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活动教案
英语序数词-应急管理工作总结
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平移和旋转活动课
活动目标:
1. 使学生在活动
中加深对图形平移和旋转的特征的感知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
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和创新意
识。
3. 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布置学生课外收集生活中有关平移和旋转现象的例子。
2.
活动用具:学具。写有记分统计表的小黑板、铅笔、彩纸、剪刀、五种颜色
的牌子。
3.
以分组形式摆好桌椅。
活动过程:
一、 激趣引人
玩具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的玩
的了,现在拿出你们做好的教科书上第129页的玩
具,我们跟老师一起玩,大家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
,看看有什么现象发生。纸
片上的红、黄、蓝三种颜色变成白色的了!你们知道吗,这是图形旋转形成的
奇
妙现象。数学就是这样神奇,今天的活动课,让我们一起去体验图形变换的奇妙
吧。
二、分队发牌并介绍活动规则
1.
按班级人数分5队,发五种颜色的牌并由牌的颜色给每队命名。
2. 活动规则:在记分统计表上用画
“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队的成绩。没进行答
题的学生都可做裁判,老师是主裁。
三、活动内容
活动1:感知平移和旋转---举例比赛
1. 各队以开火车形式进行比赛,每人各举一个生
活中平移、旋转现象的例子。
要求不能重复,语言叙述要严密、准确,说对一个得1分。
2.
各队选一名代表,做出一个平移和一个旋转的动作。要求只能利用现场的实
物,边做边说介绍。(如:我
把窗户向左推是平移)做对一个得1分。
活动2:体会平移和旋转---玩学具回答问题
1. 拿出作好的教科书上第133页、第135页的学具,队内合作,拉一拉,转一
转。并思
考共有几种搭配方案。把答案写在纸上。限时一起亮答案,按接近准确
数的程度给5~1分。
2. 各队选一名代表说说你们最喜欢哪一个组合?是怎样得到的?喜欢的理由是
什么?根据说
的情况评5~1分。
活动3:实践平移和旋转---剪纸
下面我们进入剪纸活动,老师知道你们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呦。
1. 上学期我们剪过对称图形,剪一个小人怎样剪又对又快呢?抢答并能演示剪
出者得2分。
2.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2个或更多的并排排列的小人呢?队内合作,参照
教材第46页
示意图剪。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说出方法者得3分。
3. 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剪出围成一圈的小人
呢?队内合作,参照教材第47页示
意图剪。成功的展示给大家并得3分。
4. 设计比赛:请每位同学充分发挥想象,剪出一幅最漂亮的带有平移和旋转特
征的图案。我们来评选今天的“小小设计家”。
1)
队内交流,各队先自评出本队最有创意的最佳设计图案。
2)
各队轮流上台展示,由设计者介绍创作思路,队代表说推荐的理由。
3)
学生评论它好在哪儿,并共同欣赏。
4)
评出最佳者获“小小设计家”称号同时其所在的队得2分,其余队各得1分。
四、为优胜队发奖
五、活动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充分感知了平移和旋转的特征,体验了图形变换的奇妙,领略了数学的美。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显露出了你们的智慧
和才华。在活动中,
我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你身边。只要我们
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能发现数学的魅力所
在。
《乘法口诀大比拼》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乘法口诀多形式的训练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口算素养。
2、通过表内乘、除法口算展示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喜悦。
3、通过多方法对全班
人数的计算和问答活动,进一步理解学习数学的意义,
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的理念。
活动重点 提高学生对表内乘法、除法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
活动难点
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
们,我们已经把乘法口诀学完了,今天就让我们来比比,赛赛,进
行一次乘法口诀大比拼,(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信心吗?
二、小组比拼
(一)介绍比赛总规则
师:同学们,我们要通过
今天的比赛,选出表现最棒的明星组和速算小能手,
下面先请一位同学阅读一下今天的比赛总要求。
(课件出示:比赛总要求„„)
(二)赛前小热身
1、师:还记得我们的乘法口诀拍手歌吗?先找一组学生来给大家做个示范。
(学生示范)
2、师:好,2分钟的热身时间开始吧。学生练习拍手歌。
(三)比赛活动
第一轮:我会读算式说得数
1、(课件出示:比赛小规则:请读算式、说得数,并直接说出对
应的乘法口
诀,小组内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教
师指
名学生阅读本轮小规则。
2、 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3、教师记录每轮得分,小结。
第二轮:按照乘法口诀说乘法算式
1、(课件出示
:“比赛小规则:请根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乘法算式,小组
内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
得1分,答错不得分。”)
2、教师指名学生阅读本轮小规则。
3、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4、教师记录每轮得分,小结。
第三轮:按照乘法口诀说除法算式
1、(课件出示:比赛小规则:请根据乘法口诀说出对应的
除法算式,小组内
以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答题,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得分)
2、教师指名学生阅读本轮小规则。
3、教师示意活动开始,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进行答题比赛。
4、教师记录每轮得分,小结。
第四轮:拍倍数游戏
1、(课件出示:“游戏玩法:游戏时,从本组第一位同学依次报数,遇
到指
定数的倍数时拍手而过(或口头报“过”)。游戏比赛规则:由本组内任意一个学
<
br>生抽签,抽到几就拍几的倍数,小组内用开小火车的形式进行拍倍数游戏,报的
数最多的组得10
分,其他组依次递减”。)
2、小组代表抽签,小组内进行拍倍数练习。(作为机动时间)
3、拍倍数游戏比赛正式开始„„
4、教师记录每轮得分,小结。
第五轮:我会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请根据教室里现在同学们坐的位置,计算出:我们班
共有多
少名同学?(回答出相对简便方法的,给小组加2分。)
2、教师记录得分。
3、课件出示:“你能发现生活中还有哪些数学问题吗?请提出来。”
小规则:每组只有一次
提问的机会。每提出一个问题给小组加1分,每答对
一题给小组加1分。提出的问题要优先选其他组的学
生来回答。
4、比赛开始,教师记录分数。
5、算出每组总得分,评出明星组,教师小结。
三、个人比拼活动
1、抢答。(要求: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2、当堂检测 (1)比赛小规则:看谁在规定的时间内算得又对又快!答题全部正确的同
学被评为速算小能手。
(2)温馨提示
①学生答完题后,同桌互换互评答题卡。
②学生代表大声读答案,同桌内互判,得出成绩。
③判好后交回同桌,有出错的同学进行纠错。
(3)评出速算小能手,教师小结。
四、总结本课,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乘 法 口 诀 大 比 拼
一大组 二大组 三大组 四大组
第一轮
第二轮
第三轮
第四轮
第五轮
总 计
活动课《可能性》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抽奖、举旗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
br>些事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准备:
1、装有各色小球的双层袋十个、各色小旗若干。
2、学生分成6人小组。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引入
教师出示一元硬币提问:“这是什么?用它可以干什么?”
生1:一元硬币。可以用它买东西。
生2:还可以用它玩猜正反的游戏。
师:你会玩吗?能介绍游戏的玩法吗?
生2:把硬币往上抛,落下后用手遮住,让别人猜正反。
师:想不想现在玩?
生(齐):想!
师(抛出硬币后盖住):谁来猜?
生有的猜正面,有的猜反面。
师:能确定吗?
生(摇头):不能。
师:那该怎样说?
生3: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反面。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可能性”。(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老师这儿有两袋球,请两组小朋友进行摸球比赛,摸到黄球多的小组取
胜。
两小组开始摸球。其中一组全摸的是黄球,另一组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
学生渐渐觉察到什么,纷纷说:“不公平,不公平!”
师:为什么不公平?
生4:一只袋里全装的黄球,当然摸到的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抽出来看看,果真全是。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样
的结果?
生5: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另一只袋子里呢?
生6:一个黄球也没有。
师(边抽出里面的网袋边提问):在这样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
生7: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球。
师:板书“不可能”。如果我想在这只袋中,可能摸到黄球,你有办法吗?
生8:放一个黄球进去。
师:照你说的,放一个黄球,现在在袋中任意摸一个会有什么结果?
生9:可能是红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师:板书“可能”。
活动二:小组摸球
师:小朋友们都觉得刚才的比赛不公平、不合理,下面我们就举行
一次公平
合理的小组摸球比赛,比一比,哪一小组摸得最有秩序、收获最多?小组成员轮
流摸球
组长在表格内作好记录。附表格
红球
黄球
白球
小组摸球,组长记录。
五分钟后。
师:谁愿意把你们这组的摸球情况向大家汇报。
生10(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摸球情况记录表):我们小组摸了10次白球,6
次红球。
师:猜一猜他们小组的袋中装了什么颜色的球?
生11:白球和红球。小精灵儿童网站
师:抽出你的网袋,看他猜对了吗?(猜对了)在这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
有什么结果?
生12: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白球。
生13:不可能是黄球。
师:根据你们组记录的情况,猜猜你们的袋中会有什么颜色的球。再抽出网
袋验证一下。
生猜测验证。
师:你们猜对了吗?在你们组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有什么结果?小组成员
交流交流。
小组成员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从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出现的结果。
师任选两组网袋,让全班学生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交流摸球结果。
活动三:摸奖活动
师:一个月前我们金坛举行了一次摸奖活动你参加了吗?手气怎么样?
生(齐):不好!
师:今天想不想碰碰运气?
生(兴奋地叫了起来):想!
师(拿起一只装有6只黄
球的网袋和一只装有4只白球、2只红球的网袋,
把球合并到一只袋中。):在这只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会
有什么结果?
生14:可能摸到黄球、可能摸到白球、还可能摸到红球。
师:现在规定摸到红球为中奖。
师生合作进行摸奖活动。大约摸了10次还没有人中奖。
师(故作疑惑):刚才明明小朋友说可能摸到红球的,怎么现在一个也没中
奖?
生15(急切地):因为红球少不容易摸到。
师:如果让你再摸一次,你会选择什么颜色的球中奖?
生16:黄色,因为黄球个数多,容意摸到。
师:分析得真好。但真正的摸奖活动的组织者才
不会向你这么大方,他们总
把大奖放得很少,这样中奖的人才会很少,他们才能赚到钱。不过如果是为社
会
作贡献的摸奖活动,老师还是希望你们献上一份爱心。
三、联系生活,学以治用
师:摸球比赛、抽奖活动中有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生活中
也有这
样的事,看图你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吗?先说给好朋友听一听。
实物投影展示:母鸡下蛋图、太阳落山图、球员射门图。
全班交流。
师:说说你身边可能、不可能、一定发生的事。
全班交流。
四、课堂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这节课玩得开心吗?(开心)想不想下课?(不想)还想干什么?
生(异口同声):玩游戏。
师:满足你们,我们就来玩举旗游戏。让大家一定只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
师:让大家可能看到红旗。
生:举红旗、黄旗、蓝旗。
有余数除法的数学实践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周期现象,能通过有余数的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周期变化问题。
2.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形象思维与初步的推理能力。
3.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活动重、难点
周期概念的理解,以及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通过观察、类比、思考、合作、交流,感知周期现象的存在,发现余
数的作用。
教学用具:实物、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周期”。
1、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看西游记吗?你们看,谁来了? 课件(猪八戒)
录音:今天是俺师傅的生日,俺带领猪宝宝们来给师傅祝寿,孩子们,跳起
来吧!(看课件)
猪宝宝们的表演好看吗?看完表演,你们发现了什么?(猪宝宝们的排列都
是有规律的)什么样
的规律?(黑、粉、粉、黑、粉、粉、„)按照这样的规律,
接下去会是什么颜色的小猪?(黑、粉、粉
„)依次不断的重复。点击课件听录
音。
二、观察现象,解析“周期”
1、什么叫做周期现象
录音: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
的,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周期现象。而重复出现的一节的个数叫做周期。
什么叫做周期呢
?我们来看小猪的排列。在猪宝宝的队伍中不断重复的是几
只?(3只),展示板书:每一节都有3只小
猪,我们就说它的周期是3,这是第
1个周期,这是第2个周期„如果每一节都有4只小猪,它的周期就
是4。
2、说说芭蕾舞的周期特点。
仔细观察每个周期都有什么特点?(每个周期都是一头
黑猪两头白猪,每个
周期都有3头猪„„)
每个周期的第一个都是谁?第二个呢?第三个呢?
3、说说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象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
、依次不断重复
出现的周期现象?(学生举例:一年四季、白天黑夜、一年12个月、一星期7
天、一天24小时„„)
三、尝试运用,探究“周期”
1、猪宝宝们除了舞蹈,还准备了一
个“有奖竟猜”的游戏,想猜吗?听录
音:我站在第16位,猜猜我是黑色猪还是粉色猪?(学生自由猜
)
师:认为是黑色猪的举手, 认为是粉色猪的举手,究竟谁猜得对呢?
这样吧,给你们几
分钟时间,四人学习小组合作,想办法来证明你的结论是
否正确,可以用老师给你们准备好的道具摆一摆
,也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
决,看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又好又快!同意我的提议吗?
① 小组合作 ② 学生汇报。
××小组用摆一摆的方法证明了第
16只是黑色猪,和它们一样的小组请举
手。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③
重点讲解算一算的方法:16÷3=5„„1
你能不能告诉大家算式里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16是
什么数表示什么?3
是什么数表示什么?5是什么数表示什么?(学生说教师摆学具)16里面有几个<
br>这样完整的周期?最后多出来的这个1是什么数?(余数)这个余数应该是排在
第几个周期?(6
)排在第6个周期的第几个?(1)我们知道每个周期的第一只
都是黑色猪,由此证明第16位是黑色猪
。你们猜对了没有呢?
④ 点击课件,录音: 哈哈,我是黑色猪,你们猜对了吗?
恭喜你,得到了第
一份奖品。
2、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下子就想出了那么多种方法,在这些方
法中,你最
喜欢用哪一种,说说理由。
3、咱们继续进行“有奖竟猜”游戏
录音:我站在第20位,我是什么猪呢? 20÷3=6„„2
7表示什么?为什么是粉色猪?录音: 哈哈,我是粉色猪,你们猜对了吗?。
录音:我站在第24位,我是什么猪呢? 24÷3=8
没有余数怎么办?表示什么?为什么?
4、学生自由猜。
还想猜吗?同桌小朋友互
相合作,一个人报数,另一个人猜颜色,猜完后,
再互相交换,可以吗?
5、小结:
① 指导学生观察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被除数都不一样,为什么?除
数都一样,为什么?
商都不一样,为什么?余数都不一样,为什么?表示什么?
下一个周期的第几位。)
② 要判
断猪宝宝是什么颜色,只要把总数除以周期就可以了,关键是看余
数,余数是1,就表示是一个周期的第
1个,余数是2,表示是一个周期的第2
个,„„没有余数则表示是一个周期里的最后一个。
③
掌握了这样的方法,无论猪宝宝站哪一位,我们都可以判断出它是什么
颜色。余数的作用可真大!
6、现在你们能给我们今天的课题取个名字吗?揭题:有趣的余数
四、巩固内化,应用“周期”。
1、根据周期找位置和颜色。(变脸魔术)
你们说猪八戒的礼物师傅会喜欢吗?看,谁又来了?
课件(孙悟空)录音:八戒师弟的芭蕾舞
还真是好看,现在让我来给师傅表
演一个“变脸”魔术吧!看课件。(看完之后向学生介绍“变脸”艺术
)
变脸的顺序是怎样的?(红色、兰色、白色、黑色)一共变了几次脸?(4)
如果按照这样
的规律不停的变下去,下一次变的是什么颜色呢?不停重复的是几
次变脸?(4)也就是说变脸的周期是
几?(4)
按照这样的顺序,猜一猜:
第27次变的是(白色)。27÷4=6„„3为什么要除以4?
第32次变的是(黑色)。32÷4=8
要想使变出来的脸谱是兰色的,余数应该是几?(2)
小结:要想准确判断某一脸谱的位置和
颜色,首先要弄清变化的周期是几,
然后通过计算,知道它在第几周期第几位后,再确定
它的颜色。
2、根据周期规律找个数。(生日礼物)
孙悟空的变脸魔术好看吗?就差沙僧还没来给师傅祝寿了?
课件(沙僧)录音:两个师兄的节
目都很精彩,我没有带节目来,只带了几
份礼物送给师傅,祝师傅生日快乐。看课件。
仔细看
,礼物的顺序是怎样的?(金元宝、蛋糕、鲜花、寿桃、汽车),如
果按照这样的顺序不停的变下去,下
一份是什么礼物呢?接下来是„(播放课件)
不断重复的是几份礼物?(5)也就是说礼物的周期是几?
(5)
按照这样的顺序想一想,并说说理由:
第36份礼物是什么?(金元宝)36÷5=7„„1
哪种礼物最多?(金元宝)
金元宝有几个?(8个)
其他礼物有(7)份。
小结:根据周期规律找个数,关键还是要找出它们变化的周期数。
有多重活动课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质量,逐步建立起质量
单位的正确观念。
2.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秤,认识测量质量的工具,切
实感受生活中
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3.通过记录同学们的体重,学习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
4.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在认识克和千克的基础上,再次体验常见的物体的质量,逐步建立起质量
单位的正确观念
2.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会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健康秤、一张体重情况统计表、
三组物品(两个书包、两袋球、两袋药)、
弹簧秤、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多重。(板书课
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活动(一):赛一赛,玩一玩。
师:小朋友们喜欢赛跑吗?
生:喜欢。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场这样的比赛,
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每组推选一
名跑得最快的同学上来比赛。今天的比赛要增加一个难度,让他们每
个人背一个
同学比赛,(选出两名同学)咱们用剪刀、石头、布的方法决定谁先来挑选。
(学生选出同伴,开始比赛。)
师宣布获胜组为一组。
师:二组为什么失败了?
生1:他们背的方法不合适。
生2:范××很轻,房××太重了。
师:请你们俩交换过来再背一背,感受一下对方合作伙伴的体重。
(学生活动并说一说自己的实践感受。)
师:要知道他们俩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呢?
生3:最好的办法是用秤称一称。
活动(二):称一称,理一理。
认识健康秤。
师:下面我们就比一比,看谁猜得准,称得快。
先来猜猜范××的体重,猜3次,看谁猜得最准、最接近。
生4:20千克。
生5:25千克。
生6:27千克。
实际的称一称,让学生学会看健康称。
师:×××猜得最接近,范××的体重是24千克,再来猜猜房××的体重。
学生猜体重,并称一称,看一看。
师:通过刚才的猜一猜、称一称,我们确实发现了房××的体
重重,范××
的体重轻,其他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自己到底有多重?
生:想。
师:以小组为单位,先猜一猜小朋友的体重,再称一称,小组长把称得的结
果用你们小组最
喜欢的方法记录下来。所有小朋友都称完后,小组的成员互相背
一背感受一下其他小朋友的体重。比一比
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最好。
(小组活动)
汇报交流。
一组:我们是用同学们的号码记录的,26~30千克的同学是1号、2号„„。
二组:我们是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的。(交流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
三组:我们是画“”的方法记录的。(交流小组同学的体重情况
师:老师根据各个小组的
汇报把我们全班小朋友的体重也记录了下来。(出
示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表),我们一起来计算一下
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师生共同完成统计表。
全班同学的体重情况统计表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7:我知道了26~30千克的人数最多。
生8:我知道了20~25千克的人数和31~35千克的人数差不多一样多。
生9:50千克以上的人数最少。
生10:我知道了全班一共有36人。
生11:我知道了每个小朋友的体重有的是一样的,有的是不一样的。
生12:我知道了二年级同学的体重大多数都是在26~30千克的范围中。
„„
师:你想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13:我想说我们快快长大吧。
生14:我想说50千克以上的同学,你们应该减减肥了,胖了对自己的身体
没有好处。
生15:我想说胖了并不代表健康,要想减肥,少吃肉,多吃些蔬菜,还要
多做一些运动,多多锻炼。
„„
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可真好,通过刚才的猜一猜、称一称、背一背的活动,
我们已经对小朋友的体重有了很深的体验了,那么对于轻的物体、其他的物品你
能很快地判断出
谁轻谁重吗?
活动(三):比一比,说一说。
师:每个小组的桌子上有三组物品(
两个书包、两袋球、两袋药),每组物品
都有1号袋和2号袋,请你用最简单、最快的方法分出每组物品
中谁轻谁重。
(小组活动)
汇报交流每个组比较的结果。
生16:我们组比较的结果都是1号物品重、2号物品轻。
师:能告诉老师你们是怎样比较出来的吗?
生16:药品我们是用天平比较的,
1号我们称了称是4克,2号重2克。书
包和球我们用弹簧秤来称,称出1号重,2号轻。
生17:我们组和他们比较的方法不一样,称药品时,我们把1号和2号袋
分别放在两个托盘中,1号托
盘压了下来说明1号比2号重。
生18:老师:我不同意×××(生16)的说法,小球用弹簧
秤称,指针根本
显示不出来,因为它们太轻了,不能用弹簧秤,应该用天平。
生19:比较两袋小球根本不用称,用手掂一掂就能掂出来谁重谁轻。
师:说一说你们组比较的方法。
生19:我们组用天平比较两袋药,用手掂出两袋球,书包用天平称,1号重
1千克,2号不到1千克。
师:小朋友们可真聪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了这三组物品的质量。在
比较物品的时候
,能用手掂出来的用手直接掂一掂就行了,比如比较两袋小球的
质量;不能用手掂出来的,我们再选用合
适的秤来称一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这节课你感觉怎样?
师:你能评价一下你自己学得怎么样,评价一下你们小组学得怎么样吗
板书设计
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