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升初中数学模拟测试题含答案
父母之爱-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小升初数学模拟测试题答案
70
(考试时间:
分钟,满分
1
00
分)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
注意审题,认真填空(每题2
分,共
32
分)
6.8-
.9)
]
.
,则口
=
1
、若
×
( 1.
6
+6
÷
4
=
3.
5
[
×
口÷
0
8
0.5
6.8-
0
.5
×8.4
÷
3.5
-
1
.6)
×0.9
÷
6=0.6
2
、一个半圆的周长
是
51.4
厘米,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157
平方厘米。
+2
半径,即∏
r+2r,
r+2r=r(
+2)=r(3.14+2)=5.14r,
r=10
厘米,
∏
∏
所以
=3.14
×
10
×
10
÷
2=157
(
平方厘米)
3
平方厘米。
3
、一个梯形,上底是下底的
12
,若把上底延长
厘米,就变成一个正方形。梯形的面积是
5
3
12
÷(1
-
)
=30
(厘米)
5
3
30
×
=18
(厘米)
5
18+30
)×
30
2=720
÷
(平方厘米)
。
4
、
714.7
个自然数的平均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口,在口里填的数是
a<14.74
解:因为
14.65
≤
,
所以
14.65
×
7
7
7
≤
a<14.74
×
,
即
1
02.55
7
≤
a<103.18
所以
7a
,即总和必为
103.
保留两位小数:
103
7=14.714
14.7
÷
…≈
1
所以口
1
。
里填的数是
2
2
1
4
3
5
5
、有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重
千克、
千克和
千克,现在要分别装入小瓶中,并无剩余,而且每
5
3
2
瓶重量相等。最少要装
瓶。
2
22
4
=
解
:
要分别装入小瓶中,并无剩余,而且每瓶重量相等。这个相等的重量就是
这三个重量的最大
公因数,
5
5
132
2
11
110
1
11
165
=
,
3
=
=
,
5
=
=
.
30
3
3
30
2
2
30
分母相同,只需用找出分子的最大公因数就行。
(
132,110
165
=11
,
)
,
132
110
165
11
所以(
,
,
)
=
30
30
30
30
132
11
瓶)÷
=12
(
30
30
110
11
÷
=10
(瓶)
30
30
165
11
÷
=15
(瓶)
30
30
共装
12+10+15=37
(瓶)
1
1
6
、
一批木料,先用去总数的
10
平方米。这批木料一共有
,又用去剩下的
,这时用去的比剩下的多
5
2
平方米。
1113
+(1-)×=,
5525
32
剩下:1-=,
55
32
总长度:10÷(-)=50(平方米)
55
解:共用去:
7、 苹果和梨各有若干
个,如果5个苹果和3个梨装一袋,苹果还多4个,梨刚好装完,如果7个苹果和3个梨
装一袋,苹果刚
好装完,梨还多12个,那么苹果和梨共 132 个。
解:
2次都是装3个梨,第1次全部装完,第2次剩下12个,
说明第2次比第1次少装了:12÷3=4(袋)
设第1次装了x袋,则第2次装了(x-4)袋,由题意得
(5+3)x+4=(7+3)×(x-4)+12
解得 x=16
共有:(5+3)×16+4=132(个)或(7+3)×(16-4)+12=132(个)
8、某学校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
24
的比男生的少20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少
15 人。
35
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465-x)人,由题意得
42
x-×(465-x)=20
53
解得
x=225
女生:465-225=240(人)
少:240-225=15 (人) <
br>9、有一串数如下1、2、4、7、11、16……它的规律是:由1开始,加1,加2,加3,……依次
逐个产生这串数,
直到产生50个数为止。那么这50个数中,被3除余1的数有 33
个。
解:找规律:
1÷3......余1
2÷3......余2
4÷3......余1
7÷3......余1
11÷3......余2
16÷3......余1
22÷3......余1
……
余数是三个数以1,2,1的方式循环,每3个数中有2个余1。
50÷3 =
16....2
在这组数中被3除余1的数有:16×2+1 = 33(个)
1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质数,且它前面与上面的面积之和是341平方厘米,则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5845
立方厘米。
说明:本题数据前面与上面的面积之和是2004平方厘米修改341平方厘米
解:设长为a,宽为b,高为h。得,
ab+ah=341
a(b+h)=341
因为abh都是质数,341=11×31=11×(2+29),
所以,a=11,b=2,h=29
体积=11×2×29=638(立方厘米)
11、甲工程队每工作6天休息1天,乙工程
队每工作5天休息2天。一件工程,如果不休息,甲队单独做需要10
天,乙队单独做需要15天。如果
两队合作, 7.4 天可以完工。
解:甲、乙合作一个周期完成的工作量:
剩下的工作量:1-
1114
×6+×5=;
101515
141
=;
1515
111
共需要的天数:7+÷(+)=7.4(天)。
151015
12、有一列数1、3、4、7
、11、18、29……这列数的前2011个被6整除的有 168 个。
解:考虑
除以6所得余数的 序列, 为
1, 3, 4, 1, 5, 0, 5, 5,
4,3,1,4, 5, 3, 2, 5, 1, 0 ,1, 1, 2, 3, 5, 2,
1,
3,4...
循环的周期是24,并且这24个中有2个6的倍数
所以原数列中, 2011÷24=83…19
2×83+2=168个
所以最后答案是168.
13、有若干人的年龄和是4476岁,其中最大的不超
过79岁,最小的不低于30岁,而年龄相同的不超过3人。则
这些人中,至少有 6
位老人。(不低于60岁为老人)
解:由已知,若要使年龄不低于60岁的老年人人数最少,可让30
,31,32...到59岁的人各有三人,
则低于60岁的人最大年龄之和为:(30+31+…+58+59)×3=89×15×3=4005
则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年龄之和为4476-4005=471
471=79+79+79+78+78+78
所以最少有6个不低于60岁的人
14、由3份甲糖和2份乙糖配成的什锦糖,比由2份甲糖和3份乙糖配成的什锦糖,每千克
贵5元,那么每千克
甲糖比每千克乙糖贵 25 元。
解:设甲X元份,乙Y
元份,则依题意有3X+2Y-(2X+3Y)=5,即X-Y=5。即每份贵5元。
而每千克都是由5份配成的,那么,每千克甲就比每千克乙贵5×5=25元。
15、狗跑5步的时间,马能跑6步,马跑4步的距离,狗要跑7步,现在狗已跑出了550米,
马才开始追它,则马跑 1050 米可以追上狗。
解:因为狗单位时间步数:马单位时间步数=5:6
狗单位步数的距离:马单位步数的距离4:7
狗的速度:马的速度=20:42=10:21
所需时间:550(21-10)=50
马跑的路程:50*21=1050米
二、认真观察。巧妙计算(共28分)
16、
11111111
-------
2486
1111111111
= - - - - - - - - +
2486256256
1111111111
= -( + + + + + + +
)+
2486256256
111
= - +
22256
1
=
256
17、
412414
2316
7137137
4121
= ×(23 + +16)
71313
4
= ×40
7
160
=
7
333333
18、 + + + + +
138
333333
= + + + + +
2×55×88×1111×1417×2014×17
1
= - + - + -
+ - + - + -
25588720
11
= -
220
9
=
20
19、
[14.8(3
23
1
1.5)1]4
=4 (硬算)
7255
11111111
20、9× +12× +15× +18× +21×
+24× +27× +30×
36487590
11111111
= + +
+ + + + +
44556688
1211
= + + +
2534
29
=1
60
2010201020102
2011201120112
2010×(1+10001+100010001)
=
2011×(1+100
01+100010001)
21、
=
2010
2011
22、(
2337
5
×+)÷= (硬算)
3555
7
三、活用知识,解决问题
解:老四出的钱占总数的:1-
总钱数:40÷(
1113
1
--=
12131460
131
-)=2400(元)
6014
2
,第二堆卖出50千克,如果第一堆剩下的苹果不多于第二堆剩下的苹果,
3
27、
两堆苹果一样重,第一堆卖出
那么两堆剩下的苹果至少有多少千克?
解:不多于就是≤,求两堆至少剩下的苹果重量。
那么第一堆卖出的
一堆重量:50÷
2
就理解为等于第二堆卖出的50千克。
3
2
=75(千克)
3
两堆至少剩下:(75-50)×2=50(千克)
28、一只小船从甲地到乙地往返一次
共用2小时,回来时顺水,比去时的速度每小时多行8千米,因此第二小时
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求甲
、乙两地的距离。
解法一:第2小时比第1小时多走6千米,说明逆水走1小时还差6÷2=3千米没到乙地。
且顺水走1时比逆水多行8千米,说明逆水走3千米与顺水走8-3=5千米的时间相等。
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差是5-3=2千米,等于1小时路程差的
1
,
4
1
=20(千米时)
4
1
逆水速度:3÷=12(千米时)
4
顺水速度:5÷
甲乙距离:12+3=15(千米)
解法二:顺水每时比逆水每时多行8千米,实际第2小时比第1小时多行6千米,
3
(时)
4
35
逆水时间:2-=(时)
44
35
顺水时间:逆水时间=:=3:5
44
顺水时间:6÷8=
来回路程相等,时间比与速度比成反比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5:3
顺水速度:8×5÷(5-3)=20(千米时)
甲乙距离:20×
3
=15(千米)
4
29、某市居民
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度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度(a<84)度,超过部分按基本价格的
70%收
费。(1)某户一月份用电84度,其交电费30.72元,求a=? 60
(2)该户二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 0.36元,求该二月份用电多少度?应交电费多少元?
(1)解法一:假定84度电都按0.40元收费,
则应交0.4×84=33.6(元),而实际只交了30.72元,
少交了33.6-30.72=2.88(元)。
由此说明有一部分电是按每度0.4×70%=0.28元收的费,
每度电收费相差0.4-0.28=0.12(元),
据此就可求出按每度电0.28元收费的度数,
即2.88÷0.12=24(度),
故a=84-24=60(度)。
解法二:某户5月份用电84度,共交电费30.72元,求a是多少?
0.4a+(84-a)x0.4x70%=30.72
0.4a+23.52-0.28a=30.72
0. 12a=7.2
a=
60
(2)若6月份的电费平均为每度0.36元,求6月份共用多少度电,应交纳多少钱电费?
解:设六月份共用电x度。
0.36x=0.4x60+(x-60)x0.4x70%
0.36x=24+0.28x-16.8
0.08x=7.2
x=90
共交电费:0.36x90=32.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