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一年级快乐教学论文1

余年寄山水
851次浏览
2020年08月26日 19:4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卸妆油的使用方法-自我评价优缺点



浅谈小学数学一年级快乐教学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截
然不同。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如何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是数学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应 十分重视的问题。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六七岁的
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 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
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 。根据学生的这
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或者
游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去听去想去演去讲,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
的思维,让学生整节课沉 浸在快乐的海洋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 、 巧妙设计 激发学生入课的兴趣
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要求我们每节课的导入要生动,教师的思维角度
要新,知识面要宽,课堂教学要形成自己的风格,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直
觉激发。如:教学“6 .7的加减法”时,让学生每人拿出准备好的6个水果糖,把
水果糖放在画好圆圈的桌子上,接着自己统 计圈内有几颗,圈外有几颗,然后汇
报(如2+4=6,4+2=6,6-4=2,6-2=4…….) ,像这样创设情景,学新知,
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即激起浓厚 的兴
趣,又发现新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己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
有更多的机 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无疑是告诉我们在课
堂中要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 投其所好,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数学。

- 1 -


二、在游戏活动中,轻松自如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都是 刚刚入学的儿童,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
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课堂上,有时要玩 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 ”,
强制听课,有的还认为是患了“多动症”。上课不专心听讲,老师批评,家长责备,
他们上 课时像是被捆住了手脚,束缚了思维,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上一堂课下来
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 长此以往,形成大面积的后进层面,日积月累,
延误孩子的一生。所以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 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
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 br>的学习兴趣。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科学的采用游戏教学将大有稗益。,我就经常
在教学中采用做 游戏这一教学手段,且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
《数字5的读写》时,授课前,设计“抢 凳子”这一游戏来导入所学知识:5名学
生围着4张椅子绕圈,其他学生们唱歌,歌声停下来后,学生们 奋力抢属于自己
的座位,看谁的反应快。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直观的建立了数的概念,了解到
“4比5少1,5比4多1”,既复习了上节课有关“4”的知识,又引发了学生们
学习新课的兴趣,一 举数得。又如,教学“数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
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 ,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
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 对好朋友。
(如:2和7组成9;3和6组成9中,“2”和“7”是一组好朋友,“3”和“6”是一组好朋友。)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的理
念,其乐融融,教 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三、因地制宜的发挥教具的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对于具体形象的实物比较感兴

- 2 -


趣。因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直观、生动、给人印象深刻。所以,现行通用教材结合
教学 内容,设计有大量的直观图,通过具体形象的实物来说明概念、性质、法则、
公式等数学知识。这样做不 仅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逐步培养他们的抽象
概括能力,而且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 在讲“同样多”的概念时,
先将两队小朋友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图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图 画,
从画面的观察分析中建立起“同样多”的概念。由于学生喜欢拔 河比赛之类的游
戏竞赛活 动,所以学习就感兴趣。在讲比多(少)时,事先用白、黑纸版各剪兔
子纸型 9个和7个。教学中运用 教学磁性板上出示,说明“白兔比黑兔多、”黑兔
比白兔少“、”白兔比黑兔多多少“、”黑兔比白兔少 多少“等概念,之后又要学
生依据”同样多“” 多多少“”少多少“来说明图示或自己动手摆图形,这 样,
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不仅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这一类知识的有关概念和解法,
而且提高了 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和爱好。
四、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新课标指 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
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
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我们应该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 习。在讨论前要
考虑各小组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组内讨论交流,这样,每个
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和时间。小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了解合
作的效果,讨论的情况等 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例如,在教学“比
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摆一摆, 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要求
摆的△比O多2个,在摆的时候,要想一想先摆几个△,再摆几个△, 一共摆几
个△,让学生把自己摆得结果,到展示台上展示。老师再在黑板上摆出以下图形:
0 0 0 0 △△△△ △△ 通过观察、操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由具体到

- 3 -


抽象,逐步理解数量关系,图和数的配合,可以一眼看出摆出来的 6个△,是由
与0同样多的4个△和比0多2个合起来的。在学生完成操作之后,要给学生一
个 反思的时间,让他们对照自己所摆的结果想一想,我是先摆什么,再摆什么,
得出什么样的结果,让实际 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
在摆一摆和想一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 说一说摆的过程。一年级的
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差,所以在学生讲述时,一般先让学生照自己所摆 的
学具,或是与同桌讲讲“悄悄话”,做到人人都有机会讲,从而得到锻炼。然后,
再让好生带 着差生讲,既突出个别,又顾及全班,从而使学生心明口明,思路顺
畅。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 再引导学生观察验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期
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 逐步地向抽象的逻
辑思维过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对学数学的
兴趣,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有意无意的学习数学
学习数 学不只是为了解题而解题,我们所学的知识更多的是为了能解决生活
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我有 意识地帮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一些生
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有用数学的意识。例如在学习了《认识 图形》以后,我为
学生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要求他们应用学过的这些图形画一幅美丽的图画。这样
的家庭作业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积极性也很高。经过他们的描绘一幅幅充满创
意的图画出现在我眼前 ,让人感叹孩子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这样的家庭作业
不仅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中巩固了知识,还培养 孩子们的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继
续学习打下基础。
一年级的课本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 ,每一课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
一个小故事来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的生活当中,与的实 际生活紧密相

- 4 -


连。在实际中,我还是注重培养学生良好 的方式和习惯,初步学会用的思维方式
去观察和分析现实生活,用快乐的心情去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 题,还有独立
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学得乐学得好!

- 5 -

车辆工程排名-家长会标语


南阳理工学院成绩查询-无锡辅仁高级中学


福建电力学院-公务员考试照片处理


华中科大文华学院-狼王梦读后感


池州人事-植物园手抄报


初一家长会发言稿-看花灯作文


陕西二级建造师报名-谢师宴


专业代号-青年教师培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