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雷锋之歌观后感-人物简介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掷一掷》教学设
计板书设计教案
课题:
第四单元:可能性—掷一掷 第 课时 总
序第 个教案
课型: 活动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材P50~51及P48~49练习十一第6、7、9、
10、11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巩固
“组合”的有关知识
,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
经验,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
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学习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
育,使学生体会到生活
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探索两个骰子点数之和在5、6、7、8、9居多
的原理。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数学知识,在学中感受数
学的趣味。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第1页共6页
教学准备:多媒体、骰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
骰子,师问:同学们见过骰子吗?你们在哪见过?它
和数学有什么联系?(学生可能回答:在打麻将时、
玩具上
见过;骰子上有6个数字。)
学生回答后,师引导:这节课我们就来掷一掷骰子,通过
游戏一起探究骰子里面还有哪些数学知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思考:如果同时掷出两颗骰子,它们出现的点数之和
会有哪一些7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3、4、5……12。
追问:可能有1和13吗?为什么?
学生自主思考,通过组合知识得出结论。(不可能,因为
两个数的和最小是2最大是12。)
2.游戏探究。
规则:把这11种结果分成两组:A组:1、2、3、4、10、
11,
B组:5、6、7、8、9。一共掷20次,总次数多者为胜。
(l)选择一组结果与教师进行比赛。
(2)两个小组为一个单位比赛,自由选择结果组别,4人
轮
流掷骰子,由组长记录试验数据,最后比较实验数据,分出
胜负。
第2页共6页
学生操作时,组员轮流掷骰子,组长负责填写数据。掷骰
子时要注意先在手中晃几下再投入杯子中。
3.汇报比赛数据和结论,师汇总并引导学生比较总结。
比较发现:两数和为5~9出现的次数较多,说明B组获
胜的可能性大。
引导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两数和的统计表,并通过举例说明:如
和是
6的情况:1+5,2+4,3+3三种情况;和是2只有1+1
这一种情况。
比较总结
:和是7出现的次数最多,和是5、6、8、9出
现的次数比较多,和是2、3、4、10、11、12
出现的次数比
较少。
三、指导练习
1.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9题。教
师引导学生提出猜想,
再组织全体不生参与演示,完成表格,验证猜想。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0题。
组织学生理解题目信息,让学生独立思考作答,小组订正。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1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小组内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设计卡片,鼓励方案多样化。
四、拓展延伸
1.根据客观事实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第3页共6页
出示:明天的篮球比赛,我们班一定会赢。这种说法正确
吗?
思路引导:篮球比赛的结果
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班赢,
另一种是我们班输。也就是说,我们班可能会赢。这个结果
不是
按照我们班同学的意愿而实现的。
规范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明天的篮球比赛,我们班可
能会赢。
教师小结:生活中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要根据客
观事实进行判断,与个人的意愿无关。
2.根据图形区域大小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下面是百草园文具店的投资活动规则,看图
想一想,抽到
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大?抽到哪种奖品的可能性小?
(满100元抽奖一次)
指针所在区域 奖品
红色区域 一个文具盒
黄色区域
一个笔记本
绿色区域 一支铅笔
思路导引:区域越大,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
能性就越大。
从图中看出,绿色区域的面积最大,则指针停在绿色区域的
可能性最大,所以抽到
一支铅笔的可能性最大;红色区域的
面积最小,指针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最小,所以抽到一个
文具盒的可能性最小。
第4页共6页
规范解答:抽到一支铅笔的可能性最大,抽到一个文具盒的
可能性最小。
教师小结:区域最大,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大;
区域越小,指针停在该区域的可能性就越小。
3.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114页第5题。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引导学生说一说事件的发生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作业: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6、7题。 教材第117页
第11、12题。
板书设计: 掷一掷
A组:2、3、4、10、11、12
B组:5、6、7、8、9
(可能性小) (可能性大)
批注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
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
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
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
为提
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
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
是提高学生语文
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
得好。
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
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
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
第5页共6页
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
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
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
观察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学(后记)反思: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
件正确
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
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
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
,或是
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
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听句
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
,这样幼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
下了基础。
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