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一数和数积木大班数学教案
长沙电力职业学院-商业策划书范文
幼儿园数一数和数积木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
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
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
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
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
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
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
果
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大班数学:数积木
设计思路:
在区角活动和游戏中,孩子很喜欢用积木经行建构,在活动中,
经常会听到孩子有这
样的讨论:“我的房子比你造的高!”“我的房
子造的比你大!”“为什么你的房子比我小但是用的积木
比我多
呢?”“你用的积木比我多”。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孩子经常会遇到这
样的问题:中间的积
木看不见,不知道有多少。
于是针对孩子空间逻辑的发展,设计了这节以培养孩子有条理
推
测数量和挑战空间逻辑的活动。我觉得这个题材对发展幼儿空间方面
的计算能力还是非常有帮
助的,因此想针对我部目前还不配备白板的
情况下,对教案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梳理,继续设计出符合大班
幼儿的
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
目标:
1、 在数积木的过程中,学习有序地观察和统计数量的方法。
2、
能清晰地表达观察的内容,喜欢挑战空间逻辑游戏。
准备:正方体小积木;“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用纸和笔
流程:
一、 话建筑,赢积木
导语: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有各种各样的老房子和新建筑,你喜
欢怎样的房子,为什么呢?
激趣:想不想造一幢喜欢的房子?
过渡:今天我们就用积木来造房子!每组的桌上有几块积木呀?
够不够造一幢房子?
那就请你们就分成4组在数积木游戏中赢取更多的积木。
二、
争回答,数积木
(一) 数数相同数量的积木房
导语:听清题目哟!(出示相同数量积木建造的不同房子)
出题:我用积木造了4幢房子,请你们用好方法数一数,每幢房
子各由几块积木建成的?
形式:将答案记录在记录纸上,呈现在每幢房子的下方,答对的
为本组加上一块积木。
验证:移去屋顶,拆层演示
重点提问: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块?一共有几块?
小结:数量相同的积木能造
出不同的房子,只是有的积木被其他
积木挡住了,我们不容易发现,点数的时候我们可以一层一层的数清
楚,不多数,也不漏数看不见的那些积木。
(二)找找躲起来的积木块
导语:有的小组领先了,有的小组暂时落后,不过没关系,我又
造了一幢房子,房子
里有些积木很顽皮,像玩捉迷藏一样躲了起来。
让我们仔细观察,把藏起来的积木找出来。
出题:准备好了吗?请问这幢房子有几层?每一层有几块?共有
几块积木建成?
重点:移去屋顶,拆层演示,帮助幼儿学会数隐藏起来的积木
块。
小结:房子一层层往上造,如果上层有几块积木,那这些积木下
一定也有几块积木
三、 造房子,数“砖块”
(一) 造幢房子把分数
导语:经过两轮的比赛,哪一队的领先了呢?请每组朋友用你们
现有的积木造一幢房子,然 后我们一起来数数你们的房子由几块积木
建成,共得到了几分。
重点:鼓励各组建造出点数上有难度(有多层、有重叠)的房
屋
集体点数时一层一层数清楚
(二) 学做小小建筑师
导 语:(出示建房图纸)你们造房子、数积木的本领都那么大。
那你们能不能在根据图纸上的建房要求,在 5分钟内造出与图上一模
一样的房子,并一层一层的数清楚他是由几块积木建成的呢?
要求:每队派一个代表挑选喜欢的图纸,用积木搭出与图中相同
的房子,要造的又快又好!
重点观察:每组搭的房子是否与图纸上的一样,各组搭建、点数
的方法。
验证:他们搭的房子与图纸上的一样吗?记录的对不对呢?
小结:虽 然各队拿到的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其实是同一幢房子从
不同的角度拍出的照片,所以搭出的房子是相同的 。
四、延伸:
导语:小小建筑师们让我们回去建造更多独特的 房子,考考你的
好朋友们你是用几块积木建成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今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还成为
了我园计算专题组的“一课多研 ”研讨的课例,反思一路走来获得成
功的的原因,我觉得有:
a) 关注细节的设计
计算活动教具多,对环节间的小结语要求也高,在这一次组织活
动前教案在我的脑海中一次次的“过电影”,把握了每一个环节的细
节要点(孩子合作中可能的状况、每 一次小结重点提炼和梳理的内
容、重难点落实的方式)。“细节决定成败”,活动前我让
一个个环
节都顺溜了,我想这也是活动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b)
注重互动的有效性
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
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
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