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心得
湖南人事网-我这辈子有过你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心得
我与老师们交流三个问题:
一、对五年级的认识和体会
二、对五年级教材的认识和体会
三、教材中有困惑的问题和练习的处理
一、对五年级的认识和体会。
咱们都知道五
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年级,它的重要性老师们都很清
楚,因为它不像是其他年级一样简单的升级,
而是面临着对他整个小学阶段的检
验,面临着中学老师对他印象的开始,也面临着家长对咱们老师五年的
评价,虽
然小学还有六年级,但在咱们这里它已经属于初中阶段。所以,我们的小学五年
级虽然
比不上中考和高考的毕业班那么严峻,但是也不得不引起我们在座的各位
老师的高度重视,因为家长很重
视,中学的老师也很重视,这是给我们送了一批
什么基础的学生啊。所以,这就需要我们这一年要有更强
的责任心,更要把教材
吃透,把每一个内容给学生讲通讲懂,并且在此基础上加强扩展,加强延伸,学<
br>生只有掌握了一桶水才不在乎考出的一杯水。老师们会说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
天,哪来的那么多时
间?这就需要我们增加课堂的密度,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多
练,提高课堂的效率,学习下一个单元时要把
前一个单元进行总结。这也是我们
所提倡的高效的课堂。但做到这些的前提必须是在备好课的基础上,很
俗的一句
话“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但是真正做到不容易。
首先我们要从心理上重视,端
正态度,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要重点抓中下
游学生,因为95分以上的学生成绩不好再提高,而80分
左右的学生提高的空间
很大,
咱们怎样让中下游的学生每个人都有进步这是咱提高成绩的关键
。大家都
知道,要想考出理想的成绩,任何一个学生的成绩都很重要,尤其是成绩差的学
生,他
对整体成绩的影响更大,所以我们要对每一个同学负责,尽我们最大的努
力、最强的责任心去挖掘每一个
孩子的潜力。
二、对五年级教材的认识和体会。
通过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对教材有以下三点感受:
1、教学的严谨性
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个“新”字,留给教师和学生的空间都很大,但
并不意味着失去了教材本该有
的严谨性,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对教材进行
自主的理解,认为怎么都对,什么内容都是开放的等等
,新课标要求重视过程的
教学也并不是说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了,该写的结果必须写出来,比如说解决问题
最后的答呀,解方程开始的解字呀等等一定要写完整。因为集体批卷时就会有一
个严格的标准,
该怎样扣分,每一步扣多少,会严格按照步骤来,虽然新教材有
很大的创新性,但它也是有根有据的。在
这一点上老教材就处理的比较好,所以
有一些内容还是新老教材结合一下,对于没有教过老教材的年轻老
师也没有必要
紧张,因为年轻有年轻的优势,有些内容可以跟老教师沟通和交流,因为我们的
教
学本身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不断改进,即便是年轻教师只要你用心去教,想教
好就一定能教好。我记得我
当时第一轮教学时,到了四年级给我配了一个教学非
常有经验每年毕业班成绩都90多分的老教师,当时
我很有压力,但是我变成了
动力,经常向她请教,我们经常交流,有事没事我就找题看,结果到五年级毕
业
考试我们两个班的成绩几乎是一样的,我们班还略高一些。我的意思是说不管年
轻老师还是老
教师,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只要对教材研究透了,用心教了,
成绩绝对很好。
2、一定要严格把好计算关
这一册教材的计算量很大,覆盖了4个单元,小数乘法、小数除法
、简易方
程、多边形的面积。对于数学这个科目来讲计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册书的
计算更
让我们头疼,因为是小数的计算,在开始教的时候也不要不理解学生,小
数计算就这么难吗?其实对于他
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一开始学老出错是很常见
的事情,咱们教过几轮的老师都有感慨,这就看我们怎样去
指点他们,找到他们
出错的原因。所以在正确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要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强化、不断地巩固。直到每个同学几乎不出错为止。
3、要重视练习的处理(也就是说有些练习要详细讲) <
br>对于新教材老师们已经都有同感,例题少,练习多,并且好多的练习例题中
一点没有渗透,好像与
这一节的内容无关,这也是老师们对新教材的迷惑之处。
老教材中凡是出现的练习前面的例题一般都有模
式,但现在的新教材有好多的练
习题没有例题的模仿,这也是我们教材出现争议的一个原因,老师们会为
某一道
练习进行不断的讨论。所以面对新教材的这种情况我们要认真处理练习中的每一<
br>道练习题,甚至有些题目比例题都浪费时间,但是我们该需要详细讲的练习一定
不要怕耽误时间,
并且有一些练习还需要扩展和延伸。
在这里,我把在教学和处理练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跟老师们一起
探讨,
因为在五年级的教学中我们经常会讨论这个练习该怎样处理,这个地方该怎么跟
学生说等
等,下面我就把这册教材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出来跟大家交流。
三、教材中有困惑的问题和练习的处理。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课前要对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以及去掉小数点的规律进行复习。
2、一定要对学生讲透基
本算理,例如2页例1(投课本)学生理解有困难,
你可以在元角分的基础上脱离开生活情景,再补充一
个“一位小数乘整数”和“两
位小数乘整数”的例子,边讲边让学生说,一步步抽象出小数乘整数的一般
算理,
(先把小数转化为整数;再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最后确定小数点的位置。)这个
算理是学
生探索出来的而不是老师讲的,每个学生要达到会说的水平才行。
3、整数的简便运算运用到小数,也
就是在小数计算中运用乘法交换律、乘
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这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节课讲得题型
不要过多,扎
扎实实多上几课时,让学生慢慢消化。
可以多补充一些口算进行强化:像0.25×4 0.125×8 3.4×0.1
3.4×200 3.7×200 0.5×1.2
还可以出一些这样的题目练习
12×9=108 ()×9=0.108
1.2×()=0.108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加强学生对小数乘法中小数点的理解,也能训练学生的<
br>逆向思维,还为后面学习简便计算打基础。
二、教学中注意的练习
7页(练习一):
3题、两个信息,一周按5天;往返两次实质是4次。
4题、这道题不要让学生简单的填完空
就完了,一定要跟学生讲解,让学生
彻底明白积怎样随着因数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其中一个因数的情
况)
5题:学生不认称,一定要教学生读准台秤刻度盘上物品的千克数。
1
0题:这道题一定要详细讲,(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比第一
个因数大,第二个因数小于1
时积就比第一个因数小,)因为这一规律可以帮助
学生比较大小,判断自己算得对不对,补充几个好算的
题,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并学会运用规律。12题就是运用这一规律来做的,通过这个练习加深对所探讨
规律的理解。
13页练习二
4题:4.8×0.25
一些同学在做的时候运用了乘法分配率,(也对)还是利
用乘法结合律更简单。这个要跟学生讲明白。
可以补充几道练习:
2.5-2.5×0.1
0.2-0.2×0.1-0.1
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类型要多做讲解和练习:
①9.6×0.25
②0.125×4+8×2.5
=24×4×0.25
=0.125×8+4×2.5
拆数时小数点漏了
不能简便运算的也简便运算了
③5.2×9.9
④2.4×0.25
=5.2×(10-0.1)
=(2+0.4)×0.25
=5.2×10-5.2×0.1
=2×0.5+0.4
=52-5.2
忘记乘法分配率了,这类题
小数乘法口算不过关 把2.4拆成4×0.6更好
⑤3.5×0.1+0.35×9
学生看不出怎样用简便方法
14题:30×2.56÷2 当时解决有困难,可以学完小数除法以后再解决。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这个单元的内容特别容易出错)
1.小数点的定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
理解商的小数点的定位问题。
比如16页例1(投)的教学中出现两种方法,
要重点放在第二种方法上讲
解,着重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步骤与整数除法基本相同,唯一不
同
的是解决小数点的位置问题,一定要讲清楚小数点点在什么地方。然后在例2、
3教学的基础
上引导学生总结法则。
学生很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①0.54÷6=0.9
十分位忘记商0了
②72÷15=48 被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忘记点小数点了
总之,小
数除法中学生除了受到整数除法中试商难和商中间有0的除
法的困饶之外,还要受到小数点的影响,所以
很容易出错。
2.正确理解算理
明白了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小数除
以小数的内容,
这部分知识的关键在于怎样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部
分知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难。移动小数点时,要看除数是几位小数,而不
是看被除数,有些同学就
混了,不知道看谁。移动之后一定要把被除数新的小数
点点清楚,可以设计一些这个环节的专项练习。总
之,这部分内容出现的问题很
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都不要奇怪,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一定让学生在理
解算
理的基础上强化训练。
3.关于循环小数的处理
循环小数这部分内容原来在老
教材里讲的很细,但现在的教材这部分内容讲
的就不够多,把有些内容放到了思考题或者你知道吗这些地
方来,一放到这里有
些老师就认为可讲可不讲,从而对这部分内容学生就掌握的深浅不一。总之,这部分概念不如老教材设计得系统,我认为老师要在不占用很多时间的情况下,还
是跟学生讲清楚比较
好一些,不要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留下遗憾,
4、解决问题中的“进一法”和“去尾法”
这
小节安排了特殊数量的连除问题和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
取商的近似值的问题。这个近
似值不是按原来的四舍五入法,而是实际情况的“进
一”和“去尾”。这个内容的例题与练习的类型就差
得较远,例题简单,练习较
难,而且一个题一个类型,所以我们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分析数量上
,
“进一法”和“去尾法”学生都好理解。但什么时候“进一”,什么时候“去尾”,
<
br>运用起来比较难,这个时候学生两极分化情况比较严重,我们可以放慢进度。
二、练习中注意的问题
19页练习三
8题:这道题也是不要让学生回答出大于1小
于1就完了,要引导总结被除
数小于除数,商就小于1;被除数大于除数,商就大于1得规律,并且要运
用好。
10题、这道题在算时候出现了错误,有的看成是一个问题,做的方法也不
一样。特别
是你还能提出别的问题吗?这一问很有必要,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
力。
11题:首先让学生回忆商不变的性质,为后面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做好
准备0.150.5
虽然学生这时候没有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但凭借表格中商不变
的规律,就可以类推出来,这样就为后
面一个数除以小数的学习获得了一些感性
认识。
24页练习四
3、要让学生总结出商怎样随着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7、问题很多,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花多少钱?每个人花多少钱?要鼓励学
生说,不要老师给他一个固定的问题解答,还要让学生说出提
出的问题都用了哪
些条件,这样就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8题: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需要再一次提醒与巩固。
13题:算谁约是谁的几倍时,
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的话,得数可以
是整数也可以是一位小数;如果被除数和除数不是整数的话,
得数就保留一位小
数。结合34页5题一块说。5题:结果除不尽,教参(P61)指出可以用“四舍<
br>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但是具体到要保留到哪一位,就需要学生来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这道题
保留一位小数或保留整数都是有道理的,它分别表明雨燕的飞
行速度是信鸽的2倍多一些或两倍,教学中
要让学生说一说保留小数位数的理
由,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刚才已做了说明,不再祥细说,可以
告诉学生
遇到这样求倍数的题规定除不尽的时候保留一位小数。
30页练习五
2题
:9.4÷6=1.6666……计算器会显示1.66666667,因为它会自动保留几位,
学生会
错误的认为就等于这个数值,其实不是。
3、特别是2、3小题这种记法的保留要注意会看。
6题,这个题也一定让学生做,让学生加深对循环小数的认识。
34页练习六
3题:这道题一定让学生把步骤写全了做,以后类似这样步骤的题
很多。
9题:这里
有一个隐藏的条件450克,450÷16=28.125≈28还是29
(杯)这里是用“进一法”还
是用“四舍五入法”呢?我们交流了统一的看法认
为用“四舍五入法”。
10题:条件多,学生要学会处理信息,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总之,本单元的主要问题就是计算,只要把计算抓好了,这个单元就会让
你感觉非常顺利,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因为学生
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
经验,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从不同位置看一个
物体同学
们都感觉不难,难点在于从不同的位置看两个物体的形状,所以这部分内容需要
准备大
量的教具、学具和投影仪,老师要进行有效的地指导,引导学生通过观察、
想象、操作学会辨认从不同方
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这部分知识学生
非常感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教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
。这部分内容一般都出操
作题。
二、练习中的问题
42页练习九
2题、
只凭空间想象学生很难做出判断,其中最难的也是根据左面
看到的图形来推测,对想象有困难的同学,可
以通过实物操作来解决问题。
3题、第2个图 左边的两块是和右边前面的部分对齐的。
第四单元 简易方程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1、解方程方法的改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用字母表示数和解简易方程,以及简易方程在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与老教材相比,本单元教材有较大的改动,最大的改动
是解方程不是根据原来的加减乘除之间的关系,
而是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或方程
的同解原理解方程,开始与初中接轨。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5
5页和
56页(投)的这四幅天平图引入的,所以这部分内容千万不要忽视,要详细讲
解,不能
一说而过。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只局限于直观演示,还要抽象概括成符号
和语言,一定让学生学会说,学会
用。如果这部分内容理解透彻了,58、59页
(投)的例1、例2都不成问题了,这个地方注意的是一
定让学生说出解方程的
方法。
我们教过老教材的老师可能一开始觉得不顺手,但是这种方法对
于学生来
说比较好理解,好接受。所以老师们一定要按新教材的方法讲,这样学生到了初
中之后
不容易混。但有两种类型我们需要注意, “a-x=b a÷x=b”这两类题,
这两种类型并不
是不能用课本的知识来解释,只是一般同学学起来有困难。比如:
a-x=b
a÷x=b
解 a-x+x=b+x 解
a÷x×x=bx
a=b+x
a=bx
……. ………
X不在等
号左边了,就这小小的不在等号左边部分,有不少的同学
掌握起来有困难,建议这两种类型老师们还是教
他们利用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解方程。
减数=被减数-差
除数=被除数÷商
a-x=b a÷x=b
解 x=a- b 解 x=a÷b
X
=………
X
= ………
2、关于单位的写法
用公式做题结果要带单位;用方程解题结果不写单位;
47页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a+30
不仅表示爸爸的年龄这个量,还表示爸爸
和女儿年龄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在下面的代数计算时,学生能
理解求的是什么。
争议:a+30=11+30=41有没有单位名称?课本47页没有单位,我们也不写
单位
因为:a+30就是表示的爸爸的岁数,和初中的代数接轨,所以不写单位。
这个问题同时也会和前面的用公式求周长和面积混了,前面是有单位的。
因为S表示面积,所以求得结果
要有单位;而a+30只表示当a=11时爸爸的具体
岁数。
再就是47页、48页例4中的
2个例子数量关系都非常简单,这方面的练
习要多补充一点,因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关系是列方
程解应用题的基
础,补充练习可以由简到繁,也可以结合后面的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常见的数量关
系补充练习。如:补充
男生a人,女生b人,男女生一共多少人?男生比女生少几人?
一个自然数是n,和它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分别是几?
男生a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2倍,女
生多少人?男生女生一共多
少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求代数式的值要规范写法
当a=11时
a+30=11+30=41
P45你知道吗?的内容要让学生记住,后面学习面积、体积的单位
一般都这样表示。
3、解方程的过程要规范
x+3=9
解:x+3-3=9-3
x=6
验算:把x=6代入原方程
左边=x+3=6+3=9
右边=9
因为 左边=右边
所以 x=6是原方程的解。
4.让学生准确的找出每个题的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首先要找应用
题中的关键句,
“谁是谁的几倍?”“谁和谁一共是多少?”“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
抓住这个关键学生就能好理解一些。如:男生30人,男生比女生多三人,女生
多少人
?
60、61页(投)例3、4的等量关系很重要。一定让学生说出每个
题的等量关系。
关键是比较复杂的方程:
这部分有三个例题。65页例1、69页例2、70页例3它们的共
同点是每道
例题都担负着教学列方程和教学解方程的双重任务。这是本单元的难点。
为了分散
难点我们可以把解方程和列方程分开来讲。先把这三种类型的方程
的解法教会了,然后再按应用题讲列方
程。这样难点分散了,学生学起来也简单
了。
例1、2、3这3个例题选的特别好,都是用算
术法解决较难题的逆向思
维问题,例3是最难的,讲例3时:适当补充和倍问题,差倍问题的例题。这个
地方要放慢脚步,每类学扎实,混在一起才不容易错。
受算术法影响,例1总列成2x+4=20,引导画图
例1 2x-20=4
学生不爱用这种方法
(2)例2中苹果、梨的千克数不同,单算各自总价时条件找错
(3)例3设错了,答错了
二、练习中的问题
49页练习十
4题:有些
学生受算数法的影响,总把字母当成未知数,不认为这
是题目给出的一个条件;应用题数量关系不扎实的
同学更需要给他们强化,这四
道题正好是对应着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6、这里面既有数字表示的,也有用字母表示的,一定跟学生讲清楚,
不要混了。
7
题: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数量关系,但是v、t、s、a、x、c分别代
表什么数量学生来不及回味,所以
做起题来并不太容易。所以,这些数量关系字
母表达式最好记住。说到这里继续让学生巩固小学阶段的四
种问题的数量关系,
路程问题、价格问题、产量问题、工作问题。
62页练习十一
3题:28007=S 在肯定其正确的同时,建议学生列成7S=2800
6题:要重复练,铅笔、杯子题出错较多
5、以这道题为基础改变数字多练习。
66页练习十二
整个的练习都非常重要,可以让学生变换各种数量巩固计算。
71页练习十三
3题:理解表格时列方程有困难,解方程(x-3102)×2.5=135
也
要认真仔细。所以要多做讲解。
6题、在此题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如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
7题、“鸡兔同笼”的问题一定要讲透彻,以后很有用,它可以做好
多内容的题。(算术)
8题、10题出错较多,一定要在数量关系上下功夫。
74页整理和复习
2.(3
)根据“梅花鹿的身高+长颈鹿比梅花鹿高的身高=长颈鹿的
身高”列出方程x+3.65=3.5x,
部分学生不会解。所以要引导学生根据“长颈鹿的
身高-
梅花鹿的身高=长颈鹿比梅花鹿高的身高(3.65米)”列方程。
75页练习十四
1、(4)小题对错问题:方程3x-6=12的解是6( )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本单元教材和旧教材编排大体一致,都是从易到难,只
要引导学生动手操
作,基本的公式很容易掌握,关键是公式的各种变换以及活学活用。。
1、一定要用实物或多媒体对公式进行推导。
2、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推导公式时,要注意抓
基本方法。如:在推
导三角形面积时,在学生准备的学具中会想出很多方法,但是把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
积的一半,这种方法
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
还很形象地记住了三角形面积为什么“除以2
”,而且在应用中知道面积求高的
题中也好理解“三角形×2”得相应的平行四边形面积。
3、一定要找到各个图形中对应的高和底。特别是钝角三角形对应的
高和底。
4、公式不仅要正着用,还要学会反着用。也就是不光会求面积,还
要会求底或者高。三角形和
梯形面积公式的逆向应用是难点,经常在填空、判断、
选择中出题。所以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讲解并加
强训练。我就是专门用一节课
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强化,所以学生这部分知识运用的特别好,不管知道哪些
条件,
都能顺利的求出所要的值。
5、有些规律要在练习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讲解,不只是光知道结论。
如:等底等高的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都相等,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
的2倍。
二、练习中出现的问题
82页练习十五
5、 6、7、8要一个一个具体讲,让学
生弄明白,因为这些内容考
试中不适合命计算题,而是很容易以填空、判断、选择命题,所以根据每一道
题
多给学生阐述几道基础知识题。如第8题:通过做题首先阐述出:小平行四边形
与大平行四边
形的高不变,底是大的一半,面积就是大的一半。再继续扩展阐述:
底高各扩大或缩小几倍,面积怎样变
化。等等。
86页练习十六
2、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一定要交代清楚对应的底和高。
7、8、9跟上一练习的5678题一样
,以命基础知识题为常见。8题:
是逆向思维题,知道面积求底,与前面讲的注意事项结合起来,如果前
面的底、
高、面积都运用自如了,那么这道题就很简单了。
90页练习十七
2、教材交代的很明白,但当时老教材就不明白,它说两对机翼,怎
么算两对?
3、
图中标出的数据并不是计算的直接条件,有些同学上来就做,因
此做错了。所以要让学生找出计算的直接
条件再做,像类似这样的题目并不难,
就是看一下谁认真、谁有耐心。
4、学生出错的原因一是非要机械的求出上底和下底;二是不会看这
个梯形。
94页练习十八
不要只是掌握方法,要具体做,因为道理很简单,一定让学生多练,只要这一部分吧计算过关,其他的计算都不成问题。特别是5、6、7不断地变换
数值强化计算。
96页整理和复习
2、老师在黑板上认真讲解,不要认为会方法就行。
97页练习十九
3、大约的问题?
4(2)特别难,回家做,拿回来对的不多。
总之,这个单元的练习计算量比较大,所以我们要多让学生练习加
以巩固。
第六单元
统计与可能性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事件发生的等
可能性以及游戏规
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二是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
位数。
99页例1、101页例2简单,103页例3是求事件发生的概率,要利用排列
组
合的知识,把所有的可能性都列出来,这是关键,也是难点,一定让学生自己
列出来。105页例4为了
让学生理解中位数和平均数的区别,可以引用姚明的身
高,很容易让学生理解了中位数,不受偏大偏小数
据的影响的特点。106页例5
中求中位数,首先排序是最重要的,也是学生容易忽略的问题,然后要看
这一组
数据是偶数还是奇数,才能求中位数。另外,学生要会分析统计中出现问题。
中位数不加单位,因为每一组数据前面都有单位,所以直接说出中位数是
几就行了。
二、练习中的问题(练习没有什么问题)
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
一、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
法。本单元是通过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数字编码现象有邮编、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
、条码、图书编码、银行卡
编码等,这些编码的知识非常有实用价值,有些象条码的编码方法老师也不是
太
了解,这就需要学生老师课前查阅资料,在基本了解的情况下进行交流整理,可
以上成数学实
践活动课。因为有一些编码不是很固定,有点模糊,这样的不要跟
学生说的太多。
但千万不要
忽略基本常识性的东西,如:本地邮编、本地区号、身份证固
定前6位等。这些固定清晰地知识必须让学
生记住。
本单元讲完后,可引导学生办一次数学手抄报,可以以一类编码为主题,也
可以以生
活中的编码为主题。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会了解到更多的关于编码的内
容。
二、练习中的问题
根据练习多搜集关于编码的一些材料就行。
关于总复习
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说一下,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教会学生系统知识,(比如:第一单元
就是口算、笔算、估算),学
完一个单元考A卷,学习第二单元时,每天都做一
点第一单元的题,这样就不容易忘掉,而且还加深巩固
。这样学完全部内容A
卷就考完了。
课程全部结束后,分单元复习,配合一套或两套试卷(难
一点的),这轮
复习考B卷,对单元中重点出错的问题,做出标记,重点讲解,到综合复习时
再
次讲解。单元复习结束后再综合复习考综合卷,关键是抓紧学生,一点不能放
松,你执着了,学生也就执
着了,(作业批改问题)。总之,每个人都教一本书,
为什么所教班级成绩会不一样呢?这里除了学生的
差距之外,更重要的还需要我
们在教材、教法以及学生的要求上下功夫,我所说的下功夫并不是说咱们加
班加
点,而是巧用教材、会用教材,让学生愿意学,要教会,不是会教。因为我们做
老师的最大的愿望就是让每个都能考出理想的成绩,都有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