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基本功试题
标准论文格式-市场部岗位职责
教师基本功考核书面测试数学试题
单位: 姓名:
成绩
: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共30’)
一、
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是(
)平方厘米。
2、自行车中轮轮盘有54个齿,后轮飞轮有18个齿,中轮行进中转动了15圈,后轮小飞轮转动了( )圈.
3、比30少40%的数是( )。(
)米的是12米。
4、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96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5、12:30,时针和分针成( )。
6、把40克农药放入76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为1︰( )
7、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1,差是减数的3倍,这个减法算式是( )。
8、在含盐率30%的盐水中,加入3克盐和7克水,这时盐水中盐和水的比是
(
)。
1
3
8
9、在l—20的自然数中,(
2 )既是偶数又是质数;( 15 )既是奇数又
是合数。
10、用图上5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11、一个圆锥形沙堆,测得它的底面直径是4米,高1.5米。这个沙堆的体积
是(
)立方米。
12、3时15分=( )时 4.05公顷=( )公顷( )平方米
13、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鸡有( )只。
14、小东家距学校2.
5千米,小明家距学校的距离为小东的2倍,小东与小明
两家最远相距( )千米,最近相距(
)千米。
15、一项工程,甲独做10天完成,乙独做12天完成,两队合做5天,可完成
这项工程的(
)。
二、判断题。(每个0.5分,共2分)
1、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都可用V =
Sh来计算。 ( )
2、把红、蓝、黄三种颜色的小棒各10根混在一起。如果让你闭
上眼睛,每次
最少拿出20根才能保证一定有2根同色的小棒。 ( )
3、在含糖50%的糖水中同时加入5克糖10克水,这时糖水的含糖率不变。( )
4、比的前项乘2 ,比的后项除以2,比值缩小4倍。( )
三、计算。(每题1.5分,共6分)
1、简便方法计算。
12.5×8.8÷11
(3.65+4.1+2.35)×9.8
2
2、解方程。
32
—
=24
14 :X=0.4:8
43
四、数学应用。(每题3分,共12分)
3
1、周末,小明一家人开车去乡下看望奶
奶,去时每小时80千米,用了
4
小时,
5
返回时用了
8
小
时,他们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项工程如果单独完成,甲要20小时,乙要30小时。两人合
做几小时完成
5
这项工程的
6
?
3、压路机
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长2米,直径是1.2米。按每分钟转15圈,
这台压路机1分能压路面多少平方
米?
4、客船和货船分别从甲、乙两港同时出发相对开出,客船从甲
港开往乙港,每
小时行30千米;货船从乙港开往甲港,每小时行全程的18。当客船距甲港150千米时,货船正好距乙港120千米。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3
第二部分:课程标准(2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0.5分,共6分)
1、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
A、教教材
B、用教材教
2、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
)
等四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 B、合作与交流 C、经历与体验
D、技能与操作
3、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
)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
数学教学活动。
A、生活习惯 B、学习习惯
C、生活经验 D、分析习惯
4、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
)
A、学法多样化 B、教法多样化
C、算法多样化 D、作业多样化
5、“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次。
A、一
B、二 C、三 D、四
6、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
A、成绩 B、目的 C、过程 D、等级
7、推理一般包括( )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 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
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8、在新课程背景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
4
C、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9、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
A、运算 B、数据分析
C、模型思想 D、推理
10、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
)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
动。
A、教师 B、学生
C、家长 D、师生
11、“用数学”的含义是( )
A、用数学学习 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C、了解生活数学
12、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
A、联系生活学数学 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题,每小题1分,多选、选错不得分,共5分)
1、数学基本能力分为( )
A、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B、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C、其它数学能力,主要指观察、理解、记忆、运用的能力。
2、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 ( )。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E、应用意识及推理能力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
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
4、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关系。
A、过程与结果 B、直观与抽象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5、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是( )。
A、师讲生听
B、动手实践 C、自主探究 D、合作交流 E、接受学习
5
三、填空题(共5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
需的数学的(
基础知识 )、( 基本技能 )、( 基本思
想
)、( 基本活动经验 )。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从(知识技能)( 数
学思考
)、(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 )四个方面加
以阐述。
4、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 )、(
)、
( )的过程。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
)、( )和( )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4分)
1、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评价目的转变为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
,激励学生的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评价目标多元,评价
方法多样;评价内容更关注学习过程,更关注
学习情感与态度。课堂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
养
从课程功能的转变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如何在数学教学中体现新理念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
兴趣
采访质量控制数学由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模式转为评价方法多样,评价目标多元的评价体系
2、新课标倡导发展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前应
注意什么?
一、突破常规科学合理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二、明确合作学习小组的职责分工
三、注重培养良好的合作
学习习惯 四、客观地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五、避免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合
第三部分:教学策略(20’)
1、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策略四环节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 巩固应用,内化提
高 )、(
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
6
2、练习课教学策略四环节是( 情景引入,回顾再现
)、( 分
层练习,强化提高 )、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归纳小结,课外延
伸 )。
3、复习课教学策略四环节是(
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
回顾整理,建构网
络
高
)、(
)。
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
自主检评,完善提
4、新授课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的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
交流、
( 共同优化 )( 形成结论 )。
5、练习课分层练习,强化提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分层练习,巩固( 数学基础
知识
)、形成(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 解决问
题
)等能力。
第四部分:教学设计(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请根据下图进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准备及教学流程等)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