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高中语文论文-关于exo的个性签名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
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 罗艺 二次使用修改教师: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
几百几十加、减几
百几十;用估算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
识和学习了100以内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一位数,以及100以内笔算减法的基
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在第一学段“数与代数”板块中起着承
上启下的作用。
一是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二是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
计算起着铺垫作用;三是结合运用计算进行解决问题,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培养学
生估算的意识,从而将估
算当作了解决问题的一个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用计算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
),会正确计算几
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
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估算,
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
三、单元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让学生根据旧知和
经验迁移、类推、转化等方式,经历探索100以内
口算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
意义,理解和掌握算法和算理
二、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
位数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的计算
方法,并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正确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
法多样化,提
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难点:
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
合适的方法进行加、减法
估算,掌握估算的策略,体会估算的意义
四、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
第二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
第三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
第四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
br>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感受口算方法背后隐藏
的数学思想与
方法。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加法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2,熟练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一)情境创设:
1.图片呈现:赏
“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欣赏。教师介绍:这
是在我国上海举行的第53届世博会中的一些照片
。
2.师:有一所学校的学生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大屏幕
(呈现主题图)。
3.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
汇报,教师给予引导或
肯定。
(二)引入新课:
二次修改
使用设计
1.师:同
学们真了不起,从这个画面中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信息,看来,
数学在生活中真的是无处不在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研究这个学校的同学在参观世博会中遇到的数
学问题之一──口算两位数
加两位数。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究
(一)引导发现:
1.提出问题:课件演示
:大客车慢慢开来了,小朋友们马上就要出发了,
但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引导分析:让学生说说“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是什么意思?
引是导学生得出:一年
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就是求一年级一共有多少
人。
3.列出算式:那如何列式?让学生独立
列式。指名汇报,教师根据汇报
板书出算式:35+34=。
(二)初次探究:
1.教师质疑:今天咱们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请大家想一想:35+34应
该怎样口算呢?
2.独立思考,交流汇报:
(1)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口算方法之后,再与同桌交流,教师
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2)汇报展示:教师有选择性的请几个代表说一说,完整的表述出每种
算法,教师板书,可能
有:
方法一: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二: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算60+9=69
方法三:先算30+34=64、再算64+5=69
(3)学生在汇报算法时,教师再将学
生的口算方法的过程用思路图形式
板书出来,如例题中所示。如果有学生是用想笔算的方法来口算的,教
师也要给予肯定。
3.观察比较:
(1)你们看看这三种方法,哪两种方法比较相
似?引导学生发现:第一、
三两种方法比较相似:都是将一个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
个一位数,
再让它们分别与另一个两位数相加,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种方法是拆分
第二个加数,
而第三种方法是拆分第一个加数。(在归纳时,利用课件
逐步演示)
(2)那你们能看出第二
种方法与其他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吗?引导学生
发现:第二种方法是将两个数现时拆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
个一位数,分
别相加之后再将两个结果相加。
4.反思小结:
(1)反思:我们看
这三种口算方法,说明我们在口算这道题时,都自觉
地把这两个数或其中的一个数进行拆分,这是为什么
呢?难道不拆分我
们就不能口算了吗?让学生发现:这样拆分之后就把新的问题变成可以
用已经
学过的知识来解决了,难度也就降低了,更便于口算。这样的拆
分、变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在数学上称之
为转化。
(2)小结:这三种方法都是先通过转化,再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
加一位数和
两位数加整十数的知识,进行口算。
(3)学了这些方法之后,你再来评价一下自己的口算方法,你更喜欢哪
种方法?
(三)再次探究: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二: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1)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老师巡视指导。
(2)独立口算,小组内交流口算方法。
(3)指名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2.解析过程,深层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的口算过程在草稿纸上表示出来。
(2)展示过程:将学生列出的分步算式与过程的思路图结合在一起展示。
方法一:39+40=79、79+4=83
方法二:30+40=70、9+4=13、70+13=83
方法三:30+44=74、74+9=83
如果有学生是利用想竖式来想口算的方法的,教师也要给予肯定。
(3)完整呈现,观察比较:
①这三种方法中,哪两种方法可视为相同的方法?(第一、三两种方法)
②谁来说一说,第二
种方法与这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第一、三两种
方法是拆分一个数,而第二种方法是拆分两个数)
③你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言。
④这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不同之处吗?让学生发现:这题需要进位。
3.小结反思:
(1)今天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实都是运用了我们以前学
过的知识来解决的。
(2)你觉得自己的口算方法如何?哪种方法更适合自己,你就选用哪种
方法。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一)完成教材P10的“做一做”。
1.课件分步呈现
第(1)(2)两上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时,
着重让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2.学生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1)让学生分组合作,先提出问题,再列式计算,最后在组内交流汇报。
(2)集中汇报,指名说出口算的过程。并反馈订正。
(二)口算比赛。
1.看谁能算全对:练习二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比一比,看谁能算全快,教师巡视,注意对速度慢
的学生进行指导。
(2)集体汇报: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反馈:请全做对的同学举手,教师给予表扬,同时对有错的学生给
予鼓励。
2.看哪一小组全做对:练习二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看看哪一个小组能做
全对。
(2)全部完成后,请同桌学生互相检查正误。对全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3.
错例分析:教师选取几道有代表性的错题板书进行展示(不要说出出
错孩子的名字)。让学生说一说,他
们分别都是在哪些地方出错了。
4.我是小小营业员:课件演示练习二的第3题:
(1)情
境创设:课件呈现第3题的情境图,先出现问题一:一位阿姨要
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小闹钟,一共需要多
少元?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并说出计算过程。
(2)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
5.我是劳动小能手:课件呈现练习二的第3题的主题图。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图,谁来说一说这幅图画的是一个什么场景?
(2)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完整地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3)学生叙述问题,教师加以引导或表扬。
(4)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
四、全课小结,促进内化
(一)学生谈体会: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二)师生共同回顾:本节我们学
习了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其中最重
要的就是如何把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转化成若干道连续的、已
经
掌握的、比较容易的口算。(同时点击课件,进行演示)这种数学思想,
我们以前也经常用,
以后还要经常用。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把
学习数学的金钥匙!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点体会减法的意义,感受减法计算与生活的联
系
教学重点:
1、掌握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
2、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熟练应用
教学难点:
1、掌握100以内减法式题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100以内加法和减法口诀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旧知:呈现口算复习题。
1.4+53= 47+25= 24+21=
32+29=
2.43—7= 32—5= 53—30= 65—20=
指名汇报口算结果,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样的。
(二)引入新课
1.师:对
学生的表现加以肯定:看来啊,同学们不仅对上节课所学的两
位数加法掌握得很牢固了,对以前学习的减
法也是记忆深刻啊。
2.师:今天啊,我们就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板书课题:两位
数减两位数
二、探究新知
(一)情境创设,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利用所学知识,帮助某学
校同学解决了购买车票的问题,
全校师生都顺利地坐上开往上海世博会的大巴了,我们来看看大家在车<
br>上都谈论些什么?
1.课件动态呈现情境图: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汇报发现的数学信息。
3.那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1)学生提出问题,教
师加以引导,提醒学生注意叙述的完整性。同时
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学生提出的不同数学问题。
(2)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那我们就先来解决其中
的一个问题吧?
(二)动手操作,形成表象
1.呈现问题:教科书P11例2的第(1)题:普通快客的票价
比动车贵
二次修改
使用设计
多少元?
(1)分析解答: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独立计算:学生尝试独立口算,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交流汇报:先让学生
在小组内内交流每个人的算法,而后教师指名
回答,引导学生完整表述出算法,可能有:
方法一,先算65—50=15,再算15—4=11;
方法二,先算65—4=61,再算61—50=11;
方法三:先算65—60=5,再算60—54=6,最后算5+6=11;
方法四:先算5—4=1,再算60—50=10,最后算10+1=11。
学生在汇报方法
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简单加
以概括或提炼。如:方法一,先减整十数,再减一
位数;方法二,先减
一位数,再减整十数;方法三,找一个整十数做中间数;方法四,相同
数位
相减,既列竖式计算。可能有些同学还会说出其他的算法,只要是
合理、正确的,教师都应给予肯定。
2.比较反思:
(1)同学们真厉害,想出来这么多的口算方法。那么,这么多口算方法之中,每种方法都各有特点,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呢?
(2)如果再让你口算一题,你会采用什么方法来口算?
3.重点呈现:
(1)我们来看看书上向我们介绍了哪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
(2)教师引领板演前第一种
口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再利用课件展
示第二种计算方法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3)谁来
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个数来分别减呢?
因为这也是降低口算难度,同时利用转化
和迁移的数学思想,把复杂问
题简单化了。
(三)再度探究,建构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2):世博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1)自主探究:学
生独立分析解答,并用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计算出结
果,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2)交流汇报: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3)学生汇报方法的同时
,教师选择先减整十数,再减一位数的方法板
书,并画出计算过程的思路图。
2.观察比较:
(1)本题与上一题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
①本题是有退位的减法,上一题不用退位。
②第一题中前三种方法都能适用于第二题,但如果要用第四种方法因为5
减8不够减,就得到十
位去借1当十再减。所以就得用:15—8=7,50—
40=10,7+10=17。
(2)比较相同点:都是利用转化与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将复杂问题简
单化。
3.反思小结:
(1)同桌议一议:经过这两次尝试,你最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你觉得哪种方法更适合你自己?哪种方法更合理?
(2)全班交流。
4.反馈练习: (1)课件再次呈现前面学生提出的其他数学问题,师:你能从刚才我们
提出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
来解决吗?
(2)学生独立完成。
(3)反馈:请一学生汇报结果与算法,其他学生汇报自
己的对错情况。
对于出错的学生,师生共同帮助其分析原因。
(四)巩固练习:我是保龄球高手!
课件呈现:P1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而后集体核对,注
意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
三、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
1.接力赛:课件呈现:P13的练习二第6题:请四位学生来进行游戏。
一组完成后,再换一组题目
,换一组学生来比赛。
2.我会变:P13的第5题,教师可以制作类似的数条,也可以用课件进
p>
行动态演示。 让学生快速说出两个数的和与差。
3.今天我当家:课件呈现情境
图,让学生直接把结果填在书上。完成后,
集体核对正误,教师要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
(二)综合应用
1.我是小小计分员:P13的第7题。
(1)课件呈现第7题的左边的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解决。完成后集体核
对正误。
(2)再呈现右边的情境图。
①分析问题: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②如何列式?口算结果。
③检查正误:
四、总结归纳
(一)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归纳
1.引导学生整理,最后课件呈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两种主要方
法:
①两位数加(或减)整十数再加(或减)一位数;
①两位数加(或减)一位数再加(或减)整十数。
2.小组讨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根据学生汇报,师生共同归纳:
(1)两者都运用了:转化、迁移、凑整等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
(2)加法是将其中的一个
两位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
加,而减是将减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连续减。
4.师:当然,除了这两种方法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别的方法,但不论我
们用什么方法,我们在
解决实际问题时,还要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
择方法,不能生搬硬套。
教学反思:
第 三 课 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难点:
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二次修改
1.师:直接呈现上海世博会
的吉祥物:海宝。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她
使用设计
吗?对,她就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呈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
在最显眼的位置。 <
br>(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这里面的商品可真
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
受游客的欢迎。
(2)出示: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宝”。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2)分析比较:
①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计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
减法有什么不同?
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
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和算式
“380+550=”。
师: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对于这个算式,你会计
算吗?
(2)尝试练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80+550=;
(3)计算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展示
①如
果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就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
考过程。如:因为38+55=93,
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
个十,550看成55个十,55个十加上38
个十就是93个十,也就是930
等。
②如果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学生将自己的竖式利用
多媒体展示平台
进行展示,并让其简单地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
相同数位
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5)互动交流
①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
中第一个同学是将
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得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数来解
决,但
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
②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同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
在小组中讨
论一下: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全班交
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③质疑: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
?让学生讨论,
而后师生共同概括:那是因为十位相加已经满十了,需要向百位进1(课
件闪烁
进位的1),在列竖式时,我们要将十位往百位进的1写在竖式中,
千万不能漏掉。
(6)方法小结:
①口算方法的过程。
②学生边小结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范。
③师生共同小结:相同
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位
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利
用课件按步骤
的演示计算过程。
2.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呈现算式:550-380=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学生汇报一种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
来。
如:
①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个十,380
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等于17
个十,也就是170;
③请一位列式计算的同学板演,并让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④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5)自主梳理笔算方法(课件分步骤出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示:
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
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体小一点的4,同时在
十位写上字体小一点的15。)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组能全算对:P14的“做一做”。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书上。
(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
(3)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评出最佳小组。
2.笔算我最棒:P16练习三的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计算。
(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多媒体展示。
(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做出适当的强调。
(4)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
3.桃子熟了:P16练习三的第2题。
(1)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
解题的格式。先列算
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
(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
否正确。
4.开火车:P16练习三的第3题。
(1)课件呈现题目,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
(2)指定某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
5.保护视力:P16练习三的第4题。
(1)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是2012年;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眼睛近视是300
度等等。
②让学生再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
(2)呈现第二幅图: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又获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明明的眼镜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④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再联
系两幅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
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课小结,比较概括
(一)学生自主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
)比较概括: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
的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说出(同
时课件出示):笔算几百几十加、
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
:
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
减,就要到前一位上
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
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4)
教学目标:
1.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掌握估算方法,能将三位数看成接近
的整
百数或整十数进行近似计算。
2.通过估算方法的学习,使学生体会估算在生活实际的必
要性和有效性,培养学生估
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估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估算。
2、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难点:
根据现实情境,合理选择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问题引入
(一)复习旧知
1.
呈现:P9的主题图,这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谁
能再次快速地口算出各年级的人数
?请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后,再说一说
是怎么算的。
2.学生汇报完毕,教师点击课件:小精灵
也算了一算,这个学校的一到
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3.点击课件
呈现本课P15的主题图中的巨幕影院:他们参观完了世博园,
来到了上海球巨幕影院看一场爱国主义思
想教育的电影。
(二)引入新课
1.呈现P15的主题图,出现三条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阅读与理解: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1)学生汇报: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有221人;四到六
年级有239人;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及时给予引导
与肯定,最后引出本课
的问题是: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
下吗?
(3)让学生讨论解题思路:要想解决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能不能坐得下
的问题,其实就是求什么?引导学生发现:其实就是比较六个年级的学
生人数与座位数的大小,所以要先求出六个年级学生的总人数,而后引
导学生列出算式:221
+239=
3.适时引导,引入新课
(1)师:我们还没有学习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怎么办
?可能有学生说:
我会算。教师要加以表扬。同时引导:因为这个问题是问能不能坐得下,
并没
有让我们去求两者之间具体的差。也就是说,不一定非得要准确算
出六个年级学生的人数,我们可以通过
估算,算出六个年级学生的大概
数,也能解决这个问题。
(2)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
会遇到与上面这个问题类似的情况,
二次修改
使用设计
其实啊,精确
的计算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用大致的估算,同样也
能解决上面的问题。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
习之后,我们都能用今
天学到的估算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3)点明课题并板书:用估算解决问题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一)教学例4。
1.提出问题:我们要先算出六年级学生人数的大概有多少人。那这道题<
br>我们应该怎么估算呢?你们想自己试试吗?
2.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估算方法。教师巡视,及时到各小组中听听
学生们的想法。 3.学生汇报估算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巡视中了解的情况,选取有代表性
的小组汇报,教师做适当引
导。
学生的方法可能有多种,但重点让学生汇报以下两种:
(1)将221看成200,2
39看成200,这样算出200+200=400,虽然我们
知道221+239>400,但无法确
定是否大于441。
(2)将221看成220,239看成230,这样算出220+230=45
0,因为450
>441,所以坐不下。
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呈现出已经整理好的两种估算方法,帮助学
生理清思路。
4.回顾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上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
现:
①相同
点是:都是将两个数往小估,估成一个整百数或者是与之接近的
整十数,然后相加得到一个新的中间数。
②不同点是:第一种估算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这种方法不合理;第
二种方法能顺利解决问题
。
(2)反思:小组讨论:为什么第一种估算方法不合理?
①引导学生发现:那是因为第一
种估算方法将两个数都估成整百数,与
这两个数本身的误差比较大。而第二种方法是将这两个数估成与它
们接
近的整十数,误差小。
②教师强调:所以,我们在利用估算解决问题时,
并不是随意的往大估
或往小估,也不能随意的估成整百数或整十数。要根据数据的实际情况
选择
适当的单位,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5.介绍其它算法:请学生汇报其它算法,如果学生没有,教师可以补充。
(1)将221看
成220,239看成240,这样算出220+240=460。因为第一
个数估小了1,而第二个数
估大了1,所以估出的结果就是精确计算的结
果。因为460>441,所以座位不够。
(二)反馈练习:课件呈现P15的“做一做”。
1.学生独立思考,自己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
2.指名汇报估算方法。
3.学生汇报完毕,教师重点讲解下面的方法:
将196看成200,将226看成230,
这样算出200+230=430,因为430<
441,所以坐得下。
4.比较分析:本题
的估算策略与上题有区别都是将两个数往大估:一个
估成整百数,一个估成整十数。
三、多种练习,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
(1)给数找家:P17练习三的第5题:
课件呈现第5题,将集合圈改成
小房子,学生先独立在书上完成,而后汇报,学生直接说结果,教师点<
br>击课件,相应的数就飞进相对应的小房子。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
么想的?
(2)
小猫抓鱼:P17练习三的第6题:指名学生回答,学生要说出估算
的过程。教师在课件上完成操作。
(3)我是妈妈的小帮手:P17练习三的第8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
和同桌交流估算策略
与方法,最后师生共同整理方法。
2.变式练习P17练习三的第7题。
(1)课件呈现题
目: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已知飞机票是700元,动车票
是218元;所求问题是: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
便宜多少钱?因为是求“大
约”便宜多少钱,所以本题只需要用估算来解决就行了。
(2)学生独立尝试,估算解决。
(3)汇报方法: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700本
身就是一个整百数,只要将218看成200,用
700-200=500,所以大约便宜500元。
如果有学生说出:将218看成220,用700-220=480,所以大约便宜480
元;
教师对于这样的方法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四、全课小结,质疑延伸
(一)师生共同小结
1.学生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你有什么收获与体会?
(二)鼓励学生提出疑问:你们对于估算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教师延伸:今天我们初步学
习利用估算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了
一些最基本的估算策略与方法,今后还有更多的估算策略与方法:如
四
舍五入法、进一法、去尾法等,等待着我们去学习、去探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