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广州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化学教学工作总结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
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总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
个单元。分数
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
四则
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
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
,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
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
法,会解决简单的
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
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
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
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
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
知识的探索
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
展。 <
br>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
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
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
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
br>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
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
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
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
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
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
法解决
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还根据学生
所学习的数
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
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
1 4
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和实践能力。
二、学情分析
本学年所任教的六年级共有学生53人。大部分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空间观念较强,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
学习。
少部
分学生学习态度散漫,上课时不肯积极思考,学习习惯也极需培养,
空间观念不够强。从上学年的学习情
况和考试成绩来看,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两
极分化现象,后进生的比例还是比较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
在重点抓好基
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还要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班
级的
及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学目标
1.能在方格纸上用表示出物体的位置。
2.理
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
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
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
题。
5.
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
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
周长与面积。
6.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
转
设计简单的图案。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
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 4
8.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
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
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
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11.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辨证唯物主义
观点的启蒙
教育,培养认真负责、工作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5.学生能预习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
疑问。
能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主张探究式、体验式
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7.利用小组
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
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
学的快乐。
8.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使每位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
9.体现学生
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爱学、会学,教学生掌握学习方法。10.教
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因材施教,每一堂
课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
生的基础上,创建教学的问题情境,属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
过程。
五、培优辅差措施
3 4
1.
教师要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教师并不是以消灭差
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
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目标的
设计和实施,使优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快
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
快,全面提高。
2.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
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
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思
维水平。
3.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平时努力做到不歧视,多鼓励;不粗暴,多宽容。耐
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注意,下课督促他们即使地完成有关作业。适当的时
候适当地降低作业的要求
。
4.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