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黄冈科技职业技术学院-英语手抄报大全
课程名称:
小学数学学与教
期末试卷
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
2、概念的内涵就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
( )
3、互质数就是互为质数的数。( )
4、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不但要使学生理解
和掌握求积公式,
更要重视几何概念和图形性质的教学,重视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
维能力的培养
。( )
5、小数乘法意义与整数乘法意义完全相同。( )
二、填空题(每一空格1分,共14分)
1、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
2、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和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3、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课程分为四大领域,分别是:
、 、 、 。
4、数学概念的教学一般可分为 、 、
三个阶段。
5、合作学习必须遵循如下原则(1) (2)
(3) 。
、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教学方法是指( )
A.教师教的方法; B.学生学的方法; C.教学方式;
D.是一系列教学方式的综合,既有教师教的方法,也有学生学
的方法。
2、从两位数乘法法则到三位数乘法法则,是认知结构的( )过程。
A.同化 ;
B.顺应 ; C.平衡 ; D.适应
3、在加法意义的教学中,要渗透的集合思想是( )
A、交集思想
;B、并集思想 ; C、差集思想 ;D、补集思想
4、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梯形的面积公式,是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
A、实验后归纳 ;
B、研究具体算题,根据算式归纳 ;
C、根据概念的属种关系,由已有的公式演绎 ;
D、借助图形变换由已有的公式演绎 ;
5、能够清楚地反映部分与总数、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的统计
图是( )
A、条形统计图 ;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 D、复式折线统计图
6、实践与综合应用常见的学习形式中,(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从
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收集,分析信息并
作出决策的学习活动。
A、数学制作 ;B、数学游戏 ;C、数学调查 ;D、数学实验
7、“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
)
A.主要方式但不是重要方式;
B.重要方式但不是主要方
式;C.既是主要方式又是重要方式;
D.既不是主要方式又
不是重要方式。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小学数学学习:
2、数感:
3、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4、说课: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小学数学学习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2、实践与综合应用在设计时,应注意哪几点?
3、数学问题解决包含哪几个阶段?
六、论述题(共12分)
如何引导学生推导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附:参考答案
一、 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
2、
√
3、
×
4、
√
5、
×
二、填空题
(每一空格1分,共14分)
1、班级授课制 2、基础性
普及性 发展性
3、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应用
4、引入概念 形成概念 巩固概念
5、主体性原则 师生平等原则 激励性原则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D 2、A 3、B
4、D 5、C 6、C 7、B
四、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2分)
1、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由于获得数学
知识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行为变
化过程。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获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形成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发展个性品质的
过程。
2、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的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
意识。
3、小学
数学的课堂教学,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有意识、有计划的组织
和引导下,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内的一种
定向的数学学习活
动过程。
4、说课一般是指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
上,
面对同行、领导和其他教学研究人员,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
的方法,深入地分析教材和
学生情况,介绍教学设计,并与观众
一起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
1、(1)小学数学学习需要感性材料的
支持;(2)小学数学学习需要
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3)小学数学学习是在人类发现基础上的再发现;(4)小学数学学习时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和教材进
行的;(5)小学数学学习要把握
主要学习目的
2、(1)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一般步骤 ; (2)用数学的观点分析和
研究
事物;(3)从生活实践中提出数学问题;(4)在数学活动中合
作交流、获得经验和情感体验;(5)
实践与综合应用内容的选择
3、(1)了解问题情境;(2)明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3)寻求解决
方法;(4)求得解答并检验:(5)回顾反思
六、论述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