以类推出
的,这样为一个数除以小数获得一些感性认识。
(第21~22页)
本段内容是小数除法的重点,关键在于要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
整数的除法。
1.例5。
编写意图
(1)例5教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由编“中国结”的情景引入。
(2)在计算方法的探讨上,
教材用“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的文字突出讨论重点
后,用小男孩的话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
方法是“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教材呈现了根据
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一同扩大到原来的100
倍,使除数变成整数的过程。为了便
于理解,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怎样把除数变成整数;并且最后
通过原来的竖式说明简
便的方法,即划去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以及被除数的小数点,说明除数和被
除数都扩
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都向右移动了两位。
教学建议
(1)教学前
可以先复习一些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有关的知识,如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
商不变性质,为新知识的学
习做好准备。
(2)出示情景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列出算式,并引导学生思考 “7.65÷0.
85中除数是
小数怎么计算?”“可以把除数转化成整数来计算吗?”可能有的学生会提出把题目中的米
数都改成厘米数,用整数除法计算。也可能的学生会根据复习的启示,说出可以把除数和被
除数
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再计算。这时,教师可以肯定第一种方法是正确的,但是要
着重引导学生理
解和掌握第二种方法。
(3)在研讨第二种方法时,应着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把除数和被除数都扩
大到原来的
100倍呢”使学生明确:把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后,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使商不
变,
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4)教学7.65÷0.85的竖式时,应说明把
0.8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是85,7.65扩大到原来
的100倍是765。并说明为了简便,根
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把小数扩大
到原来的100倍,只要把它们的小数点都向右移动
两位。在竖式里把除数和被除数中的小数
点以及没有用的“0”划去。
2.例6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6教学被除
数的小数位数比除数小数位数少的情况。教材通过学生提问“被除数的
位数不够怎么办?”的方式,引起
学生思考。并通过虚线框里的图示说明在把除数变成整数
小数点要向右移动两位,而被除数12.6只有
一位小数,所以要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
(2)“做一做”第1题,着重练习怎样移动小数点,
使除数变成整数。第2题,呈现了小数
除法中学生容易出现的两种错误,主要是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让学
生通过矫正这两类错误,
明确计算小数除法要注意的问题。
教学建议
(1)教学例
6时,可以先让学生联系例5的方法,想一想这道题该怎样计算?有什么问题?
当学生发现在把被除数和
除数同时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时,“被除数的位数不够”这一问题时,
让学生围绕着这个问题讨论解决的方
法。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里被
除数中只有一位小数,小数点要移到哪里?”并提
醒学生回忆:“过去学习小数点移动位置
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时,如果原来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办?”讨论
交流完后,教师结合学生讲
述板书竖式,着重说明划掉除数中的小数点,使除数变成整数,要注意除数的
小数点向右移
动了几位,被除数中的小数点也要相应地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少几位就补几个“0
”。
(2)教学例6后,小数除法的教学基本完成,可以引导学生对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小
结。小结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加以提炼。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
引导学生把
小数除法总结出三个步骤: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
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
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第23页)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
生活中,并不总是
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
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1.例7。
编写意图
(1)教材首先告诉学生取商的近似数是实际应用
的需要,再通过爸爸给王鹏买羽毛球的情
景,让学生理解在现实生活中,除法会遇到除不尽的情况,这时
可以根据需要取商的近似数。
由于小数除法除不尽时计算比较复杂,教材适时引入计算器,把重点放在
如何根据生活实际
的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做一做”中的题是让学生计算除法,
并分别取保留一位、两位和三位小数的不同的近
似值。
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以复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为新课的学习做准备。
(2)教学例6,可以
先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式计算,有条件的可以用计算器计算。当学生发
现除不尽时,教师可以说明实际计算
钱数时,有时只算到“分”,让学生想一想:这时需要
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使学生明确,
算到“分”,就是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
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然后
再让学生思考:如果要算到
“角”,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3)教学例6后
,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强调计算商时,要比需
要保留的小数位
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还可以让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
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使学生
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的是,
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
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
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根据学生的接受情
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
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
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
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
除得的商的
末一位上加1。
(4)学生做完“做一做”以后,可以说一说它们不同的近似值分
别是怎样取的,要明确知
道计算出的数中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
”省略尾数。
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了解学生是否处理正确。如45.5÷
38,
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是1.2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否一样。
2.关于练习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学生完成后,应让他们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第2、4、5、6题,都是用小数除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小数除法
的方法,另一方面还可了解一些信息,比如世界
上最大的鸟、最重的苹果等。
第3题,通过小数点在被除数和除数中位置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商的变化
规律。从上往下观
察:左边一栏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动一位、两位;右边一栏被除数不变,
除数
的小数点同时向左移到一位、两位。左边一栏,可以让学生根据第1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
说出第2、3小题的得数。右面一栏,可以在算完后,让学生观察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引起小
数的变化后,
商有什么变化。
第8题,用商不变性质来填数。可以让学生将第一栏右面各栏中已填出的被除数、除数
或商
与第一栏中对应的数比较,看有什么变化,来考虑空缺的格内应填什么。
第7题、第9题
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其中第7题可以提很多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多少
位学生”“一共要花多少钱”
“每个学生一共要准备多少钱”等,要鼓励学生提问题。第9
题比较谁家节水多的问题,基本思路是算出
每月的水费后再进行比较。这道题中隐含了“上
半年是6个月”、“第二季度有3个月”这些中间条件,
综合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
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再确定解题的方法。
第10题,求商的近似数。由于商是近似数,用乘法验算,不好说明结果正确与否,用再除
一遍的方式验
算,又要两次笔算,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这里要求
用计算器验算。
第12题,是填运算符号的题。需要学生应用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根据等号右边得数与左
边已知数大小
比较,来判断该填什么运算符号。答案是:
81³0.5=40581÷1.5=54
81÷0.5=162 81+1.5=82.5
思考题的解法比较多,比如先看12.5
元中包含多少个2.5元,由12.5÷2.5=5中,可知停车
时间是1+(5-1)³0.5=3(
时);也可以用总钱数减去2.5元后,再看剩下的钱包含多少
个2.5元,就有多少个0.5小时,再
用这个时间加上1小时,也是李叔叔的停车时间。当然,
学生还有其他的多种解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
加以肯定,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27~28页)
循环小数是新知识。这部分内容概念较多,又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1.例8。
编写意图
例8教学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重复出现的情况,为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
教材创设了王鹏赛跑的情景,通过解决“王鹏平均每秒跑多少米”的问题,引出400÷75。
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发现这道题无论除到小数点后面多少位,都除不尽。由此让学生观察
这个竖式,看
有什么发现。学生会发现余数重复出现,商也重复出现。
教学建议
(1)为了感受重复现象
,教学前可以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重复放映一些电影
片段、重复讲一个故事片断。然后告诉
学生,不但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计算中也会遇到
一些重复现象,为引出课题做孕伏。
(2
)引入例8时,可以沟通本节内容与上节内容的联系。如告诉学生,前面我们发现有些
除法总是除不尽,
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除不尽时商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3)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计算,多除出几位
小数,让学生观察竖式看发现了什么。学生会
发现商的小数部分总是不断商3,余数总是25。让学生想
一想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地出现3?
如果继续除下去能不能除尽?使学生注意到因为余数总是重复出现2
5,所以商就重复出现
3,总也除不尽。最后的得数告诉学生可以用5.333„的形式表示,并说一说
这个省略号表示
的含义。
2.例9。
编写意图
(
1)例9通过计算两道除法式题,呈现了除不尽时商的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某位起重复出
现某个数字;另
一种是从某位起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由此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
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
br>(2)接着,教材用想一想的方式组织学生讨论“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
的商会
有哪些情况”。由两个数相除时商的两种情况,介绍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以前学生对小数概念
的认识仅限于有限小数。到学习了循环小数以后,小数概念的内涵进一
步扩展了,学生认识到除了有限小
数以外,还有无限小数,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你知道吗?”介绍循环节的概念,说明循环小
数的简便记法。这些知识只是让学生了解,
不要求掌握。
教学建议
(1)例9中第
1小题商的情况同例8,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说出商的特点。第2小题78.6
÷11,当计算到商的
第三位小数时,可以让学生停下来,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
出两位小数,并和除得的前几步比
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什么样?通过观察和比较,
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
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可能的话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2)在此
基础上,可让学生比较一下例8、例9三道题的商,使学生看到:400÷75和28
÷18的商,从小
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
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
重复出现数字4和5,这个商可以写成7.14545„由此说明循环小
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
便记法。
(3)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后,还可以结合一道除法题,如
保留两位小数:130÷6=21.666„
≈21.67
指出,今后计算小数除
法,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
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
4)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时,可以结合两个数相除的实例让学生讨论,明确如
果不能得到整数
的商,会有两种情况。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说明我们现在学
习的小数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
,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第29~31页)
在探索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
小数位数比较多
的乘法等,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这样可以减轻学生的计算
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
找规律。因此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
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
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1.例10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10包括“用计算器计算——观察发现规律——用规律写商”三部分。其中商的规律
是:都
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如:
1÷11=0.0909„的循环节是09;
2÷11=0.1818„的循环节是18;
3÷11=0.2727„的循环节是27;
4÷11=0.3636„的循环节是36。
根据这一规律就可以直接填出下面一组题的商。
(2)“做一做”探究乘法计算的规律。
教学建议
(1)学生对规律的发
现要经历一个观察、对比、分析等过程,所以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留
足发现规律的时间。可以采用学生先
独立发现,再小组交流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既给学生
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又能借鉴同伴的发现结果,
还能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中要
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能获
得成功体验。
(2)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要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
己应
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2.关于练习五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要求学生计算除法,如果商是循环小数
的,只要除到出现两个循环节时就可以了,并
指出哪几个数是依次重复出现的。
第2题要求用
计算器算。计算器计算除法时,当商是无限小数时,有的计算器会自动将计算
结果按“四舍五入法”保留
一定的位数,比如9.4÷6计算器上显示的商为1.5666667,是个
近似数。由于这道题使用的
是等号,所以需要学生把近似数“还原”为循环小数,这对学生
来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教学中要加
强引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个难点。
第3题,最后一题可以让学生先把用简便记法表示的循环小数写出前
四位小数来,再写出保
留三位小数的近似值。
第6*题中比较循环小数的大小,与以前学的比
较小数的大小方法相同,但比较时要把循环
小数的简便记法进行还原,如比较
○1.233时,要先把“还原”为1.232323„再和1.233进行比较。为了便于比较,可让学生多写出几位小数来,再比较。
第7、8、9题都是探索规律的题目。
第7题计算出的结果是:1234.5679³9=11111.1111
1234.5679³18=22222.2222
1234.5679³27=33333.3333
1234.5679³36=44444.4444
1234.5679³45=55555.5555
1234.5679³54=66666.6666
第8题计算出的结果是:6.66³66.7=444.222
6.666³666.7=4444.2222
第9题第(1)题的规律是:前一个数除以2
.5等于后一个数,所以横线上应填0.4,0.16。
第(2)题的规律是:前一个数除以2等于后一
个数,所以横线上应填0.875,0.4375。
(第32~35页)
本小节安排了有特殊数量关系的连除问
题和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
商的近似值的问题,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小数除法,另一方
面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1.例11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三年级下册已学习过用连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这里出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需连除解
决的问题。
其特点是:总量与两个变量有关系,并随着两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例
11中一周的产奶量220
.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
这类问题的应用比较广泛。 (2)例11是知道3头奶牛一周的产奶量,求每头奶牛一天的产奶量。题中“7天”这个条
件通过
“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学中要引起重视。
这道例题的重点集
中在解题方法的探讨上,教材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教师在教学的时候
要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引导学
生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如小男孩是用“先算1头奶
牛一周的产奶量,再求1头奶牛1天的产奶量
”来描述自己的解题思路的,而不是停留在“先
用220.5÷3,再除以7”的描述方式上,这样可以
帮助学生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
另外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
考,主动解决问题。并且采取
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两个学生的思路、解
题过程都没有完
全呈现,让学生参与完成。
(3)“做一做”也是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题目
,但和例11不同的是,在解决问题中不但
要用到小数除法,还要用到小数乘法,知识的综合性更强。和
例11一样,教材也是通过学
生的对话强调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数量关系,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建议
(1)在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时,可以采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的方式
进行。
如果学生独立思考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提示,比如问学生“能一步算出每头奶
牛每天的产奶量吗”,“如果不能一步算出来,那么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为了帮助<
br>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教师也可通过线段图形象地表示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教学中要鼓励
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同学都掌
握多种解题方法,这样会给学生造
成不必要的负担。
(3)在例题和“做一做”的教学中,重点都要落到解题方法的分析上。
2.例1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
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
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
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
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计算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
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
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舍”还是“入”。如第(1)题要将2.5
千克香油分装在能盛0.4
千克的瓶子里,求需要多少个瓶子。计算结果是6.25个,按“四舍五入法
”取近似值,需
要6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1个瓶子,所以需
要7个
瓶子,这里就要用“进一法”将6.25中的小数点后面的尾数舍去,向个位进1,变成7。而<
br>第(2)题求红丝条可以包装几个礼盒,则要用“去尾法”,将16.666„中小数点后面尾数去
掉,得近似数16。
最后教材强调“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2)“做一做”是“去尾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建议
(1)教学例12
第1小题时,受知识迁移的影响,学生多数要想到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
的近似值。教学中要抓住这点
启发学生思考“6个瓶子能装下2.5千克香油吗”,让学生理解
这里要“进一”的原因后,老师这时候
可以告诉学生,一般情况下采用“四舍五入”法取商
的近似值,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际需要
取商的近似数。
(2)教学例12第2小题时,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包装17个礼盒不够,这时需要
用什么
方法取商的近似值”,尽可能地在“需要”两个字上下功夫,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现实意
义。
(3)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进一法”或“去尾法”,尽可能地<
br>让学生感受这些方法的现实意义,增强学生应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自觉性。
3.关于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时,要关注对学生的解题思
路的指导。比如第2题学生要首先想到求“客
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应该用“客车的速度-货
车的速度”,然后再思考客车和货
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第5、6、7题都是取商的近似值,
练习时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情景思考取近似值的方法。第
5题没有特殊要求,可以用“四舍五入”法取商
的近似值,但是具体要保留到哪一位,就需
要学生来进行分析。一般说来,这道题保留整数或保留一位小
数都是有道理的,它分别表明
雨燕的飞行速度是信鸽的2倍或2倍多一些,教学中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保
留小数位数的理
由,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第6题和第7题是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其中第6
题要用到“去尾法”,第7题要用到“进一法”。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第8题解答的难度比较大,解答它的问题需要两步计算,最后的解答结果需用“去尾法”取
近似值,另外
8本相册对于“孙老师还可以买几枝钢笔”的问题是多余条件。所以教学中不
要急于让学生解答,而是在
学生读懂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解答这道题时要注意些什
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
法后再进行解答。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学生“提数学问题”这个
机会,充分发挥这道题的应用价值,培养
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9题,指导学生解答时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橙子粉瓶上隐藏了450克这
个条件;二
是学生在计算450÷16时就要遇到取商的近似值,然后再用取的近似值与9相乘,这种情
况
是学生第一次经历。因此,教师要给以必要的指导或提示,避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走过多的
弯
路。
第10题,渗透了环保教育。练习时要关注学生的一些解题技巧。按一般的分析,这道题应
该这样解:6.3÷10000÷7³50000³31,但这样解答出现的小数位数太多了,因此可以指导<
br>学生这样想,50000平方米是10000平方米的5倍,10000平方米每天可以吸收6.3÷7=
0.9
(吨)二氧化碳,50000平方米8月份可以吸收0.9³5³31=139.5(吨)二氧化
碳。这样不
仅使解题过程变得简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参考教案课题一: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1题左边一组算式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类推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从中获得价
值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独立完成:268÷4、224÷4、252÷6、345÷15。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
224
÷4这道题是怎样算的,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下)。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同学们掌握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新知识。
二、新课
1.教学例1。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图意。
师:坚持晨练可以锻炼身体,王鹏坚持晨练,按计划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指导学生列出:22.4÷4。
师:这里的除法和前面学的除法比,有什么不同呢?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学的是整数除法,现在是用小数除以整数。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师: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算?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意见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独
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时,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估计学生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在不改变
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把
小数变成整数来算,另一种是直接用小数来计算。
师:在不改变商的大小的前提下怎样把小数变成整数呢?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指名学生回答,估计学生的计算方式有:(1)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
计算,但
这样在算到224÷40时要遇到小数除法的问题,所以学生仍然不会做;(2)把22.4
千米化成2
2400米,再计算。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回答作以下板书。
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师:这样可以算出结果,但是计算时有什么感觉?
生:这样做太麻烦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种更简便的算法,这就是直接用小数除以整数。
指导学生列出竖式后,教师用纸盖住被除数小数点后面的4,问学生:这样的计算会吗?
学生算出来(见下图)后,提问:这个余下的2表示什么呢?
生:表示2个一。
这时把盖住的纸揭去,并且把小数点后面的“4”写在“2”的后面(见上中图),问学生:
这
个24又表示什么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表示24个十分之一。
师:用24个十分之一除以4,每份应该是多少呢?
生:每份是6个十分之一。
师:怎样在商上面表示6个十分之一呢?
生:在“6”的前面点上小数点。
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见上图)。
师:用这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和把22.4千米化成米计算的结果相同吗?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这道题的结果是正确的。
师:观察这个竖式中被除数和商的小数点,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是对齐的。
师:和我们前面准备题中的224÷4比,你发
现22.4÷4与224÷4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
不同?(把两道题的竖式放到一起便于学生比较)
学生讨论后回答:除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做22.4÷4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
的
小数点对齐。
师:经过上面的探讨,你觉得应该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
引导学生讨论出:①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②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2.完成“做一做”。
师:你能用这个方法计算25.2÷6,34.5÷15吗?选一道你喜欢的算式计算。
计算后,展示学生作业,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
1.算一算,比一比,两道题的计算方法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42÷3=
4.2÷3=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2题,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列式?再说一说计
算
方法。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的什么内容?通过学习你知道些什么?你
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可以提
出来大家探讨。
学生回答(略)。
课题二:循环小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能用循
环小数表示除法
的商,并能正确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2.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意识。
3.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我们这节课来探索一些有趣的规律。先听老师讲一个故事,看你能从这个故事中发现什
么规律?
(教师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
子说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
前有座山,山上有
个洞,洞里住着老猴子和小猴子。一天,老猴子对小猴子说:从前有座
山,„„)
生:这个故事总是在重复同一个内容。
师:不错!大家已经发现这个故事的一个特点了。
板书:不断重复
师:谁能根据这个特点接着老师的故事继续往下讲?
让几个学生继续讲这个重复的故事。
师:照这样讲下去,你发现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后回答:像这样重复下去,这个故事永远也讲不完。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讲不完。
师:这种不断重复的现象不但故事中有,在有的计算中我们也会遇到。我们来看这样一个问
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27页王鹏赛跑的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后,列出算式400÷75。
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看计算过程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
引导学生发现400÷75这个算式的两个特点:①余数重复出现“25”;
②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
出现“3”。
师: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
生: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师:
怎样表示这种永远也除不完的商?这种商有些什么特点,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也是我们要认识
的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循环小数
二、认识循环小数
1.初步认识循环小数。
请一位学生把400÷75的竖式计算放到视频展示台上。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这个算式的三个特点,下面我们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
是重复出现
“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商是随余数重复出现才重复出现的。
师:猜想一下,如果继续除下去,商会是多少?它的第4位商是多少?第5位呢?
学生思考后
回答:如果继续除下去,无论是哪一位,只要余数重复出现25,它的商也就重
复出现3。
师:是这样的吗?我们可以接着往下除来看看。
学生验证略。
师:那么我们怎样表示400÷75的商呢?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永远除不尽
的商。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400÷75=
5.333„
师:我们所说的重复也叫做循环
,像5.333„这样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的小数,就是循环小数。
2.进一步认识循环小数。
师:下面我们来继续研究循环小数,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786÷11。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教师在视频展示台上出示写有讨论问题的卡片,如:
①这个算式能不能除尽?
②它的商会不会循环?
③如果循环它是怎样循环的? <
br>(学生计算、讨论、交流,大约控制在4分钟,然后组织全班汇报,学生的意见可能出现以
下两种
)
生1:我们小组认为这个算式不能除尽,但它的商不会循环。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不像例1那样连续出现数字“3”。
生2:我们小组认为这里的商不能除尽,而且会循环。
师:说说你们这样猜测的原因?
生2:因为我发现有数字“4”和“5”的重复。
师:大家觉得他们的猜测正确吗?请你们(
指生1)这组的同学继续除下去,看商的小数部
分会不会重复出现4、5。
学生计算后证实会重复出现4、5。
师:比较5.333„和7.14545„,你觉得这两个循环小数有什么不同?
生:前一个循环小数是一个数字循环,后一个循环小数是两个数字循环。
师:请同学们用循环小数的方式标出这个算式的商。
指导学生写出78.6÷11=7.14545„
师:你觉得这样的算式除到哪一位就可以不除了呢?
指导学生说出,只要余数重复了,就可以不除了。
师: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像这样的算式余数循环,商也会跟着循环。
师(指着5.333„,7.
14545„):对了!像5.333„,7.14545„这样的小数都是循环小数。你
能像这样写出
几个循环小数吗?
学生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教师:观察这些循环小数,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后
,指导学生说出:都是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都有一个数字或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三、学习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认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师:能把这些循环小数中循环的数字用你喜欢的方式标出来吗?
学生自主活动,并让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的循环小数上进行标示。如:
5.3333…
7.14545…
教师边指边介绍:这些在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的一个或几个数字,
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把
它写出来。如5.3333„可以写作,7.14545„可以写作。这就是用循环
节表示循环小数,如
果同学们对循环节有兴趣,可以看一看教材第28页的阅读材料。
学生看书。
师:请同学们计算15÷16和1.5÷7。
学生计算后,问:从中你发现什么?
生:15÷16=0.9375,1.5÷7=0.2142857„
师:像这样两个数相除
,如果得不到整数商,所得的商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你知道是哪两种
情况吗?
引导学生说出一
种是继续除下去能够除尽,像15÷16一样;另一种情况是继续除下去,永
远也除不完,像1.5÷7
一样。
师:能够除尽的商的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有限小数;永远也除不完的商的小数部分是无限的,我们把它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生:无限的。
师:所以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请同学们写几个无限小数,再写几个有限小数。
学生写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发现了哪些有趣的问题?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略。
五、运用巩固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五第1~5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指导他们完成第6*题。
1.近似数的四则计算
1.加法和减法。
在通常情况下,近似
数相加减,精确度最低的一个已知数精确到哪一位,和或者差也至
多只能精确到这一位。
例如
,一个同学去年体重304千克,今年体重比去年增加了3.18千克。求今年体重时要
把这两个近似
数加起来。因为30.4只精确到十分位,比3.18的精确度(精确到百分位)低,
所以加得的和最多
也只能精确到十分位。
为了容易看出计算结果的可靠程度,我们在竖式中每一个加数末尾添上
一个“?”,用
来表示被截去的数字。
可以看到,因为第一个加数从百分位起的数就不能确定,所以加得的和从百分位起数字
也不能确定。
近似数的加减一般可按下列法则进行:(1)确定计算结果能精确到哪一个数位。(2)把已知数中超过这个数位的尾数“四舍五入”到这个数位的下一位。(3)进行计算,并且把算
得的数的末一位“四舍五入”。
例1 求近似数2.37与5.4258的和。
先把5.4258“四舍五入”到千分位,得5.426,再做加法。
把7.796“四舍五入”到百分位,得7.80。
例2
求近似数0.075与0.001263的差。
先把0.001263“四舍五入”到万分位。
把0.0737“四舍五入”到千分位,得0.074。
例3
求近似数25.3、0.4126、2.726的和。
把28.44“四舍五入”到十分位,得28.4。
2.乘法和除法。
在通常情况下,近似数相乘除,有效数字最少的一个已知数有多少个有效数字,积或者
商也至多只能有同
样多个有效数字。
例如,近似数9.04和4.3相乘,从竖式中看到,积里只有前两位数字是确定的
,就是说只能
有两位有效数字。这和第二个因数的有效数字的个数相同。
近似数的乘除一般可按下列法则进行:(1)确定结果有多少个有效数字。(2)把已知数中有效数字的个数多的四舍五入到只比结果中需要的个数多一个。(3)进行计算,并且把算
得的数
“四舍五入”到应有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例4 求247.65与0.32的积。
把247.65“四舍五入”到个位。
把79.36“四舍五入”到个位,得79。
例5 求近似数7.9除以24.78的商。
7.9÷24.78≈7.9÷24.8≈0.318≈0.32
3.混合运算。
近似数的混合运算,可按运算顺序和近似数的计算法则分步计算,但
中间运算的结果要
比最后结果多取一位数字。
例6
计算3.054³2.5-57.85÷9.21。
3.054³2.5-57.85÷9.21
≈3.05³2.5-57.85÷9.21
≈7.63-6.28
≈1.4
根据已知数据,最后运算的结果要取两位数字,因此,中间运算的结果要取三位数字。
2.循环小数的性质
1.循环节的位数增加到原循环节的2倍、3倍„„循环小数的值不变。
例如,0. 可写作0.63 或0.6363 。
2.纯循环小数写成混循环小数的形式,值不变。
例如,0. 可写作0.3 或0.36
。
3.有限小数也可以写作以0或9为循环节的循环小数。
例如,3.79可写作3.79或3.78(一般不采用以9为循环节的形式)。
根据以上性
质,循环小数虽然可以写成不同形式,但是除特别需要以外,一般都写成最简形
式。例如,0.。
三、观察物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
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
学段有着明
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习投影和三视图
的知
识。所以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
学生在日常生活
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已经能辨
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
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
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
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
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
测和推理进行
探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
所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
的表
象,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从而使学生
的空间想像力和思
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
教学建议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
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搭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
的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
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像、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
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切实组织好
学生的课堂活
动,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实实在在地进行观察和操作。注意不要让教师
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
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动手、亲自体验和亲自思考。并应
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
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3.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38~43页)
1.例1。
教科书通过观察小
药箱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看到的形状是不
同的,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
所有的面;使学生能够辨认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到
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两步进行。
(1)提供相应实物,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说一
说自己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且发现
站在任一位置,
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2)指导学生分别从正面、左侧面和上面进行观察, 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
图形得到的平面
图形。注意:①提供给学生的实物要足够大,观察时,视线都要垂直于被观
察物体的表面。否则学生在观
察的时候很难只看到一个面,会给教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②
使学生明确,这里所说的正面、左面和上面
,都是相对于观察者而言的。教学时,教师可以
让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说一说自己从这几个方向看到的分
别是什么图形,进一步明确这一
点。③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右侧面和背面观察这个物体,描述所看到的形
状。
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的简单立体图形,如正方体、球、圆柱等,让学生从不同的方<
br>向观察,看一看观察到的是什么形状,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2.例2及“做一做”。
(1)例2。
教科书通过让学生观察
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组合的活动,学会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两
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前面学生学习的都是从不同方向观察一个物体,这里是进一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两个
物体的位置关系和
形状。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引导学生根据头脑中已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些立体
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结合
这两个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实
物,让学生通过观
察进行判断。
②让学生实地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做一做。
教科书呈现了从正面观察两个物
体得到的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可能是观察哪两个物体
的组合得到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是哪两个物体”要比“给出两个物体,辨认从某一
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所要求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更高。教学时,可以将练习八中第2
题作为基础,引
导学生先想一想这两个立体图形可能是什么,并根据这两个平面图形的位置
进行猜测,再验证。
3.有关练习八中习题的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2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
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
生认识到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
形,得到的形状也可能是相同的;不能只根据
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只有把从不
同方向看到的形状进行综合,才
能形成完整的表象。在教学例1时,已经提醒教师做了一些铺垫。这里教
师可以引导学生先
根据头脑中已经具有的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所得到的形状的表象进行猜测,再验证
。进
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再增加条件,使其他人能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而且可以让学生仿
照此题进行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
第3题,是配合例2的练习。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3。
教材呈现观察4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从不同
的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的
空间观念。
教学时,可以分以下几步进行。
①让学生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
②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在小组中摆
出不同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
观察。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比较,并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
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
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③教师也
可以逐步提出要求让学生进行拼摆,例如:用4个小正方体拼摆,先使从正面
观察这个立体图形得到的图
形与例题中的相同(会有无数种可能);再使从左面观察到的图
形与例题相同(也有无数种可能);最后
,使从上面观察到的图形与例题相同(只有一种可
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提问“能确定立体图
形的形状了吗”,使学生认识到仅仅依
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
教师还可以增加小正方体的数量,进行类似的活动,但注意数量不宜过多。
(2)做一做。
教材呈现观察4个小正方体搭成的两个简单立体图形的组合的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学习
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两个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供相应的实物帮助学生判
断。
5. 有关练习九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可以让学生直接判断。
第2题,呈现了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个图形,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
应的立体图形。教
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然后组织全班同学讨论交流拼搭的方法。注
意引导学生有步骤、简洁地进行
操作。例如:先根据从正面看到的图形进行拼摆,会有无数
种摆法,教师应提醒学生选择比较简单的方式
;再根据从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对所拼搭的
立体图形进行调整并完成。
第3题,让学生先摆出所给的立体图形,再在附页1的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到
的图形。 如果有
的学生凭借空间想像力直接画出这几个图形,也是可以的,但不要要求所
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这种水平。
第4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物体是什么立体图形,使学
生进一步认识到:不能只根据一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就确定是什么立体图形。如果搭成的图
形从正面看是
,最少需要3个正方体,还可能是4个、5个„„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
在方格纸上画出,从不同的
方向观察自己所搭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图形;还可以让学生小组活
动,由一名学生增加所给的条件,使其他
人能准确地摆出这个立体图形。
第5题,让学生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所观察的两
个物体是如何拼搭的。根
据所给的条件,可能有无数种搭法,教材中给出了两种。教学过程可以参考第4
题。
第6*题,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辨认,使学生体会到同一景物在不同位置拍摄出来
的画面不同。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够用字母表示学过的运算
定律和计算公
式,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
字母式子的值。
2.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初步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易方程。
3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
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选择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中的运用。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一定的算术知识(如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及其应用),已初步
接触了一点代数知识(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用○、△或□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的。
一般地说,在小学教学简易方程有以下几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
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因为对小学生来说,从
具体事物的个数抽象出数是认识上的一
个飞跃,现在由具体的、确定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
抽象的、可变的数,更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而且,
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的基础上,使学生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工具,从列出算式解发展到列出方程解,这又
是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上的
一次飞跃,它将使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是有助于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算术知识。通过用字母表示所学过的数量关系、运算
定律以及一些图形的周长、面积计算公式,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
用字母表示比
用文字表述更简明易记,所以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是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让
学生初步接触一点代数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
思维方法中的某些局限性(逆向思考,未
知数不参加运算,等于缺少一个条件,思维的步骤
增加),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节,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表示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数量关系。第二节的主要内容是方程的意义,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解简易方程,以及列方程
解决一些
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的编排体系如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节教材的
四部分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用“字母表示数”是学
习方程的基础,“方程的意义”是学习“解方程
”的基础,“稍复杂的方程”则是“解方程”
的发展。
2.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与原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的主要改进有以下几点。
(1)用字母表示数的教材编排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
用字母表示数,对
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特别是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
更感困难一些。例如,已知父亲年
龄比儿子大30岁,用a表示儿子岁数,那么a+30既表示
父亲岁数总是比儿子岁数大30的年龄关系
,又表示父亲的岁数。这是学生初学时的一个难
点。首先,他们要理解父子年龄之间的关系,把用语言叙
述的这一关系改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其次,他们往往不习惯将a+30视为一个量,常有学生认为这
是一个式子,不是结果。
而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个量恰恰是学习列方程不可或缺的一个基础。因此,为了保
证基础,突
破难点,教材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内容作出了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安排。即先学习用<
br>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例1),然后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即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
计算公
式(例2和例3),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
关系(例4)。这样
由易到难,便于学生逐步感悟、适应字母代数的特点。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基础,而不是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
长期以来,在小学教学简易
方程,方程变形的依据总是加减运算的关系或乘除运算之间
的关系。这实际上是用算术的思路求未知数。
到了中学又要另起炉灶,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
或方程的同解原理,然后重新学习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
程的同解原理解方程,而且小学
的思路及其算法掌握的越牢固,对中学代数起步教学的负迁移就越明显。
现在,根据《标准》
的要求,从小学起就引入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以此为基础导出解方程的方法。这就较
为彻底
地避免了同一内容两种思路、两种算理解释的现象,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
从国内部分地区的先行实验来看,等式基本性质所反映的数学事实,比较浅显,小学生
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不难发现其变化规律。只要处理得当,把它作为解简易方程的依据也
是可行的。
(3)调整简易方程的内容,突显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势。
引进等
式基本性质作为解简易方程的认知基础之后,一个相应的措施就是调整简易方程
的基本内容,暂不出现形
如a-x=b和a÷x=b的简易方程。这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学习正负
数的四则运算,利用等式的基本
性质解a-x=b,方程变形的过程及其算理解释比较麻烦。至
于形如a÷x=b的方程,本质上是分式
方程,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需要先去分母,同样不
适合在小学阶段学习。事实上,回避这两种类型的简
易方程,并不影响学生列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因为当需要列出形如a-x=b或a÷x=b的方程时,总
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列成形如x+b=a或bx=a的方程。这也体现了列方程解决问题,常
常可以化逆向思维为顺向
思维的优势。
内容调整后,利用等式基本性质解方程的优越
性就比较容易显现出来了,比如,解形如
x+a=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归结为,等式两边减去
(加上)a,得x=b-a与x=b+a。解形
如ax=b与x÷a=b的方程,都可以
归结为,等式两边除以(乘上)a,得x=b÷a与x=ab。
显然比原来依据逆运算关系解方程,思路
更为统一。
(4)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整合。
过去,解方程
的教学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是分开进行的,前者属于计算,后者属于
应用。现在恢复计算与应用的天
然联系,体现在本单元中,学习“稍复杂的方程”时,由实
际问题引入方程,在现实背景下求解方程并检
验,这样处理有助于学生理解解方程的过程,
也有利于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建议
1.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
本单元的知识大多比较抽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相关认识基础,关注由具体
实例到一般意义的
抽象概括过程。无论是学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还是学习方程的概念或
等式的性质,既要发挥具体实例
对于抽象概括的支撑作用,又要及时引导学生超脱实例的具
体性,实现必要的抽象概括。
2.用好教材资源,适当扩展联系实际的范围。
在本单元中,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和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便于理论(数学知识)
联系实际(现实生活)的学习内容。教材从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共性着眼,精心筛选、设计了
不少生动的富有意义的现实题材,如第1节中人在地球上与月球上的
举重质量的关系,标准
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又如第2节中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地球表面、海洋面
积与陆地
面积的构成等等。教学时,应充分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进而从本地、本校的特色出发,适当补充一些学生身边的题材,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简易方程学习内容的特点,决定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特别需要也比较适合培养学生规
范书写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就书写习惯来说,无论
是含有字母式子的书写,还是解方程的书写,都有必要从一开始
就强化必要的书写规范。以发挥首次感知
先入为主的强势效应,促进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形成。
从解数学题的检验来看,解方程的检验,
方法易学,操作简便,而且最容易显示检验的
成效,因而是培养学生检验习惯的一个重要契机。应引起教
师的重视并加以把握。
(第44~52页)教材说明
本节
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学习代数初步知识的起步。在算术里,人们只对一些具体
的、个别的数量关系进
行研究,引入用字母表示数后,就可以表达、研究具有更普遍意义的
数量关系。可以说,学习代数就是从
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开始的。
本节教材共编排了四道例题。四道例题不仅层层递进,而且各有重
点,处理得相当细腻。
例如,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一些书写规定,教材将其分散在例2、例3与练习十中逐
步出现,
以便于学生掌握和减轻记忆负担。
例1,着重由符号表示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
例2,在教学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的同时,介绍含字母式子中省略乘号的书写方法。
例3,在
教学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的同时,介绍“平方”的书写方法以及数与字母相乘
的书写习惯,进而教学代入
求值。
例4,着重教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并继续学习代入求值。
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中安排了一些相应的习题。有配合例题的巩固练习,也有
为后继教学铺垫的专项练习,如练习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能为后面学习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做好准备。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式,如用“S=vt”表示“路程=速度³时间”
等,在
原教材中安排有例题,现在考虑到学生学了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后,可以类推,所以
也作为练习,穿插在
练习十中。整个练习十的13道习题,以写出代数式和代入求值为练习
重点,形成了由基本练习到变式练
习、综合练习的系列。
教学建议
1.让学生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字母代数的优点。比如通过
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特别是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符号语言比文字
语言更为简洁
明了。通过从具体的算式抽象出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使学生体会由个别到
一般的认识需要,初步感知
抽象的作用。积累这样的体验和认识,对于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
所学知识都有帮助。
2.适当加强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
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的训练,也就是写代
数式的训练。这是列方程的基础。加强这
方面的训练可以采用书面作业形式,也可以更多地采用口答方式
,集体口答、个别口答、小
组互说、同桌互说均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
3.注意渗透函数思想。
主要体现在归纳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时,可适当渗透变量间的对应关
系,依存关系。如
标准体重随着身高的变化而变化,两个量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还体现在说明字母
取值
范围时,可适当渗透函数的定义域思想。如针对课本中的设问“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
表示哪些数?”教师在引导或评价学生回答时,可以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式子中的字母可以
表示哪些数,
常常有一定的范围,这个范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此外,对于没有开设英语
课或尚未学习英文字母的班级,可以在新授前或新授中,把教
材里出现的字母,如a、b、c、h、s、
t、v、x,让学生认读,与汉语拼音的读音区别,为数
学学习扫除障碍。
4.本节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
1.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
编写意图
例1由三道题组成。第(1)题是找出每行图中各组数的规律,根据规律确定用图形、
用字母表示的数。
第(2)题根据已知的条件(一个等式)求出用图形、用字母表示的数,相当于解方程。
第(3)题是根据给出的数列,找出它的规律,再确定数列中用字母表示的那个数。
三道题作为正式学习用字母表示数的开始,承接学生的已有基础,通过多种形式,由符号表
示数到用字母
表示数,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其共同点是这里的符号或字母都表示一个特
定的、具体的数,如第(3
)题中的m表示8。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以三题同时让学生独立思
考,尝试找出规律,写出未知数的值,再交流。也
可以让学生独立审题后,用自己的话语叙述每小题的规
律或已知条件的含义,如:
(1)左右两数的和等于中间的数;或中间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就是右边的数。
(2)三个●相加的和是12;或者●的3倍是12。
然后各自算出图形或字母所表示的数,再作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或怎样想的。
小结时
,可以提问:这三道题都是用图形或字母表示什么?然后指出:在数学中,我们
经常用字母来表示数。进
而,让学生考虑课本提出的问题:你还见过哪些用符号或字母表示
数的例子?由此引出例2。
2.例2。
编写意图
(1)例2要求学生把学过的运算定律用
字母表示出来。课本以乘法交换律为例,说明用字
母表示的优点,并介绍字母相乘的习惯写法。然后提出
要求: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
写出其他运算定律。
(2)“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
,列表介绍了用字母表示常用的长度、面积和质量单位,让
学生进一步了解字母的多种用途,拓展他们的
知识面。
教学建议
(1)教学例2时,可以让学生先看课本自学,再按课本要求写出其他运
算定律。也可以先
让学生说出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先用语言叙述,再用字母表示,并完成下表。
然后看书了解省略乘号的写法,把表中可以省略乘号的地方改过来。
教学
中,要特别注意引导体会同样一条运算定律,用文字语言叙述比较麻烦,有时还不
容易说清楚,如用字母
表示,则一目了然,简明易记,也便于应用。为此,可以适当加以板
书。比如,以乘法分配律为例。用语
言表达: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
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用字母表示
:(a+b)c=ac+bc,这样形成鲜明、强烈
的对比,使学生感悟用字母表示的优势。
还应当提出问题: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使学生明确,这三个字母可以分别
表示我们已经学
过的任何数。
对于书写的规定,这里可以只介绍: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记作“²
”同时
强调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至于其他书写规定,待后面出现时再介绍。
(
2)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也可适当让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规律。比如,米用m表
示,克用g表示
,千米、千克在m、g前面加k。分米、厘米、毫米则分别在m前面加d、
c、m。至于“平方”的表示
,等学了例3再说。教师可以指出,表中这些计量单位的字母
表示方法是国际通用的。
3.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3以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为
例,教学怎样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怎样把已知数据代
入公式求值。
就思维过程而言
,由具体的数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字母的式子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抽
象化过程,而把具体的数代入含字
母的式子求它的值,则与上述过程相反,是从一般到个别
的具体化过程。因此求含字母式子的值,可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而
且代入求值的技能不仅在代入各种公式计算时
有用,在解方程验算时也要用到,需要在开始
接触字母公式时就进行练习,所以它是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
教材的重要学习内容之一。限于
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教材上没有出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这两个
术语。
将数据代入公式求值时,要注意提醒学生,省略的乘号要还原。如当a=6时,4a=4³6。
(2)
“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与例3的两小题相配合。第1题练习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
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第2题练习代入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教学建议
(1)教学例3第(1
)题时,可让学生先用语言叙述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然后引进字母,即通常用S表示
面积,用C表示周长,用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和长方形的
长,用b表示长方形的宽。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用
字母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再翻书看课本是怎样表示的。当然也可以由教师讲解有关的书
写习惯。
(2)关于“平方”的表示方法,教师应强调a2的含义,它与2a的区别。即
a2表示两个a相乘,是a³a
2a表示两个a相加,是a+a
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口算练习,如32、 52、62等,以帮助学生理解。但在本单元中,
只要求学生
在书写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时运用,代入求值时,可与课本一样写成6³6。
(3)教学例3第(2)
题时,可以先出示题目,让学生试着口述写出字母式子再代入求值的
递等计算过程,然后看书并完成例题
中的填空。也可以先由教师板演示范正方形面积的代入
计算过程:先写出公式,再代入计算,写答句。这
里有必要指出,计算得数的单位名称只要
写在答句里就行了。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正方形周长的代入计算
。
(4)“做一做”可以由学生独立完成,但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书写格式。
4.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4教学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数量关系和一个量,包括两个例子。前一个是加减数量
关系的例子,后一个是乘除数量关系的例子。两个
例子都是采用归纳的思路展开教学,即先
列出用具体的数表示的式子,让学生看到这些式子,每个只能表
示个别现象,从而产生认知
冲突,怎样才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般情况呢?由此引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前一个例子首先引导学生完成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得出a+30表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
龄,然后再让学生代入求值,由一般到个别,进一步理解当a是一个具体的岁数时,a+30
也是一个
具体的岁数。从而通过正反两个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真正理解,a+30确实可以表
示爸爸的年龄。后一
个例子也有类似的处理。
(2)“做一做”给出了用文字表达的标准体重与身高的关系式,让学生用字
母表示,并用它
来算出自己父亲的标准体重。这既是例4的配套练习,又能让学生看到数学在生理卫生方
面
的应用,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建议
(1)教学例4第(1)小题时,
可以给出条件,让学生列式表示当小红1岁、2岁、3岁时,
爸爸的岁数。教师指出:再写下去,每个都
只能表示某一年爸爸的年龄。然后提问:怎样才
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一年爸爸的年龄呢?可以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
有了前面三个例题的学习基础,多数学生会想到“请字母帮忙”。可以
由学生任选一个字母
表示小红的年龄,并写出表示父亲年龄的式子。交流时,可以把学生想到的其他表示
方法,
如用文字表示的方法,板书出来,加以比较,使学生看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更简单明
了。
接下去,引导学生思考: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a能是200吗?
通过回答,使学生
明确,在一个实际问题中,字母的取值范围是由实际情况决定的。
然后让学生思考:当小红和我们多数同学一样大,也是11岁时,她爸爸的年龄是多少?
可以要求学生把
代入计算的过程填写在课本上。
(2)教学例4第(2)小题时,给出条件后要让学生说出题意,并对
为什么人到月球上,能
举起的物体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作出解释。通常,一个班上总会有一些学生知道
这是由于
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引力小的缘故。在学生理解了题意的基础上,可以比第(1)小题更放手地展开教学过程。
写一写: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人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
想一想:式子中的字母可以表示哪些数呢?
算一算:课本插图中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多重?
(3)为在课堂上完成“做一做”,教师应在课前布置学生回家了解自己父亲的身高与体重。
课
堂上先让学生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公式,然后代入了解到的父亲身高
厘米数,算出标
准体重的千克数,再和父亲实际体重作一比较,就可看出父亲体重是否合适,
是偏胖,还是偏瘦。
如果学生感兴趣,还可以介绍成年女子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
克数)
标准体重=身高-110
练习时,也可以由教师报出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择相应计算方法算
出标准体重。教师
再报出自己的体重,请学生比较、判断,教师的体重是否符合标准。
5.关于练习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省略乘号的书写练习。四道小题,分
别对应四种书写习惯。即a³x,只要省略乘号;
x³x,用平方表示;b³8,省略乘号,并把8写在
前面;b³1,1可省略,讲评时应提醒学
生注意。
第2题,平方意义的巩固练习。上下两行
的式子并排一一对应,其中a2与a³2,62与6³
2不能连线。讲解时可让学生分别写出一个可与a
2、a³2连线的式子。
第3题,运算定律及书写的巩固练习。其中第三小题有一个脚注,可以让学生
自己阅读理解,
完成填空,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至此,有关含字母式子的书写习惯,都已先后出现。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作出小结。
如:
第4题,看图写代数式的练习,要求根据图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指定的数量。四幅图,
分别对应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第5题,根据文字叙述写代数式的练习,
四道小题,同样分别对应四则运算,但比上一题更
抽象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练习时,
应提醒学生认真读题,理解题意后再
动笔填空。
第6、7题,是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并代
入求值的练习。第6题是关于路程与速度、时
间的关系,插图中的填空能起提示、铺垫的作用,应提醒学
生先完成插图中的填空,再概括
关系式。第7题是关于商品单价、数量与总价的关系。要求先写出求总价
的式子,再利用乘
除法的关系,将公式变形,写出求单价、求数量的式子,然后选择一个
式子代入求值。
第8、9题的练习思路与前面第4、5题正好相反。要求根据题意,对给出的代数式作
出解释,
即说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实际含义。这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很有帮助。练习时,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或小组内互相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第10~12题,要求根
据题意写出代数式并代入求值。题中数量关系的综合程度略有提高,
练习时教师可酌情给予适当的指导。
第13*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实际上是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几何模型,即通过面积计算,
对乘法分配律作出直观解释。
(第53~76页)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包括方程的意义、解方程和稍复杂的方程三部分内容。
关于方程和解方程的知识,在
初等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生在学习代数的整个过
程中,几乎都要接触这方面的知识。从这个意义
上说,前一节学习用字母表示数,为本节学
习方程和解方程打下了基础。
本节的学习
内容,既包括方程的概念和解方程所依据的原理(等式基本性质),又包括
方程的解法和应用。这些内容
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较简单的方程,只要通过一次变形,
即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
个适当的数,就能求出x的值。稍复杂的方程,则需要两次
变形,才能求出x的值。
如果说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那么学习方程的目的也是如此。因此
,学习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与学习解方程一样,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列方程解决实
际问题,与学生在这之前所采用的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它们的共同点是,
都以四则运算和常见数量关系
为基础,都需要分析数量关系。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思考方法不
同。列算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未知数始终作
为一个“目标”,不参加列式运算,只能用已知
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算式,所以列式费思考,解题思路常常
迂回曲折,局限性较大。列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时,未知数能以一个字母(如x)为代表和已知数一起参加
列式运算,所以解题
思路更加直截了当,降低了思维难度,适用面广。但由于学生较长时期用算术方法解
决问题,
开始学习列方程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算术思路的干扰。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注意过渡和对比,克服干扰,对于学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和特点,初步体会列方程
解决问题
的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搞清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所以教
材在每个实际问题的
解答中都列出了用文字、运算符号与等号表示的等量关系,但只要求学生学会这样思
考,不
要求学生解题时都书写出来,因此围以虚线框。
教学建议
1.重视概念与原理的教学。
建立方程的概念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虽然有关方程的
几个概念,教材只作描述,不下
定义,但这并没有削弱理解概念对于掌握方法的作用。比如,只有理解了
“方程”的含义,
它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有可能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
就是解决这样一个问
题:当x取什么数值时,能使等式成立。类似地,只要理解了“方程的解”的含义,
也就明
确了应当怎样去检验某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同样道理,为使等式的基本性质
成为解方程的认知基础,就应当重视对它的理解。教学
时,应充分利用天平的直观性,帮助学生感悟怎样
才能使天平的两端保持平衡。学生理解了
等式的基本性质,就能有效地避免解方程时的机械模仿和死记硬
背。
2.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由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思考过程比
较直接、简明,能使某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化难
为易。所以有利于减少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利于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又由于用算术方
法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所不同,从而能使学生在掌握新的解决问题
思考方法的过程中
开阔思路,这同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
本节内容的教学中,应着力让学生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让学生掌握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并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问题特点,灵活选择比较简便的
算法,进而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
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注意掌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本节的教学内容,
从方程的概念到天平平衡的原理,再到稍复杂的方程及其应用,内容
本身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教师
在确定各课时的教学目标时,应依据《标准》,并参照
课本、参照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从本班学
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教学目标定在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内。
在教学用方程解决问题时
,教师可以补充一些联系实际的问题,特别是补充一些具有地
方特点的实际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数量关系
不能过于复杂,必须是学生能够理解的;由这些
问题所得到的方程,形式一般不宜超过教材。以免加重学
生的学习负担,欲速而不达。
4.本节内容可以用12课时进行教学。
(第53~56页)
1.方程。
编写意图
(1)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教学方程的
概念要从等式引入。教材采用连环画的形
式,首先通过天平演示,说明天平平衡的条件是左右两边所放物
体质量相等。同时得出一只
空杯正好100克。然后在杯中倒入水,并设水重x克,通过逐步尝试,得出
杯子和水共重
250克。从而由不等到相等,引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为提
供更为丰富的感知材料,教材一方面由小精灵要求: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另
一方面通过三位小朋友
在黑板上写方程的插图,让学生初步感知方程的多样性。
(2)“做一做” 给出了六个式子,让学生
识别哪些是方程。其中只有5x+32=47与6(a+2)=42
是方程(a在这里看作未知数)。
在小学,一般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所以只要学生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断
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就可以了。不必在概念上过分纠缠,更不必补充方程与恒等式的区别等
等,以免加重学生负担。
(3)“你知道吗?”的阅读资料,简要介绍了有关方程的一些史料。从现
有的资料来看,最
早的方程,记录在古埃及的纸草卷中。最早的方程组则记录在我国古代的《九章算术》
中。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用自制的天平教具帮助学生理解。(不必用精密
的天平来演示,因为仪器小,
学生不易看清,也不容易取得平衡,反而浪费时间。)有些学生可能没有见
过天平,应先简
单地介绍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说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物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
衡,
以及天平平衡时指针应该指在什么地方等。然后可按以下步骤演示。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
第二步,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
几滴红墨水,使水色鲜艳些),这时天
平出现倾斜。
第三步,增加100克砝码,仍然是杯子
和水重。教师提议,设水重x克,那么杯子和水比
200克还重,可以用式子表示:
100 +x > 200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提问:哪边重些?怎
样用式子表示?让
学生得出:
100 +x < 300
第五步
,把一个100克砝码换成50克,天平出现平衡。提问:现在两边的质量怎样了?用
式子怎样表示?让
学生得出:
100 +x = 250
教师提议,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给它起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由此引出“方
程”。
接着,请每个同学都试着写出一个方程,再打开课本看看插图中的小朋友们写了哪些方
程。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一看是不是等式,二看有没有未知
数。
(2)“做一做”的判断练习,可让学生在自己的课本上打“√”打“³”。交流时要求学生
说明“是
方程”或“不是方程”的理由。
(3)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学生如有进一步了解的兴趣,可让
他们自己去查参考书
或上网搜索。
2.等式的基本性质。
编写意图
教材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用天平做过游戏吗?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然后通过四
幅插图描绘了利用天平进行实验,探究等式基本性质的过程。
前两幅图描
绘在天平的两边同时放上或拿走同样的物品,天平仍然平衡。这实际上揭示
了等式的一条基本性质:等式
两边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等式不变。
后两幅图描绘了把天平两边的物品翻倍或只取它的几分
之一,天平保持平衡。这实际上
揭示了等式的另一条基本性质,即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
外),等式不变。
这几幅连环画式的插图,一方面提示教师可以怎样演示,另一方面也给学生
思考、感悟
天平保持平衡的变化规律,提供了直观的观察材料。有必要指出,教具演示能使学生看到动<
br>态的过程,获得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但演示过后,出现在学生眼前的,只剩最后的结果状
态。而
连环画式的插图,没有实物演示那么生动,但可以保留初始状态和结果状态,便于学
生观
察、比较前后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为了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教材没有出现“等式基本性质
”的名称,也不给出概括性质
的文字。这是因为,在本单元中,等式的基本性质(称之为“天平保持平衡
的道理” ),只
是作为解方程的认知基础。教材的编写思路是: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2==>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
等。
也就是说,教学中可以把“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作为导出解方程方法的认知基础或“拐
杖”来处理。因此,尽管从理论上讲,其实质还是依据等式基本性质,但至少在教学中不出
其名称、不
用文字概括其内容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教学中教师不能使用这些语言。如果教师
认为,与其用“天平保持平
衡的道理”、“等式的不变规律”之类语言来称呼它,不如直接了当使用更确
切的名称,并概
括两条性质的内容,都是可以的。事实上,教材的编写,也为这样教学留下了余地。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以先按课本提示设问、再开始演示。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天平左边
放上茶
壶,右边放上两个杯子,保持平衡。然后提问:怎样变换,能使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呢?待学
生思考片刻,再进一步提问:往两边各放1个杯子,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回答后,教
师通过演示
加以验证,得出1个茶壶加1个杯子的质量等于3只杯子的质量。接下去,继续
提问:如果两边各放上2
个茶杯,天平还保持平衡吗?两边各放上同样的一把茶壶呢?等学
生回答后,教师再一一演示验证。
如果设一把茶壶重a克,1个茶杯重b克,则上面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a=2b
a+b=2b+b
a+2b=2b+2b
a+a=2b+a
这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概括。一般只要意思表达对了即可。
第二幅插图的内容,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边提问边演示。
然后,启发学生把两幅图的内容归纳
成一句话。比如,可以归纳为:天平两边增加或减
少同样的物品,天平保持平衡。也可以归纳为:等式两
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不变。
事实上,按插图的箭头所示,第一幅图,从左看到右,
是天平两边增加同样的物品;反
过来,从右看到左,则是天平两边减少同样的物品。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这
样双向观察,那么
第二幅图可以看作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第二个例子。
(2)第三、四幅图的内容,也可以这样教学。
(第57~64页)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的概念。
编写意图
(1)前面在引入方程时,曾
通过实验得出杯子重100克,设水重x克,则杯子和水共重250
克。即100+x=250。这里,
教材利用这个例子通过让学生尝试找出x的值,引入方程的解
与解方程两个概念。教材给出了学生可能想
到的四种思考方法。其一,利用加减法的关系。
其二,观察、找出一个x的值代入方程看看左边是否等于
250。其三,把250看成100+150,
再利用等式基本性质从两边减去100。其四,直接从两
边减去100。
作为教师,应当清楚“方程的解”中的“解”是名词,指能使
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
数的值,它是一个数值;而“解方程”中的“解”是动词,指求方程的解的过程
,是一个演
算过程。所以方程的解与解方程,两者是有区别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初步理解这两个<
br>概念的含义,能正确运用就行了,不必在概念的文本上过于咬文嚼字。
(2)“做一做”要求学
生将已知的x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它们是不是方程的解。这对理解概
念和掌握验算的方法都有好处。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由复习方程的意义入手,再现前面出现过的用天平称一杯水的情境,
并写出
方程100+x=250,使学生明确,所谓解方程,实际上是这样一个问题:求x的值是多少时
,
方程左右两边才能相等?
明确了问题即解题的目标之后,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
探索x的值。也可以组织小组
讨论并交流。学生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说出自己是
怎样推算的,还
应该启发他们说出这样推算的依据。
在使学生通过验证确信x的值是150的
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像这样能使方程左右两
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人们给它起了个名称,你们知
道叫什么吗?学生回答后,让大家看书,
找到答案,同时引出解方程的概念。教师可强调,方程的解是一
个数,解方程是一个过程。
(2)“做一做”可让学生口头陈述检验过程,教师还可酌情补充一些类似
的问题,让学生互
相口答。
2.例1。
编写意图
例1以x+3=9为例,讨论了形如x±a=b的方程的解法。为了便于给出解方程全过程的直
观图示,
例题中的数据比较小。本题的图示是一盒x个皮球,加上3个,一共有9个皮球。
教材首先提示:可以用
天平保持平衡的道理来帮助解方程。然后借助三幅天平演示的插图,
展现了解这方程的完整思考过程。最
后,由小精灵给予提示,并介绍了验算的全过程。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复习天平保
持平衡的第一种变换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例1,并明确指
出,从今天起我们将学习怎样利用天平保持平
衡的道理,来解方程。然后出示天平,用木块
代替皮球,表示x+3=9,让学生看着天平思考:怎样才
能使天平左边只剩“x”,而保持天
平平衡?学生容易想到从两边各拿走3个,天平仍然平衡,进而再把
这个变换过程反映到方
程上来,就是方程两边同时减去3。
也可以直接由天平保持平
衡的复习引出解法。即提出问题:把天平两边同时拿走相同的
物品,天平仍然平衡的道理,用到方程上,
也就是方程两边怎样做,方程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以x+3=9为例加以说明。教师
还可追问:为什么要从方程两边同时减
去3,而不是减去其他数?在这过程中,有必要特别强调解方程每
一步得到的都是等式,而
不是递等式。
最后引导学生验算x=6是不是正确答案。
(2)教师可结合解题过程的板书,指出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包括验算的书写格式。初学
时,
可要求学生等号对齐,以利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方程两边同时减去一个数的计算过程,
开始练习时也应
要求学生写出来,待熟练之后,再逐步省略。
(3)由于数据小,一出示例题,不少学生就能口算出x
=6。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掌握新的思
考方法的积极性,教师可强调这种思考方法以后到中学解更复杂的方
程时一直有用。为此,
这里应有意识地避开算法多样化的讨论。
3.例2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2以3x=18为例,讨论
形如ax=b的方程的解法,其思考方法与解形如x÷a=b的
方程是一致的。
教材仍然凭借天平演示的图示,引导学生由天平保持平衡的变换规律,类推出方程保持
相等的变换方法。
然后,通过“想一想”的提问:“如果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乘上一个数,左右两边还相
等吗?”引导学生将例1和例2的思考方法,推广到解形如x-a=b,x÷a=b的方程中去。
最后,由小精灵提问:你学会解方程了吗?和同学们讨论一下,解方程需要注意什么?
旨在让学生通过讨
论,小结解方程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和注意事项。
(2)“做一做”安排了两道题,第1题所图示的
方程分别与例1、例2相同,要求学生看图
列出方程并解答。
第2题有6
个方程,排成两行,分别配合例1和例2。其中有与例题相同的方程,也有
可类推求解的方程,可以起到
举一反三的作用。
教学建议
(1)教学时,可先复习天平保持平衡的第二种变换情况,然后
演示例题并用天平表示,要
使学生明确,这个方程是已知3个x等于18。要求一个x等于多少。然后提
出问题:怎样
变换,能使方程保持相等,又能得出x等于多少?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完成课本例2中的
填空,并自己验算。交流时,让学生先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用天平演示加以验证,再汇报
填空
结果与验算过程。
接下去,可以让学生先练习解一道与例2相同类型的方程,再思考“想一想
”中的问题,
并以x-3=9与x÷3=18为例加以说明。
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解方程的思考方法、解题步骤,书写要点,并说说应该提醒同
学们注意什么。
(2)“做一做”的两道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哪几题是在方程两边加
上
或减去一个数,哪几题是在方程两边乘上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
(3)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
况,决定例1与例2是集中在一节课内学完,还是安排两
节课教学。如分开教学,则“想一想”的问题与
“做一做”的习题可拆开,分别配合例1
和例2。
4.例3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1)例3取材于江苏洪泽湖抗击洪水的事情。例题采用播音员播报新闻
的形式给出已知条
件,并提出问题。
教材上先给出学生已学过的算术解法,再引导学
生将未知数设为x,列出方程解答。按照
题意,警戒水位加上超出部分就等于今日水位,把字母或数代入
这个数量关系式,就列出了
方程。或者根据今日水位减去警戒水位等于超出部分,也能列出方程。教材中
写的是前一种
等量关系,因为一般来说,同一等量关系,用加法表示比用减法表示,更容易思考些。
学生第一次接触列方程解答问题,对将所求数量设为x,对未知数参加列式,都会感到
不习惯。为了分散难点,这里暂不要求写设句。
(2)教科书第61页“做一做”是一
道有关测量身高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与例3类似。
教学建议
(1)教学例3前,可先复习
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李强原来的跳高成绩是1.05米,现
在达到了1.12米,李强的跳高成绩
提高了多少米?
(2)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引出例3时,可适当介绍:洪泽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风
景优美,物产丰富。但每当上游的洪水来临时,湖水猛涨,给湖周围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
危险。因此,密切注视水位的变化情况,保证大坝的安全十分重要,如果湖水达到了警戒水
位的高度,就
要引起高度警惕,超出警戒水位越多,大坝的危险就越大。根据播音员播出的
水位信息,可以利用教材提
供的大坝水尺图示,帮助学生理解今日水位、警戒水位与超出部
分的关系。如:
今日水位-超出部分=警戒水位
警戒水位+超出部分=今日水位
(3)在
理解题意,搞清了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方法作出解答。
学生想到的一般是算
术解法。如果有学生列出方程解,可以让他讲讲是怎样想的,列出的方
程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没有,则由
老师引导学生先设未知的警戒水位为x米,再根据前面分
析得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至于解方程可让
学生自己完成,同时提醒学生别忘记验算。
(4)完成“做一做”时,可以明确提出列方程解答的要求,让学生独立解答。
5.例4。
编写意图
例4以节约用水为题材,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再给出条件,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从问
题出发去寻找所需条件的分析能力。有了例3的学习基础,这里
直接介绍列方程的解法。根
据题意,三个量之间的关系是:
每分钟滴水量³30=半小时滴水量
或者
半小时滴水量÷每分钟滴水量=30
半小时滴水量÷30=每分钟滴水量
根据第三式,可以列出算式,根据前两式,都可以列出方程。一般来说,同一数量关系,
用乘法表示比用
除法表示更容易思考。因此教材选用了第一种形式表达的等量关系,并据此
列出方程。但由于未知数的单
位与已知条件的单位不一致,故列方程前要先统一单位。
与例3相比,例4同样不要求学生自
己写设句,并继续提醒学生别忘记验算,但解题过
程中留有较多的空白,让学生自己填写。
教学建议
(1)教学例4前,可进行一些根据问题寻找条件的练习。如:
要知道一本书还剩多少页没看,需要知道什么?
要知道自己每分钟能跑多少米,可以怎样获取必要的信息?
(2)教学例4时,不妨先提出问
题:要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会浪费多少水,可以
怎么办?让学生各抒己见,再介绍教材中一位少
先队员的做法:拿桶接了半小时,称得共接
了1.8kg水。然后讨论:①每分钟滴水量、30分钟与半
小时滴水量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②
怎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教师可以提示,设每分钟滴水量为x克,它与已知条件“共接水1.8kg”,单位不统一怎
么办?
学生列出方程后,可让学生在各自的课本上完成解题过程的填空,再与同桌同学相互口
头交流验算过程。
6.关于练习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判断哪些式子是方程。其中出现了含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即二元一次方程。通过练
习,帮助
学生巩固方程的概念,明确方程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等式,含有未知数,缺一
不可。
第2
、3题。为列方程的练习,共6题。其中加减关系、乘除关系各占一半。练习时允许学
生列出不同的方程
。但如学生列出用已知数表示未知数的方程,或除数为未知数的方程,如
第3题的第三小题,列成2.8
÷7=s或28÷s=7,则有必要在肯定其正确的同时,建议
学生将它们改成乘法形式的方程7s=
2.8。理由简单地说来,就是2.8÷7=s实际上是原来已
经学会的算式,把2.8÷s=7改成7
s=2.8,是因为“以乘代除”解方程更简便。
第4题,让学生用代入检验的方法,判断哪个x的值是方程的解。
第5题,解方程的练习。共
8小题排列成4行,每行一种类型。学生练习时,教师可让学生
注意小精灵的提醒。
第6题,
用图画表达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题目已经设定用x表示未知数,可以促进学生把
未知数x与已知数放在
一起分析和列式,对学生逐步习惯于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很
有帮助。练习时,应提醒学生看清图
意,如一盒笔有12枝。
第7题,给出了四组方程,每一组方程的形式相同,未知数分别为a、b、c
、d。要求学生
不计算,找出数值最大的字母。如第一组,和相等,则已知加数越小,未知加数就越大。
第8~11题,都是用文字表达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的取材面较宽,富有知识性。每题都配
有
插图,增加了题目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可让学生独立阅读审题并解答。允许学生选择适当
的解法。如第1
1题,求大纸面积,可直接用乘法计算。第11题的第二问是一个开放性的问
题,教师可指导学生翻开课
本封面,找到版权页,让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再交流自己的发
现。
(第65~73页)
这部分内容
共有三道例题。它们的共同点是每道例题都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
的双重任务。这是本单元学习
的难点。
1.例1。
编写意图
例1的题材源于足球的构成,即一个现
代足球是由12块正五边形的黑色皮和20块正六边形
的白色皮制成的。这种完美的球形结构,令一些数
学家、建筑学家和化学家着迷。教材呈现
给同学们的问题是:已知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2倍少4
块,问黑色皮有多少块?
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学生容易想到的有以下三种形式
黑色皮的块数³2-白色皮的块数=4
黑色皮的块数³2-4=白色皮的块数
黑色皮的块数³2=白色皮的块数+4
比较而言,
前两种形式的数量关系,更容易理解,而且都能引入形如ax±b=c的方程,
有利于达成既学列方程,
又学解方程的教学目标。因此,教材的解答,选用了第一种形式的
等量关系,即把黑色、白色皮的块数关
系看成一个数的几倍与另一数比大小的关系。与其相
应的顺思考问题,就是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或少)
几的数是多少。
例1若用算术方法解,需要逆思考,思维难度较大,学生容易出现先除后减的
错误。通
常不作教学要求。这里用方程解,思路比较顺,体现了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从这里开始,教材要求学生自己写出用字母x表示未知数的设句。
列出方程之后,怎样解这样
的方程呢?实际上,形如ax±b=c的方程,是由ax=d与y
±b=c综合而成的。因此,教材介绍
的解法,先把ax作一个整体,求出ax等于多少,再求
x等于多少。
最后,提示学生交流不同解法,并继续提醒“记住验算”。
教学建议
(1)教学前,可以组
织两个内容的准备性练习,为新授做好铺垫。一是针对几倍多(少)
几的数量关系,进行列方程的练习。
如:
公鸡x只,母鸡30只,比公鸡只数的2倍少6只。
二是解方程的练习。如:y-20=4,2x=24等。
(2)出示例题后,首先引导学生审题,识别
哪些信息是解决“求黑色皮块数”这个数学问
题所需要的。然后分析白色皮块数与黑色皮块数之间的关系
,如有必要,可画线段图帮助分
析。
然后提问:
①怎样把x表示什么写清楚?
②怎样列方程?
应当允许学生得出不同的数量关系式,列出不同的方程。
教师选择2x-20=4讨论它的解
法。强调先把2x看作一个整体,先求出2x等于多少,
再求出x等于多少。然后让学生自己检验。 <
br>接下去,就可以请列出不同方程的学生说出自己所列的方程,如2x-4=20,或2x=20+4。这时就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陈述解方程的过程了。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解的过程中,发
现它们“
殊途同归”,都能转化为2x=24。
最后,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①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②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③解方程;
④检验,写出答案。
2.关于练习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练习解形如ax±b=c方程。最
后一小题4x-3³9=29略有变化,一般学生能自己
解决。对确感困惑的学生,可指导他们先算3³
9。
第2~10题都是实际问题,其中第3、4、5、6、9、10题,虽然题材各异,但它们的数量
关
系都与例1类似,都是一个量比另一个量的几倍多(少)几,都是求作为比较标准(即看作
“
一倍”)的那个量。
这些问题,都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练习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它们的共同点,
并总结解
决问题的经验。
第6题,其中亚洲的面积(包括岛屿)约为4400万平方千米。
第7题,题
材与表现形式富有趣味。题目中提供了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这个关系也
可以说成华氏温度比摄氏
温度的18倍还多32度。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自己代入关系式解答,再引导他们用几倍多几的语言
表达两种温度之间
的关系。
第2题与第8题的数量关系相类似,都是某一总数由两部分组成,其中一部分为两个数的积。
第11*题,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可以这样想:(36-4a)÷8是一个除法算式,当它的
结果
是0时,说明被除数是0,即36-4a=0;当它的结果是1时,说明被除数与除数相等,
即36-4
a=8。这样的方程前面尚未出现过,可以利用加减法关系,推得4a=36与4a=36-
8。
最后一题为思考题。容易看出,和的最高位是1、即t=1,代入原式,得
个位上
a+1=1,说明a=0。观察十位与千位,v+s=11,因此百位上v=1+1+1=3,代入v+s
=11,得s=8。
3.例2。
编写意图
例2
创设了购买两种水果的现实问题情境。如果撇开各数量的具体内容,就它的数学意
义来讲,可抽象为两积
之和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在生活中经常能遇到。而且,理解了
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也就容易理解
两积之差、两商之差的数量关系。在例2中组成两积的
四个因数,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可以根据分配律
,得到含小括号的方程。这些都使例2
具有举一反三的典型意义。
教材给出了两种方
程,其一为两积之和等于已知的总数,让学生自己解答。其二为含小
括号的方程,介绍了把小括号内的式
子看作一个整体求解的思路和方法,并留有空白让学生
自己解完。
教学建议
(1)教学例题前,可以先复习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如:
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
梨,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
钱?让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说出
数量关系:
苹果的总价+梨的总价=总钱数
2.4³2+2.8³3=13.2(元)
(2)教学例题时,可以先把复习题改为:妈妈买了2
kg苹果和3 kg梨,共付13.2元钱,
已知梨每千克2.8元,苹果每千克多少钱?
学生容易看出前后两题的数量关系没变,只是已知数和未知数交换了位置。因此,完全
可以让学生自己列
出方程并解答。
解:设苹果每千克x元。
2x+2.8³3=13.2
然后,出示例2,即把梨的数量由3 kg改为2 kg,让学
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问题:除
了像上题那样列方程之外,还可以怎样列方程?有了上面的铺垫,学生不
难想到:
(苹果的单价+梨的单价)³2=总钱数
并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接下去就可以引导学生把小括号内的2.8+x看作一个整体
,先求出2.8+x=?,剩下
的解题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完成。
(3)
作为补充练习可以给出一个方程,如:(26+x)³3=150让学生口头编出具有现实意
义的问题,
在小组内交流。这样的练习既有助于学生掌握数量关系,又能使学生初步体会这
一数量关系广泛的现实意
义。
4.例3。
编写意图
例3的内容是关于地球表面海洋
面积和陆地面积的计算。它的特点是问题含有两个未知数,
一般通常用两个已知条件说明两个未知数的关
系。如给出两个未知数的和与差,或给出两个
未知数的倍数关系与两个未知数的和(或差)。
具有这种数量关系的问题,在算术中称为“和差”、“和倍”、“差倍”问题。若用算术方
法解,思路特
殊,需要分别教学。改用方程解,都可归结为解形如ax±bx=c的方程,思路
统一,解法一致,学会
其中之一的解法,其他几种就很容易类推解决。
在实际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具有这种数
量关系的问题。特别是当两个数的倍数关
系用分数、百分数表示时,这样的问题就更常见了。
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问题,在本单元之前,学生还没接触过。但它与学生以前学过
的不少内容有关。
比如,已知两数,可以求出它们的和、差及倍数关系,这是小学低年级的
小学内容。现在,从两数的和、
差及倍数关系中选取两项作已知条件,反过来求两数各是多
少,这就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问题。可见,所
谓的“和差”、“和倍”、“差倍”问题,实际上
是已知两数,求它们的逆思考问题。
在小学中年级,曾出现过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却要两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如,舞蹈
队有男生20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的2倍,舞蹈队共有学生多少人?女生比男生多多少人?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选取两数之一
作一个条件,再从两数的和、差及倍数关系这三个量中选取
一个为另一个条件,然后求三个量中的其他两
个量。不难看出,例3也是这类两步计算问题
的逆思考问题。
解答例3,首先碰到的
第一个问题是设未知数。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求什么设什么”。
现在面临一道题中要求两个未知数各是多
少,究竟设哪个为x,另一个又怎样表示?这是必
须突破的一个难点。就数学本身来说,和差倍关系的两
个未知数,任选一个设为x都是可行
的。同样,另一个未知数的表示方法也有两种,即选用两个已知条件
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表示。
比较而言,在各种解法中,把作为比较标准的未知数设为x,则用含x的式子表
示另一个未
知数就比较容易。
教材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
,根据两个量的倍数关系这个条
件表示海洋面积,再根据另一个已知条件(两部分面积的和即地球表面积
),列出方程。
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形如ax±bx=c的方程。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
能力,教材没
有出现合并同类项等术语,而是启发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将原方程转化为学生已会解的形
式(a±b)x=c。这与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求出陆地面积后,接
下去怎样求海洋面积?有两种选择。即任选两个已知条件中的任何
一个都可以。教材以两个同学互相交流
的形式,对两种算法都作了介绍。
教学建议
(1)教学例3前,可以采用口答形式进行一些
写出含有字母式子的填空练习。如:学校科
技组有女同学x人,男同学是女同学的3倍,男同学有(
)人,男女同学一共有( )人,
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人。还可以给出复习题:
地球
上的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地球的表面积是多
少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列式计算出地球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作为新授的铺垫和过渡。
(2)
教学例3时,可以先让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并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线段图(暂不标出“x” )。
再让学生
说出所求问题,明确要求的未知数有两个。然后利用线段图启发学生思考,先设哪
一个未知数为x,根据
已知条件,另一个未知数该怎样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根据学生
的回答在线段图上标注x和2.4x
。然后引导学生想:一个条件已经用来表示第二个未知数了,
还可以根据哪个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由此列出课本介绍的方程。然后将方程和复习题
的算式进行对比:
1.5+1.5³2.4=5.1
x+2.4x=5.1
帮助学生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进一步理解数量关系。
如果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可酌情加以比较,如:
让学生观察这些方程
,容易看出解方程都比较麻烦。如果学生求出陆地面积后,怎样求
海洋面积,有两种方法。学生喜欢用哪
一种都可以,不必强求一律。
(3)例3的检验,应予以重视。可以提出问题:除了代入方程检验之外
,还有没有其他的
验算方法?学生一般能够想到,验算两个得数的和与商,看是否等于已知数。教师可以
指出,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这样验算比先检查方程,再把x的值代入方程检验,更有效,也更简便。 <
br>(4)引导学生小结时,可以着重明确以下三点:第一,两个未知数怎么办?可以先选择其
中一个
设为x,列方程解,再求另一个;第二,两个已知条件怎么用?可以把其中一个用来
写出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另一个未知数,另一个用来列方程;第三,怎样验算?可以通过
列式计算,检验两个得数的和及倍
数关系是否符合已知条件。
5.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练习解含有小括号的方程。熟练之后,允许学生简化解方程过程的书写。如:
x= 11.4 x=11.4
<
br>第2题,数量关系为两积之和的实际问题。已知四张门票共11元。从插图中可以看出,成
人票、
儿童票各2张。
第3题,数量关系为两积之差的实际问题。如学生理解题意有困难(特别是农村学校)
,教
师有必要作些说明。如水表有什么用处,收取的水费是怎样计算出来的。还可以从已知的
1
01室入手,先让他们列式计算,101室第二季度的水费是不是80元。即
2.5³2788-2.5³2756=2.5³(2788-2756)=80(元)
然后再设102室上次读数为x吨,并列出方程,这样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第4题的数量关系
仍为两积之和,但两个积都含未知因数x,所以列出的方程形如ax±bx=c。
把它作为例2与例3配
套练习的过渡比较合适。
第5题,练习解形如ax±bx=c的方程。熟练以后,允许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过程。如:
解5.4x+x=12.8
6.4x=12.8
x=2
第6题,含两个未知数,已知条件
是两数的和与差(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差是1),它与已知
“和倍”、“差倍”关系的问题略有不同的是,
设两个数中的任何一个为x都可以,不存在解
方程时简便或麻烦的问题。
第7
题,为鸡兔同笼问题的变式。题中的隐蔽条件是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由于鸡兔数
量相同,所以列出
的方程形如ax+bx=c。
第8题,含两个未知数,已知条件为两数之差与倍数关系。可以让学生选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
列出方程。
第9、10题都是两积之和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而且两个积
中都有相同的数,所以都能转化
为或直接列出含小括号的方程。区别只是第9题的相同因数是未知数,第
10题的相同因数
是已知数。
第11*、12*题为选做题。两题难度都不大,一般学生都能
解决。第11*题只要把□里填入的
相同数设为x,就转化为熟悉的方程24x-15x=18。第12
*题可先从方程的两边同时减去x,
即得2x=100。
最后一题是思考题。设一共
取了x次,也就是乒乓球、羽毛球都各取了x次。由于乒乓
球、羽毛球的数量相等,得方程
5x=3x+6
解:x=3。
所以原来乒乓球有5³3=15(个),羽毛球也有3³3+6=15(个)。
这部分内
容对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理和复习。教材着重回顾和整理了本单元的两个
重点内容,解方程和用
方程解决问题。通过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掌握水
平,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1.第1题,解方程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时,可先让
学生思考教材提出的问题:解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要注意什么?通过回
答,重温等式保持不变的两条原理
,交流解方程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可以给出以下方程:
让学生口述解方程的过程,使学生看
到这些方程的变化过程,教师加以板书,帮助学生形成以
简驭繁的思路。
然后练习教材给出的6道题,这些题同样基本覆盖了简易方程的各种变化。
2.第2题,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整理和复习。
复习时,可先让学生思考教材提出的问
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有哪些步骤?验算时要注意
什么?通过回答,重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交流
列方程的经验与教训。教师可以给
出问题:
学校合唱队有47人,比舞蹈队人数的3倍多2人。学校舞蹈队有多少人?
先让学生自己选用
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作出解答,然后交流,教师择要加以板书,着
重引导学生比较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
的思考过程与解法特点。
通过比较,可使学生初步感悟,列方程可以题目怎么说,
就怎么列,求未知数的过程不
用多考虑,所以比列算式更容易思考。
然后练习教材给出的3道题。
3.关于练习十四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
1题是用字母表示数与方程概念的判断练习。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作出判断,再说说判
断为正确与错误的理由。比如第(1)题可举出反例,如a=1时,
a2<2a;a=0.1时,a2
<2a,说明 a2>2a是错的。
第2题是解方程的练习。练习时,可强调通过检验,争取全对。
第4题中做画框用的木条长,
相当于长方形的周长,已知长是宽的2倍,可设宽x米,则长
为2x米,由题意得
2(2x+x)=1.8或2x+x=1.8÷2
求出宽,再求长和面积。
第5题,涉及两积之和的数量关系,而且两个积中的四个因数都不相等,因而更具一般意义。
第6题,从内容看,涉及路程、时间与速度。从列出的方程看,同样可归结为两积之和,只
是其中两个因
数同为x,因此,可利用乘法分配律列出较简便的方程。即7(45+x)=560。
第7*题,可以
这样想:把x=5分别代入原方程,把原方程中的□看作x,就很容易求出□
所表示的数。
第
8*题,列出的方程可能两边都有x。如设你有玻璃球x个,则2x-3=x+3。可以让学生
独立思考
,探索解题方法。
(四)参考教案课题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练习十第4~8题。
教学目标:
1.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2.在理解含有字母式子的具体意义的基础上,会根据字母的取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看一看,你们的数学课本是多少钱?如果要买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
要多少钱?
学生可能会问数学课外读物的价钱是多少,或不回答,这时教师指出:既然不知道数学课外
读物
的价钱,能否用一个字母表示?
现在谁能说出一本数学书和一本数学课外读物一共要多少钱?
再请学生回答:5.35+x表示的是什么?
师:这个含有字母的式子也能表示数量,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4第(1)题。
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中选取题材,如老师比³³同学大25岁,³³同学的年龄比他爸
爸年
龄小30岁等。
师:如果我告诉你们,我比陈敏大25岁,请算一算,陈敏同学在1岁、2岁、3岁„
„到现
在11岁时,老师各是多少岁。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陈敏的年龄(岁)老师的年龄(岁)
1
1+25=26
2
2+25=27
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接着写下去,其他学生在草稿本上写。
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感到厌烦。
师:求老师岁数的问题提完了吗?(没有)为什么?
学生会说因为陈敏在不断地长大,陈敏的岁数每增加一岁,老师的岁数也增加一岁。
师:正因为我们的问题还没提完,所以还应该在这些算式后面打上省略号。(教师板书省略
号)
师:虽然陈敏和老师的岁数都在变化,但是什么没有变?(老师比陈敏大25岁)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能不能用一个简明的式子表示老师的岁数呢?
用字母a表示陈敏的岁数,那么老师的岁数就是a+25(用其他字母表示也可以)。
在陈敏和老师的岁数下面接着板书:a与a+25。
师:从a+25这个式子里,你们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同桌议论或小组讨论,然后交流汇报:
a+25既表明了老师的岁数,又表明了“老师比
陈敏大25岁”这个数量关系,所以,我们
只要知道陈敏的岁数a,就能用这个数量关系算出老师的岁数
。
师:对,只要知道了陈敏任意一个岁数,就可以求出老师的岁数,我们可以试一试。如果陈
敏7岁入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7时,a+25=7+25=32
师:当陈敏19岁考入大学,老师几岁?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当a=19时,a+25=19+25=44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它有什么优点?
2.教学例4第(2)题。
出示:在月球上,人能举起物体的质量是地面上的6倍。
读题,引导学生按下面的过程自己推算,并填写下表。
师:这里的x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理解6x的?
师:那么课本插图中的小朋友在月球上能举起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计算后交流,教师板书:6x=6³15=90(kg)
让学生看课本第47~48页,再说一说第(1)题、第(2)题中的字母分别可以表示哪些数? 师:但是要注意的是人的寿命是有限的,能举起的质量也是有限的,因此a、x表示的数也
是有限的
。
3.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师:成年男子与女子的标准体重通常可以用下面的式子
表示,身高用厘米数,体重用千克数。
出示:
成年男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05
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身高-110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成年男子或成年女子的标准体重。
教师告诉学生自己的身高,让学生选
择一个式子,算出教师的标准体重,再告诉学生教师的
实际体重,与计算结果比较,评价教师的实际体重
是否符合标准。(教师提示:与标准体重
相差2千克之内都属于正常范围)
师:回去后可以根据这两个式子测算一下你爸爸、妈妈的标准体重各是多少。
让学生说说学习体会。
师:从这几个问题可以看出,用字母表示一些不确定的数量,可以很方
便地帮助我们根据实
际情况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1.
练习十第4题。(填写在课本上,独立完成后集体核对)
2.
练习十第5题。(先独立思考,再填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完成后交
流)
3. 练习十第8题。先同桌互相说出三小题中字母或式子所表示的含义,再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
(略)
课题二:用方程解答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练习十三第4~8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实际问题中有关和、差、倍的数量关系。
2.初步学会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含两个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和类比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1)学校科技组的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3倍。设女同学有x人,男同学有(
)人;设男
同学有x人,女同学有( )人。
(2)学校航模组的男同学人数比女同学多18人。设女同学有x人,男同学有(
)人;设
男同学有x人,女同学有( )人。
比较两种设未知数的方法,选择哪个量设为x,另一个量就比较容易表示?
(3)学校书法组有女同学x人,男同学人数是女同学的2.5倍。男同学有(
)人,男女同
学一共有( )人,男同学比女同学多( )人。
(4)2.5x+x=(
)x;2.5x-x=( )x。
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口答。
根据下面的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通常,学生能提出的问题有:
(1)海洋面积约有多少亿平方千米?
(2)海洋面积约比陆地面积多多少亿平方千米?
(3)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让学生把第(3)个问题算出答案: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为1.5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约为陆
地面积的24倍。地球的表面积是
多少亿平方千米?
1.5+1.5³2.4=5.1(亿平方千米)
二、教学例3
1.引入例题。
出示例3的条件:
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为陆地面积的2.4倍。
教师:现在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引出例题。
2.比较例题与求地球表面积的复习题,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回答:数量关系相同,条件与问题交换了位置。
请学生说出数量关系,教师板书:
陆地面积+海洋面积=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
陆地面积³2.4
3.讨论:有两个未知数,怎么办?
①怎样设未知数?
②怎样列方程?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酌情参与讨论。
4.交流各种解法。
引导学生从便于思考、便于解方程两方面进行比较。
5.重点讨论下列解法。
解:设陆地面积为x亿平方千米。(设海洋面积为x可以吗?哪个更方便?)
那么海洋面积为2.4x亿平方千米。(这是用了哪个条件?)
x+2.4x=5.1
(这是用了哪个条件?)
(1+2.4)x=5.1 (这是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让学生自己把方程解完,得x=1.5。
提问:另一个未知数怎样求?根据是什么?
5.1-1.5=3.6(利用和的关系)
2.4x=1.5³2.4=3.6(利用倍数关系)
6.引导学生进行检验。
提问:除了代入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怎样验算?
验算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和是否等于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1.5+3.6=5.1
验算海洋面积与陆地面积的倍数关系是否等于2.4:
3.6÷1.5=2.4
三、巩固练习
1.看图列方程(单位:棵)。同桌互相口头说出方程。
2.课本练习十三第4、6、7题。要求不抄题,用方程解。
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核对。
四、本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方程解决含两个未知数的问题,你认为解答时应注意什么?
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小结。
①两个未知数怎么办?
②两个已知条件怎么用?
③怎样验算?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三第5、8题。
1.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
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用有限次加
、减、乘、除、乘方、开方(包括括号)连接起来的
式子,叫做代数式。如:3+5,4a,a+b。单
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看作是代数式。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由于代数式的值不是一个
固定的数,所以说到代数式的值时,必须指明当字母是什么数
时的值。如当x=6时,代数式2x+3的
值是15。
2.等式与等式的性质
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可以分为三类:
(1)恒等式。在等号
两边的代数式中,它含有的字母无论取什么值,都能使两边的值相等。
例如:3+5=8,a+a=2a
等,都是恒等式。
(2)条件等式。在等号两边的代数式中,它含有的字母只有取某些值时,等号两边
的值才
能相等。这样的等式叫做条件等式。例如:2a=6,只有当a=3时,等号两边的值才能相等,
所以是条件等式。
(3)矛盾等式。在形式上是用等号连接的式子,但实质上无法使等号两边
的值相等。这样
的等式叫做矛盾等式。例如:a+1=a+2,就是矛盾等式。
对于恒等式和条件等式,有以下基本性质:
(1)等式两边可以调换位置(对称性)。也就是说,如果A=B那么B=A。
(2)等式中,相等的量可以传递(传递性)。也就是说,如果A=B,B=C,那么A=C。
(3)等式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也就是说,如果A=B,那么A
±m=B
±m。
(4)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等式仍然成立。也就是说,如果A=B,那么Am=Bm,或,(n≠0)。
3.方程、同解方程与方程的同解定理
在中小学,通常都把方程描述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因此,方程也可以和等式一样
分为三类。 (1)恒等方程。无论未知数取什么值,都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例如:x+x=2x,就是
恒等
方程。
(2)条件方程。它含有的未知数只有取某些值时,方程两边的值才能相等。例如:2x=6,
只有当x=3时,方程两边的值才能相等,所以是条件方程。
(3)矛盾方程
。无论未知数取什么值,都不能使方程两边的值相等。例如:x+1=x+2,
就是矛盾方程。
一般地说,所谓解方程,就是确定这个方程是否有解,如果有解,则求出方程的解。
小学数学中的简易方程,一般都是条件方程,不出现矛盾方程。所以不存在通过解方程,
确定这个方程无
解的现象。
如果两个方程的解完全一样,我们就说这两个方程是同解方程。
我们常常需要把一个方程变形成为另一个与它同解的方程,这种变形就叫作同解变形。
常用的同解变形定理有:
定理一,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定理二,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非零的数,所得方程与原方程同解。
实际上,同解
变形定理一就是等式的基本性质(3)。但是,同解变形定理二只是等式基
本性质(4)的一部分,两条
性质的区别在于:等式两边乘0,得0=0,仍然是等式;而方
程两边乘0,得0=0,与原方程就不是
同解方程了,所以同解变形不允许在方程两边同时乘
上0。
例如,由方程2x-5=7,得到2x=12,再得出x=6,都是同解变形。
还要注意方程的同解变形与代数式的恒等变形(简单地说,就是形变值不变的变形)之
间的区别。例如:
有时,也可运用恒等变形把原方程化简。如上例中方程左边先去括号得3x+135
=210,
就是运用了恒等变形。
4.水位与水尺
河流或者湖泊、水库等的水面离某一地面(作为0点)的高度称为水位。水位的单位是
米,一般要求记至
小数2位,即0.01 m。
水尺是用来直接观察读出江河、湖泊、水库等水位的标尺。水尺的历史悠久,直至现代
仍在广泛使用。
5.洪泽湖
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
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
后因黄河多次改道,淮河水泛滥成灾,加之泥沙淤积,湖底高出地面
,故又称“悬湖”。
洪泽湖是我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它形似一只天鹅,在辽阔的苏北平原上
展翅欲飞。它
上承淮河、南泄长江、东注黄海,水域面积2069平方公里,湖岸线长354公里。洪泽
湖不
仅为苏北2500万亩农田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而且还是我国主要水产资源基地之一。这里
不仅盛产鱼、虾、蟹等,而且芦苇、蒲草、莲藕、菱角等水生经济作物,资源非常丰富。纵
观湖面,万
倾烟波,“无限银涛接远天”,放眼远眺,恰是“古岸云山山隐隐,烟州芳草草芊
芊”,如诗如画,美不
胜收。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赞誉洪泽湖为“水乡泽国,人间仙境”。
洪泽湖大堤,历史悠久。
从明代中期起在大堤上应用的直立式条石挡浪墙和滚水石坝等
水工建筑,代表了当时的世界最高水平,是
我国唯一可供申请世界遗产的堤防。
(第77~78页)
教材说明
综合应用“量一量找规律”是在完成了第四单元“简易方程”的教学
之后安排的,旨在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测量、统计和方程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动手操作揭示事物之间的
内在
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量一量找规律”活动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1.自制实验工具。
学生在充分理解方程意义的基础上,利用皮筋、木棒、盘子和细绳等材料小组合作制作
一个简易秤。具体
的做法是用细绳将盘子拴住做成一个托盘,然后用皮筋分别将托盘和木棒
拴住。
2.收集实验数据。
学生利用自制的简易秤,依次称量1本、2本、3本等不同数量
的课本,在统计表中记
录称量的课本数和相应的皮筋总长度,并计算出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长的长度。
3.整理分析数据。
引导学生观察统计表中的信息,并根据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
图,启发学生讨论从统
计图表中能够获得哪些信息。
4.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
根据统计图表的结果小组合作探究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及此规律适
用的范围。
整个活动不仅使学生经历从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制成统计图表到根据统计结果推
理事物之间内在本质关系的全过程,而且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事物的
乐趣。
教学建议
1. 这部分内容可用1课时进行教学。
2. 这个活动是一个操作性很
强的活动,教学时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放手让学生尝试,充
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教师只在关
键处予以一定的引导和点拨。
3.在制作实验工具部分,教师可提前布置学生准备制作材料,并引导学
生思考:对制作简
易秤使用的橡皮筋和木棒有什么具体要求,启发学生选择弹性较好的橡皮筋,至少在称
量6
本数学书时不会超出弹性限度或发生永久变形;选择的木棒要尽量做到长度适中、粗细均匀,
在称量时不会弯曲、变形。此外,拴盘子时要注意拴的角度和拴绳的长度,使托盘在称量时
保持水平、
稳定。当然,教师也可根据情况灵活安排,如可用弹簧来代替橡皮筋,在制作时
用铁钩等代替木棒达到称
量的目的。
4.在收集实验数据部分,教师可在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先明确书本第77页中统计表中要求
采
集的信息,并引导学生讨论测量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例如,要明确测量的起点和终点;
测
量皮筋长度时要等橡皮筋和秤盘均处于稳定状态时再测;称量时要设法使木棒保持水
平„„这样得到的数
据误差较小。具体实验的实施可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
5.在整理分析数据部分,教师根据统计表
绘制出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表,
想一想统计图表呈现的特点,并讨论它们传达出的信息
。然后,对应统计图表,请小组同学
互相说一说:“如果要称量7本书,皮筋会伸长多少?8本呢?10
本呢?”
6.在根据统计结果归纳推理部分,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皮筋长度和课本数二者之间存在的规<
br>律,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如果有的小组实验数据与理论上y=a+bx(a代表皮筋原长,
b代表每增加一本书皮筋伸张的长度)的关系存在一定误差,老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原因,也
可向学生客
观说明。
7.在学生总结出二者之间存在的规律后,老师还可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要称量的课<
br>本越来越多的话,皮筋会发生什么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上述二者的关系均是建立在皮筋的
弹性限度之内的,反之,二者的关系不存在。
五、多边形的面积
1.利用方格纸和割补、拼摆等方法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
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2.认识简单的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教材说明
1.本单元教材包括四部分内容: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和组合图<
br>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
方形、正方
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们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到这一单<
br>元结束,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就基本学完。
组合图形的面积在义务教育的教材中是选学内
容。本单元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
梯形面积计算之后学习,学生在进行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中,要把
一个组合图形分解成已学过
的平面图形并进行计算,可以巩固对各种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和面积公式的运
用,有利于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因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联系比较紧
密,本单元教材把它们编排在一起。
教材编排注意突出以下特点。
(1)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图形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安排教学顺序,以促进知识
的迁移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认识这些图
形时是按照四边形和三角形分类编排,学习这些图
形的面积计算则以长方形面积计算为基础,以图形内在
联系为线索,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
本方法开展学习。
安排顺序:
(2)体现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各类图形
面积公式的推导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先将图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图形,再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
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新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
样一个过程。同时按照学习的先后顺序,
探索的要求逐步提高。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是先借助数方格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再引导学生
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就
直接要求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要求
学
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每一种图形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和计算公式,
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
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较大的创造空间。
(3)注意练习的探索性,形式多样化,以促进学生对计算公式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练习的编排减少了直接用公式计算的习题,安排了较多的应用问题、变式题、用间接条
件求面积及画一画
、分一分的操作性习题,并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习题的探索性加强,
例如过去直接要求量出图形底
和高的长度求出面积,现在则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图形的
面积。
另外本单元还安排了两个
“你知道吗?”,介绍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和数学家对平面图形面积
的推导和计算方法,丰富学生对我国数
学史的认识。
教学建议
1. 重视动手操作与实验。
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都是建立在学生数、剪、拼、摆的操作活动之上的,所以操作是
本单元教学的重要
环节。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
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
,切忌由教师带着做。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
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探究,渗透“转化”思想。
“转化”是数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本单元
面积公式的推导都采用了转化
的方法。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加强指
导和引导。通过
操作,一方面启发学生设法把所研究的图形转化为已经会计算面积的图形,渗透“转化”
的
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所研究的图形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从
而
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切忌由教师直接演示讲给学生。利用讨论和交流等形式,要求学生
把自己操作——
转化——推导的过程叙述出来,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注意培养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运用转化的方法推导面积计算
公式和计算多边形面积,可以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教师注
意不要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种固定或简单的途
径或方法上,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
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
4.本单元可以用9课时进行教学。
(第79页)
这是一幅街区图,下部是学校的大门内外,中部是街道,上部是住宅区。由小精灵提出
观察的要求:“你发现了哪些图形?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这样把本单元教学与已有图
形的认识联系
起来,同时引入面积计算的教学。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去发现图形,巩固和加
深了对已学过的图形特征的
认识,同时可以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
体会到自己生活的空间就是一个图形的世
界。
教学中可以利用主题图作为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充分发表意见。<
br>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将主题图做成多媒体课件。
(第80~83页)
1.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编排意图
教材分三个步骤安排。
(1)引入。从主题图中学校大门前的两个花坛(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引入一个
实际问题:
两个花坛哪一个大?也就是要计算它们的面积各有多大。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已经
会计算,从而提出如何计
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问题。
(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这是一种直观的计量面积的方法,在学习
长方形和正方形
面积计算时学生已经使用过,但是像平行四边形这样两边不成直角的图形该如何数?对学
生
讲是一个新问题。教材给出提示,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教材安排同时数一个长方形和
一
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对它们的底(长)、高(宽)和面积进行比较,暗示这两个图形
之间的联系,为
学生进一步探寻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3)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
式。提出“不数方格能不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
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
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最后把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
教学建议
(1)结合引入环节进行长方形面积计算和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复习。
(2)数方格和填表环节
要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交流一下是怎样数的和数的结果。
有的学生可能用把斜边上的不满一格的
两个格拼成一个方格的方法,也应给以肯定。要组织
学生对填表的结果进行讨论,学生比较容易发现两个
图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和面积分别相等。
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根据你的发现你能想到什么?培养学生联
想、猜测的能力,同时为下
一步的探究提供思路。
(3)探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
本课的重点。可以用提出假设——动手实验——推导
——概括的步骤开展探究活动。
第一步根据上面的讨论提出假设:是否可以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出它的
面积?
第二步组织学生动手实验,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把剪刀。教师注意巡
视和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一般会出现以下两种割补的方法,都应给以肯定。
第三步小组讨论:观察拼
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这是本课教学
的关键,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有些学生可
能不知怎样去思考。可以出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
思考。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你能根据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第四步进行全班交流,要求学生叙述出自己的推导过程。
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进
行演示(如第81页的图),注意在演示过程中显示
平移的方法。边演示边推导: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
等。
这个
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
形的面积等于长乘
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2.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
可以先让学生试做,再通过集体订正检查掌握情况。
3. 关于练习十五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4题是应用问题,第1题直接应用公式计算。第4题要进行面积单位的化聚和除
法计算。可在分析讨论题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做法和结果,强调注意面积单
位的变化。
第2题要求学生自己想办法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一定的探索性。学生需要先画出
平行四边形一边上的高,再量出底和高的长度,最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再
计算,也可让学生先独立做,再交流方法和结果。注意引导学生知
道可以以不同的边作底来求出面积。
第3题是逆用公式的题目,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引导学生依据乘除法的互逆
关系
学会灵活运用公式或列方程解答。
第5题认识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先不
要学生计算,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面积
相等吗?并说明理由(两个平行四边形共底,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
处处相等,它们的高也相
等)。
第6题与第5题的道理相同,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等
底等高,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已
知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再求出正方形的面积,也就
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再解答。
第7题借助课本上的示意图或做
实物教具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讨论什么不变,什么
发生了变化(四条边的长度不变,底边上的高发生
变化)。从而得到它们的周长不变,但面
积变了。还可以进一步讨论,面积怎样变化?什么情况下面积最
大?
第8*题是选作题。根据A、B是大平行四边形上下两边的中点,可以证明阴影部分也<
br>是一个平行四边形。鉴于学生还没有这方面的知识,题中直接说明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要
求出小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的长度,题中没有给出。但从A、B是大平
行四边形上下两边的
中点,可以推出小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大平行四边形底长的一半,它们的
高相等,所以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是大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即
48÷2=24(cm2)
(第84~87页)
1.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编排意图
教材以
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展现学生探究的过程。首先由怎样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
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
积计算的问题;接着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方法提出解决
问题的思路: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学过的
图形;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索,推导出三角形面积
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面积计算公式。
教学建议
(1)本部分教学可按提出问题、寻找思路、实验探究的步骤,以小组合
作学习为主的形式
进行。学生已经经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要以学生在推导中获得的经验
为基
础,放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2)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环节是本部分教学的重点。按教材
的编排,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
的图形,没有采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方法,而是用两个同样三角形拼摆的
方法。这个方法推
导过程简单,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每个小组最少应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
三角
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教师可提出明确的操作和探究要求:“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一拼,
能拼出什么图形?拼出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拼出的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学生可能拼
出三角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其中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学生已经会计算面积。
在小组操作和讨论的基
础上组织交流。可以选择用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
的三种情况分别进行汇报,要求学生
能根据拼出的图形叙述出推导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作总
结归纳:
通过实验可以看到,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因为每个三角
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可
以推出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³ 高 ÷ 2
(3)根据学生
的基础,也可以让学生用剪拼或折的方法进行推导,或结合教材第96页介绍
的我国古代
数学家刘徽的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进行推导,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提
高学生推理的能力。
割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
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②
拼成的长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高等于三角形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底 ³(高
÷ 2)
= 底 ³ 高 ÷ 2
③
拼成的长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底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底÷2)³高
=底 ³ 高 ÷ 2
折叠的方法:
折出的长方形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一半,长和宽也分别是三角形底和高的一半。
三角形的面积
= 长方形的面积³2
=(底÷2³高÷2)³2
= 底³高÷2
2. 例1及“做一做”。
编排意图
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例1是解答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时提出的问
题:怎样计算红领巾
的面积?
“做一做”是计算一个直角三角尺的面积,可以把两条直角边看作底和高。
教学建议
可以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与汇报,说说是怎样做的
和计算的结果。注意检
查计算中有没有忘记除以2,针对发生的错误,可以结合前面推导的过程,让学生
说一说为
什么要除以2?进一步加深印象。
3.练习十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4、5题是应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应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其中第1
题还可以进行交通常识的教育。这些标志牌表示的含义:
注意危险
慢行 注意行人 向右急弯路
第2题没有给出底和高的长度,要学生想办法求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学生需要先找出
或
画出三角形的高,再分别量出底和高的长度。
可先用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或独立完成,再交流各
自的做法。注意结合每种三角形的特点
进行讨论。例如直角三角形以两条直角边为底和高计算最简便;钝
角三角形一般会以最长的
边作底,这样高就在三角形内。如果用水平的一条边作底,怎样找到高呢?可以
让学生了解
在钝角三角形短边上作高的方法(不作统一要求)。
第3题根
据乘除法的互逆关系灵活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注意在根据三角形面积和
高求底时,不要忘记三角形
的面积先要乘2。
第6题根据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相等的基本条件是等底
(两个三角
形共底)和等高(平行线间的垂直距离都相等)。可以让学生先讨论:图中你能找到几个三<
br>角形?哪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呢?为什么?再根据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画出其
他三角
形。
第7题是运用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相等的道理去分三角形。也可以用讨论的方式进行。
分法一:
将三角形任一边平均分成4段,把各分点与对应的顶点连接形成4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分法二:
连接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点,形成的4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可以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证明出这4个三角形是等底等高。但学生还没有这些知识基
础,可以通过测量证
明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相等。
第8*题是选作题。已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高,可以分别
求出它们的底长,也就是平
行四边形的两条边长。
540³2÷225=48(m)540³2÷18=60(m)
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48+60)³2= 216(m)
第9*题也是选作题。可以让学生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和对三角形面积相等的判
别知识进行推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每个三角形面
积是平行四边
形面积的一半;A点是其中一个三角形底边的中点。根据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
相等,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积
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一半,也就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四分之一。
所以涂色三角形的面积是
48÷4=12(m2)。
(第88~91页)
1.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编排意图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在
学习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前两节
一样,教材先通过小轿车车窗玻璃是梯形
的这样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梯形面积计算。然后通过
学生动手实验探索出面积计算公式,最后用字母表示出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但是要求又有
提高,不再给出具体的方法,而是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梯形面积
计算公式。这里仍然要
运用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方法,但是从教材中学生的操作可以看出,方法与途径多
了,可以
用分割的方法,也可以用拼摆的方法;可以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也可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
教学建议
学生经过平行四边形和三角
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已经知道要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进
行推导。前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转化的方法
不同,平行四边形主要是用割补的方法,而三
角形主要用拼摆的方法。本课要求用学过的方法去推导,没
有指明具体的方法。在学生操作
实验前,可以先回忆一下前面运用过的两种方法,有条件的可以把前面推
导的过程制成课件,
进行展示,加以回顾。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教师不必提出统一的操作要
求。
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有多种方法,教材显示了三种方法。
(1)两个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推导过程:
两个完全一样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
底),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
等于梯形的高,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³高÷2
(2)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见下左图)。
推导:
梯形的面积=三角形1的面积+三角形2的面积
=梯形上底³高÷2+梯形下底³高÷2
=(梯形上底+梯形下底)³高÷2
(3)把一个梯形剪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见上右图)。
推导:
梯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
=
平行四边形的底³高+三角形的底³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³高
=(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2)³高³2÷2
=(平行四边形的底³2+三角形的底÷2³2)³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³高÷2
因为
梯形的上底=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的下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
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³高÷2
第(1)种方法比较容易推导和理解,(
2)和(3)因为涉及乘除法运算定律、性质和等
式变形,学生的推导会有困难。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用多
种方法进行推导,在此基础上进行汇
报和交流。可以第(1)种方法为研究重点,让学生叙述推导的过程
,得出梯形面积计算公
式。(2)和(3)种方法可视学生接受能力,不做统一要求。
学生在操作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方法。例如教材第96页的方法,注意给学生留
有较充分的操作和
交流时间。
推导过程:
从梯形两腰中点的连线将梯形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梯形的下底)
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2
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所以 梯形的面积=(上底
+下底)³高÷2
3.例3及“做一做”。
编排意图
(1)例3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做一做”是计算引入部分提出的车窗玻璃的面积,注意是求两个梯形的面积。
教学建议
(1)例3可结合图片和横截面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找
到直角梯形的高也
是它的一个腰长,再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结合例3和“做一做”,检查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情况,强调计算时不要忘记除以2。
4.关于练习十七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3题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求面积。第1题需要先测量计算所需条件的长度,
再计算;第3题要选择条件进行计算,有些是间接条件
要转化为直接条件。通过练习可以加
深学生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第2、4、5、6题都是应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第2题,飞机模型的机翼是两个完全相
同的梯形。求机翼的面积,可以先求出一个梯形的面
积,再乘2;也可以根据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经验,
设想把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底长100mm
+48mm,高250mm的平行四边形,求出它的面积。
第4题,注意让学生观察图示找到计算所需条件。花坛的三面围篱笆,形成一个直角梯
形。20m就是它的高,用46m-20m可以得到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
第5题,要结合示
意图先让学生理解水渠的横截面。水渠的渠口宽、渠底宽和渠深分别
是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再计算出
梯形的面积。
第6题,可结合教材中的图使学生理解圆木堆的横截面可以看作一个梯形,梯形
的上底
长相当于顶层的根数,梯形的下底长相当于底层的根数,梯形的高相当于圆木的层数。所以
可以借助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圆木的总根数。
第8*题是选作题。首先要考虑如何剪去
一个最大的平行四边形。应该是以梯形上底长
度为底长的平行四边形。
剩下的是三角形,可以用两种方法求面积。
方法一 梯形的面积-剪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3.5)³1.8÷2-2³1.8=1.35 (cm2)
方法二用梯形的下底长减去梯形的上底长得到剩下三角形的底长,乘梯形的高,
再除以2,
得到剩下的三角形的面积。
(3.5-2)³1.8÷2 =
1.35(cm2)
(第92~95页)
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在义务教育教材
中是选学内容。现在放在多边形面积计算最后学
习,有利于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
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 识组合图形。
编写意图
由于实际
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物体表面,许多是由我们已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
四边形、三角形及梯形组合
成的图形,所以教材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
首先教材提供了几个生活中具体物品:
中队旗、房屋的一面墙、风筝、由七巧板拼成的
一个长方形,通过在这些物品的表面中找图形,使学生认
识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图形组合
而成的。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找一找组合图形,以巩固对组合
图形的认识。
教学建议
(1)教学中,可以使用教材中的实例,也可以应用学生
身边的实例。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做
成幻灯片或多媒体课件,方便学生观察和讨论。着重让学生观察这些物
品的表面有哪些我们
学过的图形,建立组合图形的概念,同时为学习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打下基础。 <
br>(2)观察实物注意从易到难,例如教材中的房子和七巧板,比较容易找到组成它们的图形,
而中
队旗学生可能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可以看成有两个梯形,也可以看成有一个长方形和两
个三角形,还可以
看成有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
(3)找生活中的组合图形时,要强调从物体的表面上找,不要与立体组合图形混淆。
2.例4及“做一做”。
编写意图
例4是学习组合
图形面积的计算,因为限于简单的组合图形,教材主要安排2~3个简
单图形的组合。由于一个组合图形
可以有不同的分解方法,教材展示了两种计算方法。
“做一做”主要巩固组合图形面积计算,
图示已经把菜地分解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
三角形,只需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和。
教学建议
(1)教学例4时,可先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才能计算出这面墙表面的面积?明确计
算组合
图形面积的基本思路,即可以把组合图形分成我们已经会计算面积的简单图形,分别计算出
它们的面积,再求和。
(2)在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试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然后交
流各自的算法。
还可以结合学生提出的方法,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通过试做、交流、讨
论,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认识到要根据已知条件对图形进行分
解
,不是任意分解都能计算的;分解图形时要考虑尽量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3)“做一做”可由学生独
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算的。同时可以检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和
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掌握的情况。
3. 关于练习十八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和第2题图形形状是相同的
,只是给出的条件不同,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第2题提出了“你能想出几种算法?”可以结合第2
题进行讨论。一般有以下几种算法。
①求两个梯形面积的和(下左图)
[(80-20+80)³30÷2]³2
= (80-20+80)³30
= 4200(cm2)
②求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面积的和(下中图)
(80-20)³(30+30)+(30³20÷2)³2
=(80-20)³(30+30)+30³20
= 3600+600
=
4200(cm2)
③用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减去一个三角形(下右图)
的面积
80³(30+30)-(30+30)³20÷2
=4200(cm2)
第3、4、5题的思考方法是一样的。通过这几题的练习,使学生知道计算
组合图形的面
积,不仅做加法,有时也要用一个图形面积减去另一个图形的面积。可以选一道题让学生讨
论计算的方法,再独立完成其他几题。第5题要指导学生看图,它不是两幅图,而是一个组
合图
形的分解图。
第8*题是选作题。根据长方形的长与宽,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18³12 = 216(m2)
红花、黄花和绿草的种植面积,可以根据它们各自占长方形面积的几分之几来计算。
从设计图可以得到:
绿草的面积占长方形面积的12,所以绿草种植面积是216÷2=108 (m2)。
红花和黄花的面积各占长方形面积的14,所以红花和黄花的种植面积各是216÷4 =
54
(m2)。
(第96~97页)
1.第1题。
用图示帮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
巩固学生对计算
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中,可让学生看图叙述各个图形面积公式是
怎样推导出来的?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
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最后填出字母公式。
2.第2题。
计算一个组合图形的面积。复习巩固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已学图形面积计算公式
的运用。
这道题的解法较多,可以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用多种方法解答。
3.关于练习十九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通过测量计算长方形、平行
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复习巩固已经学习
的各种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同时将几个图形都放在两
条平行线之间,它们的高是相等的,
所以高只需要量一次。在高相等的条件下,通过比较它们面积,使学
生加深对图形面积与底
和高关系的认识。 例如长方形与三角形的面积相等,高也
相等,但三角形的底是长方形
长的2倍。结合这一发现,可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公式
的理解。
第3题是解决问题。着重要让学生理解题中收割机的作业宽度和速度的关系,即是收
割
机1小时收割面积(一个长方形)的宽与长。另外,在计算中要注意先统一单位,再计算。
第4题的第(2)*题是选作题。因为小树是不规则的图形,不能简单地用手工纸的面积
除以小树的面积
。要考虑实际的排列。
小树高有 3+3+3+6 =15(cm),最宽处有 4+4 =
8(cm)
(1) 这样排,手工纸的宽可以排1棵。
用手工纸的长除以小树的宽,得
到能剪的棵数。
45÷8=5(棵)„„5(厘米)
(2)
这样排,手工纸的长可以排:
45÷15=3(棵)
手工纸的宽可以排:
21÷8=2(棵)„„5(厘米)
一共能剪3³2=6(棵)
(3)
这样排,手工纸的宽可以排1棵,
长可以排:
(45-3)÷5=8(棵)„„2(厘米)
(4) 这是在第(2)种的基础上的排法,
因为宽还多5厘米,可以在中间插
入2棵,所以一共可以剪:
3³2+2=8(棵)
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8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
导能力,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察主题图(有条件的地方可做成多媒
体课件出示),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
形。
2.观察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说
一说这两个花坛都是什么形状的?怎样比较两个花坛
的大小?你会计算它们的面积吗?
3.引入学习内容: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今天我们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
1.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
(1)用多媒体或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
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
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
格中
(见教材第80页表格)。
(2)同桌合作完成。
(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
(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
个
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
(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较麻烦,
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
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
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
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
是不是所有的平
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
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教师巡视。
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
教师用课件或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如教材第81页的图示)
(3)我们已经把一
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
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可以出示讨论题:
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
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小组汇报,教师归纳:
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
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
因为 长方形的面积=长³宽,
所以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³高。
3.教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
们把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
三、巩固和应用
1.出示例1。读题并理解题意。
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
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
六、统计与可能性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
的公平性,
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
br>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适当的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本套教材分两次进
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
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
定的。第二次就在本单元,
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的深化,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
解逐渐从定性
向定量过渡,不但能用恰当的词语(如“一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
来表
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要学会通过量化的方式,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本单元安排的是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等可能性事件
是概率论中研究得
最早,在社会生活中又广泛存在的一种随机现象,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试验的全部可能结果只有
有限个,比如说为n个。(2)每个试验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
的,都是1n。等可能性事件在概率论
发展初期即被人们所关注和研究,故这类随机现象通
常又被称为古典概型,本单元的例1、例2和例3及
相关练习都属于古典概型问题。
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是紧密相联的,因为一个公
平的游戏规则本质上就是
参与游戏的各方获胜的机会均等,用数学语言描述即是他们获胜的可能性相等。
因此,教科
书在编排上就围绕等可能性这个知识的主轴,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
br>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
的思维
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此外,通过探究游戏的公平性,还可在潜移默化中
培养学生的公平、公
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2.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及计算方法。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平均数(主要是指算术平均数),知道平均数是描述数据集中程
度的一个统计量,
用它来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教科书在引入
中位数时,就以平均数为参照物
,说明当一组数据中有个别数据偏大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
代表该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就比平均数更合适。
这样编排,不但新旧知识过渡自然,便于学生
理解和掌握,而且清晰地阐明了中位数的统计意义,即中位
数在数值大小上处于一组数据的
最中间,主要反映了统计数据的中等水平,并且不受偏大或偏小等极端数
据的影响,对人们
了解事物发展的中等水平很有帮助。
在介绍中位数
的计算方法时,教科书在编排上采取了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方式。如例
4和例5,列出的一组数据都是
7个,即奇数个数据,从而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就为中位数,
可直接在数据组中找出;然后把7个数据变为
8个,最中间就有两个数据,引出当数据个数
为偶数个时计算中位数的方法。
教科书
在选材上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掷沙包、跳远、跳绳等活动,都是学
生几乎天天参与的游戏,
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完成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也便于教师组织教
学。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在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中存在两类不同的现象:确定性现象(即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
和随机现象(即不确定事件)
。概率论就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在小学阶段
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
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
大千世界,而不仅仅是以确定的、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去
理解事物。因此,在可能性知识的
教学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
解,而不要把丰富多
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
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
让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直观
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探究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与等可
能性事件的关系等,使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
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一个统计量。教学时应注意结合学
生已经很熟悉的平均数,对比教学,以帮助学
生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使他们明白:平均
数主要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中位数则更好地反映了一
组数据的中等水平(或一般水
平)。
在教学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数据组,以反映中位数在统
计学上的意义和价值,在与平均数
的对比中体现中位数的特点。如例4、例5的数据组中,因个别数据严
重偏大,影响到平均
数也偏大,导致平均数不能很好地代表该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中位数的优势正好能
够避免
一些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因而在这样的场合中,中位数就能很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
水平。
另外,因中位数在一组数据的数值排序中处于最中间的位置,故其在统计学分析中也
常
常扮演着“分水岭”的角色。人们由中位数可对事物的大体趋势进行判断和掌控。如某城市
一
个月的空气污染指数的中位数值是70(空气质量为良),则说明该城市这个月超过一半的
时间空气质量
都为良。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再利用中位数的
这一特点进行初步的统计分
析。如调查全班同学的睡眠时间,如果中位数显示睡眠不足,则
表明全班至少有一半的同学睡眠不足,据
此就可建议大家少看电视和按时作息等。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98 ~108页)
本单元共安排了5个例题。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科书通
过主题图、例1、例2和例3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编排
方式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与游
戏规则的公平性之间的关
系,如例1的抛硬币试验和例2 的击鼓传花游戏等,都是从事件
发生的等可能性这个角度说明了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提出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就是看事件
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二是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
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这主要体现在“做一做”和练习题中,教学时应注意结合相应的例
题引导学生从可能性角度
进行思考;三是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如例2后的“做一做”,
根据设计好
的转盘,预测转动80次后,指针可能会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等等。
(1)主题图。
主题图通过呈现学生熟悉的校园活动场景,引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目的是从学生已有
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会到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大量的等可能性事件,平时的游
戏活动
中也隐含着许多公平性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先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这幅情景
图,也可制成电脑课件进行播放,让学生
身临其境,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击鼓传花、足球比赛等活动中蕴涵
的概率思想,特别要引导学
生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个角度去观察问题,如学生会直观感到击鼓传花时花
落到每个人手
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抛一枚硬币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也是相等的„„在此基础
上,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说说这些游戏活动对参与的各方是否公平。教学时可先让小组合作学
习、
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结果,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用推理的方法找出等可能性与游戏公
平性之间的因果关
系,以促进学生形成较好的逻辑思维。
主题图里全是情境,没有相应的文字说明,故教学时应
注意说明每个活动的游戏规则,
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讨论。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事件发生的可
能性以及游戏规则
是否公平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要过分关注游戏、活动内容本身。
(2)例1及“做一做”。
①例1。
本例教学最简单的等可能
性事件,即两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为12,同时让学生初步
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教科书呈
现了足球比赛前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场景,
由小精灵提出问题“你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开球公平吗?”
引出教学内容。设计目的是使学生
理解随机抛掷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从而说明在比赛前用
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开球对比赛双方都是公平的。
掷一枚硬币
时,既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预先作出确定的判断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硬币均匀,直观上会感
到出现正面与出现反面的机会应该相等,即在大量重复试验中
正面朝上的频率,应接近于50%。为了验
证这点,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
的数学家也做过这个试验,其结果如下:
<
br>因此,尽管在抛一次硬币时,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但当我们大
量重复
抛掷一枚硬币时,二者出现的频率在0.5附近摆动,我们就认为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
的概率是12,从
而验证了在足球比赛前采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规则是公平的。
教学时,为使学生更直观感
受,可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做抛硬币试验,并做好结果记录(如:
每个小组抛100次,分别算出正面朝上
和反面朝上的频率)。在试验完成后,教师可让学生
汇报本组得到的结果。针对有的小组得到的结果可能
与理论上的概率值相差较大,教师可以
把各个小组试验的情况汇总,再进行分析,就可使结果更加逼近理
论值。同时,教师还可说
明: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逼近12
。这实际上
就是概率的统计定义思想。
②做一做。
这是一个简单的转盘游戏,学生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了,知道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
可能性比停在蓝色
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可能性都要大,所以判断“这样公平吗”对学生来说并
不困难,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小精
灵提出的问题“怎样设计这个转盘才公平”上。
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已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为基础,在学生得到“这样做不公平,因
为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要大些”的结论的情况下,进一步
引导学生思考:指针停在红
色区域的可能性是多大呢?从而实现对可能性的认识由定性感受到定量刻画的
自然过渡。
为便于学生理解,教材把转盘平均分成了四份,其中红色区域占两份,蓝色区域和
黄色
区域各占一份,所以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是24,即12,而停在蓝色区域和停在黄
色区域的可能性都是14,从而说明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
从等可能性的
角度来重新设计这个转盘,即将转盘平均分成三部分,红、黄、蓝各占13,
就可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了。
(3)关于练习二十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因为正方体各
部分都很均匀和规则,所以投掷后6个面朝上的可能性相等,都
是16。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
看法,再让他们动手试验,最好多投几次,并作好
记录,以发现其中的概率规律。
第
2题,转盘被平均分成了四部分,故指针停在四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4。
如果转动指针10
0次,因指针停在每种颜色区域的机会均等,所以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大约
就是100÷4=25(次)
。
第3题,虽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匀的,但它的6个面大小不等,一个面的面积越大,<
br>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强设计的这个方案不公平。
(4)例2及
“做一做”。
①例2。
通过击鼓传花游戏,使学生进一步加深
对等可能性事件的认识,学会用几分之几来描述
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加深对游戏规则公平性的认识和理
解。
教学的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基本事件与事件的关系,即花落到每个人手里的可能性与<
br>落到男生(或女生)手里的可能性的联系。为了直观展现可能性由118变为918这一过程,
教
学时可借助学生熟悉的转盘游戏来模拟本活动:把一个转盘平均分成18个区域,灰色区
域代表男生,白
色区域代表女生,灰白间隔,则例2的问题就转化为了指针停在灰色区域的
可能性是多大,而这对学生来
说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②做一做。
又是一个转盘游戏,转盘表
面被平均分成了8个部分,并涂了红、黄、蓝3种颜色,分
别占转盘表面积的38、28、38。教学时
可先让学生观察转盘,认识到指针停在每一个小
扇形区域的可能性都是18,即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
性的,然后再观察红、黄、蓝3种
颜色各占几个小扇形,从而根据等可能性事件的“加法原理”就可得出
指针停在红、黄、蓝
三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38、28、38。
转动指针80
次,则指针停在每个小区域的次数大体上应相等,即均为80÷8=10(次),
又因为红色占了3个小
区域,所以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大约就是10³3=30(次)。教学
时应指出这是理论上的结果,
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在实际转动8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
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5)关于练习二十一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①把9张数字卡片打乱顺序后摆在桌子上,随机抽取一张,抽到每张数字卡片
的可能性都是19
,而单数有1,3,5,7,9,共5个,所以抽到单数的可能性是59,同理,
抽到双
数的可能性是49。可见,这个游戏对小芳而言是不公平的。②虽然游戏规则对小芳
不利,但在一次或有
限次试验中,小芳却不一定会输。因为这里的可能性59和49都是一
个理论值,是在大量重复试验下抽
到单数和双数的频率的极限。因此,在独立的一次游戏中,
小芳还是有可能获胜的。③为了使游戏规则变
得公平,可去掉一张单数卡片或再增加一张双
数卡片,从而使得摸到单数和摸到双数的可能性都是12,
就实现了游戏的公平。
第2题,这是一个开放题,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去设计,只要他们的方
案满足红色区域
占整个转盘面积的一半,绿色和黄色区域各占整个转盘面积的14就行。
第3题,①转盘被均匀地分成了10个区域,指针停在任一区域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
110。当甲转动
指针时,乙能猜对指针停在哪一区域(即乙获胜)的可能性是110,而乙猜
错(即甲获胜)的可能性是
910,所以这个游戏规则对乙来说是不公平的。
②虽然乙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根据随机事
件的特性,小概率事件也是会发生的,所以
在一次试验中并不能断定乙就一定会输,只是说明乙输的可能
性很大,尤其是在该游戏大量
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得更明显。
③针对教材
中列出的四种猜数方法,第一种:不是2的整数倍的数有1,3,5,7,9
共5个,因而乙猜对的可能
性是510;第二种:不是3的整数倍的数有1,2,4,5,7,8,
10共7个,因而乙猜对的可能
性是710;第三种:大于6的数有7,8,9,10共4个,因
而乙猜对的可能性是410;第四种:
不大于6的数有1,2,3,4,5,6共6个,因而乙猜
对的可能性是610。比较四种方法后发现,
乙选择第二种方法获胜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乙应
选择第二种。特别要指出的一点是,第三种和第四种方法
在概率论里称为 “互补事件”,两
个互补事件发生的概率之和等于1。所以,如果我们已经知道了第三
种方法获胜的可能性,
第四种方法获胜的可能性就可直接通过减法计算求得。
④因为
这个游戏只有甲、乙两个人参与,所以公平的游戏规则应是甲乙双方获胜的可能
性都为12,设计规则时
只要满足这个条件即可。如可让乙猜指针停在单数或双数上,或猜
指针停在1~5这5个数字上,等等。
(6)例3及“做一做”。
①例3通过判断小丽和小强采用“石头、剪子
、布”来决定谁跳是否公平这一活动,引
导学生对小丽获胜和小强获胜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和分析。但与例
1、例2不同,例3并没有
给出小丽和小强玩“石头、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所以不能直接计算
出小强获胜的
可能性,而应先罗列出他们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教学时,教师可
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小丽和小强玩“石头、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如下表)。
从表中可见,一共有9种可能的结果,因为每人出石头、剪子、布的可能性都相同,所
以上述9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19。其中小强获胜的结果有3种,小丽获胜的
结果有3种,
平的结果也有3种,故小强获胜的可能性就是39,同理,小丽获胜的可能性
也是39,二者相等,所以
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跳是公平的。
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教
学时可让学生结合以前学的排列组合知
识进行思考。在找出游戏的所有可能结果后,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每
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
等,在此基础上,再解决“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多大”就比较容易了。
②做一做。
为了求摆出的三位数是单数的可能性,首先应罗列出3,5,6
这三张卡片能够摆出的所
有三位数,即3个数的全排列共有=6种:356,365,536,563,
635,653。由此可见,6
个三位数中单数有4个,双数有两个,所以摆出的三位数是单数的可能性
是46=23,是双
数的可能性是26=13。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的排列组合方法,
以保证在
罗列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除了列举法,也可根据单数和双
数的特性来分析问题。判断一个数是单数还是双数主要
看这个数的个位,若个位上的数字是单数,则该数
就是单数,反之,则说明该数是双数。现
在来看3,5,6这3个数字,3,5都是单数,只有6是双数
,所以当3或5都放在个位时,
组成的三位数就是单数,只有当6放在个位时,组成的三位数才是双数,
因而摆出的三位数
是单数的可能性是23,是双数的可能性是13。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这个游戏规则对猜“摆出的三位数是双数”的一方不利,所以游戏
不公平。
(7)关于练习二十二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从4张数字卡片中任意抽取两
张,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共有种,分别是:①2,
3;②2,7;③2,8;④3,7;⑤3,8;⑥7
,8。其中第一种和第五种情况下两数的乘积既
是2的整数倍又是3的整数倍,所以可排除,即有效的组
合有4种。在这4种组合中,乘积
是2的整数倍的有3种(2,7;2,8;7,8),乘积是3的整数
倍的有1种(3,7),所以这
个玩法不公平。
根据已有的规则,为了使游戏公平,
则必须换掉卡片或卡片,并且新加的数字卡片应满
足如下条件:该数字是不能被3整除的单数,如5。教
学时,应注意说明当两个数的乘积既
不能被2整除又不能被3整除时,也要重来。
第
2题,投掷一粒骰子,朝上的数字有6种可能的结果,根据乘法原理,同时掷两粒骰
子时,则可能出现的
结果共有6³6=36种,并且这36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均为136。
与此对应,36种情况
下两个数字的和的分布情况如下表阴影部分所示:
从表中可见,和是单数
的结果有18种,所以和是单数的可能性是1836=12,同理,和
是双数的可能性也是12,故这个
游戏对双方是公平的。
第3题,本题是开放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从熟悉的游戏、
活动中寻找题材,
先探究这些游戏、活动的规则是否对比赛各方都公平,如果不公平,则根据等可能性思
想,
对游戏的规则进行矫正,或重新制定,直到使其满足公平性。
2.理解中位数的
统计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
会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统计
量。
中位数和平均数一样,也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但它和平均数有以下两点<
br>不同:一是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该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而中位
数并不完全是“虚拟”数,当一组数据有奇数个时,它就是该组数据顺序排列后最中
间的那个数据,是这
组数据中真实存在的一个数据;二是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
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
动都会引起平均数大小的改变,而 中位数则仅与一组
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中
位数没有影响,所以当一组数据的个别数据偏大
或偏小时,用中位数来描述该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就比较合
适。
在讲中位数的概念时,还要注意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在数据个数为奇数的情况<
br>下,中位数是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据;在数据个数为偶数的情况下,中位数是最中间两
个数据
的平均数。
(1)例4。
本例通过解决“用什么数表示第3组
同学的掷沙包水平比较合适”这一问题,引出了中
位数的概念。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知道用平均数来描述
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比较方便和适用,
但平均数与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直接的关系,任意一个数据
大小的变化都会对平均数
值产生影响。例如本例,因为个别数据偏大,导致平均数不能很好地反映第3组
同学掷沙包
的一般水平。由此矛盾,就要求我们寻找新的统计量来“弥补”平均数在描述
某些数据组时
的不足,从而很自然地引入中位数的概念。
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
层次:一是引入中位数的必要性;二是定义中位数的概念时,
要突出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三是阐明中位数
与平均数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首先,教师可出示统计表,提出问题:你们觉得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应该是多
少呢? 学生可能
会估计他们的一般成绩在23~25米之间,然后再让学生算出该组数据的平
均数是27.7,从而发现
与他们的估计有较大出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引导学生发现
大多数同学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说
明用平均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太合
适,由此引出中位数。
教学时
应把中位数特点讲清楚,让学生明白:把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
数据就是中位数,它的优
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如在本例中,因为有两个同学的
成绩太高,严重偏离了大多数同学的水
平,这时用中位数来表示第3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
平就比较合适。在教学怎样求中位数时,要强调 “
中位”是相对一组数据的数值大小顺序
而言的,计算中位数前首先应将该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再找出处于最中间位置的
数据。
最后,教师可适当小结一下,使学生认识到平均数与
中位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
的统计量,但针对具体的一组数据来说,则应根据数据组中各个数据的
分布情况,合理选择
适当的统计量。如当一组数据中某些数据严重偏大或偏小时,就最好选用中位数来表
示该组
数据的一般水平。
(2)例5。
设计本例的目
的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位数的概念,掌握求中位数的方法,另外更重要
的一点是让学生体会中位数在统
计学上的作用。
本例呈现了几名男生的跳远成绩,并从平均数和中位数两个角度对该数据组进
行了分
析,结果表明用中位数代表这组成绩的一般水平更合适。针对给定的一组数据,判断某个统
计量优劣的标准就是该统计量是否包含了数据组足够多的信息量,是否很好地反映了该组数
据的大部分
特征,也即该统计量蕴涵了更多的有关该组数据的信息。对例5而言,7名男生
跳远成绩的平均数是2.
96,中位数是2.89,分析发现有5名男生的成绩都低于平均值,从而
说明在这里用平均数来代表该
组成绩不太合适,应选用中位数。为让学生更完整地掌握求给
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的方法,在本例最后,
有意将原数据组的7个数据变成了8个,以向学
生介绍当一组数据有偶数个数据时中位数的求法。
教学时,先出示五(2)班7名男生的跳远成绩统计表,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用什么
数来代表该组数据比较合适,引导学生从已经学过的两个统计量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学生计
算中位数时,
本例与例4不同之处是统计表中7个数据还没有按大小顺序排列,故应先调整
统计表中各数据的位置,使
之有序排列,然后再仿例4进行计算。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
形式来分析平均数和中位数的特点,并引
导他们结合本例的实际情况,以做出合理的选择。
(3)关于练习二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7
名同学的成绩估一估他们跳绳的一般水平大约应
是多少,然后再分别计算出平均数和中位数,比较后发现
用中位数140来表示该小组同学跳
绳的一般水平合适,因为平均数是144,而7人中有5人的成绩都
低于该数值,所以不具有
代表性。进一步探究会发现,造成平均数偏大的原因是7人中有一个同学的成绩
是172,大
大高于该组同学的一般水平,从而抬高了平均数。
第2题,本题的编写
意图有两点:一是使学生认识到当一组数据中没有特别偏大或偏小
的数据时,平均数和中位数这两个统计
量都能较好地反映该组数据的情况;二是让学生初步
理解中位数与平均数的大小关系,使
学生对以下事实有所感悟:当一组数据中所有比中位数
小的数与中位数之差的和小于所有比中位数大的数
与中位数之差的和时,中位数就比平均数
小,反之中位数就比平均数大。如在本题中,中位数是12³(
15+17)=16,比16小的所
有数据与中位数之差的和是7+4+1=12,比16大的所有数据
与中位数之差的和是1+5+14=20,
因为12<20,所以中位数就比平均数小。实际教学时,不
必在理论上讲得这么深刻和严密,
只要学生能理解以下事实就行:如果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严重偏大,则
往往会抬高平均数,
使平均数大于中位数;反之,则会使平均数小于中位数;此外,如果一部分数据严重
偏大,
而另一部分的数据严重偏小,则通过相互抵消,往往会促使平均数接近中位数。
第3题,通过展示两个公司职工工资情况统计表,说明在生活中要特别警惕平均数的误
用,要看清在平均
数掩盖下的事实真相,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作出科学合理的选择。在本题
里, “乙公司说他们职工的月
平均工资超过1500元,比甲公司高”,虽然这种说法没有错,
但这里的平均工资并不能真正代表公司
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因为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
乙公司经理的工资差不多是普通职员工资的6倍,更
是临时工的13倍,副经理的工资与普
通员工工资的差距同样十分悬殊,这无形中就把公司职工工资的平
均水平抬高了,所以用平
均工资来反映该公司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并不合适。同理,甲公司的平均工资也
不能代表职
工工资的一般水平。
普通职员在公司里占绝大多数,所以他们的工资更能
代表公司职工工资的一般水平,这
实际上也是工资统计表里的中位数,从而也与前面学习的用“中位数代
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
平更合适”相一致。
如果爸爸想应聘公司的员工,从工资水平的
角度考虑应该选择甲公司,因为甲公司普通
职员的工资是1200元,高于乙公司的1100元。
第4题,这是一道实践活动题,同时又是一道开放题,可让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调查活动。
首先是确定需要调查的内容,如可按教材提示调查本班同学视力情况,也可调查一个年级学
生的身高、
体重等,并制定好相应的调查计划,作好统计表,然后在全班(全年级或全校)
的同学中进行调查。调查
后把结果反映在设计好的统计表里,由此求出所收集数据的中位数,
特别应让学生说说中位数的意义。例
如在视力情况的调查中,如果中位数大于近视数据,则
说明全班大约一半以上的同学都没近视,反之则说
明全班约有一半的同学患近视。
等可能性事件与古典概型
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个数学分支,在纷繁的随机现象中,等可能性事件是一类相
对比较简单的现象
,因而在概率论发展初期就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许多最初的概率
论结果也是根据它作出的,所以
一般把这类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称为古典概型,也叫等可能
概型。
为叙述方便,先介
绍两个基本概念:(1)基本事件:随机试验中每一个可能出现的结果;
(2)样本空间:随机试验的所
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即所有基本事件之和。
等可能概型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该试验
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即试验的所
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个;(2)每个可能结果(即基本事件)
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
都为1n。若一个事件A包含有k个基本事件,则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就是这k个基本事件
与所有可能结果的比值kn,也可以理解为这k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之和,即。
例如,
一个袋子里装有10个球,分别标上了数字1~10,现从中任意摸出一球,问摸到单号球的可能性是多大。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等可能性事件。因为摸出一个球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有限
个(10
种可能性),且摸到任意一球的可能性相等(都为110),所以摸到单号球的可能性就是
单数的个数与
总共10个数的比值510,也可以用5个单数被摸出的可能性之和来计算,即
110+
110+110+110+110=510。
古典概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
面,由于它简单,对它的讨论有助于直
观地理解概率论的许多基本概念;另一方面,古典概型概率值的计
算在产品质量抽样检查等
实际问题以及理论物理的研究中都有重要应用。
七、数学广角
1.通过生活中的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
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学会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
养抽象、概括能力。 <
br>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
简单问
题,初步培养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
结果。
教材说明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
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
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
比较、猜
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要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
示事物,
并能进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有
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
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版块中就已经出现了
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
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
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学生的生活经
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
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
电话号码等,在这些号
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运用数字或
者符号来
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在这一单元我们主要是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向学生渗透数字编码思想,通过观察、比
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教材首先从老师点名的情
境引入,说明
我们可以用数字编码来区分班上的每个学生。接下来,例1和例2通过邮政编
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生活实例
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
与含义,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
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例3和例4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两个实践活动来
运用数字或字母进行编码,加深对数
字编码思想的理解。例3是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
例4是让学生给班里或
学校图书角的书籍编一个书号,和例3相比,更复杂一些,是用符号和数字的组合
进行编码,
这种编码在生活中也是处处可见,比如汽车的车牌号、火车的车次、飞机的航班号以及商品<
br>的型号等,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建议
1. 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数字编码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这里只是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
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
单方法,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
、概括能力。学生只要能从邮政编码、
身份证号码等具体实例中初步了解蕴含其中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
的含义,探索出数字编码
的简单方法,并能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应用就可以了,并不要求学生掌握编码中每
个数字的信
息和含义。另外学生在实践中可以有不同的编码方法,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并<
br>且要放手让学生亲身去体会、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和实践
能力。教师只是在必要时给以一定的点拨、引导。
2.本单元内容可用3课时进行教学。
(第111~119页)
1.情境图。
教材首先由
学生非常熟悉的老师点名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然后小精灵提出问题:“如果
不叫姓名,还能怎样来区分班
上的学生呢?”从而引起学生的讨论:还可以用编号的形式给
每个学生编个号码。接下来,教材说明数不
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
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探
讨用编号的方法来区分班上的学生。这样
引出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这部分
内容也可以结合后面的例1
来教学,教师课前可以让学生先收集一些由数字组成的号码,如车牌号、邮政
编码、电话号
码等,然后在班上交流和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课件再来展示生活中
经常见到的这些数字编码现象,比如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通过这些生活中
广泛
存在、学生熟悉的素材来引出数字编码,使数字编码这个看似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和有
趣,这样也更能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当老师提出学生能发现这些数字编码中的“秘密”
时,也就更加激发了学生的探
索欲望。
2.例1。
例1是通过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
来初步体会数字编码的方法,同时通过邮政编码
在信件传递中的功能初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的作用。教材首先由编辑室经常收
到全国各地读者的来信这个生活中的情境来引出,让学生思考:你知道
这些信件是怎样传递
的呢?接下来,教材用一组连续的示意图展示了信件传递的过程:先是一个小女孩把
信件投
入邮筒中,然后邮局(所)把收集起来的信件通过机器分拣,机器能根据每封信上面的邮政
编码进行分类,再把信件传递到收信人所在地的邮局,最后由邮递员根据具体的地址来投递
信件。了解
了信件传递的过程后,小精灵给同学们提出了问题:你知道本地的邮政编码吗?
你想知道这些数字是怎样
编排的吗?引导学生来探索邮政编码中数字编排的结构和含义。
邮政编码是代表投送邮件的邮
局的一种专用代号,也是这个局(所)投送范围内的居民
与单位的通信代号。教材这里呈现了一个标准信
封的正面,并向同学们介绍了邮政编码的结
构:邮政编码由6位阿拉伯数字组成,如448268。它的
前两位数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
如44表示湖北省;第三位数表示邮区代号,如448表示湖北省荆
门邮区;第四位数表示县
(市)的编号,如4482代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邮局;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
递局(所),所
以448268表示的就是——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邮电支局的投递局。同样,邮政
编码
100009表示的是——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邮电局的投递局。了解了邮政编码的组成,接下来介绍邮政编码作为我们国家的邮政代号在信件传递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教材通过小精灵
揭示:有
了邮政编码,机器就能对信件进行分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信件传递的速度,从而
让学生体会数字编码在
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结合例
1后面的“做一做”,让学生
利用课外时间调查、收集一些邮政编码,如学校所在地的邮政编码、父母单
位所在地的邮政
编码、爷爷奶奶住址所在地的邮政编码等。并要求学生设法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与含义,
如
向邮局工作人员或邮递员咨询、查阅邮政编码书籍等。在学生汇报了收集的邮政编码后,老
师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信件是怎样传递的吗?让学生在调查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等学生
发表完意见后,
老师再进行补充或总结。这里可以利用教材的示意图来介绍,也可以设计多
媒体课件或动画动态地展现信
件传递的流程。
学生了解信件的传递过程后,老师接着提出问题:我们收集了这么多邮政编码
,你们发
现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机器怎么能根据邮政编码的数字进行分拣呢?这些数字又是怎
样编排的呢?让学生先通过观察、比较找出收集来的邮政编码的相同点:同一个省、市的邮
政编码前面
有几位是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查阅的资料或是调查的结果来讨论
邮政编码的数字编排的结
构和含义,如果大部分学生课前已经了解了邮政编码的组成,老师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手中的一个邮政编
码来进行说明,比如学校的邮政编码的组成。如果学
生有困难,老师可以在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看法后,
结合教材给出的邮政编码的结构图具体
说明它的组成,也就是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结合某
个邮政编码给出它的组成,
在小组中相互说一说。
如果学生课前没有调查,可以先让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说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老师再在
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说明邮政编码的结构和组成(可配
合多媒体课件),最后再结合邮政编码
的结构图具体说明。了解它的组成后,再让学生试着就某个具体的
邮政编码给出具体的说明,
比如结合例1下面的“做一做”,再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邮政编码是怎样组成
的。
了解了邮政编码的组成后,让学生思考一下邮政编码在信件传递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让<
br>学生先互相交流讨论一下,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总结。
3.例2。
例2是通过了解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
的
方法,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材首先从身份证在生活中实
际应用的情境来
引入,在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
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每个公民
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
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由公安机关按照
公民身份号码国家标准编制的。接下来让学生了
解一下父母的身份证号码,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对身份证
号码的组成,数字的排列,每个数
字表示的含义等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猜测等方法来
探索身份证号码中蕴
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初步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某些数字表示的意思。教材
在这里
举例给出了一些简单的信息:例如一个小女孩发现号码中的19750110是这个人的生日,另
一个小男孩通过妈妈了解到身份证号码倒数第2位是用来表示性别的。最后,小精灵提出问
题让
同学们进一步探索其他号码表示的意思。实际上,身份证号码是由18位数字组成:前
6位为行政区划代
码,第7至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至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
码。
教
学例2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前调查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身份证号码并了解身
份证在生活中的作用
。在学生交流汇报后,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是录像的形式向学生
介绍身份证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
用,通过生活情境来引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可以在学
生了解了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
码的含义后,再来体会身份证在我们日常生
活中的广泛应用。
接下来让学生思考讨论
:身份证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个号码是怎样组成的呢?
从身份证号码中你能获得
哪些信息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了
解,通过对比不同的身份证号码,再通过
小组交流,从身份证号码中发现一些信息以及他们
的含义,老师在巡视中可以给以适当的提示和帮助。学
生讨论之后,老师先让学生介绍一下
自己从身份证号码中了解的信息,大多数学生会发现身份证中蕴含的
出生日期的信息,个别
学生可能还发现同一个省市的公民身份证的前几位数字都相同,等等。学生汇报完
后,教师
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补充,介绍身份证号码中蕴含的其他信息和含义,注意这里不要求学生掌握每个数字所代表的含义以及编排方法,有些学生不易理解的(比如校验码)让学生知道就
可以了。
然后再让学生就某个身份证号码说一说号码中的数字代表的含义。
最后,还可以让学生根据了
解的身份证号码的结构试着给自己编一个身份证号码,再与
户口簿上的身份证号码对照一下,进一步体会
身份证号码蕴含的信息和编排方法,初步学会
编码,为后面的实践活动打下铺垫。
4.例3。
例3是让学生给学校的每一个学生编一个学号,通过这个实践
活动来运用数字编码的简
单方法进行编码,加深对数字编码思想的理解。教材首先由老师布置任务:给学
校的每个学
生编一个学号,接下来让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学号中要体现的内容,比如学生所在的年级、<
br>班级、性别、入学年份等,然后再根据这些内容来设计编码的方法,比如说可以用1表示男
生,2
表示女生,还可以按年龄的大小给每个班的学生排一下号,等等。教材这里只是提供
了一些范例,学生可
以有各自不同的设计方案,通过编学号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加深对数
字编码的了解,亲身体会到数学应
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时,教师可以接着本单元开头的情境来
引入,让我们来给学校里的每一个学生编一
个学号。接下来让学生分组活动,共同探讨如何编号。因为有
了本单元开始的用学号区分本
班同学的基础,学生马上会想到先给每个班的学生排一个顺序,有的还会想
到可以按照年龄
的大小来排序,这时其他的学生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仅有这个序号怎样来区分年级和
班
级呢? 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就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策略。此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引导学生
讨
论在学号中需要反映出哪些内容,比如入学年份、年级、班级、班级序号、性别等。在全
班同学统一了编
码中要包含的信息后,如何用数字来体现就是一个开放的活动了,可以充分
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创造性,以小组为单位编排出既符合要求又形式多样
的学号来,教师只在必要时给予一定的点拨
、引导。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来展示本组同学设
计的学生学号的编排方法,这里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出
每个数字在编码中的作用。
接下来的“做一做”安排了3个题目,第2题是配合例2的,学生
在了解身份证号码中
蕴含的一些简单信息和编码的含义后,回家可以跟爸爸、妈妈汇报,说一说父母身份
证号码
中的数字代表的含义。
第1题是让学生来设计一个编学号的方案,给全班同学
编号,这个练习可以安排在例3
之前,让学生先独立探索,给出自己的方案,为例3的教学做铺垫,也可
以在例3之后来巩
固练习,这里要求和例3就不同了,例3是在全班共同探讨给出学号中要包含的信息,
至于
每个信息如何来体现,如何用数字进行编码,则是开放的。在这里是完全开放的,学生可以
自己来设定号码中要体现的信息和编码的方法,然后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看看谁的设计比
较好。
第3题的第一个要求,让学生想一下身边还有哪些数字编码的事物,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这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数字编码的现象来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就是
感受数学在
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个调查也可以安排在例1的教学之前,
让学生课前去调查,然后
在班上汇报交流,作为例1教学的引入。后一个要求是让学生选择
一种感兴趣的数字编码
,去了解它的意义。学生可以根据前面所学的先进行猜测,然后再去
实际调查验证,并且在调查中学生还
会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编码中包括用字母进
行编码的,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可以为例4的教学做
准备。
5.例4。
例4还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给班里或
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和例3相比,更
复杂一些,除了数字还可以利用字母来编码,也就是用符号
和数字的组合来进行编码。这种
编码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图书的检索号,在图书馆里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
,为了便于查询和
统计,我们给图书也编了一个“书号”——检索号。如果熟悉了图书的分类及检索方法
后,
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查阅自己需要的图书。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类号和书次
号,分类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
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
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
Z的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比如,I表示文学
类,O表示数理科学和化
学,其中O1表示数学。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
细分一层。
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教
材从一个小女孩到图书角借阅图书的情境引入。由于图书很多,每找一本书几乎就要
把所有的图书都翻个
遍,所以有必要给图书来编个号码,贴上标签。教材通过小女孩到图书
馆借阅书籍的经历,让学生初步了
解图书编号的方法。在图书馆里,小女孩先是自己去查找
想看的图书,可是当面对那么多的图书时一筹莫
展,在图书馆阿姨的介绍和帮助下,小女孩
很快就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图书。通过这组情境图,让学生一方
面更深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
生活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自己设计图书编号提供了一些参考,学
生从中可以初步
了解到图书编码的方法。
接下来,学生分组来活动:为图书角的图书
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学生先要讨论书
号中要包含的信息,比如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接下
来就是探索怎样用编码的形式
来表示书号了。教材在这里给出一些范例,比如用字母表示书的类别,用A
表示童话故事
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学生还可以设计不同的信息和编码方案,这里主要是
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
码的
过程。最后在实践过程中完成图书角图书目录的登记表,方便同学们今后查书、借书。
教学例
4时,如果班里(或学校)有图书角,教师可以从学生查书的实际情境来引出,
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快
速、方便地查找到所需的图书?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
馆(或比较大的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
,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然
后由学生交流各自调查的收获。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
,教师可以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
介绍,主要突出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分类。接下来,教师可以
提出问题:为了方便我们
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学生产生要给班上图书角的图书编号的愿望,有的
同学还会提
出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就更便于查找和统计了。由于学生前面已经有了编学号的基础,
并且通过实践调查初步了解了图书编号的简单方法,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分组来完成这个
实践
活动。小组活动时,每个学生先提出自己的想法再在小组中讨论,每个小组先确定好图
书的书号要包含的
信息,再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设计好方案后,全班
同学对每个小组汇报的方案进行
评价,并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一种作为最终的方案。按照这
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6.关于练习二十四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本练习向学生展示了
数字编码在生活中更广泛的应用,比如电话号码、汽车车牌号、图
书的国际标准书号以及
用数字编码给小区的居民设计门牌号(房号),让学生加深对数字编
码思想的体会,进一步理解数字编码
中蕴含的信息和含义,进一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另外,后面的“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字
编码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无处不在,比如
在电器产品(还包括其他的商品)上都有用字母和数字表示的
型号,在侦查活动中用编码来
代表每个侦查员,在商业中我们见过很多这种数字编码的像信用卡、积分卡
等,在体育比赛
中,运动员的号码也是数字编码的体现。
第1题是探讨电话号码中的
编码信息,让学生通过调查、收集并交流不同城市的区号,
了解电话号码中各数字的意义。我们国家的电
话号码由两部分组成,前面是所在城市的区号,
比如北京的区号是010,广州是020,上海是021
等,我们在拨打长途电话时,都要先拨区
号,再拨后面的号码。电话号码后面部分的数字也代表一些重要
的信息,可以让学生自己去
调查了解。
第2题是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这
里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
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第3
题向学生介绍了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它是国际上通用的比较科学
合理的一种图书编码系
统,外文简称ISBN。国际标准书号以“ISBN”作为标志,后面带有
10位数字,这10位数字分
为4部分即组号、出版社号、书序号、检验号;各部分之间用“-”
或空位隔开。其中组号是代表一个国
家、地区或语种的编号,这个编号是由国际ISBN中心
设置和分配,中国为“7”。出版社号是由地区
或国家的ISBN中心设置和分配的,可以多达
7位数,如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出版社号是“107”。书
名号是由该出版者出版的每种出版物的
编号。检验号是国际标准书号编号的最后一位数字。
第4题是一个实践活动,让学生给家美小区一栋新楼的居民编一个门牌号,这个号码中
可以包含楼号、门
栋号、层数以及房间号等信息。
以上练习包括后面的“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
己去调查,通过查资料、
向父母咨询等方式感受数字编码在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体会编码思想的
作用。然后
再在班上进行交流,教师适当加以补充。也可以在学生了解各种编码的意义后,让学生再去<
br>观察身边的这些数字编码现象,说一说编码中数字或字母代表的含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说明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
学数学室、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五年级下册,是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
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
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
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编者一方
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
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
开放的特点。另
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
国
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
下面就这册教材中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简要说明,以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
,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
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等是本册
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
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
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
初等数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
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
级上册分数的初步
认识的基础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
,结
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
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
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
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
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索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
,及图形之间的
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
生
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
中位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
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
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较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
响;中位数作
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较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
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
组数
据的集中趋势。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
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
内容,引
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
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
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
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
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
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
行整数、小数的互
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 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
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 理解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
加、减法,会解决有关
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4.
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
的实际意义。
5.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探索某些实物
体积的测量方法。
6.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
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7. 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
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
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
据的不同特征。
8.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
用,初步形成综合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
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
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
导,力求使教材的
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
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
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
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
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册教材还具有下面
几个明显的特点。
1.
改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阶段,有关因数与倍数的知识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往人们认为,它既是小学生
应该掌握的重要的
基础知识,又是发展小学生逻辑思维的良好素材。同时,人们普遍认为,
这部分内容概念集中,比较抽象
,概念之间的联系紧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也由于以
往对这部分内容的编排,联系实际的素材不多
,学习这部分内容,既需要学生理解并记忆一
些概念,又要求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进行一定的推理、判断。
所以,学习过程显得比较枯燥。
因此,这部分内容向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内容。
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主要的依据是《标准》的要求和所提倡的理念。“在《标
准》中这部分内容的要求有所降低,明确在1~100的自然数中认识有关的概念和性质,并
且这部分
内容不作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出现,在教材的编排中可以将这部分内容分散到数的认
识和计算中去。”(刘
兼孙晓天主编《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第204
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2年5月第1版。)
本册教材的编排既注意体现《标准》中关于因数与倍数教学与
教材编排的要求,同时注
意体现近年来有关这部分内容教学改革的经验。首先,将以往教材“因数与倍数
”的教学内
容分散编排,安排在本册的两个单元里教学。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
br>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的含义等,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些重要的概
念;
在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中,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求法,结合通
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的概念和求法。其次,注意所涉及的数的范围在1~100的自然数内,避
免题目中的数目过大。此外,
在例题的安排、素材的选取、习题的设计等方面都采取了新的
措施,使得上述两单元中相关内容的编排与
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下面几个特点:
(1)精简教学内容,突出基本概念教学。①不
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
而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过乘法算式得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由于
学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区
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和经验,对整除的含义能够清晰的理解,不出现整除
的定义不会
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影响。因此,本套教材中不再出现“整除”的数学化
定义,而是借
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②“分解质因数”和“用短除法分解质
因
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在以往的教材中,“分解质因数”及“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是
作
为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安排的,因此,“分解质因数”一直作为
必学内容编排。
而在本册教材中,由于允许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分解质因数”失去了其基础
知识的作用,因此不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而只作为一个补充
知识,安排在“你知道吗?”中介绍。
(2)增加了直观和联系实际。以往人们普遍认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于形式化,
一
系列的概念引出,似乎都与现实生活无关;从概念到概念,似乎都难以直观。而小学数学的
大
多数教学内容的引出都注意从实际引入,注重提供直观支柱。因此,本套教材对这部分内
容的编排,尽量
联系实际,内容的呈现、展开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例如,2、5、3的
倍数的特征的教学,例题和
习题,都增加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和插图;用铺地砖的问
题情境引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
念等。这样的处理便于揭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
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有关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
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
(3)增加探索性和开放性。例如,“3的倍数的特征”的
得出,“做100以内的质数表”,
找出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等等,都体现了放手让学生探
究,鼓励用多种方法解
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了拓展性和知识性。内容精简之后,出于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考虑,教材在相
关教学内容之后,
利用“你知道吗?”“生活中的数学”等栏目,安排较多的拓展性知识作
为阅读资料提供给学生。例如,
介绍完全数(第14页)、互质数(第83页)的概念,奇数
和偶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哥德巴赫猜想
,以及怎样利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第81页)等,以丰富学生的数论知识,激发
继续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对学习
数学、探索数学持久而稳定的兴趣。
综
上所述可以看出,这样的编排使因数与倍数教学的教育价值得到扩充与提高。通过这
样的教学,不仅可以
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与数论相关的最基础的知识,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和
实际价值,同时可使学生获得逻辑
思维的训练,自主探索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而逐步提高
数学素养。
2.
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要系统地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四则运算。同整数、小
数知识一样,分数
知识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所必需
的基础知识。分数的概念比较难
理解,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
本套教材仍然采用了以往教材的编排体系,
把分数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第一段安排在三年
级上册,借助操作直观,使学生对分数有初步的认识,虽
然也出现了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初步概念
,给学生积累一些感
性知识。在系统认识了小数和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本册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
上升到
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
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分数与
小数互化等
技能,以及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在具体安排上,本套教材一方面注意体现《标
准》所提
倡的教学理念,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阐述新的内
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
索的空间,同时,还注意采取下面几个方面的措施:
(1)加强直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里,引进分数概念是小
学生数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数
比较抽象,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分数也比较少,因
此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困难的。教材的编
排比以往更重视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体会、理解有关知识。例如
,“分数的产生”提供古
人测量与孩子分物的两幅直观图,帮助学生感悟分数是怎样产生的,促进对分数
意义的理解;
“分数的意义”则通过直观插图,从两个方面说明14的含义(可以表示一个物体的14,
也可以表示一些物体的14),在此基础上给出分数单位的概念,揭示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
关
系,加深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2)对部分教学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或精简
。其一,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结合在一起
教学。其二,将以往“约数与倍数”的部分内容与分数的相关知
识结合起来教学。即:将公
因数、最大公因数与约分编为一节,同样,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与通分编为
一节。这样的
调整,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迁移,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学生
认识的螺旋上升。
(3)加强开放性,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例如,教学求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不再采用唯一的、固定的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
法,而是引导学生
采用多种方法“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改进了过去
只介
绍单一的一般算法的做法,还介绍了把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利用分数的基
本性质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改写成小数的方法。这样的编排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选择,培养学生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
能力。
(4)加强联系实际,从现实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得出数学知识。如前所述,有
关
分数、整除的知识都比较抽象,本套教材特别注意联系实际,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入手探
讨
新知识。例如,无论是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引入,还是约分、通
分的给出,教材
都创设了适当的现实问题情境,进而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
得出数学方法,揭示数学与现
实世界的联系。这样编排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因数、最大公因
数概念的现实意义,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
学抽象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
的发展。
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前几册一样,本册教
材
继续把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作为空间与图形内容编排的研究重点。在教学内容方面安排
了
“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
“图形的变换”的内容是在第一学
段学习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和提高。在以前的学习中,
学生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简
单的轴对称图形或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或
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册在此基础上,让
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
性质,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
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和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
念。教材的编排,首
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例如,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
质,先
让学生复习轴对称图形和画对称轴,再让学生观察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的另一半,从而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其次,加强直观
教学图形的
特征。例如,图形的旋转的教学,让学生观察钟表表针和风车旋转的过程,认识它
们是怎样按照顺时针或
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明确旋转的含义,探索图形的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第三,设计大量的活动,帮助学生
理解图形的性质和变换,发展空间观念。不仅设计了画一
画、剪一剪等操作活动,而且还设计了需要学生
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的探究活动。例如,
让学生判断某个图案分别是由哪种方法剪出来的,这就需要学
生根据图案的特征,在头脑中
对这个图案进行“折叠”和“剪开”,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
得到锻炼的机会。
“长方体和正方体”单元,则是学生系统认识立体图形特征的开
始。从认识平面图形扩
展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
立体图形。
通过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有关立体图形方面的最基础的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
br>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观念,为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以往的教材中,
这些
部分内容的编排往往侧重于理解和掌握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
对于促进学生空间
观念的发展在学习素材和实践操作方面都显不够。本套教材在编排上突出
的变化是,加强动手实践、自主
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得到较多的有关
空间观念的训练机会。例如,每种图形的特征
,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通
过“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在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等,
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
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又如,长方体体积
的计算方法,先让
学生用方木块拼摆长方体,通过对摆法不同的长方体的相关数据的观察、分析和归纳,
自己
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教
材编排还加强了联系实际。例如,从现实生活素材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图形;在介
绍了容积概念
后,还介绍了用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在练习中适当增加了解决实
际问题的题目(如第32页
第6、7题);等等。这些新的变化使以往知识容量大且比较抽象
的这一单元,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
学,都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开放的教学空间。
4.
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
的思维习惯。
通过四年多的数学学习,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
定
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册教材关于统计的教学主要有两部分,其一,教学新的统计
知
识——众数,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找出数据的众数,在统计分析中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适当的统计量来
描述数据的特征;其二,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知识
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形成良
好的统计观念。
在教材的具体编排上,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
新内容。例如,众数的含义是通过与平均数、中位数的对比得到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也是由
单式折线统计图引出的。这样既有助于加深对前面所学统计知识的理解,也便于对新知识的
领悟。二是注意提供丰富的现实生活素材,凸现统计知识和方法的价值。 本册教材所选素
材涉及到体
育、气象、消费等方面,扩大了学生处理信息的范围,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
法在实际
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
惯。
5. 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
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
力是数学教学
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本套教材总体设想之一是: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
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
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
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
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
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据此,在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
”单元,安排了“找次品”的教学,
旨在通过“找次品”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密切联系。优化是
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之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教材以“找次品”这
一探索性
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再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观察、分析、
推理以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
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
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
生应用意识、
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与前面几册教材一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
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数学
广角
”单元以及数学综合运用活动中,加强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的教学,使学生逐
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设计了“粉刷围墙”和
“打电话”两个数学综合运用活
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性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数
学知识和方法(如简单的优化思想方法、通过
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等),动手实
践、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
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不断提高学
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
机。
本次数学课程改革强调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
素质。小
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
生形成丰
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
础。本册教材不仅内容
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
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
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
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
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
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提供丰富的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的素材。
考虑到学生年
龄的增长、视野的扩大等因素,本套教材注意选择知识内容深刻、内涵更
丰富的教学素材,使学生在学习
数学的同时,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例如,“图
形的变换”单元,呈现了大量
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美丽的事物和图案;
数学综合应用“打电话”、数学广角“找
次品”等,都蕴涵了优化的思想方法,这些简洁、
巧妙的解决问题策略体现的是数学方法。“数学在使人
赏心悦目和提供审美价值方面,至少
可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化门类媲美”。(M.
克莱因)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形成稳定的探索数学的爱好。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与前几册教材一
样,本册教材仍然注意采用阅读材料的形式,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一些有
关的数学史料,丰富学生对数学发
展的整体认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欲
望。如安排了 14个“你知道吗?”6个“生
活中的数学”。介绍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
用、数学家的故事等等。这些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对数学
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励他们扩
大知识面和进一步探索研究的欲望,而且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形成与发展也能起
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设计了很多需要学生自主探索的活动。例如,
教学质数与合数
概念,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1~20各数的因数个数有什么规律的活
动,从而为理解质数与合数的
概念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再如,找出100以内的质数,让学
生自主探索,体验找质数的一般方法“筛
法”。长方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出,让学生小组合
作探索出长方体中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与它的长、宽、
高的关系,再总结出长方体体积的计
算公式。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教学,教材展示了学生自主探
索出多种方法,具有较
强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等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的
实践,并
通过这些活动获得自己成功、能力增强等良好体验,从而逐步增强学好数学、会用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
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
本册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新
教具和学具,供参考。
1.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 教师和学生收集一些长方体和
正方体形的实物,如药盒、
牙膏盒、火柴盒、化妆品盒、积木等。教科书第145、147页还印有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展开
图,可让学生剪下来贴在厚纸上,然后制成长方体和正方体。
2. 演示分数用的教具 教师可以自制演示分数用的教具,制作的方法是:用硬纸板做两
个
大小相同而颜色不同的圆,顺着一条半径分别剪开,将两个圆从剪开的地方互相交叉放在一
起
,并使它们重合(如下图)。教学时,教师转动一个圆,可以演示不同的分数。在圆周上,
可以画出刻度
,表示12,13,14,„
3. 其他教具
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
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
m3、1 dm3模型,容纳1 L、100 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
时,可
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
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
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
教学内容。各部
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
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
2 2、5、3的倍数的特征...............
................................3课时左右
3质数和合数.
..............................................1课时左
右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课时左右
2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课时左右
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粉刷围墙1课时
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
1分数的意义......
.........................................4课时左右
2真分数和假分数........................................
.......3课时左右
3分数的基本性质........................
.......................2课时左右
4约分.............
..................................4课时左右
5通分..
.............................................4课时左右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7课时)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课时左右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3课时左右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课时
左右
六、统计(3课时)
打电话..........................
.....................1课时
七、数学广角(2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2. 理解整数加法的
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
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
力。
3. 体会分数加减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材说明
1.
本单元的内容结构及其地位作用。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
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
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小数加
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
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小节,这些内容编排结构如下表:
三节内容的逻辑联系跃然于表间:先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
减
的算理,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再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转换的思想
方
法,即将异分母分数转换成同分母分数再计算,形成基本的分数加减运算能力;最后学习
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提高分数运算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2.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特点。
(1)结合学生经验中非常熟悉的素材,学习分数加减法。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使学生
理解“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的算理,教材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引导学生在身临
其境的情况下
学习分数加减法计算。如,第1小节例1、例2中,利用一家三口分吃一块大
饼和小朋友喝矿泉水的情境
,引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例3中,以观看少儿节目为背
景,学习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学习。又
如,第2节中,以处理当今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生
活垃圾为背景,学习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样选材,
符合“计算教学应注意与学生的现实
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课改
理念,既具有浓郁的生
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降低了学生理解分数加减计算算理的难度,利
于学生较
顺利地掌握分数加减计算的基本方法。
(2)淡化分数加减法意义的教学。
根据《标准》“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的
要求,教材淡化了分数加减法
意义的教学。本单元内容在安排上有两个特点:①利用类推说出分数加减的
含义。如例(1)
中,由小精灵明明发问:“想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例2
中,
由小精灵聪聪发问:“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由整数加、
减法的含义类推出分数加、减法的含义;②使用“含义”一词,而不是“意义”,即只要求
领会就行,
不需要刻板的记忆加减法的定义。降低了认知难度,简化了学习的内容。
(3)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概括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根据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基本性
质,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长久起作用的计算方
法,既是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数学自身发展的
需要。教材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
逐步地总结出分数计算的一般方法。如第1节中,例1、例2教学完
后,引导学生探究:“观
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
数加、减法
的一般方法。又如第2节中,例1教学完后,引导学生探究:“你能说说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br>怎么计算吗?”又一次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4)在计算教学中突出“鼓励算法多样化”的课改理念。
“算法多样化”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合
理、灵活地解决计算问题。在本单元的编排中,教材又一次地突出了这一课改理念。如:第
1节中例3的
教学,如何计算分数连加、连减的问题,教材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算法后提问:
“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还有其他算法吗?”又如,第3节例1的教学,教材提供了两种
不同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法后,提
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我们的方法有什么不同
呢?”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懂得应选择较简捷的方法进行计算。
(5)编排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
《标准》提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
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教材编排了两个阅读材料,一个是第112页的“你
知道吗?”
,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使学生了解一些关于分数四则计算的发展史,了解我们的
祖先在这一方面的睿智与
成果,体会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分数对分数计算产生的重大影响,
从而进一步体会用简明的符号来表示数
的重要性。
另一个阅读材料是第116页的“生活中的数学”。通过阅读这份材料,不但扩大
了学生
的视野,而且使学生看到分数在五线谱中的灵活应用,体会数学与音乐、与人类精神生活的
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
1.
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内在联系。
分数加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加减法的含义是
完全相同的。它们的计算方法从表面上看截然
不同,但实质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相同单位的数才
能相加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不论是整数还是分数的加减法,都要统一单位后才能进行。当分数的单
位统一后,分数的加
减运算也就归结为整数的加减了。如,第2节中的例1(1):
14+310=520+620=(5+6)20=(5+6)个120
上述过程中
,先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然后用整数加法的方法将分子相加,
即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得出最
后的和。
因此,教学时,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紧紧
扣
住学生经验中“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逐步概括出分数加减的一般计算方法。
2. 注重对算理的分析,以算理引入算法。
抽象概括出分数加减法的一般
计算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要搞好这一过程的教学,
必须处理好算理与算法,单纯记忆与发展思维
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通过观察、思考、说
理、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用算理引入算法的重要过程。
使学生明白:①计算同分母分数
加、减法时,“分母不变”是因为分母相同,也就是分数单位相同,所以
只用分子进行加、
减;②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只要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就可以了。这
样教
学,不但使学生明白算理是算法的灵魂,而且避免了机械用法、单纯记忆的弊端,达到“明
理驭法”的目的。
3.
处理好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关系,不可偏废任何一种方式。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在三年级
上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发展的,教学
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首先提供给
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在学
生探究得比较成熟时,具备了和同伴交流的“资
本”和“底气”时,再组织他们进行合作交
流。如教学第1节例1计算“18+38”、例2计算“34
-14”、例3计算“415+115+715”
时,应让每一位学生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交流计算
的过程和想法;又如教学第2节例1
(1)计算14+310,例1(2)计算310-320时,首先
应让每一位学生思考:用学过的知识
解决,行吗?试一试。在学生充分尝试、探究的基础上再组织交流。
交流时,重点放在“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怎样表述相加的过程”这一核心问题上,
使交流达到“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心领意会”的目的。
4.
用好有关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适当补充涉及分数运算的史料。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
经验,对数学的神秘感有了更强的好奇心。因此,结合分
数加减的学习内容适当补充一些数学史料,可使
学生的好奇转化为探究欲,促其学习数学兴
趣的提高,并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因此,教学时,应重
视教材提供的两个涉及数学文
化的阅读材料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补充一些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埃及
分数(分子为1
的分数)的特点和性质:“任何真分数都可以表示为有限个分母不同的埃及分数的和”,
练习
二十二中,第12*题的结果“68=12+14”就是埃及分数的有趣性质和在实际中的应用。又
如“1可以表示为项数很多的埃及分数的和。”如:
1=1-12+12-13+13-14+14-15+„-1n+1n(n为不等于0的自然数)
=(1-12)+(12-13)+(13-14)+(14-15)+„+(1n-1-1n)+1n
=12+16+112+120+„+1(n-1)n+1n
5.
本单元可以用7课时进行教学。
综合应用:粉刷围墙
(第58~59页)教材说明
在学习了表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在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一单元后编排了实践活
动“粉刷围墙”。通过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加强
数学知识在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以征集重新粉刷校园围墙的方案为出发点,从明确工作、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
出方案四个层次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第一层次: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为
提出重新粉刷围墙的方案,首先应明确要做
哪些工作,这一层次体现在教材的第一幅图中。这幅图提示了
设计粉刷围墙方案的三方面主
要工作:了解粉刷的面积、预算材料费和粉刷围墙人工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