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声明格式-灭火器维修
教学随笔
如何进行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薛立海
小学三年级,正是过渡时节。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优
良的学习氛围。但是,要想让学生一堂课4
0分钟全神贯注的听讲
确实不易,就算是好同学也很难做到。老师讲课的时候必须让他
们把焦点
放在老师身上。下面我就教了三年级两个多月来的一些
感受和反思。
对于优生,要想抓住他的
思维必须给他留有悬念,而且是最
能吸引他的还得不要让他处在胜利之中;对于中等生,他们不扰
乱课堂纪律。有时你把他叫起来。他根本不知道你在讲哪儿。对
他们来说心不在焉。要不断提醒他们注
意听,多组织课堂教学;
而对于后进生,首先给他们订的目标就不要太高让他们跳一跳够
得着。
这样让他们自己觉得有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只要他们
取得一点点成绩就要适时的表扬。让他们觉得老
师并没有放弃他
们,觉得自己还是很有希望提高的。除了这些之外,作为教师在
上课的时候说话
要和声细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
学生讲课时不管你多生气,多着急,在给学生讲课时都要
忍住,
要耐心的讲解。永远记住: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
师。要做一名学生喜欢的
老师。他喜欢你才会愿意学这门学科
在教学中,我细心观察了学习吃力、成绩始终不能有较大进
步的学生,我发现他们没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一个努力、尝试、
多次失败的过程。基于此,在教学中我
试着运用了失败教育法,
有效的克服了这一问题。学生的意志、毅力也得到了的培养、提
高。只
要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心理训练,养成健康心理----
不怕麻
烦、不怕失败、敢于挑战,定能使学生学有所成。
但是,教学中,我明显存在许多不足
。比如,课堂开放过度,
合作流于形式等。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在主体积
极参与
、操作、交流、动脑、动口的探究性学习中建立概念、理
解概念和应用概念。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式的
转变,能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焕发师生生命的活力,让课堂更精彩。
《千米和吨》教学课例
河北远洋希望小学:薛立海
教学要求:
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
1千米的
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
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
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分米、
厘米、毫米)
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
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认识千米
介绍千米
出示图。
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1)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3)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
(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
的16千米。
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
(都用千米作单位)
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
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
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
来表
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千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
过千米。(请学生说)
1、感知1千米有多长
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
同学们一
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
100米是多少米呢?(1000米)
所以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
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
呢?
(1)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
(2)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3)400米一圈的跑道,2圈半是1千米
三、想想做做:
1、(1)请学生独立描出1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1)
独立解决
2说一说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
3、独立完成后读一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4、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每条河流大约多少千米
5、(1)直接算一算
(2)(3)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
,估计出南京到济
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如果把南京到上
海的铁路长度
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这样的2
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
度大约有这
样的4份,即大约长1200千米。
教学后记:这一段内容较容易,因为有前面长
度单位的基础,
但我发现,让学生记住概念,比让他们背一篇课文还难。学数学
就是要从生活入
手。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反思
河北远洋希望学校:薛立海
本堂课,在情境创设上采用了教材的情境设计,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上一气呵成,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获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首先反思一下本堂课的优点:
(一)、合理的运用教材。
有部分教师认为
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是不用教材,另
辟蹊径,就是教学上的创新。我认为,教材是很多专家智慧的
体
现,在理解好教材的基础上,合理的运用教材,会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本节课,在回答“每
人一瓶水够不够”这个问题上,本
人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学生猜测不统一,进而提出有什么科学的
方法吗?学生从而提出问题,找到已知条件,并列式计算。
(二)、巧妙设计,很好的区分了不进位与进位加法。
在课堂的开始,就直接进入主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
加一位数”,并板书“两位数加一位数( )”。“老师今天的课题与
昨天有点不一样”,“有个括号”,“为什么带个括号呢,一会我们
一起揭晓这个秘密”。在个环节留给
学生悬念,吸引其注意力。学
生在汇报完24+9的计算方法后,区分24+9与35+3的区别,学<
br>生交流、总结。这时顺理成章的揭晓括号的秘密,使学生很好的
区别了进位加法与不进位加法。
(三)、习题的设计由简入难,有科学层次。
本节课在练习巩固环节上,我依然坚持习题的
设计由简入难,
有科学层次,做到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在习题的处理上
采用了多种不同
形式的习题设计,如“蹦蹦跳跳摘星星”、“小小
图书管”等,并在习题中继续体现人民币的计算,巩固
了旧知。
二、不足:
本节课,我虽然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算法上请学生小组
合作,探究新知,并独立总结,但有时还是怕学生出错,怕学生
回答不出来,总是急于给学生总结算理
,课堂上没有生成新的知
识,虽然正堂课顺风顺水,但总觉的有些空洞,这是我这堂课最
致命的
弱点,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改正他,还给学生真正的主体
性,让学生多多参与课堂多多阐述他的观点。加
油!!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案例
河北远洋希望小学:薛立海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
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
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
米,1分米=10
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形成表象,加深
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
.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
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
是多少?宽是多
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
厘米多,不到21厘米;
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
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
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
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
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
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
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
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
又
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
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
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
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
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
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
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
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
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
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
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70毫米=( )厘米
教学反思:
复习时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
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厘米=10毫米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
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自己学会知识。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印象深刻,
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通过直观——操作——总
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
观——表象
——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
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
,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
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
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
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
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