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反思

玛丽莲梦兔
689次浏览
2020年08月27日 09:1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酒桌上的敬酒词-马来西亚大使馆


三年级数学下册《位置与方向》教学反思
李忠平

数学知识来源于 生活,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
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我在本课时教学中努力挖掘生活 中有利于培
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素材,找准结合点,力求做到在每个环节上尽可能
多地给学生一些 实践活动的空间。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 已有的前、后、左、
右方位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
用到方 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校园和教室的
具体情况,让学生介绍校园和教室的四个方 向各有什么,使学生进一
步熟悉东、南、西、北这四个方位。这一单元虽然内容不多,但要让
学 生真正把握住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还需要教师多动脑筋,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 能学到真正的知识。让学生把
所学的有关方面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
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
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口算除法》教学反思
李忠平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
生 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内 容不仅在生活中应用广泛,更
是下节课“除法估算”和后面“笔算除法”教学的基础,因此这一内
容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让学生
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数和整百数的口 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由于学生
前面已经有一位数乘整十数与整百数口算的基础,多数学生应用知识< br>的正迁移已经知道了口算除法的方法,因此本节课我主要是采取让学
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的方法进 行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汇
报的结果看,多数学生都是应用的“添0法”,还有少数学生则应 用
的“做除法想乘法”的方法。从课堂效果看,学生都是从简单的算法
上想方法计算,没有想到 利用除法的意义来理解算理。因此在教学中
我则增加了利用教具进行展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由 于本节
课教学内容较简单,在后面的练习设计中,我则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连
续,如:记时比赛、 夺红旗、„„,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
达到了巩固练习的训练要求。总之,从《课堂作业》的反 馈情况看,
学生口算正确率在98%以上,只有少数个别学生存在错误。在后面的
教学中,我更 关注的是在保证口算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即口算
练习常抓不懈。


《横向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李忠平

在本单元的学习之 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
能用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整理统计的数据,并能对 其进行简
单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
已有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统计图——横向条形统计图。引入新课时我
首先让学生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 己设计的例1
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我提出:这个统计图还可以怎样画?学
生很快就想到 了好可以横着画,自然的进入新课的教学。在教学横向
条形统计图我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 什么,学生由于已
经认识了纵向条形统计图,所以读图并不困难。教学时我将重点放在
“从图中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和“你还能提出
什么数学问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怎 么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数
据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数学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李忠平

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新课程标准已经指出,学生的
学 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觉——知觉——
思维、智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 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
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
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使课堂
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 习是被迫的。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
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 br>实在课堂上,首先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尊严的环境下愉
快地学习。积极向上的学习情 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对
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 师
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大家一 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得
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老师宽松的 语言和语气,
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励。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
养和良好行为 的习惯的养成就这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2.教
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发展,生生互动,鼓励学生自 主学习。关注过程的
形成性评价,面向“未来”、重在发展。新课程改革强调评价重心逐
渐转向 更多关心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索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
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在这堂课中,也 包括在平时的教学中,我


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帮助与 关心
他们的好朋友,用激励的语言,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索
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 生努力后获取成功。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
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 应该从欣
赏每一个孩子,鼓励每个孩子做起。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励,学
生做错了,退步了 ,更应鼓励,鼓励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我
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 舞。















《口算乘法》教学反思
李忠平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 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
进行教学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
并能快速正确的口算。由于学生有前面口算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教
学内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 难,因此课堂上我主要让学生自学。即:先
让学生自己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并提出相应的数学 问题,
再让学生自己找出口算方法——“将相乘的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进行
相乘,再在后面添上 两个因数共有的0”或“根据乘法的意义进行计
算”,最后进行交流。今天课堂上充分显示了学生自我学 习的能力。
本节课上我还充分发挥“一帮一”的作用,让学生在组内就解决了问
题。今天的课堂 教学效果证明,像这样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教师完
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教学反思
李忠平

本节课 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面积单位和会用面积单
位量面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重难点是长方 形和正方形面积计
算公式的推导。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合
作探究和 交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在进
行“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时,我组织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
组内通过计算自己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长方形面积
计算 的公式。学生通过实践总结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再由长方
形与正方形的关系,推导出正方形的公式 。通过让学生“做”数学,
逐步达成使学生既知道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又在大脑中建立起为
什么长、正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和“边长×边长”的表象,
较好地获得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并为 估算方法的形成作铺垫。








《认识小数》教学反思
李忠平

本节课的教学 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读写小数。虽然
学生在商场、超市等地见过小数,但学生也只仅仅知道 其书写形式,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我采用导学案
执教,首先让 学生汇报预习结果,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重点研究
小数的意义。由于学生见过用“元”作单位表示商 品的价格,所以首
先让学生理解以“元”作单位的小数的意义。本节课我重点让学生小
组研究以 “米”为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由于长度单位相对于学生
来说比较抽象,所以我分层设计了几个教学环 节:第一个层次先让学
生借助分数理解1米以内的小数的一样,然后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身高
来进 行研究,最后再就某一个学生的身高拓展学生理解“1.40米”
与“1.4米”的关系。本节课探究新 知部分,我充分放手让学生小组
合作、交流,然后分小组汇报展示,整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李忠平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 学习了乘法的含义、两位数乘两位数、能
初步用乘法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其教学目标 是让
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及解决问题,逐步提高他们解
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 我继续尝试用导学案教学。教学时,我首先让
学生复习两道有联系的一步解决的乘法问题,不仅唤起学生 对乘法意
义的记忆,更为后面的两步解题做好准备。在探究新知时,我设计让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 研究新知,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找出不
同解题方法。学生们在交流碰撞中很快就找出了三种不 同的解题方法。
即:方法一:先求出每个方阵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的人数。算式:
10×8 =80(人)80×3=240(人)或10×8×3=240(人)方法二:先求
出3个方阵一行的人 数,再求出3个方阵8行的人数。算式:3×
10=30(人)30×8=240(人)或3×10×8 =240(人)方法三:先求出3
个方阵一列的人数,再求出3个方阵10列的人数。算式:3×
8=24(人)24×10=240(人)或3×8×10=240(人)在学生重点汇报
完几种不同 方法以后,我并没有急于结束此题的教学,而是让学生思
考:通过刚才的研究,你有什么新发现?问题一 出,原本热闹的教室
立刻变得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思索。很快就有学生发现:同样是一
道题目 ,由于我们开始选择的信息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解答方法。
这对于以后用多种方法解题是多大的一个启 示啊!从课题效果看,我


发现多数学生在叙述完解题思路后的答题更清楚、正确。

感恩手抄报版面设计图-小兵张嘎的读后感


入团宣誓仪式-录取通知书查询


南京炮兵学院-拆除协议


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案


端午节的起源-邀请信范文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教师婚假请假条


计算机等级考试试题-年度工作总结模板


防暑降温-成都七中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