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课文教案

余年寄山水
937次浏览
2020年08月19日 22:5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手抄报版式-快乐的doremi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小麻雀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 小麻雀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话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麻雀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由于不听妈妈的告 诫而掉到了大花猫旁边。妈妈奋不顾身地去保护他,小麻雀飞
到了窗台上,而妈妈尾巴上的毛却被大花猫 咬掉了。这篇童话一方面告诉人们,
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另一方面又告诉人们, 只有让孩子们在
实践中经受锻炼,生活的本领才能更快地增长起来。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
体现以下几点:
1. 在教学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走进课
文人物的内心世界。
2 .通过朗读感悟,在读中品味小麻雀(普季克)的天真幼稚,对所有事物
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理解麻雀 妈妈的苦口婆心以及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爱。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认识“蹈、瞪、舔”3 个生字;会写“檐、脖、摔、蹲、扯、嗓、
蹈、莹、瞪、啄、舔、懊、鼠、秃”等 14 个字,掌握“屋檐、脖子、嗓子、手舞
足蹈、绿莹莹、懊恼、老鼠、光秃秃”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小麻雀的成长过程中,吸取成长经验。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普季克是怎样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妈妈是怎样的妈妈。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麻雀母子;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小麻雀
课前准备:

1. 查找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一)谈话:
来说说你读了哪些童话故事?
童话不仅向我们叙述了一个个动人的故
设计说明

由生活中的童话故事引入
课文中,激发学生对新课文产
话故事能给人启发, 对这节课
的学习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
1.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看童话故事。谁
生了兴趣,同时让学生明白童

事,还能给我们以启示。这节课,我们将学习

著名作家高尔基的童话《小麻雀》。从这个故


事中,我们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

2.板书课题:小麻雀

(二)了解作者概况。


1.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2.齐读《学习链接》。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屏)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1.(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生字、新词,
学生齐读。
2.重点指导学生认识“蹈、瞪、舔”。
()1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
阅读的效果。



通过换部首和联系“看”
的词语,促进学生课外知识的
积累。
(一)学生 自由朗读课文。(展示课件第三
惯,具体要求的提出可以保证
“蹈”换部首成新字,如“稻、< br>引导学生由“瞪”联想到有关表示
“看”
韬、滔”。
的词语,如“看、瞄、盯、瞥”等。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小麻雀


3.指导“摔、蹲、蹈”的写法。


4.理解词语意思。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条理

(一)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展示课件第


五屏)

(二)交流汇报。

(3)区别“舔”与“添”。
根据成长阶段,指导学生划分段落,并概
括段落大意。
这一环节的设计既能有效
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条理,
第一部分(1~13 自然段 )写小麻雀普季
又能帮助学生概括每段的主要
克不会飞,对外界很好奇,又不相信妈妈的话,
内容,一箭双雕。

不听妈妈的劝告。

第二部分(14~18 自然段)写普季克不小

心掉在窝下一只大花猫旁边,麻雀妈妈奋不顾


身地保护他。

第三部分(19 自然段)写小麻雀普季克的


心情既高兴又难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能够吸引学生 的注
师:(展示课件第六屏)在一家屋檐下,住
意力,激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兴
着一对麻 雀母子,小麻雀叫普季克,特别喜欢
趣,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小麻雀》,


认识这对麻雀母子。



二、以读代讲,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第 1~13 自然段,找一找:麻

聊天,大家想不想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呢?
雀母子在聊些什么?
2.学生汇报。
了解麻雀母子的特点,是
课文的重点 ,引导学生默读、
3.指名学生朗读麻雀妈妈的话,引导学生
个人读、分角色读,在读中品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 小麻雀
体会:从妈妈的话中,你觉得麻雀妈妈是一个
怎样的妈妈?(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


二)

5.分角色朗读,读出妈妈对孩子的关爱,


读出小普季克的天真与幼稚。

6.指名学生朗读。

味小麻雀 的天真幼稚,对所有
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在读中
4.指名学生读普季克的话,体会:普季克理 解妈妈的苦口婆心。


三、品读重点段落,感受母爱的伟大
引导学生进 入文本,钻研
师:普季克不听妈妈的劝告,有一天,他
文本,抓住重点语句和“扑、
蹲 在窝边唱着歌。一不留神,掉到窝下去了,
推、竖、张、瞪”这些动词,
一只大花猫正好蹲 在那里,面对这么大的一只
体会麻雀妈妈对小麻雀的关爱
花猫,麻雀妈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 默读
14~18 自然段。
(一)抓住麻雀妈妈的动作感受母爱。


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麻雀妈妈的句子。

2.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相关句子。(展

引导学生想象,在想象中
和为了孩子奋不顾身的伟大母
爱。
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3.其他学生圈画出麻雀妈妈动作的词语。
再次感受母爱的伟大。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4.(展示课件第九屏)演示麻雀妈妈救小

麻雀的过程,思考:你从麻雀妈妈的动作中体


会到什么?

5.指导学生读出麻雀妈妈的坚定果敢。

6.
展开想象:读着这样的语句,你的头脑


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看到什么?(同学描

绘头脑中出现的画面)

7.
教师激情:在强大的敌人面前,麻雀妈


妈挺身而出,用渺 小的身躯拯救自己的幼儿,
抓住重点词语体会麻雀妈
这种母爱多么伟大!此时此刻,你想对老麻 雀
说些什么?
8.学生交流。
妈对小麻雀的爱,同时落实“理
解含义深刻 的句子,体会人物
9.过渡:还从哪感受到这种伟大的母爱?
的心情可以从重点词语入手”
(二)抓住麻雀妈妈的语言、神态体会母爱。
的训练。
1.学生回答后,(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一)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小麻雀
顺势出示 16 自然段相关句子。
(1)(展示课件第十屏步骤二)抓住“一
点也不在乎”“欢天喜地”体会 麻雀妈妈一心
只想着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伤一点也不放在
心上。
(2)(展示课件 第十屏步骤三)抓住“怎
么样?怎么样?”体会麻雀妈妈关心孩子的心
情很急切。
2.指导学生读出麻雀妈妈的心情的急切和
欢喜。















四、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摘抄好词好句。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过
渡到对新知识的讲授。起到承
上启下的作用,使学 生对知识
的连贯性有一个了解。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教师简要复述上节课的内容。


2.齐读描写麻雀妈妈的句子。




二、品读句子,体会普季克的成长

1.过渡:妈妈非常想知道普季克怎么样?

那普季克受伤了吗?为什么没有受伤呢?

2.抓住句子引导学生体会普季克没有受伤


的原因是:一是因为妈妈的救助,二是依靠自


己的努力。

3.思考:让我们想想:自己成长的道路和

普季克的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吗?


4.体会:总得一样一样地学嘛!

(1)“一样一样”指什么?


(2)普季克学会了什么?
(引导学生一方面感受母爱,一方面认识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到小孩子自作聪明,不听劝告,是要吃亏的;
验,通过角色换位,进行情感
一方面要 明确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生活的
体验,从而达到明理的目的。
本领。)
5.学习 19 自然段。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 小麻雀


体会:为什么普季克感到十分高兴?但又

觉得鼻子酸酸的?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出示相关句子。
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与延
6.角色换位:如果 你就是普季克,面对妈
伸,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培
妈被咬掉羽毛的尾巴,此时此刻,你有什么 话
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表达
想对妈妈说吗?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谈:1.感谢妈妈的关


爱。2.请妈妈不要太担心,应该多教普季克一
些本领,让他多锻炼,在锻炼中成长。)
作业中的小练笔的设计,
由说到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
三、拓展延伸,检验成长
1.(展示课件第十二屏)出示问题:在你
的成长过程中,你和爸爸妈妈发生过争执吗?
为什么争执呢?过程怎样?结果怎样?
2.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
3.指名学生上台叙述,教师指正。

四、作业
完成小练笔:成长中的一件事



板书设计:
力的提高。
的能力,检验学习成果。


教导、救
普季克
高兴 、鼻酸
伤害



大花猫
吓唬
妈妈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2 金奖章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鸟国的 鸟儿们在得知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要派使
者到鸟国来颁发金奖章后,纷纷争说奖章应该属于自己,最后是一 声不响的乌鸦
获得了金奖章。本文告诉人们,只有默默地为人类作贡献的人,才最值得奖励和
最 受人尊敬。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处
理资 料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本课的设计中,采用创设情景、情感朗
读、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 引领学
生在讨论、对比、交流中走进童话世界中,品味 童话的语言,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
想感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描写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课文所表
达的思想情感。
3. 认识“宫、渣、仆、彬、耿、荐、授、蔓”8 个生字;会写“宫、渣、屑、
沾、仆、鹊、获、配、彬、忠、耿、荐、盒、授、腐、雅”16 个字;掌握“残
渣碎屑、风尘仆仆、荣获、彬彬有礼、忠心耿耿、盒子、推荐、腐烂”等词语。
4. 查找有关动物与环境保护的资料,学习为动物写颁奖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懂得荣誉不是靠“争”得来, 只有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
大家做贡献的人,才配得到荣誉,最受人尊敬。
教学难点:
品味作品的语言,从课文对鸟的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体味作者要
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课前准备:

.1
.2
.3
.4


阅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短文《灭害功臣——乌鸦》。
查找对地球环境有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
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一)谈话。


设计说明
巧妙的开场白可以吸引学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什么鸟类呢?你能
生注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
说出你认识的鸟的名称吗?(学生自由发言)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讲述课文
在一个很 远的地方,有一个鸟的王国,那
的大概内容,这样既增强了学
儿生活着许多的鸟儿,这一天, 地球环保组织
生对课文的印象,又激起学生
要颁发一枚金奖章给鸟国,到底要颁给谁?鸟
学习新的课文内容的兴趣,自
国又会发生什么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然引出下个环节的教学。




二、检查预习,识字读文

(一)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展示课件第三屏)


(二)检查自学效果。
1.(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词语,指名学


生认读。

2.分类记忆生字。

()1
“渣、沾、仆”用熟字换偏旁的方


法记忆。

()2
“推荐”这个词有什么特点?(两
个字的意思相同)还有这样的词语吗?(高雅
腐烂 乖巧 采摘 坚固)
()3

(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抓住生字结构的特点,引
导学生探究词语之间的联系,
不仅感受汉字的有趣,而且还
2
“风尘仆仆”和“忠心耿耿”在构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上有什么特点?(ABCC 式),你还能举出这样积累了不少课外的词语。

的成语吗?

(4)“彬彬有礼”构词上有什么特点?

(AABC 式)你还知道哪些词语是这种构词形式


的?

3.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童话中的鸟国发生了一
件什么事。
(展示课件第五屏)出示提示:
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本课
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以课 后
的思考题引导默读思考,并针
故事中鸟儿们对待金奖章有两种不同的态
对故事人物多 难以概括主要内
度,可以以他们的态度为线索,分类概括出鸟
容的实际给予学生必要的提
儿们的表现,把握课文的主要的内容。
2.自主练说,同桌练说。
3.集体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四、质疑问题
1.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质疑问题,梳理主要问题,
示,再让学生概括,合作交流,
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课文主
要内容,落实教学目标。
2.教师梳理出主要问题,提出探究问题: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1)群鸟为什么开始争奖章,最后都十分


尊敬乌鸦?

(2)为什么金奖章颁发给乌鸦?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为学习新课做了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金奖
章》,谁还记得,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铺垫。

二、比较品味,体会思想感情
(一)自由朗读课文,(展示课件第六屏)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思考:在奖章面前,鸟儿们的表现怎样?你从


中体会到什么?

(二)小组交流:读读有关句子,联系具体


词句谈谈自己通过比较,体会到什么。

(三)集体交流,比较体会。


1.鸟王、喜鹊等众鸟的表现相比较。

(1)(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群鸟争章的


图片,学生找出有关语句。

()2
指名学生朗读语句,引导学生抓住

“ 得意”“摇摇头”“嚷开了”等神态描写的词

语和鸟儿们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语句体会


鸟王和群鸟急切盼望得到金奖章的心情。

()3
你能用一个成语形容群鸟争章的丑


态吗?

(4)指导学生朗读众鸟的语言。

(5)分角色朗读。

2.乌鸦和鸟王及群鸟的表现相比较。
(1)学生找出描写群鸟、鸟王和乌鸦的句
子。
(2)出示相关语句,学生对比读。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
(抓住“只有”“不声不响”体会乌鸦与众
不同,是踏踏实实做事,默默为大家做贡献。)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二)
(抓住鸟儿们的“吵吵闹闹”“吹胡子瞪眼”
等词,感受出鸟儿们争奖的丑态;抓住“只有”
“不声不响”再次体会乌鸦的默默奉献,辛勤工
作的态度)
(展示课件八步骤三)
(抓住“飞”一字体会到鸟儿们对奖章渴
求的心情。)
(抓住“叽叽喳喳”“伸长脖颈

”等词体
会到鸟儿们急切的心情。)
理解“大吃一惊”的意思,问:为什么乌
鸦会大吃一惊?
(“大吃一惊”说明乌鸦根本没有料到。)

4
根据课文对比鲜明的表达
特点,引导学生采用比较的方
法,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品味,
使学生入境悟情,受到熏陶,
获得启迪。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知道这是乌鸦的语言描写,乌鸦用别的

鸟儿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相比较,体现乌鸦的


谦虚。)

(3)学生朗读,进一步体会乌鸦的默默奉

(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四)
献、谦虚的品质。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众鸟对
3.众鸟对待乌鸦前后不同的态度相比较。
待乌鸦前后不同的态度,在对
(1)
听了使者的话,鸟儿们发生了什么变
比中升华情感,培养正确的价
化?
(2)
乌鸦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地方?为什
值观,从而突破本课难点,升
华课文寓意。


(引导学生联系使者的话和阅读链接的短

文《灾害功臣——乌鸦》的内容谈看法。)

(3)
乌鸦受到了奖励和尊重,这对我们


有什么启发?

(荣誉不是靠“争”得来的,只有踏踏实


实地干活,默默为大家作贡献的人,才配获得

荣誉,才最受人尊敬。)


(4)朗读使者的话。




三、总结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总结:与群鸟的争功相比,乌鸦每天

默默工作,为净化自然环境,防治疾病蔓延作


出了特殊而重要的贡献,真不愧是地球的“清

道夫”所以,它得到了金奖章,获得了荣誉,


也受到了鸟儿们的尊敬。

么会将金奖章颁发给乌鸦?

四、作业
1.朗读课文。
2.准备表演课本剧。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一)指名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二)乌鸦为什么能获得金奖章?

针对本文可以表演的特
点,让学生进行课本剧的表演,
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实践的
空间和机会。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 金奖章

二、延伸拓展,强化实践
(一)表演课本剧。
1. 指名学生分小组上台表演。
2. 师生共同评价。
(二)学写颁奖词。
1.交流收集的资料。
(1)(展示课件第九屏)出示题目要求 :
你认为地球环境保护组织还应该把金奖章颁发
给哪个动物?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小组交流。
()3
语文教学应积极开发课程
资源,引导学生实践中学习语
文,以为动物写颁奖词为契机,
拓展语文实践的空间,引导学
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
资料,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 文
实践能力。
出示颁奖词,学生齐读。(展示课件
师:地球环境保护组织在颁奖给乌鸦
第十屏)
()4
时说了一段话,这叫作颁奖词,我们要将金奖
章颁给这些动物,也要说一段话。
(5)学生尝试给某动物撰写颁奖词。
(6)交流分享。

三、作业
完成颁奖词。
板书设计:
2
金奖章



乌鸦 不声不响 默默奉献
收拾残渣碎屑 受人尊敬
默默捕捉害虫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3
*
“没头脑”和“不高兴”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3* “没头脑”和“不高兴”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讲的是一对外号叫“没头脑”和“ 不高兴”的好朋友,一个办事经常丢
三落四,一个做事总跟别人反着干,他们在仙人的帮助下,长大了, “没头脑”做
了建筑师,“不高兴”当了演员。但因为自身的毛病,给大家带来了害处,造成了
自己的苦恼。从此他们明白了,从小要养成好的习惯。课文通过“没头脑” 和“不
高兴”在仙人的帮助 下“做大人”的经历,告诉小朋友们,从小如果没有养成良好
的习惯,长大后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 损失,也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害处。
本课教学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 学上有
所突破和创新,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
1.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 快速读,齐读、小声读、默读等形式,感受
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自学、 讨论、交流和展开想象。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
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
能力。


教学目标:

1. 认识“咒、暂”两个生字。
2. 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 指导 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
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的道 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明白“如果从小没有养成好习惯,长大就会给工作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的道理。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3
*
“没头脑”和“不高兴”
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

1. 预习:画出生字,准确认读。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谈话:
设计说明

开头提出这节课的学习要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童话,今天我们将 学
求,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有一
习另一篇童话,看看在这篇童话中,我们又懂
个了解。
得了什么道理?


(二)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
为什么“没头脑”和“不高兴”这两个

名字要加双引号?

3.
“没头脑”和“不高兴”有什么特


点?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示他们性

格特点的语句。

4.(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相关语句,学
生齐读。
5.过渡:“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样的
性格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为
学生深入阅读做好了铺垫。

二、检查自学情况
(一)(展示课件第四屏)出示自学要求:
(二)交流自学情况。
.1
学生提出生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咒”
强调是翘舌音;“暂”是平舌音。)(展示课件第
五屏 )
.2

理解“打折扣”“满不在乎”“应有尽
有”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3
*
“没头脑”和“不高兴”
“一五一十”的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
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





抓住一个“变”字引导学
生理清课文的线索,意在 让学
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展顺序)
(2)
引导学生抓住一个“变”来理清课文
的线索。

变化前:“没头脑” 做事总是丢三落四,
容。
“不高兴”做事总爱跟别人反着干,经常吃苦


头,经常不高兴。在仙人的帮助下,他们长大

了,“没头脑”成了建筑师,“不高兴”成了演


员。

变化后:“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和“不高

兴”表演的老虎都给别人带来了很大的烦恼,


他们请求仙人把他们变回原来的样子。

又变回原来的样子后:“没头脑”明白了要

从小养成好习惯,并开始改正自己的毛病。


(3)
指导学生抓住“没头脑”和“不高兴”

变化前——变化后——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的线


索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
小结:变化前是事情的起因,变化后

是事情的经过,又变回原来的样子时是事情的


结果,以后遇到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

都可以采用抓起因、经过、结果这种方法来概


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5.指导学生根据起因、经过、结果将文章


分成三段。

三、深入探究,明白道理
抓住中心句,引发学生的
(一)出示探究问题。(展示课件第六屏)
探究和思考,凸现了课文的教
学重点。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
2.(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语句。
3.
齐读句子,问:他指谁?为什么“没头
脑”要这么说?
4.
自由讨论,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为什
么“没头脑”要这样说?(展示课件第八屏)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3
*
“没头脑”和“不高兴”


6.交流汇报:

(1)
从“没头脑”和“不高兴”名字的由


来体会到不养成好习惯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危

害。

(2)
从他们变化后的表现,体会不养成


好习惯,会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给社


会带来危害。

(引导学生找出“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

非常不周到,不实际: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

没有设计电梯和指示牌,观众要找到剧场,需


背着行军袋,穿着运动鞋,带着锅碗瓢盆、蚊


帐被褥。

“不高兴”演《武松打虎》中的老虎,因

为不高兴死,就不顾剧情的要求,以至于一连


演了好几天。

引导学生抓住“没头脑”的心理活动来体

会“没头脑”看到了自己毛病带来的严重后果,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二)角色换位,明白道理。1.此时,假


如你就是那位“没头脑”,看
5.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思考讨论。
见自己设计的大楼,看见台上不肯倒下的“不
高兴”,你有什么想法?
2.指名学生回答。
3.从这个童话中你明白了是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明白:知道从小要养成好习惯,
没有好习惯小时候给自己带来麻烦,长大后会
给工作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通过换位思考,意在让孩
子们在想象中说话,在说话中
锻炼思维,在思考中内化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引导学生从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如:
故事的内容、故事说明的道理、作者的想象力、
童话的表现手法等说出自己的想法。)
2.(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一)生活中有没
有这样的“没头脑”和“不高兴”?他们遇到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3
*
“没头脑”和“不高兴”


3.(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想象一下:

如果“不高兴”是建筑师,“没头脑”当了演员,
过什么麻烦么?
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引导学生想象时要依据“没头脑”和“不
高兴”的自身特点、毛病,进行合理想象。)
放飞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
力。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充
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创新,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和故事中类
似的生活细节和想象,使学生
懂得从小应该要养成好的习
惯。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好句。
2.想象作文:如果“不高兴”是建筑师,
“没头脑”当了演员,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板书:

“没头脑”— 做事不周全
没有记性

“不高兴”— 脾气古怪
耍性子
从小要养成好习惯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4 大拇指汤姆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4 大拇指汤姆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课文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 :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悄悄施展法力,使热情款待
他的农家夫妇有了一个与丈夫的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 —汤姆。汤姆在一番神奇
的经历之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他使农家夫妇很开心,也很自豪。这个故事告
诉人们,为人要善良,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 ,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
在了解课文 是以大拇指汤姆的经历为线索后,抓住“农夫和他的妻子为
什么为自己的儿子骄傲”和“农夫和他的妻子 为什么能为自己的儿子骄傲”这两个
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到作者创作这个童话故事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 的价值观。
2.
3.
注意创设情景,带领学生走入文本,让学生通过角色换位, 进行情感体
对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创设新情境、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能
验,使学生明 白道理,受到教育。
力。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姆、褴、褛、婚、剖、宠、款”7 个生
字,会写“拇、汤、姆、趁、妖、倒、厨、剖、鞠、躬、宠、肿、趟、逗、款、
善”16 个字;掌握“大拇指、衣衫褴褛、结婚、又踢又踹、妖精、倒出、剖开、
鞠躬、受宠、款待”等词语。
3. 明白善良会给人带来幸福与快乐。
4.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4 大拇指汤姆
理解文章内容,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课文最后两句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 学生自学生字,初读课文。
2. 学生了解文中大拇指汤姆有哪些神奇的经历。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设置悬念
(一)出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设置悬念。


设计说明
设置悬念可以营造一种学
习氛围,诱发学生的求知欲,
生迫切的学习欲望

2.课题告诉我们什么?(故事的主人公)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
师:主人公汤姆为什么被称为“大拇指”?

他有什么神奇的经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这篇童话故事。



二、初知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一)学生初知课文。
1.出示阅读要求。(展示课件第三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检查。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学生认读。(展示
课件第四屏)
2.指导学生读准生字的读音。
()1
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培
养学生良 好的读书习惯,保证
阅读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
的学习效率。
“趁、款、善”是前鼻韵母,“躬、
“剖”读 pōu 不要读成 pāo。
宠、肿、趟、汤”是后鼻韵母。
()2
3.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4 大拇指汤姆


()2
“褴褛”与衣服有关,两个字都是衣


字旁。

()3
“善”是四横,而不是三

横。 4.学生汇报词语的意思。


5.多音字交流:

调面糊 着魔


调 着 看着

调动 高着

着陆


(三)理清文章段落。

1.
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主要介绍了哪些

内容?你能用几个字简单概括出来吗?

(汤姆出世、汤姆的经历、汤姆是父母的骄


傲)

2.
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介绍了这三方面


的内容?
()1
“拇”和“姆”区别部首。
3.学生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
由简单了解课文,到理清
第一部分(1~5 自然段)化装成乞丐的魔
文章的条理,再 到概括课文的
法师暗中施展法力,帮助热情款待他的农夫和
大意,循序渐进,有助于学生
他的妻子有了一个像大拇指一样大的儿子。
第二部分(6~14 自然段)写汤姆在在几
番危险神奇的经历后,来到王宫,成为深受国
王宠爱的玩偶。
第三部分(15~19 自然段)介绍汤姆成为
国王的玩偶后,更是父母的骄傲。
4.你能将每个自然段连起来,说出课文的
主要内容吗?
5.学生分四人小组先交流。
6.指名汇报。
(化装成乞丐的魔法师暗中施展法力 ,使
热情款待他的农家夫妇有了一个与丈夫大拇指
一样大的儿子——汤姆。汤姆在一番神奇的经
历后,得到了国王的宠爱,他使农家夫妇很开
心,很自豪。)
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4 大拇指汤姆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谈话导入
(一)复习:
1. 课文的主人公是谁?







通 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过
渡到对新知识的讲授。起到承
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对知识
2. 课文围绕大拇指汤姆介绍了什么内
的连贯性有一个了解。

容?你能用几个字概括出来吗?

(二)导入:

过渡: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大拇指汤


姆》这篇课文。




二、深读感悟,体会感情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

汤姆的身世怎样?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2.
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

语句。(展示课件第五屏)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
(引导学生从“暗暗施展法力、跟她丈夫
的大拇指差不多大的小男 孩

、几年过去了、
进行体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
一点儿也不见长大”等分析 ,感受出大拇指身
中,提高了理解感悟的能力。

世的神奇。)

3.大拇指汤姆的身世可以用一个词来概


括:神奇。

4.指导学生读出这种神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部分。出示思考


题:(展示课件第六屏)


2.学生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3.指名学生交流汇报:

(1)大拇指汤姆历险的事:


(掉面糊 卷牛嘴 乌鸦叼 大鱼吞 国王宠)
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
(2)学生根据小标题的提示复述故事。
(3)根据学生的复述出示有关段落。(展示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4 大拇指汤姆
课件第七屏)
外?
②指名学生用“喜出望外”造句。
(4)(展示课件第八屏),问:汤姆因为太


小,遇到了很多的危险,他的经历你可以用一

个词来概括吗?(惊险)

(5)但每次汤姆都能化解,非常幸运,你

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有惊无险、化险为
夷、转危为安……)
4.指导学生朗读出“惊险”的语气。
(三)体会文章的感情。


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为自己的孩子骄

傲?

(儿子不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快乐,还能


在国王的身边,受到国王的宠爱,他们觉得有

1.学生齐读课文第三部分。思考:
这样的儿子而感到骄傲。)
解词语的意思,有助于加深学
过造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
字的能力。
①理 解“喜出望外”,母亲为什么会喜出望
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通
用课外的成语概括汤姆的< br>经历,将课内和课外结合,
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和积累成
语的平台。
两个问 题的一字之差,但
2.农夫和他的妻子为什么能为自己的儿子
却使学生从农夫夫妻的角度站出来,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
骄傲?
(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语句。(展示
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不再停留在对故事表面的理
课件第九屏)
(2)齐读语句。你从这一句话中体会到什
解。
么?
(3)引导学生回顾全文:从整篇课文中,
你可以看出有谁对谁的善良?
(农夫和他的妻子对待“乞丐”魔法师;
魔法师对待农夫;国王对待汤姆等等)
(4)再次朗读这段话。3.角色换
位:(展示课件第十屏)
如果你是这对农夫夫妇 ,当得知是因为你
们的善良之举获得了今天的幸福时,你们想对
大家说些什么?
对魔法师默林说——
对国王说——
对汤姆说——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4 大拇指汤姆

三、总结全文
故事,想表达他的什么心愿?
过这个通话,表达了自己一个美好的愿望,那


就是人与人之间需要善良,善良能给人带来幸

福。




四、拓展

(展示课件第十一屏)
(一)想一想,汤姆还可能会发生什么惊险

的故事?
(二)学生交流

五、作业
将故事续写。

板书:
掉面糊
卷牛嘴
乌鸦叼

大鱼吞
国王宠
利用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
验,通过角色换位,进行情感
理,受到教育,达到明理的目
(一)读了这 篇课文,你知道作者通过这个
体验,从而引导学生明白道
(二)总结: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作 者通
的。
这一开放性的问题,让学
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和迁移,思
维和语言表 达能力也得到了更
充分的发展。

作业中的小练笔的设计,
由说到写,有利于学生写作能
力的提高。
得到
幸福

农夫夫妇
款待 得到
乞丐 汤姆
善良给人带来幸福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5
*
坚定的锡兵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5* 坚定的锡兵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在小男孩

的玩具中,有一个锡 兵,只有一条腿,但他
总是坚定地站着,并一直保护着一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他认为这是一个锡兵的 责
任。锡兵被风从三楼的窗台刮下去了,经历了许多艰险,但他都坚定地想着: 一定会
回去, 保护要保护的人。他终于回到了以前的那个房间,继续手握长枪履行自己的
职责。《坚定的锡兵》向人们 描绘了一个善良、勇敢、尽职尽责的锡兵形象。
本文设计时先指导学生找准文章的中心词——“坚定” ,由“坚定”入手引
导学生探究教材,然后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放手让学生自学,让他们独立阅读, 独
立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 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铸、殿、缎、涡、狭”5 个生字。
3. 通过本课的教学,明白锡兵这么坚定的原因,同时要培养自己认定目标,
坚持不懈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
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难点:
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
情。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5
*
坚定的锡兵
课前准备:

1. 查找资料,了解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生平和作品。
2. 预习:自学本课生字,思考课后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情感
(一)导入新课。1.师:(用充满感情的
话语讲述课文一、
二自然段的内容)这就是著名童话大师安徒生
的作品——《坚定的锡兵》。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设计说明

教师用充满感情的话语导
入新课,把学生引入特定的情
境,既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
又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识作者。

1.你们认识安徒生吗?你读过他的什么童

话故事?

2.学生介绍安徒生的生平和作品。

3.过渡: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形色< br>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
色,有让人爱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有令人
资料,了解安徒生,能加深对
敬佩的丑小鸭……今天,我们学习的《坚定的
文章的理解,开拓视 野,增长
锡兵》这篇课文中的锡兵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见识,受到更多的启发和教育。
呢?






二、抓住中心词,了解大意,理清条理
(一)找出中心词,体会意思。
1.
从课题看,课文主要写的谁?课题的中
抓住课题的中心词体会,
并围绕“坚定”感知课文大意,
达到使学生明确课文的内容的
目的。
心词是什么?
2.
理解“坚定”一词的意思,体会在文中
的意思。
(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
课文是说锡兵意志坚强,不动摇)
3.
过渡:围绕“坚定”,课文写了锡兵一
件什么事?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1.(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朗读要求: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5
*
坚定的锡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学生认读。(展示课件第四
屏)
2.理解词语。
铸成: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模子里,冷
却后凝固成器物。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来的事物更
加美好。
弱不禁风:形容身体虚弱,连风吹都承受
不住。
倒栽葱:摔倒时头先着地。
湍急:水势急。
骇人:使人非常吃惊害怕。
3.
指导学生抓住“坚定”概括课文的主要
内容。
4.
小结:抓住文章的中心词也是整体把握























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讨
论,做到读中知大意,理脉络,
读通文章。同时,在概括文章
大意中又掌握一种概括的方
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四)理清课文条理。
1.哪些自然段是写锡兵的危险旅程的?
2.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1~4 自然段)写锡兵想保护一
法。

条腿站着跳舞的小姑娘。

第二部分(5~12 自然段)写锡兵被风刮

到楼下后,经历了一番旅行,最终又回到小男


孩的家里。

第三部分(13 自然段)写锡兵回到以前的

房间,依然紧握长枪,保护着他要保护的人。





三、再读课文,围绕“坚定”品味感情
学贵有疑,有疑则思,据
(一)围绕“坚定” 全文探究。1.据题质
疑:“坚定”是这篇课文的中心
词,你能根据这个中心词对课文提出学习的问
题吗?
2

师生梳理:(展示课件第五屏)
锡兵为什么要保护小姑娘?

3
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
性,激起探索的积极性,同时
让学生带着问 题来读,读中有
悟。




语文(S)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教案-5
*
坚定的锡兵


锡兵的“坚定”表现在哪些地方,从他的


“坚定”中,我们看到一种怎样的品质?

3.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二)围绕“坚定”品读课文。


1.汇报交流问题 1。

(锡兵想保护小姑娘的原因是:一是认为

小姑娘和他一样,只有一条腿;二是怕这位弱


不禁风的小姑娘被碰倒了;三是认为自己是一

个锡兵,有责任保护她。)


2.
汇报交流问题 2。

(1)找出旅程的词语:楼下街上的石缝里

——水沟——下水道——沉到河底——大鱼吞


进肚里

(2)找出描写危险的语句,感受旅程的危


险。

3.
汇报交流问题 3。
锡兵经历了哪些危险的旅程?
(1)(展示课件第六屏)根据学生汇报,出
示锡兵心理活动的句子。
抓住锡兵的心 理活动让学
生反复诵读,感悟,不仅激发
(2)指名学生朗读锡兵心理活动的句子:
了学生内心强烈的情感共鸣,
感受到童话的魅力,而且体会
你发现了什么?
(在不同的危险面前,锡兵始终直直地站
到锡兵的坚定执著、勇敢善良
立,心里想着保护小姑 娘,就是没有想自己。)
的品质。
(3)角色换位:假如你是锡兵,在危险面


前,你怕不怕?你为什么还想着保护那个小姑


娘而不担心自己呢?(展示课件第七屏)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锡兵不怕危险,

坚定的决心。

4.
从锡兵的“坚定”中,我们看到了锡兵


怎样的品质?你能用几个词语来形容吗?

(心地善良、勇敢、尽职尽责、坚定执著、


有责任感)




四、发展思维、深化主题
孩子们对童话总是有一种
(一)明白道理。
1.问:学习了这篇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
莫名的亲近,而且还有着意想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5
*
坚定的锡兵
发?
2.学生回答。
(二)拓展:
(展示课件第八屏)
1.当你历尽艰辛,又回到了小男孩的家,
你又见到了小姑娘,你会把自己为小姑娘做的
事告诉她吗?为什么?
2.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小姑娘有健全的两
条腿,你还会保护她吗?为什么?
不到的创造潜能,让学生谈谈
自己的感受可以发展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五、作业
1.讲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续写:当锡兵发现小姑娘有两条健全的
腿,锡兵会怎样做?

板书:

5* 坚定的锡兵
石缝里
水沟里 善良、勇敢
尽职尽责

历经磨难 下水道里
沉到河底
大鱼肚子里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6 古诗三首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 义,因为
古诗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
养 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所以教材从第二单元就安排了古诗内容的学习,数
量虽然不多,但全是 名篇佳作。《望天门山》描写了巍峨的天门山和浩荡的江水。《山
行》描写了诗人行走在深秋时节的山中 看到的美景。《暮江吟》描绘的是从傍晚到夜
幕降临后江面上的景色。教学时将多媒体课件与古诗巧妙融 合,使课堂充满灵动的
气韵和优美的意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以读为主 ,
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读中品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
法,尊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体验,关注学生对古诗的积累,培养学
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 祖国山河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目标:

1.会写 2 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天门山》、《山行》、《暮江吟》课件。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2.收集有关描写山水的古诗。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图画导入
1.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语言精炼、


设计说明
此环节 设计目的在于创设
节奏鲜明、意境优美,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古诗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宝 ,每一首诗都是一幅优美的画,请同学们看
兴趣。
屏幕上的画,猜一猜是哪首诗?(展示课件第

三屏)

2.过渡。

同学们猜得很准确,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

跟随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游览长江,欣赏天门山


那美丽的景色吧!(板书课题)

3.关于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你了解多少?

4.资料展示:

师:真不简单,同学们竟然对李白了解这

么多,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李白的资料,请
同学们看看吧:(展示课件第四屏)
资料的交流进一步激起学
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学习,探究诗意


1.学法指导。回顾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

(初读知大意—品读明诗意—精读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依然用这些方法来学习

这首古诗,在学习和交流中去领略诗中的景,


感悟诗中的情。

2.
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

方作上记号。
在自主学习中了解古诗的
3.
小组交流讨论:你读懂了什么?你认为
大意, 在讨论交流中展示学习
这首诗的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小组内
成果、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 题。
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等全班交流时共同解
决。

三、朗读古诗,品味诗境,体会诗情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1.这幅图上有哪些景物?(青山、碧水、


孤帆、红日)

2.山是怎样的山?出示:天门中断楚江开

的图片(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在滔滔长江水的冲击下,天门山被拦腰截成两


断。)(展示课件第五屏)

3.水是怎样的水?出示: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绿的江水向东奔流而来,回旋后向北流去;

江水奔腾向东,激起波涛汹涌的回旋壮观。)(展


示课件第五屏)

4.学生说说一二句诗意。
(一)交流反馈。
5.青山怎样?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展
示课件第六屏)
(1)出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用“出”。大家一起议一议:
看谁的想法有道理?(“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
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
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 它
屹立江边,开门侯客。)
6.作者是怎样看到这壮丽景色的?出示:
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只孤零零的小船从太阳升
起的地方驶来。)(展示课件第七屏)
7.学生说说三四句诗意。
8.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
说:我伫立在 来自天边的孤帆上,多么令人心
驰神往;乘船迎天门而去,眼前是浩浩荡荡的
急流翻腾着漩涡, 多么令人惊心动魄!……)
(二)品味诗境,感悟诗情
1.是呀,天门山夹江对峙,形势多么险要;
长江东流,到天门山突然转弯向北流去又是多
么壮观。李白笔下的青山、碧水、孤帆、远景,
构成了一幅多么壮丽的山水画呀!让我们来美
美地读一读《望天门山》吧!
2.刚才我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天门山那奇
特的美景,但总觉得无法将诗人笔下的景色尽

3
运用课件直观、形象教学
利于学生理解重点词:中断、
至此回。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情展现。现在,想不想亲眼看看这壮观、美丽


的景象呢?(播放多媒体课件,师范读)

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


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 725 年冬天。

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

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的当涂(今安


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

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

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 上的行
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
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

自由诵读古诗。)




四、拓展积累

1.祖国山河如此多娇,引无数诗人竞折腰,

你收集了哪些描写祖国山河的古诗,和同学交


流交流。

2.交流收集的古诗。




五、布置作业 课外拓展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一朵奇

葩,而李白只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星,还有很


多诗人和他们的诗歌也很有名,千古流传,等

着你们去欣赏,去搜集,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多

两岸青山相对出,
积累自己 喜欢的古诗,我们在下次的语文兴趣
活动课上举行一次古诗擂台赛,看谁在相同的
时间里背诵的 古诗最多。
朗读是语文教学最根本的
手段,运用示范朗读、激励性
语言渲染等方式为 学生创设朗
读情景,让学生读懂诗意,读
出诗情。

将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相
结合,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

六、板书设计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天门:中断
碧水:至此回
望天门山 青山:相对出
孤帆:日边来



第二课时


一、学习《山行》一诗

(一)理解题目,了解作者。

1.读题理解题意:在山上行走。

2.让学生谈谈对作者杜牧的了解,然后师


作补充。

3.理解诗句的含义、感悟作者的感情。

(1)合作探究,讨论作者在山上行走的时


候,看到了什么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展示


课件第八屏)

(2)汇报探究情况,相机释疑。

(3)提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

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抓住重点句进行教学,体
①生 1:作者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看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展示


课件第九屏)

②追问: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

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


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在深秋时节,诗人

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

通过拓展、比较进一步体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
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 透过“霜叶”作者感受
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③生 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
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
驱车赶路。
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6 古诗三首
(4)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


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

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山旅行图,再加


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

“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

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


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

(二)指导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1.看课件情景朗读诗歌。(展示课件第八


屏、第九屏)


2.师范读诗歌。

3.学生有感情练习朗读。

(三)背诵古诗。



二、学习《暮江吟》一诗

(一)理解题目,了解作者。

(二)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多种朗读方式感受深秋美
1.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请同学们充分利
景,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


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


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2.汇报学习收获或者学习疑惑。

3.讨论交流:全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欣赏课件,情感朗读。(展示课件第十屏
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
步骤一步骤二)
5.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古诗。


1.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

如《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江吟》,体会


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2.学生交流。




三、布置作业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下描写风景的古诗,

(三)拓展阅读
只要你亲自搜集了,你就会得到一张“搜集资

力。
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丰富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6 古诗三首
料小绿卡”,积极行动起来吧!
四、板书设计
学生的诗词领域。

寒山 石径
山行 白云 人家
枫林
(晚秋图)霜叶
残阳
江水
初三夜
露水 月亮
暮江吟

7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7 海上日出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读课文。从课文内容来看,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 情况下,
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和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雄伟壮丽的景象。从作者的写作
手法 上来看:有面——日出时海面壮观的美景;有点——具体介绍有云和没有云
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从写作 方法上看:有比喻、有对比、有拟人、有反问等等,
可谓多种多样。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 生朗读。由于这是一篇精读课
文,在课的设计上我力求在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促
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 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
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海上日出的壮 观景象有身临其境的感
受。
2.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日出的壮观,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3.在读中感悟 ,培养学生语感。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范读、配乐读、男女分
读、对比朗读等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 朗读能力,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
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景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5 个生字,能正确写“分辨”“一刹那”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
出景色的赞美之情,从中 受到美的熏陶。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课文的 2~5 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过程,体会日出过程的变化。
教学难点:
1.理解巴金爷爷把文章写美的原因。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2.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涵义。


课前准备:

1.课件。
2.学生搜集巴金爷爷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
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
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


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

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海上日出》提问:看看

题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点:海


上,从题目可以看出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

的)

3.文章作者是谁呢?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


设计说明
谈话自然引入课文,先定
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
下美的基调。
本环节旨在:其一,帮助
简介巴金爷爷的生平,而后师再做小结归纳。
孩子们树立搜集信息的意识,
(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 年
初步培养他们的搜集信息的能
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贵族家庭。1927 年乘船赴
力;其二,能进一步走近文豪,
法国留学,此文就是旅途中写下的。1934 年东渡日
理解课文。
本,回国后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抗战期
间,积极投入抗日 救亡运动。解放后一直从事
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了《爱情》三部曲、
《激流》三部曲等长篇小 说和数量可观的短篇小
说,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初读课文,正音、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1.学生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不认识的字


可通过查字典和工具书解决。

2.齐读课文并在相应段落中老师随机指导
突破重点字词,做到有的
“刹”这一多音字的读法以及生字“辨”字与
放矢。

形近字“辩”“辫”的区分方法。

(二)再读课文,划分段落。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

写海上日出过程的?(2~5)其余段落写什么


呢?

2.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第


一部分(1)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

起。

第二部分(2~5)叙述了几次看到海上日


出的景色,具体描写了日出过程中景色的变化。


第三部分(6)观看日出的感受。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课文的?(事情


发展顺序。)




三、理解全文中心句

1.师泛读课文,生从课文中找出赞美海上

日出的句子。(“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


2.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是什


么句?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板书)

3.用陈述句的语气和反问句的语气读读句

子,比较两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展示课件三屏)


(1)这是伟大的奇观。
通过对比朗读,体会作者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让学生思考:“奇观”是什么意思?(指
的情感。
.4
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尾句中“这”和“奇


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

“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就点明


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实际赞美了“海
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再想想反问句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
.5
抓住重点句进行教学,起
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用。(点明中心)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交代了
些什么?
时间:天还没有亮
地点:海上
环境:周围很静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
“常常”说明什么?与下文有什么联系。(说明
“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只有留心观察才
能 写出生动文章。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
象。)
3.小结:“海上看日出的伟大奇观是怎样
的?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人物:我
事情:看日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字词。

六、板书设计
7 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
2.回忆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
(一)合作探究,学习二、三自然段
1.指名分段朗读,想想作者按怎样的顺序
观察和记叙的?(事情发展顺序)
2.用笔勾画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变化的
词句,并展开想象。(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至
四)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3.教师课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变化
图 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 2:天边出现红霞
图 3:在天水相接处出现太阳的小半边


脸,红红的。然后太阳一纵一纵地上升。最后

定格为本课插图 1 呈现的景象。

4.四人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太阳升起时


它的颜色、亮光有何变化?勾画出重点词句。

5.指名交流,指导理解
(2)重点理解“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
课件展示起到直观理解的
作用,学生图文对照,一下子
就能体会其变化过程。
孩子们的潜能是巨大的,
流、探索新知,比老师的一言
(1)找出描写太阳跃出海面的两句话。
相信他们,放 手让他们合作交
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这句。
堂效果更好。
思考: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


“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 生活中见到的日出
抓住重点句理解作者为什
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
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


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所以说这是伟大奇观
啊!
通过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
6.配乐朗读二、三自然段读出日出的变化,
一个诗的意境,感受海上日出
的壮丽。
读出奇异的变化。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

的景象呢?出示课件观察后说一说。(展示课件


第五屏)

2.学习第四自然段, 想象云层薄时日出景

(二)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象。
3.云层厚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默
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
动手的能力,在动手过程中检
么感叹是“伟大的奇观”。
读课文,展开想象,把想到的画成两幅简笔画。
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再指名联系课文说明这样画的原因。

4.男女分读云厚云薄的句子。
此 环节旨在再次渗透作者
5.这两个自然段运用了“有时候……有时
候……”的句式,你能体会到 什么吗?(说明
是如何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
作者对日出进行了多次的观察,和前面的“常
的,继而激发学生也要养成留
常早起”相呼应。所以我们要养成细致观察事
心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物的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写出好文章。)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7 海上日出


三、学习第三段,总结全文

1.齐读本段,想想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


哪几种景象?(讨论回答:写了晴朗的天气和

有云情况下的海上日出。)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


一种奇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无论是晴朗的天气还是有云的天气,太

阳都能最终冲破云霄,给世界以光明,所以这


样感叹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美的热爱)

2.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

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


呢?(留心观察,有所见才有所感;按事物发

展变化顺序写;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颜色及


其变化进行描写。)




四、指导背诵

1.出示全文动态过程,边看图边说课文。
(展示课件第六屏)
此环节旨在给学生 以形
2.按原文试背,最后全班齐背。(学生边背
象、直观、鲜活的背诵方式,
而不是枯燥无味的重复死记。
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摘抄好词好句。

六、板书设计
7 海上日出
(伟大的奇观)
开头—— 交代时间 地 点
日出前——颜色变化:蓝、红、亮
日出时——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夺目
日出后 ——云中情景:射进云里、透出重围
结尾——赞叹美景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
大自然的语言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8* 大自然的语言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大自然的语言》是儿童诗,它告诉孩子们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能告诉 人们许
多知识,只要仔细观察,刻苦钻研,就能读懂大自然的语言。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旨在培 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所以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重视朗读训练,拿出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在读中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2.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3.重视自读感悟,运用启发性、合作式教学原则。


教学目标:

1.
学会“雁、庐、鉴、筝”4 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 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
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 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的 2~9 小节,从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教学难点:
1.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2.对课文总——分——总结构的掌握。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神奇大自然的资料。
2.课件。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引入,解题激趣
1.板书“语言”二字,提问:这两个字有
什么共同点?(都有个“口”),说明和什么有
关呢?(嘴巴、说话)
2.课件展示,解题激趣。
(1)课件分别展示公鸡打鸣、黄叶纷纷往
下落、乌云满 天电光闪,说说它们都告诉我们
什么?(展示课件第三屏)
(2)过渡:你们都能从动物、植 物、气象
这些自然现象中了解大自然的语言(板书)。今
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中还会告诉我们哪 些大自
然的语言呢?咱们仔细读读,去发现吧。


设计说明
抓住课题中 “语言”二字
的形旁特点以及观看自然变化
课件,既扣住文章中心进行教
学又能点燃学生探究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
式,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把每句诗读通。
2.交流生字读音情况。
指导注意以下字音:皇冠(ɡuān)也读
ɡuàn,冠军。风筝(zhēnɡ)文中读轻声。
3.交流通读诗句的情况:把你认为读得最
通顺的一节读给大家听听,结合交流情况重点
指导以下两个句子。
(1)你如果钓到大鱼,鱼鳞上有一个个圈
圈。(注意轻声音节)
(2)古老的“三叶虫”化石,镶嵌在喜马
拉雅山巅。(注意名称连续。)
4.带着 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想想:课文
哪几节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语言是什么”?哪
几节告诉我们“ 怎样才能发现看懂大自然的语
言”。
5.根据学生回答给课文分段,并感悟文章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8
*
大自然的语言
结构:总——分——总。
言。
然的语言。
高年级学生应该掌握文章
的总分总关系,结合分段进行
第一部分(1 节):写大自然也有自己的语
的一些构段方法,此文是明显
第二部分(2~9 节):告诉我们几种大自
讲解,学生一目了然。

第三部分(10~13 节):告诉我们认识大


自然语言的方法。



三、品读诗句,指导理解 1.

四人小组或自由组合在熟读诗歌后完成
以下三个自学提纲。自学提纲如下:
(1)
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
(2)
完成表格(展示课件第四屏)

此文是独立阅读课文,应

着重培养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相信他们,放手让 他们在自主
观察、合作交流、大胆实践中,
探索新知,获得发展, 这样
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得到锻炼。
大自然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




(3)讨论:怎样才能发现、看见大自然的

语言?你从课文中的哥白尼、阿基米德、富兰


克林身上知道了什么?
2.学生交流合作成果,有疑义共同讨论。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大自然中的各

种各样的现象,他好像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人们

各种新奇的知识,使人们明白事物发生的变化,


告诉人们大自然的奥秘。

(2)表格答案如下:

大自然的现象 现象传递的信息

白云、蚂蚁 天气的变化


蝌蚪、大雁 季节的变迁

树木年轮、鱼鳞圈圈 年龄的计算

三叶草化石、漂砾 地貌的变迁

①讲解“鱼鳞圈圈”时,课件展示一条大
都知道这种大自然的语言呢? (展示课件第五
屏)

3
表格言简意赅,起到了统
鱼:谁知道这 条鱼有几岁呢?该怎么读让大家
领全文,提纲挈领的作用。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
大自然的语言
②讲解“三叶虫、漂砾”时,随机理解“镶

嵌”,简介“喜马拉雅山”。(展示课件第六屏)
③指导朗读:“喜马拉雅山”那么高,那么
适时展示课件既能检查学
生对文本的掌握情况又能更深
大,可见远古时候那儿的海又大 又深,诗句“那儿
层地理解文本。
曾是汪洋一片”,该怎么读呢?(指名试读,点


评指导朗读。)

(3)发现、看见大自然的语言的方法是留


心观察、开动脑筋。



四、回归整体,赛读拓展

1.赏读、赛读:教师边听音乐边范读后,


指名赛读整首诗。

(1)以小组为单位,分小节朗读课文,评


选出最好的,参加全班的赛读。

(2)各组代表在全班进行赛读。

本文是一首诗,通过各种
2.拓展:你还知道大自然的哪些语言?说
给大家听。
方式朗读,既能深入理解课文
3.把你发现的大自然的语言仿编一节诗句
又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和语感。

写下来,读给大家听。

如:

哗啦,哗啦,风儿刮起,

小河里的冰悄悄融化。

大自然的语言在小河中流淌,风与水共同


奏出:

一个迷人的春天童话。(展示课件第七屏)

开展诗歌仿编活动,让学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诗歌仿编。
2.课后收集大自然的知识,为召开一次《和
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做好准备。
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发挥想象
力,大胆地进行诗歌创编,可
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及语言的
表达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文
学修养。
六、板书设计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8
*
大自然的语言

8
大自然的语言
白云、蚂蚁
天气的变化
蝌蚪、大雁
季节的变迁
树木年轮、鱼鳞圈圈 年龄的计算
三叶草化石、漂砾 地貌的变迁
留心观察、开动脑筋 妙不可言





板书简洁明了,能全面、
直观反映课文内容。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9 西风胡杨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西风胡杨》是潘岳 2004 年为怀念胡杨树在沙漠中所保护的西 域文明,而专
门撰写的。作者以深邃的目光和睿智的笔触描绘了被称为“沙漠神树”胡杨的宝贵
品格,抒发了对胡杨深情的爱,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胡杨品格的赞美,表达
了他对环境保护事业 的关注。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教学设计时以读促讲, 自主感悟
的理念为指导,设计了以下教学思路:
1.
以读为主,读中想象,读中感悟。本文是一篇状物散文,语言优美,充满激
情, 散文之魂“情”动其间,让孩子们在饱含各种情感的读中理解课文内容, 领
略胡杨精神,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
抓住“两个板块”,体会两种情感。一 是学习“胡杨之最”部分,体会作者
对“沙漠神树”的赞美;二是学习“胡杨之悲”部分,体会作者对“ 沙漠神树” 的同
情。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2、3、4 自然段中的一段。
2.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
的热爱、赞扬之情。
3.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
4.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胡杨的特点,体会作者对胡杨的
热爱、赞扬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对胡杨命运的同情关注及对环保事业的关
注。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9 西风胡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收集胡杨、塔里木、罗布泊、楼兰、西域等
有关资料。
2.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悟,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

第一课时
种特殊的树,这种树只生长在沙漠里,生下来
就是——胡杨。
设计说明
这 个环节让孩子们直观地
挺立地姿态,为下面的学习做
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朽, 它
感受到胡杨在茫茫沙海中倔强
2.展示一组胡杨在荒凉戈壁上傲然挺立的
好情感的铺 垫。
图片,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谈谈对这一树

种的认知。(展示课件第三屏)

3.过渡: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随作者

潘岳一起走进胡杨,感受胡杨。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一)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生词或不会读
的向同学请教,难读的多读几遍。
内容,可以怎样给课文划分段落。
(二)学生汇报,分享学习成果。
1.指名让学生分段读课文,遇到难读难懂
的生字随机进行指导朗读和识记。
2.学生谈谈每个自然段的大意,并以此给
文章分段。
第一部分(1 自然段):写胡杨是一种古老
美丽的树种,它生长在塔里木。

2
给学生自由的选择空间,
让孩子们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
以激起共鸣。
2.默读课文并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自由读,反复读,边读边品味,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第二部分(2~4 自然段):写出了胡杨的


性格和特点。

第三部分(5~6 自然段):写了胡杨的过


去和现在。

第四部分(7~8 自然段):写了作者的希


望和信心。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师读第一段,生边听边想,第一段交代


了什么?

2.
生汇报感悟:交代了胡杨的生长环境

胡杨是古老珍贵的树种绝大多数胡杨生长在


塔里木……

3.
引导学生从有关数据“一亿三千万年前、

百分之九十……”感悟胡杨的生长环境和古老


美丽。
(二)深入研读第二段,领略胡杨之“最”。
抓住重点词句领悟胡杨的
1.快速浏览 2~4 自然段,找出胡杨的三个
三大特点,这一环节的设计有
特点并板书。(板书:最坚韧、最无私、最悲壮)
利于突破文章的重点。
2.提问:孩子们,胡杨的哪个特点给你的
印象最深?让孩 子们选择印象深刻的内容自由
读,反复读,边读边品味,边读边欣赏,边读
边勾画能反应胡杨特 点的重点词句,在读中反
复揣摩它们的意思。
3.品词句,领略胡杨精神。在孩子们充分
品读了课文的 2~4 自然段后,让孩子们先进行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哪些词句体会出胡杨这
一个特点的?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4.交流自己感受深的内容,师做点拨。
最坚韧
(1)
抓住“耸立、挺拔”两个词语,了解
胡杨在沙漠中的生存状态。
(2)
通过补充句式“它能在零上四十摄氏
度的炙热中耸立,能在零下四十摄氏度的严寒
中挺拔,不怕( ),不怕( )。”体会胡杨生存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环境的恶劣,从而领悟到胡杨与众不同的坚韧、


顽强。


最无私

(1)
课件出示以下内容:胡杨,是最无私

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

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并不了解它们的芸


(yún)芸众生,可它们不在乎。它们将一切

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


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cuī)肝裂
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展示课件第四屏)
抓住文章修辞手法进行讲
(2)
抓住三个“让给”,一个“留给”,体
解既 能感悟文章的语言美又能
会作者用排比、拟人、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胡杨
理解胡杨无私的特点。

的无私。

(3)
理解“摧肝裂胆”“芸芸众生”,并引

导学生透过这两个词展开想象,感受胡杨的无


私品格。

(4)
用一个词或一句话夸夸胡杨,让孩


子们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说出来

(5)
用引读的方式引领孩子们有感情地朗

读这一个自然段,把心中对胡杨的赞美读出来。

用“说”和“读”的方式
(6)
拓展:谈谈历史上像胡杨那样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人。(周恩来、孔繁森、钱学
来赞美胡杨,能进一步深入理
解课文内容。
森……)

最悲壮

(1)
生畅谈哪个句子感动了你,你觉得


哪个句子描写的最悲壮,为什么?

(2)
讨论:胡杨“生前战斗”是为什么而

战斗?“死后仍坚定地挺立着”又是为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体会胡杨是为了身后的城


市、村庄、青山绿水、芸芸众生而与肆虐的风

沙、恶劣的环境进行着战斗;领会胡杨为了保

护地球,保卫人类而耗尽生命最后一滴血的悲
壮。从而激发学生对胡杨的敬佩之情。
五屏)
(三)学习写作手法

4
以读为主,通过多种方式
朗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对
(3)
图片渲染,配乐朗读(展示课件第
胡杨的热爱、赞美。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1.浏览这三个自然段,观察这几个自然段
后分的写作手法来写胡杨的三个特点)
指 导“学习写作手法”这
作者用了哪些表达手法”这一
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作者采用了 先总一个环节是紧扣本单元“领悟
2.以胡杨的第一个特点为例,引导孩子们训练专题而设计的,为孩子 们
抓住“二十几米”“零上四十摄氏度”“零下四今后写作打下基础。
十摄氏度”几个数字来体会作者采用了数字描
写法表现胡杨坚韧的特点。
3.让学生独自领悟描写胡杨的无私和悲壮
的特点时分别用了哪些表达手法?

四、布置作业
1.
有感情地朗读 2~4 自然段,在熟读的基
础上背诵这三个自然段。
2.
仿照 2~4 自然段的写作方法,赞美一种
你喜欢的植物。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一、复习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胡杨的三个特点。

2.背诵 2~4 自然段。

3.过渡:而今,如此坚韧、顽强,为着人


类默默奉献着的胡杨又遭遇着什么呢?




二、学习三、四段,体会胡杨之“悲”

1.学生细细品读课文 5~8 自然段。

2.让学生谈谈自己品出了什么味道?心中


有什么感觉?

学情预设:
第二课时
(1)
从“两千年前胡杨繁盛,孕育出西域
抓住重点词句进行分析,
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担
忧、痛心、渴望之情。
文明”品味出甜甜的味道。
(2)
从“胡杨也有哭的时候……”品出咸


(3)
从“它们想求人类……”这一句品出

酸酸的味道。

(4)
,从“我怕……我担心……”这一


句品出苦苦的味道。

……


3.学生谈感受时课件随机出示此句进行重

点讲解。(展示课件第六屏)

我站在这孑然凄立的胡杨林中,祈求上苍


的泪,哪怕仅仅一滴;我祈求胡杨,请它们再

坚持一会儿,哪怕几十年;我祈求所有饱食终


日的人们背着行囊在大漠中静静地走走,哪怕

就三天。

(1)祈求是什么意思?(请求;恳切地希


望得到。)


(2)作者祈求什么?
咸的味道。
(3)这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胡杨命运的深切关注,对人们破坏环境的
痛心和呼吁之情。)
空: “此时此刻,我们也来到了这孑然凄立的

6

此环节设计目的在于激起
学生想象的火花,唤起学生的
(4)发挥想象,联系第五自然段,完成填
环保意识。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9 西风胡杨
胡杨林,我们继续祈求,祈求……” (展示课


件第七屏)


学情预设:

①祈求“上游的人们不要拦水造坝围垦开

发”。

②祈求“人们要节约用水,要爱护地球水


资源”……

(5)小结:人类不仅有热爱大自然的权力,


更有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三、回归课题,升华情感


1.学完全文,让我们回顾一下课题,想想

作者为什么以“西风胡杨”为题?(胡杨在恶

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为人类作贡献……)
设计这样推波助澜式的引
2.引读最后一段:师读——所以直到某日,
读方式读课文 的最后一个自然
被感动的上苍猛然看到这一大片美丽忠直、遍
段,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对胡杨体鳞伤的树种,问:你们是谁?生读——烈烈
西风中有无数声音回答:我们是胡杨!
的热爱与关注。

四、作业超市(选择其中一项完成)
1.写一写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2.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胡杨、塔里木、
西域的信息,编一期手抄报,以唤起人们的环
保意识。

五、板书设计
最坚韧 赞美胡杨品格
西风胡杨 最无私 关注胡杨命运
最悲壮 唤起环保意识

7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我家门前的海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0﹡ 我家门前的海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我家门前的海》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新奇,作者用清 新流
畅的笔触,描绘了渔家孩子眼中的海。那海是多变的,就像人们多变的脸;那海是
富饶的, 是渔家的牧场;那海是日新月异的,就像一幅画,表达了渔家对和自己息
息相关的那片大海的无限深情与 无比热爱。在表达上,作者写法独特,这些独特
的表达方法,我们用心揣摩,一定会大有收获。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的培养,设计上体现 以下几点:
1.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地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 br>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自然世界中,让学生对大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2.
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海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美好大自然
的情感。
3.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时采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
习;读 中积累,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
力。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
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2.
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的“怯、芭、藻、硕、驰、骏、愈”5 个生字。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了解“我家门前的海”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眼中为什么是这些样子的;
体会作者与大海之间的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比喻和修辞的写法,读懂课文。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教案-10﹡ 我家门前的海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我家门前的海。请大家快
速浏览课文,看看“我”是谁家的孩子?“我
家”在哪里?

2.探讨、过渡。“我”是渔家的孩子,“我


的家”在海岛。

那么,“我家”门前的海到底如何新奇呢?现在

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门前的大海”出发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自学生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2.画出文中生字组的词语,再次认读。
(二)朗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


设计说明
设疑导入,激发学生探究
的兴趣。
五年级学生完全有自学生
字词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学,
力。
(羞怯、海藻、飞驰、骏马、愈来愈美)
可以培养提高学生的认字能

提示:带拼音的生字词要多读几遍,长句


在读时要停顿得当,把握好节奏。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以下问题:想想我
在不理解的地方画“?”
可以相互释疑默读时不理解的地方。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重点
自主感悟,合作交流给 孩子们
使孩子们对自身的认知水平有
一个较明晰的了解,同时可以
不断培养学生学会学 习。
(一)学习“多变的脸”部分。

2
眼中的海是怎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同时,
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
3.四人小组探讨自学情况,可以交流所得,
足够的时间读书、探究,可以

三、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我家门前的海
1.自由读,思考为什么说大海像多变的


脸?

2.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作者运用拟人、


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海的多变。)

3.你最喜欢什么状态下的海,有感情地读

一读。(生汇报,感情读)

4.那作者喜欢什么样的大海?在作者的情
通过重点朗读,感受散文
感中,大海的多次 变脸,他都喜欢。我们一起
的语言美。
读读这三句话:(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一至步骤


三)

我喜欢宁静安恬的脸。


我喜欢慈祥温柔的脸。

我也喜欢严肃冷峻的脸。

追问:为什么大海的多次变脸,他都喜欢?从


下文中找找答案。(作者喜欢有丰富感

情的大海,在他的眼里,大海像父母亲


一样亲切。)

5.男女有感情分读这一节。
直观教学利于学生理解
(二)学习“牧场”部分。 < br>1.“望不透的绿草”“开不败的白花”指什
“牧场、白花、绿草”的真正
么?(结合“ 牧场”的真正所指去想,此处的
所指。
“牧场”是大海,那海水就是望不透的绿草,



那浪花就是开不败的白花。)(展示课件第四屏)

2.为什么说“海上牧场,放牧着渔家人今

日的欢欣,明日的希冀”?(联系上文的 第二
自然段的内容去想,海里的资源丰富,人们圈

课件展示能让学生直观认
起海水来养殖,更是珍品无数,贻贝、扇贝、
识各种海产资源,了解海的富
盘大鲍、蛤蜊等等水 产品会为渔家带来经济效
饶。
益,使渔家的生活越来越好。)(展示课件第五


屏)
3.观看课件,有感情朗读“牧场”部分,
体会海岛的富饶,给人们带来的希冀。
(三)学习“画”部分。
么?(太阳、月亮、云彩、飞鸟、春秋四季……)
作者有什么理想?(快长知识、增智慧,用灵

3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创设情境朗读,使学生感受大
海的奇妙,培养学生热爱大海 、
1.重点理解为什么说大海像画?画里有什
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0﹡ 我家门前的海
巧的手为画面添上崭新的几笔)此理想说明了

什么?(作者对海岛的热爱之情)
2.读完这部分文字,说说你脑海中想象出
的画面。(指名若干个学生依次说)
3. 小结:那是一幅画,真真正正的是一幅
动态的画册呀。新奇的我们爱看,从小在这里
长大的画中 人——“我”更是看不够。
4.放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三个自然段,把作
者的憧憬读出来。

四、总结全文,赏读积累好句
1.从课文的描述中,你了解到“我家门前
的海”到底是怎样的?作者眼中的海还会像什
么?
2.再读全文,用笔画出你欣赏的语句,好
好地再读一读。
3.总结全文:大海是美丽的,人与海的关
系是密切的,我们人类都应该热爱它,保护它,
使人与自然更和谐,使世界更美丽。

五、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优美词句。
2.用手中的笔描绘海的美。
六、板书设计
多变的脸——丰富感情

我家门前的海 海上牧场——明日希冀 热爱
大海
延伸的画——愈来愈美

4



S - - -11




S
11




















8

10
















1





S - - -11














律·长征









































































七律·长征


的心情












2



S - - -11












































































































3



S - - -11



































































































4



S - - -11























































5




S - - -11
颂。









































6


S - - -11




































7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2 狼牙山五壮士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狼牙山五壮士》是语文 S 版第九册的一篇传统篇目。教这一类型 的课文有
几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时代背景有隔膜;二是无法深入理解“英雄”
的行为;三是感情上很难有共鸣,较为空洞。因此在设计本课时,做了以下这些尝
试:
1.在文本空白处填补背景资料;
2.从细节描写中感受英雄气概;
3.在反复诵读中让感情自然升华。
这样设计,五壮士为革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顶天立地的 高大形象就展现出来,
课文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重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
价值观的培养。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 6 个生字,学会 11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龙王庙、抡胳膊、
斩钉截铁、气壮山河”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
3.
启发学生理解课 文内容,了解狼牙山五壮士痛歼敌寇、壮烈牺牲的英雄
事迹,感受五壮士爱护群众、仇视侵略者、为祖国 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4.
指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领悟
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1.了解按事情发展顺序安排材料的方法。
2.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教学难点:
1.理解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英勇跳崖的动作和神态的语句。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2.体会五壮士伟大的献身精神以及忠于党和人民的崇高品质,从中受到思想
教育。


课前准备:

1.课前阅读抗日英雄故事等有关书籍,或组织学生观看《狼牙山五壮士》电
影。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悬念 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壮士“壮”在哪里?
(三)初读课文,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设计说明
(一)从《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课题中,

通过“战士”与“壮士”
兴趣,初步感受五战士的英雄
气概。
(二)为什么不用“战士”,而用“壮士”?
的对比,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
(四)反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

可以称为“壮士”。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


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

什么?看得出来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一)(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一)读生字表


中的生字,并组成词语:龙王庙、手榴弹、抡

胳膊、瞄准、坠落、雹子、眺望、满腔 怒火、
通过拼读、组词、词语解
全神贯注、悬崖绝壁、斩钉截铁、居高临下、
释等识记 生字及新词,提升学
昂首挺胸、坚强不屈、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的识字效率。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步骤二)说说下列
生字在书写中应注意些什么:坠、雹、榴、抡、
瞄、 眺。
(三)词语解释:
斩钉截铁、惊天动地、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气壮山河、居高临下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一)请你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
怎样的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二)小组讨论,并用小标题概括每段的
段意。
(三)板书小结:
第一部分(1)接受任务。
第二部分(2)痛击敌人。
第三部分(3)引上绝路。
第四部分(4~5)顶峰歼敌。
第五部分(6~9)英勇跳崖。















从揣度作者安排材料的思
路上去理解课文,读写结合,
提高阅读能力。

四、练习朗读课文,质疑课文内容
(一)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二)在最使人感动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
的感受。
(三)把不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号。

五、小结
(一)不看板书说说五个部分的小标题。

在读中受感染和教育,加
深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二)把自己最感动的句子朗读给同桌听。

六、布置作业
(一)背诵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二)抄写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三)课后观看影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示“英雄”主题

(一)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狼牙山五
壮士,五位壮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指
名答,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课题。)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二)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近——(生


齐读)狼牙山五壮士,去感受他们的英雄气概。


(板书:英雄)



二、读文——感受“英雄”气概



(一)请大家打开课本,让我们回顾一下,

五位战士接受了一个怎样的任务?谁来为我们


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是一个怎样的任务?(指名答:这是

一个艰巨的任务!)

(二)接到任务后,五位战士立刻行动了


起来。在痛击敌人的过程中,哪位战士给你留

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二自

然段,画下有关语句,多读几遍,从中你感受
到了什么?
1.你的目光定格在了哪位战士的身上?
(学生读自己画的句子)你看到了什么,又感
受到了什么?(生交流感受。)
2.( 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马宝玉:“沉
着地”(冷静,镇定)师:你能读出他的这份
沉着吗?
3.(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二)葛振林:“大
吼一声”(他想吼出什么?)
师:把他心中的怒火读出来吧!
4.(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三)宋学义:“抡
一个圈”(使出浑身的力气)
师:带上动作,读!
5.(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四)胡德林,胡
福才:“脸绷得紧紧的”(紧张)“全神贯注”
(专注,不畏惧)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
(三)引读第三自然段。
1.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啊,称之为“绝
路”?
2.面对这样的绝路,班长马宝玉是怎么做

4

为了让学生感 受到五位壮
士的英雄气概,引导学生着重
抓住描写他们神态和动作的词
语去体会。如第 二自然段的教
学中,让学生抓住“沉着地”,
“大吼一声”,“抡一个圈”,“全
神贯注”等词语感受到他们的
满腔热血。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的?
(四)(展示课件第五屏)出示:为了不让
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 玉斩钉截
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1.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马宝玉?能用句 中
的一个词来形容吗?(“斩钉截铁”是什么意
思?)
2.面对这两条路,他迟疑了吗?面对生与
死的选择,他犹豫了吗?没有迟疑,毫不犹豫,
这就是——(生)“斩钉截铁”!












紧扣“斩钉截铁”这个词
3 .为什么他会“斩钉截铁”地走向一条绝
语,层层递进地让学生理解在
生死抉择的那一瞬间,马 宝玉
路啊?
4.指导感情朗读。
坚定的信心和不畏牺牲的精
5.小结:有一种选择斩钉截铁,义无反顾,
神。“斩钉截铁”就是他英雄形
象的真实写照。
这选择的名字叫做——英雄!
(五)一场更加惨烈的战斗打响了。请默


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的眼

前浮现出一幅幅怎样的画面,哪幅画面震撼了


你,画下它,感受它!

1.马宝玉:

(1)(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一)


“夺”“插”“举起”(他举起的仅仅是一块

石头吗?)


(2)(展示课件第六屏步骤二)“拔

出”“拧开”“扔向”:现在你就是马宝玉,

你已经身负重伤,弹尽粮绝,是什么力量在支


撑着你啊?带着这种力量,读!

2.(展示课件第七屏)出示:顿时,石头

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


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抓住“仇恨”这个空白点,
(1)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仇啊?又是一
种怎样的恨哪?
(2)读到这,你的眼前闪过了哪些真实的
画面啊?
(3)生答,师相机点评,并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去想象画面。因为有
了感情的投入 而使学生深深地
震惊了,进而他们也就能理解
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
(4)面对这样一群罪恶滔天、灭绝人性的
和五位壮士杀敌的决心。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侵略者,五位壮士显示出了怎样的决心?带着


这样的决心,一起读!

3.小结:有一种精神,让我们心灵震撼,


这精神的名字就叫做——英雄!

(六)让我们一起去见证英雄最后的壮举。

请用心读读课文的最后四段,请画出那些让你


心灵为之一颤的句子,此刻,哪些词最能表达


你心中的感受,把它写在句子的旁边。

1.学生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谈感受。

2.(展示课件第八屏步骤一)出示五壮士


跳崖部分的文字。

(1)五位战士中最大的不过 28 岁,最小的
仅仅只有 21 岁,在这个最美好的年华里,他们
面对的却是什么呢?
(2)请再次默默地读读这段文字,读着读
着,你的内心涌起了何种滋味?
(3)指名说。读出最让你心酸(心痛)的
一幕吧!
(4)此刻,你的心中可能涌起了种种滋味,


让我们一起读出心中的滋味吧!

3.小结:有一种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这声音的名字就叫做——英雄!




三、感悟——理解“英雄”情怀

(一)面对英雄,再多的语言也无法表达

我们内心的感受,请伸出右手,紧紧握拳,放

在胸前,你感受到了吗?这胸膛里跳动的是和


五位英雄一样的中国心!
1.(展示课件第九屏步骤二)配乐读。
在反复的诵读中,让学生
2.师:六十七年 过去了,两万多个日日夜
沉淀下去的感情又缓缓升腾起
夜过去了,祖国大地历经沧海桑田,历史 的硝
来,此时唤醒的是他们心底的
烟已经渐渐散去,英雄的面目也越来越模糊。
那种悲 天悯人的情怀,是对英
可是,不管时间如何变幻,英雄永远不曾也不
雄深深的理解。
能被遗忘!
(二)请记住他们,请记住属于英雄的名
字!

6
这个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要
把英雄人性化。这里把五位英
雄还原为五位年轻的战士,他< br>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让学生
从年轻的生命这个角度去感
受,触发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2 狼牙山五壮士

1.教师激情地小结每个壮士的英雄气概。


2.他们用自己的热血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

的英雄乐章,他们是当之无愧的——狼牙山五


壮士!

3.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地铭刻在历史的丰碑


之上,永垂不朽!




四、练习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学生激情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五、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学到这儿,你知道课文中哪些是详写?哪
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写?
教给学生根据表现中心思
想的要求,有详有略的写作方
法。
六、布置作业
(一)用“坚强不屈”“斩钉截铁”造句。
(二)背诵五壮士英勇跳崖的部分。


7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3﹡ 小英雄雨来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3﹡ 小英雄雨来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 学生对
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
读 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 给学生提供
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乐于表达。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的 8 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
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
小标题。
3.
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了解雨来
为了掩 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
的品质。
4.帮助学生学习简要复述课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学习小英雄雨来热爱祖国、憎恨敌人、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1.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加小标题。
2.简要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1.课件。
2.生字卡片。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3﹡ 小英雄雨来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



设计说明
(一)亲情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有给敌人

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埋伏圈 ,打得
亲情导入以激发情趣,解释
鬼子鬼哭狼嚎的王二小;有机智勇敢送鸡毛信的
课题 以感知全文。引导小学生理
海娃;还有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 配合
解英雄的意思,为 下面的快速阅
八路军与鬼子周旋的儿童团员们……晋察冀北
部的芦花村也有一个这样的小英雄, 你们知道
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出示图片:小雨
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段。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的朗诵以及观看图片,
我们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的情境中,
我们的心中仿佛燃起了一把熊熊的民族反侵略
战争之火。
(三)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
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 br>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
心──英雄。
2.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 题后,你想知道
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 雄?)
读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开疑惑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
通顺、读流利。
(二)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
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同桌交流,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
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
收获。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小英雄雨来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一)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
整体粗知课文大意,是“略
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
读课文”的主要学 习方式。通过
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
质疑,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读课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二)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文,自读自悟,有目的地搜寻信
息点,筛选信息点。



四、集体交流,筛选要点

(一)检查生字、新词等的学习情况。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词。

2.(展示课件第四屏步骤一)会读多音字。

本课多音字较多,哪位同学能读准字音?如:

“还”、“弹”、“扎”、“拧”,在本课分别读
解重点词。课文中有些词语,现在已 不常用,如“晋察冀边区”、“扫荡”,要注意引
指导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智慧,
解重点词, 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
通过教师的引导梳理、概括信息
“huán”、“dàn”、“zhā” 、“nínɡ”。 3.理
学习生字词,认识多音字, 理
导学生读准,理解基本意思。还有些鬼子说的
点,提炼成为小标题,从而
话,具有日语特点,如“这个,金的,也给你”, 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要
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理解。(展示课件第
四屏步骤二)
晋察冀边区:晋,山西省简称;察,察哈
尔省(1952 年撤销,分别并入河北、山西两省)
简称;冀,河北省简称。晋察冀边区是我抗日
根据地之一。
门槛:门框下部挨着地面的横木(也有用
石头的)。
推推搡搡:搡,猛推。推推搡搡就是使劲
推的样子。
劫难:灾难。
趔趄:身体歪斜,脚步不稳要摔倒的样子。
鸡冠花:一种草本植物,开的花形状像鸡
冠,通常为红色。
(二)说说课文讲了雨来的哪几件事?教师
引导梳理、概括信息点,并提炼成为小标题。 (游泳本领高;上夜校念书、掩护李大叔、勇围绕重点、难点在小组中读
斗鬼子、宁死不屈、机智逃 生)或(“望着妈妈 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小英雄雨来

笑”、“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把缸挪回原地”、 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教
“什么也没看见”、“有志不在年高”、“雨来没
有死”)
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对信息 点的梳
理、整合、概括,并对重点、难
(三)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点进行适当的 点拨解疑。这样的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学生畅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课文的教
谈自己的感受,体会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学重难点,有助于学生提高阅读
的品质。 实效,学习略读方法,提高略读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交流的情况,着重指导能力。
学生有感情地读以下句子,并体会句子的意思。
1.(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一)我们是中国


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让学生认识到这是雨

来能够掩护革命干部,同日寇做斗争的思想基

础,正是雨来对祖国深切的爱,才有了后面勇


救交通员、勇斗鬼子的故事。)

2.(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二)雨来没理他,

脚下像踩着风,一直朝后院跑去。(这一动作的

描写,形象地表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

3.(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三)一滴一滴的

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这是一处细


节的描写。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

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中国人民


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
4.(展示课件第五屏步骤四)有志不在年


高。(这是人们对雨来的赞扬,雨来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的品质深深感动、激励着芦花村的人
们。)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再让
学生复述课文,能有效地突破本
课的难点。
五、再读课文,练习复述
让学生对照雨来身上那种
系自己,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教
六、拓展延伸,促使升华
(一)课内拓展
2.
阅读“指南针”。

快速浏览课文,练习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联
育; 阅读“指南针”,让学生掌
握简要复述课文的方法。课后拓
互呼应,有助于对学生爱国意识的进一步引发,同时进行语文综
合性实践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
4
1.
学完这篇课文,你要向雨来学习什么?
展,既与课文学习相互补充,相
(二)课外拓展(选择性作业) 1.
把小英雄雨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3﹡ 小英雄雨来

2.利用课外的时间阅读管桦的小说《小英
语文综合素养。
雄雨来》。
3.收集抗日战争中英雄的故事。
4.写一篇读后感。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不仅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更具有思想性 。作者
写这篇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缅怀这位伟大的战士,更主要的是借助文字的情感渲染,
进行 集体主义教育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教育。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 我有意识
地把作者的思想融于课 文分析中,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来自觉地领悟作者的意
图,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讲读中通过引导学 生听、说、读、画、想, 使他们的情
感和作者融为一体而由衷地感受到邱少云的伟大,激起向英雄学习 的强烈愿望,
使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文道统一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学会写本课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 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
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 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
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7、8 自然段。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
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一)学习生字新词。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2.口头给生字组词。
揳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


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


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漫山遍野就

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挪动:移动。

(二)读出你最受感动的段落。

(三)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四)学生质疑。




二、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一)板书课题,学生解题。
《我的战友邱少云》从课题看,本文主要
写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二)简介作者及社会背景。




设计说明

通过读、口头组词、理解
3.理解词语的意思。(展示课件第三屏)
词语等形式识记、掌握生字词。
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学
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会浮于 表
面,所以通过简介作者和社会
背景,为下文学生感受邱少云
精神的伟大作铺垫。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四、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

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并给课文分段。

件什么事?
事情发展顺序;(展示课件第四屏)
第二段(2~3):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
况。
第三段(4~8):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
在烈火中牺牲。
第四段(9~10):战斗胜利了。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自读第一段,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391”高地成为我军的一个障碍,从
哪个句子可以看出来?
(三)我军这次袭击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四)全班朗读第一段。

六、小结
(一)课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每个部分
写了什么?
(二)究竟在战斗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情?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理清文章的脉络,培养学
第一段(1);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生的概括能力。

七、布置作业
(一)写生字新词。
(二)继续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歌引入(展示课件第五屏)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来 欣
赏一下。《英雄赞歌》多少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
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 我
们继续学习英雄,齐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 br>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样
的一次潜伏任务?(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
段,体会我们距敌人的阵地非常近,潜伏任务
十分艰巨。)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听老师读,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1.课件出示:(展示课件第六屏)
(1)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2)能说: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3)能读: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2.指名读。
3.小组讨论。
(二)反馈: 1.
出示重点句子。
出示:(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一)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
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
般,趴在火堆里 一动也不动。
(1)说理由:
①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他们有什
么相似点?(没有发出声音,没有挪动地方,
经得起火烤。)
②比较:(展示课件第七屏步骤二)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
不动。
邱少云像千斤石头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
不动。
③男女分读,这两句意思相同吗?哪句好,
为什么?(这样写出了邱少云高大形象。)
(2)读:指名—→生评—→指名—→齐读。
(可用两个同学作比较来评。)
4




抓住重点句,分析比较比
喻句,讨论邱少云和“千 斤巨
石”的相同点,交流汇报各自
感受,了解邱少云在烈火中的
煎熬,体会他坚强的毅 力、伟
大的精神。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3)我们知道,千斤巨石是一块石头,是


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而我们邱少云,他是

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趴在

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谁能针对这句话提问。
反两个方面解决。)
②反馈。
③此时,你觉得邱少云是怎样一个人?(不


怕牲牺、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④小结:一句话,当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

益矛盾时,哪怕是用生命去换,邱少云也要以


集体的利益为重。(板书)

(三)学习第七自然段

1.“我”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
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
这感人的一幕, 当时“我”的心情怎样?课文
情感因素,让学生通过读来体
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 我们找出
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
相关内容读一读。
(1)出示句子:(展示课件第八屏)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我 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
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
看着我 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
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
我的心像刀 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①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
有怎样的心情呢?
A 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
这个担心?
(担心年轻的战友不能忍受 烈火烧身的痛
苦;担心会被敌人发现;担心火越来越大;担
心……)读出这份担心。
B 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
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 br>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C 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
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

5
引导学生通过作者当时的
和所忍受的巨大痛苦,去体会
领悟他的伟大和崇高精神。 < br>①讨论:什么力量使他能这样做?(从正
心情来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
感、升华自我情感 。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②从这段“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和钢铁般的坚强意

鼓励质疑,引导发现,了
解侧 面描写烘托出了邱少云的
志;“我”和邱少云的那份浓浓的战友情。) 危险处境和惊人毅力。
2.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


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3.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


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四、学习第四段

(一)齐读第四段,概括其主要内容。

(战斗胜利结束。)

(二)(展示课件第九屏)“从发起冲锋到战


斗结束,才 20 分钟” 的“才”表示什么意思?

说明什么?(这个“才”字表示时间很短,说

明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很快地取得


了战斗的胜利。)


(三)齐读最后一句话。

1.1952 年 10 月 12 日指的是哪一天?

(1952 年 10 月 12 日指的是邱少云牺牲的那一


天。)

2.这篇课文为什么把时间写在最后?(课

文把时间写在最后表现了作者对战友的深切怀


念,也使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五、感情朗读全文


六、齐读碑文

结尾补充“391”高地上刻
邱少云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
“391”高地上,竖立着一块石碑,让我们站起
下的碑文,营造了情感高潮,
来,面对邱少云,齐读碑文:(展示课件第十屏)
这种“超文本”的处理,大有
为整 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
情韵在胸、绕梁不散之感。
云同志永垂不朽。

七、分小组讨论
(一)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以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4 我的战友邱少云

怎样分段?(这篇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


我们可以按照这个顺序给课文分段,也可以按

照这个顺序写文章。另外,这篇课文还可以按


时间分段。决定了任务是第一段;天不亮就伪

装潜伏是第二段;到了中午邱少云同志被烈火

烧身,英勇牺牲是第三段;黄昏时分完成了任


务是第四段。)

(二)说说每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内容。


(三)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八、总结写作特点

(一)按事情发展顺序和时间顺序安排材
料。
通过总结,让学生掌握通
过人 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
(二)以“我”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英雄
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
的光辉形象。(由于环境特殊,又用第一人称写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
作,这篇 课文主要通过“我”的观察,“我”的
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内心活动,突出了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和优秀品
质。我们写人也可以学习这种写法。)

九、布置作业。
学习本课通过人物表现以及周围环境了解
人物内心的方法写一个场面。

7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5﹡ 紫桑葚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5﹡ 紫桑葚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 主导
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
会学;关注 学生的情感,重视评价效应。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葚、蠕、豁、役、眬”5 个生字。正确读写“若有所思、
舒坦、若有若无”等词语。
2. 引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
众、热爱人民的精神。
3. 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革命前辈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精神。教
学难点:
指导学生简要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

1. 课件。
2. 生字卡片。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5﹡ 紫桑葚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启发谈话:

同学们在本单元已经学习的几篇课文中,

有反映抗击日寇的五壮士和少年英雄的故事,

也有反映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故


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反映解放战争中一

位将军关心群众、热爱人民的故事——《紫桑


葚》。

第一课时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找出文中的生字,先自己拼读。
(三)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四)理解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设计说明

让学生懂得运用已有的 识
记生字的方法去学习生字,理
解重点词,让学生充分自主地
学习。

桑葚:桑树的果穗,成熟时黑紫色或白色,


味甜,可以吃,也叫桑葚子。

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舒坦:舒服。


若有若无: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视野:本课指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默读课文,说出文章的大意。

(二)理清文章的顺序。(展示课件第四屏)
要照应好啊。”)讲在激烈的战斗中,许世友在
老乡家里落脚休息。
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通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老乡的东西,我们
过教师的引导梳理、让学生说
出每段的段意,从而训练学生
的概括能力。
第二部分:(从“紧张忙碌过后……”到“炮

火越来越猛了……”)这部分写了两个内容。一


是写许世友忙着指挥战斗;二是许世友在激烈

的战斗中仍然关心人民群众。

第三部分:(最后三个自然段)讲孟良崮战

教师适当地引导学生对信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5﹡ 紫桑葚

役结束后,躲出去的房主回来了,发现自己养息点的梳理、整合、概括,并
的蚕吃得 很饱,旁边还有一半筐桑叶、一堆紫对重点进行适当的点拨解疑。
色桑葚和一张小纸条,老乡的眼睛湿润 了。 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略读
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有助于学
四、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你感动的语句。
(二)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许世友将军神态、
动作、语言的一些句子, 理解课文,感受许世
友将军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关心、爱护老乡
的崇高精神。弄懂为什么许世 友将军在激烈的
孟良崮战役中,一定要采桑叶,喂养老乡的蚕
宝宝这件事。
生提高阅 读实效,学习略读方
(一)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并画出使
法,提高略读能力。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后,再
让学生复述课文,能有效地突
破本课的难点。

五、简要复述课文
(一)回忆一下简要复述的方法。(展示课
件第五屏)
(抓住这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
经过、结果等要点,用自己的话讲出来;还可
以先编写一个提纲,再练习简要复述。)
(二)我们就自己选择方法来练习简要复述
课文。
(三)指名在全班进行简要复述。

六、巩固练习
(一)读生字卡,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几
个生字的。
(二)读词语花篮中的词语和课文中自己喜
欢的词语。

七、拓展练习
简要复述一个自己敬仰的革命前辈的故
事。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酿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6 酿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酿》一课记叙了一位语文老师在上课时,由于误读“酝酿”的“酿”字所引
发的故 事,赞扬了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诚地正视错误、
接受意见的品格。本课的 教学设计,将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围绕“酿” 字质疑。然
后,紧扣课题让学生在自读、自品课文的基础 上,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跟“酿”字
有关的什么事,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课文内 容时,以东东
的心情变化为线索,指导学生通过品读,弄清刘东东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以及这样
变化的原因,感悟小学生刘东东真诚地帮助老师纠正错误和语文老师坦诚地正视错误、
接受意见的品格 ,从而受到教育,懂得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最后,在学
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组织讨论:“ 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使学生对
刘东东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进一步体会 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并
受到感染。
2.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紧扣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3.
指导学生认识“诵、碟、橡、焕、怡、酝、穆、捣、乏、瞎”10 个生字,
会写“酿、耷、朗、诵、例、橡、练、焕、酝、肃、穆、氛、皱、捣、乏、瞎”
16 个字。 能正确读写“耷拉、朗诵、照例、橡皮筋、练习、焕发、酝酿、肃穆、气
氛、皱眉、捣乱、缺乏、没精打 采、平心静气、柔和悦耳、不可名状”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围绕“酿”字发生的故事,从而
受到教育,懂得做人要坦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教学难点: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酿

通过抓人物的言行,推想人物的心理,正确评价刘东东和他的语文老师。


课前准备:

1. 课前预习。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围绕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字组词吗?
(二)看到这个题目,你想了解什么?
设计说明

课文题目比较特别,由这
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酿”这个字该怎样读?你能用“酿”
样的问题入手,更能激发学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读通句子。
学生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读课文,有明确的要求,
重点要让学生交流理解词语的
(一)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可以保证阅读效果。学习词语,
(二)(展示课件第三屏)认读生词,引导
方法。

(三)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要


求学生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概括。



三、浏览课文,理请文章结构

(一)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先讲了什

么,然后讲了什么,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理清文章的结构,有助于
理解文章的内容,为下面细读
第一部分(1~14 自然段) ,讲的是上语文
课文打好铺垫。此环节运用“自
课时,东东发现老师把“酿”字读错后,立即< br>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提出来。班里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使他担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探究,
心老师 会记他的仇。回到家里,奶奶也劝他向
再小组交流、合作讨论,最后
老师认错。由此他感到很苦 恼。
第二部分(15~19 自然段),讲的是老师
坦诚地向同学承认自己把“酿”字读错了,感

全班交流。

再次自读课文,提示学生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酿

谢刘东东同学,并欢迎大家帮助自己改正错误。 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阅读

四、再次默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


简单的批注。遇到疑问,做上记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记
的“酿”字所引发的故事。那 么故事中的一个
重要人物——刘东东,在指出老师读音错误后,


心情是怎样的呢?



二、默读课文找出描写东东心理活动的语句,


做上记号

提示学生边找边想,刘东东的心情有什么


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先整体回顾文章的主要内
容,再从人物心情入手,启发
读。
过程中,这样才有更大的收获。
叙了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由于误读了“酝酿”
学生抓住文章的线索,深入阅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一)指名朗读课文中描写刘东东心理活
动的语句。
(二)探究刘东东心情变化的原因。
东内心的苦恼。
(1)回到家里,刘东东跟往常有什么不
同?他为什么会这样?
(2)
引 导学生探究“刘东东的
心情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化,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是深入
理 解课文内涵、体会人物特点
的关键。刘东东先是“苦恼”,
生动地揭示了一个孩子的内心
世界,也表现了他的老师正视
错误、接受意见的品格。
1.(展示课件第四屏)引导学生体 会刘东
再是“紧张”,最后很“激动”,
课文的第六自然段介绍了刘东东的
老师,读读 、画画相关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
怎样的老师。
(3)
拓展练习(展示课件第五屏),进一
步体会语文老师的朗读水平高。
2.(展示课件第六屏)引导学生体会刘东
东当时紧张的心情。
(1)讨论:
①东东为什么担心老师会在课堂上挑他的
毛病?(学生可从东东、老师、同学、奶奶这

3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酿



②你们认为东东是在给老师挑毛病吗?


(2)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3.(展示课件第七屏)引导学生体会刘东

东当时激动(高兴)的心情。

几个方面回答)
(1)启发思考:
①为什么东东的心中会流淌着一股热流
呢?此时此刻,他明白了什么?
什么新的认识呢?
(2)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
4.教师小结,学生再次感受刘东东心情变
化的原因。
通过全文的学习,使学生对东东和他的老师有一个正确
的认识和评价。懂得做人要坦
②听了语文老师的话,你对东东 的老师有
诚、对人要真诚的道理。

三、总结全文
(一)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
么?
(二)感悟本文的表达方式,初步了解插
叙及作用。
(三)说说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有什么启
发和感受。

四、作业
(一)完成课后第四题。
(二)阅读《一个苹果》《两个面包和一瓶
矿泉水》。

板书设计

16 酿
东东:担心 紧张 激动
(真诚的心)
老师:正视错误 接受意见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7 十年后的礼物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以学生为主体,阅读教学以读为本。在学生自主阅读 实践
中,提高人文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本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 创设情景,使学生感受这份礼物的珍贵,进而体会音乐大师爱德华·格
里格信守诺言的美德。
2. 采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领悟,读中理解,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3. 注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通过读、议、思、说、品、析, 发展学
生的认识能力、语言能力、探究意识、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做人要信守诺言的道理,教育 学生树
立信守诺言的美德。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3.指导学生认识“桦、喧、咆、哮、颊、曙” 6 个生字,会写 “桦、律、
喧、哗、咆、哮、糟、链、颊、曙” 10 个字。能正确读写“白桦树、旋律、喧哗、
咆哮、双颊、曙光、陶醉、沉浸、期待”等词语。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挪威音乐大师爱德华·格里格信守诺言
的美德。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课前准备:

1. 课前预习。
2.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17 十年后的礼物
(三)读完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预设问题:
1. 十年后的礼物是什么?
2. 谁送的礼物?
3. 为什么要在十年后送上这份礼物?
(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是由曾卓
根据苏联作家 巴乌苏斯托夫斯基的《一篮枞果》
改写的。学了课文之后,你们想知道的问题都能
从中找到答案 了。


设计说明
抓住课题中的重点词,
独特之处。再通过创设这样
的问题情境,拉近学生与文
本间的距离。
(二)读课题,提示学生突出“十年后”。 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份礼物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
音,读通句子 ,并且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一
件什么事。
(二)汇报读书情况。
.1检查词语。(展示课件第三屏)
读一读,说一说:你能理解哪些词语的意
思?你是怎么理解的?
.2
屏)
(三)出示爱德华·格里格简介(展示课件第
五屏)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展示课件第四

三、再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2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一)默读课文,同组同学讨论:课文可以分
为几个部分?
(二)汇报交流。
第一部分(1~3 自然段),讲的是十八岁的达格


妮在一个音乐会上,听到音乐大师的作品,想起

了往事。

第二部分(4~5 自然段),讲的是达格妮回


忆十年前在森林中遇到一个非常和气的城里人,


他答应十年后送给她一件礼物。
第三部分(6~8 自然段),讲的是达格妮知


道了十年前那个和气的城里人就是大音乐家爱德

华·格里格,今天他用奇妙的方式,把最好的礼


物送给了自己。

学生弄清文章结构之
后,能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
容,为细读课文奠定基础。

四、布置作业
(一)同桌之间练习朗读课文,一个读,一个
评价。
(二)找出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多
读几遍,并摘抄下来。

积累 词句是语文学习的
一项基本内容,引导学生主
动积累优美的词句,能够丰
富学生的语言 。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份礼物,请

通过 播放乐曲《献给守
听!(展示课件第六屏)刚才你们所听到的就是达
林人的女儿达格妮》,创设 情
格妮在十年后所收到的那份礼物,你们觉得这是
境,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
一件怎样的礼物呢?如果你收到这样的礼物会有
激发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什么感觉呢?



二、学习课文,体会情感

找到并划出描写达格妮
(一)学习课文 1~3 节。
1.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1~3 节,画出能表达
心情的相关语句,自读自悟,
再指导朗读,体会人物心情,
达格妮心情的句子,然后读一读。
2. 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1)(展示课件第七屏)指名朗读。
①说说:达格妮当时的心情怎样?(激动、
好奇、惊讶)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
初步感受礼物的珍贵。



语文(S)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②指导感情朗读屏幕上的话(自由练读、指


名读、齐读)

(2)过渡:起初,达格妮由于心情激动,无


法静下心来听音乐。渐渐地,她不由自主地沉浸在

乐曲中去了。她听到了森林的喧哗、大海的咆哮、

小鸟的鸣唱、牧童的笛声……(展示课件第八屏)


①结合句子理解“喧哗、咆哮”。

②有感情地朗读屏幕上的句子,体会音乐的

美妙。
感悟音乐的美妙,其实
③拓展思维:你还能想象她会听到哪些声音
是引导学生体会礼物的珍
贵。让学生想象达 格妮还会
呢?
(二)学习课文 4~5 节。
听到什么声音,有助于培养
过渡:这声音使她的心为之沉醉。哦,她明
学生的想象力。
白了,明白了这是来自故乡的声音,是来自挪威


西部——一个面朝大海背靠森林的美丽的地方的

声音。她的思维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1.(展示课件第九屏)教师伴着轻音乐深情


描述第四自然段的内容。

插叙部分的引入,有助
那是一个秋天,著名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
正在近郊 的森林里漫步。整个森林使人心旷神怡。
于学生了解爱德华·格里格
在那里,你可以听到海浪击 岸的声音;在那里,
是一个怎样的人,以及《献
你可以听到小鸟的鸣叫、牧童的笛声。这时, 林
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这
中走出来一个金发小姑娘,她就是守林人的女儿
首曲子的真实来历,为下面
——达格妮。音乐家帮她提着装满野果的篮子,
体会爱德华·格里格“信守
诺言”的美德做好铺垫。
送她回家,还承诺——(指一名学生说)
2. 八岁的达格妮得到许诺后一直期待着,在


这一过程中,她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呢?(展示课


件第十屏)
①轻声读,想想她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愉
快——怀疑——失望)
②师生配合朗读这段话。

体会达格妮心情的变
化,弄清变化的原因,能反
引读:当她渐渐长大的时候,有时会微笑着
衬出音乐家爱德华·格里格
想起这次机遇, 期待着那份礼物。随着时光的流
人格的伟大。
逝,她开始怀疑了(生读:那个人真会哄我,哄
一个八岁的小姑娘。送我一件很好的礼物,在十

4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年以后!)最后她失望了。(生读:即使他有这样


的心意,也无法把礼物送到我的手中啊。)


(三)学习课文 6~8 节。

过渡:想起十年前的偶然相遇,听着耳边.1
令人心醉的乐曲,达格妮—— 生读句子:(展示课
件第十一屏)
吗?(激动)
这一教学环节,让学生
探 究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
是无价之宝,并从中受到感
①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达格妮此时的心情
这份礼物的珍贵,明白诚信
②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呢?(结合课文第六自
染。

然段的内容来谈)

③讨论:为什么说这是最好的礼物呢?

④像爱德华·格里格这样有名的音乐家,能

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重
够信守十年 前的诺言,为她这个偶然相遇的小姑
娘创作了一首曲子,并用这种奇妙的方式把礼物
点。教学设 计仍然从体会达
送到她手中,这着实令她感动!所以说这份礼物
格妮的内心活动入手,通过< br>“比华美的衣服、漂亮的项链更珍贵”。难怪她在
朗读重点句子,体会这些句
听完乐曲后 ——(生读:眼泪流满了双颊),这是
子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引
(生说:感动)的泪,更是(生说:幸福)的泪。
导学生感受礼物的珍贵。美
.2音乐会结束后,达格妮再也抑制不住内心
妙的音乐是珍贵的,美好的
更是宝贵的!
的激动,她来到海边,高声地说——(生读:生
祝福是珍贵的,高尚的人格
活啊,我爱你!)


②教师小结:达格妮从音乐的洪流里感受到

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祝福,从大音乐家信守诺言的

行为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了


生活的美好。




三、总结全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生活啊,我爱你!”
交流:通过本文的学习,你有什么启发和感
受?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
生从中受到启示:诚信乃做
人之本。
四、作业。
1. 搜集有关诚信的名言。
2. 读一读有关诚信的故事。


5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7 十年后的礼物

板书设计:
17 十年后的礼物

献给
十年后的礼物
珍贵

(做人要信守诺言)
达格妮


6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8﹡ 月下桨声
语文(S)教学设计





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
文:18* 月下桨声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略读课文。即“自读课文,学 习生
字新词,了解主要内容——抓住描写人物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体会人
物的内心 世界——回归整体,升华情感,受到教育”。在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 教师
作适当的指导,提示学生重 点阅读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体
会这些语句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作用。这篇 散文语言优美、鲜活, 有些句
子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教学中,教师 要引导学
生品味语言,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并受
到启发。
2.
指导学生重点阅读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语言的语句,并体会这
些语句 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作用。
3.
认识“吠、裸、鲫、撩、襟”5 个生字,自主积累优美词句。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小女孩勤劳、诚实、淳朴的美德。
教学难点:
指导 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小女孩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体会这些语句在表
现人物性格特点方面的作用。


课前准备:

1.课前预习。
2.多媒体课件。

1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教案-18﹡ 月下桨声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课题,导入新课
(一)板书“桨”。
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桨”。
(二)把课题补充完整。
学生齐读课题,据题质疑。


设计说明
以这样的方式揭示课题,
意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激
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预设问题:是谁在月下划船?他们究竟

在干什么?课文为什么要以月下桨声为


题?……)

过渡:月下桨声,多么美妙的声音!现在

我们就一同走进课文,一同去感受那富有诗情


画意的画面吧!



二、检查预习

(一)请几位同学共同朗读课文,每人朗读


一部分。看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

(三)检查字词预习情况(展示课件第三

屏)。

以下字词教师作适当的指导。1.“吆

喝”,“喝”读轻声。引导学生结合
句子理解意思。“吆喝”是大声喊的意思。
.2
.3
举一反三,启发学生说词
语,培养了学生积累词语的好
习惯。
注意区分“拨”和“拔”。

“千丝万缕”,重点理解“缕”字。启

发学生再说几个含有“千”和“万”的词语。



启发学生想象“青山绿水”是一幅什么
.4

样的画面,想想这个词语该怎么读,再说几个

描写优美环境的词语。

(四)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说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读感悟
(二)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在学生充分自学的基础
获跟小组同学交流。在相互交
2
(一)出示自学提示。(展示课件第四屏)
上,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收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8﹡ 月下桨声

(三)全班交流学习。
根据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一言不发”“忙碌”“总 ……也”等词,引导
学生体会小孩捕鱼时的认真态度及勤劳的品
质。
2.(展示课件第六屏)引导学生体会小女

孩怯生、淳朴的特点。
< br>3.过渡:当小女孩发现多给了钱时,她是
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她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
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应
们能读出小女孩的这种心情吗?(师生分角色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给
朗读,体会小女孩决定退还一元钱的急切心情) 予点拨。指导学生抓住描写小
4.你们从中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女孩神态、外貌、动作的语句,
(诚实、不贪小便宜)
5.(展示课件第七屏)
哪句话好,为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这句话中

“ 紧紧埋在”“十分复杂”以及描写小女孩动作


的词语,体会小女孩执意退钱的认真态度及淳

朴的特点)

(2)
小女孩的家境虽然不富裕,但她并

没有将多给的钱据为己有,你从中又体会到了


什么?

(3)带着赞美之情,读读这句话。 6.

看着作为鱼款补偿的那一把葱,作者感

动得说不出话来。想想:作者当时会想什么呢?



四、升华情感,回归课题

(一)小女孩的诚实、淳朴使“我”感动,
作者一直想念着小女孩呢?
作者的心情。
(三)说说作者的脑海中一直萦绕着桨声的
原因是什么。
(四)齐读课题。

3
流和探讨中达到互相学习、共
同长进的目的。
1.(展示课件第五屏)抓住“小心翼翼”
边读边想,边读边悟,体会这
些语句在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1)
说说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觉得
方面的作用。

最后三个自然段,语言优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实是
美。
令“我”无法忘 记她。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
美,抒情气息浓厚,引导学生
(二)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体会
对小女孩诚实、淳朴心灵的赞




语文(S)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8﹡ 月下桨声

五、积累语句
本文有些句子写得非常优美、生动,找出
来多读几遍,摘抄在本子上。
六、小练笔
(展示课件第八屏)学了本文后,你想对
这篇散文的语句鲜活,阅
读过程中,会获得美 的享受,
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也会使学
生受到启发。积累这样的语言
材料,也是一种 读写结合的方
法。
小女孩说些什么呢?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设计:
18 月下桨声
小女孩 勤劳 诚实 淳朴






4

河北教育考试院网-班级奋斗目标


兰溪诸葛八卦村-斑羚飞渡教案


安徽省公安职业学院-责任书格式


五一节的来历-火烧赤壁读后感


哈尔滨金融学院就业-二手房买卖合同样本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关于春节的祝福语


看花灯-惊蛰怎么读


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关于食品安全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