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材分析

余年寄山水
602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21:46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威尔士语-搞笑小品台词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公顷和平方千米》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测量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由于这两
个面积单位比较大,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 《标准(2019)》
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从第一学段调整到了第二学段。在
本单元之前, 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及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
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本单元则
是以此为基础,唤起学生已有的相关经验,通过经历从实例
到表象建立的过程,初步形成1公顷 、1平方千米的表象。
依托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挖掘丰富的现实世界中的相关问
题作为学习素 材,开展适当、有效地操作活动,使学生在观
察、操作、想象、推理、表达等活动中,积累丰富的直观经
验和生活经验,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发展空间观念,
提高应用意识。
(一)、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公顷和平方千米在社会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对此也有一定
的生活经验。但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 不容易直接建立
表象。所以教材特别注意了选取学生较为熟悉或标志性的场
景作为学习素材。例 如,在公顷的认识中选择了鸟巢的占地
面积,在 平方千米的认识时,选择了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第1页共8页


练习中,则有故 宫、颐和园、教室以及部分省、自治区的面
积等材料,以帮助学生将土地面积单位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建< br>立联系。
(二)、依托学生的学习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完
善面积单位体系
对学生而言,公顷和平方千米是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面积单
位。为了更有利于学生认识这两个面 积单位,教材除了在例
题材料的生活化选择之外,还强调了学习者经验的唤起与应
用,突出了经 验的链接价值。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知识内容的
呈现过程中,通过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的 描
述,唤醒学生面积单位学习的经验,有意识引导学生从以前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 厘米等学习中汲取有价值
的经验,为新的面积单位学习服务,体现了数学学习的连续
性与衔接性 。
(三)、开展有效的实践操作活动,促进土地面积单位直观
表象的形成
从本节内 容的目标定位来看,引导学生建立起1公顷和1平
方千米的初步表象是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教材采取了 多种
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起相应面积单位的表象。例如,在建立
1公顷的表象时,呈现了400 米跑道围起来的部分的面积大
约是1公顷的描述,设计了实践活动操场上测量100平方米
的正 方形,单元小结中呈现了200个50平方米的教室面积
第2页共8页


大约是1公顷的描述等,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服务。
例 1的教学内容 为:认识公顷。由于公顷这个面积单位太大,
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所以教材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鸟巢引< br>入,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公顷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接
下来,教材又从3个方面对公顷进行了 刻画:一是正方形表
征,通过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来表征1公顷,体现了面
积单位研究方 式的延续性。二是根据边长100米的正方形面
积是10000平方米得到1公顷=10000平方米, 从而使学生
将公顷与平方米之间建立起联系;三是通过呈现400米跑道
围成部分的面积大约是 1公顷,使学生建立起1公顷的直观
表象。三种方式,既有数理层面的联结,又有直观形象的支
撑。
此外,做一做中测量活动的设计与编排,使学生先建立起100
平方米的直观表象,在此 基础上再来推算1公顷,也为学生
准确建立1公顷的表象提供了间接经验的支持。
例 2的教 学内容为:认识平方千米。教材是以学生熟悉的我
国领土面积引出平方千米,强化平方千米是一个比公顷 更大
的土地面积单位,一般用于计量较大的土地面积。接下来,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建立1平方 千米的表象,教材的编排呈
现了三种方式:一是语言描述,以正方形表征1平方千米,
即:边长 是1 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二是沟通
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已经 历了探
第3页共8页


究公顷和平方米之间关系的过程,此处可以放手让学生调 动
已有经验进行自主探究,不过由于学生还没有10001000的
运算经验,教师可以适时给 予相应的帮助,也可以通过使用
计算器解决运算中的困难。三是以天安门广场和鸟巢等直观
场景 描述1平方千米。前两种方式侧重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
上理解平方千米及其与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关系。 第三种方
式则需结合更多的实例,帮助学生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积
累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更 好地建立1平方千米的表象。
教学重点:
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
方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
重难点突破:
(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学习素材,有助于学生理解公顷和
平方千米的适用范围
土地 面积是一个相当生活化的内容,学生对此已有一定的生
活经验。比如学校的操场面积、校园的占地面积等 等,但学
生能够接触和感受到的是一些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一般用
平方米作单位表示即可。在 此基础上,呈现一个相对较大的
土地面积(如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我国领土总面积
等) ,请学生尝试判断,使其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因
第4页共8页


为在表示 较大的土地面积时,用平方米作单位显然不太合
适,那么用怎样的面积单位表示才比较合适呢?随之引出 相
对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唤起相关的学习经验,有助于学生建构公顷和平方
千米的表象
在引导学生理 解和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表象的过程中,
可以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习理解1平方米、1平方分米以及
1平方厘米的探究经验。学生过往的经验是以正方形的面积
为表征来描述面积单位的。以此为基 础,分别以边长为100
米的正方形和边长为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来表征公顷和
平方千米 ,学生更容易理解。此外,通过计算相应的正方形
面积,沟通公顷和平方千米与平方米的关系,也为学生 初步
建构起1公顷和1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的表象发挥
着重要作用。
(三)、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
经验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 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
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
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 很浓。我提供的观
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
角度多层面地进行 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
第5页共8页


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 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
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
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
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 雨前天空急剧变
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
乌云像大海的波浪。 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
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
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
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 雨,我问:“雨下得怎样?”
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
儿掌握 “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
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 儿飞,树儿
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
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 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
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
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
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 像医生用的手术
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
描述观察对象。公顷 平方千米是两个比较大的土地面积单
位,建立表象比较困难。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丰
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是基本途径。教学中,可以组织如下三类
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第6页共8页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
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 阅读活动及阅读情
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
事。我和家长共同 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
快。1.测量类活动。结合学习过程,测量教室面积或到校园,甚至到校外测量某一土地的面积(如教材做一做那样,
测量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让学 生直观感知1公顷的
大小,为更好地建立1公顷表象服务。而在1平方千米的实
践活动中,可利 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徒步远足类的
活动,体验大小,积累经验。
2.观察想象类活动 。呈现学生熟悉的实物场景图,并且告
知相应的占地面积数据,想象相应的建筑物的大小,并与相
应的面积数据联系起来,为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积累感性
经验。
3.调查类活动。结合学 习过程,可布置学生去调查一些土
地的面积,从而积累起丰富的感性经验,为更好地理解面积
单 位1公顷1平方千米提供帮助。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
模 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
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 别重视教师
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第7页共8页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
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 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
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
用心 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
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 说意思,
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
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 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
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
忆, 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第8页共8页

音乐评论-重庆文理学院录取查询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费请示报告


赣南师范科技学院-七夕是几月几号


漯河高中-三国演义读后感200字


酒店投资-嘉应学院录取分数线


新学期打算-计算机新技术


考研包过-7月14是什么情人节


西藏人才网-给语文老师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