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两种学习方法
小笑话-通报批评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种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一)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
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
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叶老的话阐明了良好的
学习习惯和学习
方法的关系:良好的学习习惯既是学生形成学习方法的基础,又是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学习
方
法的集中体现。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
途
径有:
(1)课前预习。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
解决它;
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上课伊始,教师先检查学生预习情<
br>况,并把上面的预习方法经常交代给学生。学生预习后就可带着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上课
时就更
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这样做对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
学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
预习数学内容会显得较枯燥,所以,教师要经常表扬自觉预习的学生,以激励全体学生
预习的积极性。
(2)课后整理。要养成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的
习惯。
(3)在课内,要求学生:一要仔细看教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要全神贯注地听老
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要积极思考、联想;四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
困
惑应发问,敢于质疑。
(4)要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检查验算的过程既是一种培养学生
负责态度的途径,又是学
生对自己思维活动的再认识过程。
二.尝试活动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具有同化作用,这是学生能进行尝试活动的心理支撑点。因此,学生具有了某一认知结构后,接着学习相应的后面知识时,教师可让学生去尝试学习。例如,
学生掌握
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之后,可请他们去尝试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教
师稍作点拨:整数四则
混合运算顺序同样适用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就可同化新知识,
从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整小数四则
混合运算的顺序都是: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要先
算括号里的。
当学生掌握
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又理解了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后,教师可让学生去尝
试学习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三.操作活动
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似乎能同化又
同化不了新知识时,他们的学习心理就有求助于外
围行为的倾向。这时,教师就请学生去进行动手操作活
动,进而刺激其心理,促进他们实现
学习心理的相互作用、互为转化学到新知识。
当学生无知识基础可作学习新知识的支撑点时,教师可直接请学生进行多次的操作活动,
以不断刺激其心
理,引起思维活动,从而达到理解新知的目的。
四.观察活动
所
谓观察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的仔细察看,因而是一种有意注意。培养的途
径是:教师提供的客
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
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
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
现数学规律、本质。
学习方法(二)
一、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培养数学学习能力的前提。
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数学学习中,学习兴趣更凸显出
了其重
要性。我们常常发现如果现实中我们对哪门课程有兴趣,那我们就会投入极大的热情,
锲而不舍地想要钻
研它,有强烈获得这种能力的愿望。对于孩子,三年级的学生,更容易看
到他们对某一种东西产生兴趣的
那种极大热情,所以要抓住这一点,把兴趣成为让学生掌握
数学学习能力的导火线。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喜
欢听到学生这样说,我最喜欢数学了,数学很
好玩。学生说这句话的时候,说明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
兴趣,并且的他的数学学习能力
也在潜移默化地培养。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位置与方向》的时候,我
设计了一个游戏,
让学生站成四个方向,其中一个学生站中间,蒙住眼睛转一圈,然后让他来说说前后左
右分
别是什么方向,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就连平时算术能力很差的学生也参与了,而且也熟
练掌握了,这一课我是成功的,因为在学生的兴趣中教学会让教师身心愉快,而且同时也教
会了他们一种
数学能力空间方位感知能力。
二、 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最终目的是要能运用数学,而这种思想要让学生从小就要懂得,<
br>而且从小就要学会应用,这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
触生活
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上《分
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先出示一些物体,水,苹果,蛋糕,让学生来分
一分,学生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会
自然而然地运用数学思想平均分,当分到蛋糕的时候,学
生会说分成两半,那么这个一半,怎么用数字表
示呢?从而引出课题,学生会对这门课程产生
浓厚的兴趣,因为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产生的数学问题
,他们就会有强烈的探究的愿望。
三、 正确地掌握学习方法,是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
当前学生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所以他们学起来
很吃力,当
学习方法运用自如的时候,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学习能力,所以,关键还是要让学生在小学<
br>三年级就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任何题型都有特定的学习方法,例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的
时候,
我会让学生做到以下几步;
(1)读题,理解题意,找出已知和未知。
(2)画图,小学生需要画图,是因为他们的学习还是以直观为主,所以画图对他们理解题
意
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列出数量关系。(以口头分析数学量关系为主,说出每一步求什么)
这是基本的学
习方法,但又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训练方法可以极大地促进学
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
的形成。
三年级不仅语文要预习,数学也要注重预习。学会数学的预习方法,也会对培养
学习的
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
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
么,书上怎
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抓住这
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
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四、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获得学习能力的途径。
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一时
不易改变的行为或方式。好的学习习惯有助
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来工作和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从小养成,在一年级教学中,就应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在数学方面,
学习习惯大致包括:
(1)认真听讲,独立思考;
(2)仔细观察,用心去记;
(3)规范地写,准确地算;
(4)及时检查,调节思路。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年级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
,错误率很高,这就要学生养成自觉验
算的好习惯。发散到以后的学习中,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对学习过
程进行自我监控,随时调
整,不断完善。为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经常提示学生自我提问:
为什么要这
样做?我这样做对吗?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呢?哪一种方法最好?以后逐步让学生形成自我
监
控的意识,提高元认知能力。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做到经常训练学生的口算以及估算,提高正
确率。有意识地让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所有这些学习习惯之间有着密切的关
系,应该融会贯通地加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