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找数字教案

温柔似野鬼°
657次浏览
2020年08月27日 17:4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金命的人-安徽招生信息网


中班数学找数字教案


【篇一:数学教案-- 中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数学教案-中班数学活动:找规律

活动目标:

1.在各种事物中,寻找其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初步学习表述。

2.在探索寻求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点:能在各种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规律,并学习表述。

难点:

在有规律的排序中会表现2—3种规律。

环境与材料:

1.环境布置:有规律及无规律物体。

2.幼儿人手一份图:上有三种不完整规律,需添上的图片。

3.各种实物:塑料珠,塑料钮扣,印章,套塔

活动流程:自由探索——发现规律——交流讨论——尝试自由排序

活动过程 :

一、自由探索

1.在环境中探索:在环境布置中找有规律的东西,并在有规律的地
方贴上写有名字的标签。

2.讨论找到的有规律的东西,并讲讲其排列顺序(出示物品由易到
难)

二、发现规律

1、刚才请小朋友找了有规律的东西,现在我这里有了条规律不完整,
请小朋友看看每条规律是怎么排的,还缺了什么?(请幼儿补规律)

2、幼儿动手操作,把缺的补上去,把规律补完整。

3、教师讲评几种规律。

三、尝试自由排序

1、刚才找了规律。也补了规律,现在请小朋友自己去做有规 律的东
西,手上有数字2的小朋友,按两种规律来做。

2、讲评1—2件作品

3、请做好的去送给弟弟妹妹,并对客人老师说再见。

教后感:主动活动教育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教师带领幼儿
共同创设适合幼儿年龄特 点的.丰富多彩的、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物


质环境和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积极主动,有 兴趣地去观察、实
践、创造、体验、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接触了探索型教学模式后,我有几点体会:

1.主动活动应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 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发展。由于幼
儿不可能处在同一发展的起跑线上,所以主动活动内容内化为幼儿
发展需要时,必须要符合幼儿个体的原有发展水平,如在找规律活
动准备教学具时按幼儿的能力来分, 能力强有2—3种规律,能力差
有——种规律,再根据幼儿自身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个别指导,个
别教育,使之也成为主动活动教育大特色。

2要实施主动活动,提供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 与条件,教师必须安
排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在趣的活动内容,寓学习于活动中,
这样提高 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育心理理论告诉我们,在各项活动中,幼儿积极, 主动地参加
与被动地参加,创设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
应积极地创造条件 ,激励与引导幼儿主动地创设活动,参与活动,
积极投身实践,这样幼儿身心才能获得较大、较快的发展 ,使幼儿
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篇二:中班数学活动教案 找密码】


教育活动 数学《找密码》

活动目标:

1、能较熟练的按一定规律进行数字排序(5、6、7、8、9)。

2、复习数字9,能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3、体验数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ppt,信封每组4-5个,糖果人手一个

经验:对9以内的数量有初步的认识,能熟练进行5--8的点数

活动重点:能较熟练的按一定规律进行数字排序(5、6、7、8、
9)。

活动难点:能小组合作较熟练的按一定规律进行从大到小的数字排
序(5、6、7、8、9)

活动过程

一、兴趣导入

(一)、教师播放ppt- 小猪宝宝的宝箱

1、重点提问:(1)、小猪宝宝来做客,宝箱打不开,你们看看这
个宝箱上有什么?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回答这是需要输入密码的宝箱。

二、开展游戏

(一)、幼儿猜想密码

1、重点提问: (1)、那密码是什么呢?大家看一看密码箱,有几
个数字组成?

(2)、猜猜会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

(3)、密码就藏在3只神秘的盒子里!快找一找神秘盒在哪里?

2、重点指导:引导一名幼儿找到班里的宝盒,打开宝盒拿出信封

(二)、幼儿找密码,幼儿将根据信封的提示分别找出4个数字

1、重点提问:密码就藏在圆点和图案的数量一样多的信封里,信封
的正面和反面各有

什么?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以小组为单位从桌子中找出信封正反面数量
一样多的那个信封,

打开请这组小朋友一起读出来。

3、困难预设:这个环节引导幼儿小组合作,但幼儿还会有争抢的现


4、指导策略:引导幼儿分工,一个人看一个信封,最后找到信封之
后这一组小朋友都

要举手示意。小组比赛,比一比哪组小朋友找得快。

(三)、打开第二个盒子,播放图片找出比8多1的数字

(四)、试5个密码,打开第三个盒子

1、重点提问:什么是从大到小?从大到小怎样排序?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用点数的方法感知5到9的数量变化进行排


3、困难预设:幼儿对数量感知有难度

4、指导策略:请个别幼儿到图片上数一数每个数字都有几个小圆点

三、对密码

(一)、每组选出一名小代表到前面来输入密码打开宝盒

1、重点提问:(1)、怎样从你们选出小代表?谁来选?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用举手投票的方法,每个小朋友自己推荐自
己当组长其他小朋

友举手表示同意最后谁举手的多谁当小组长。

(二)、分享宝盒里的甜蜜糖果

四、活动延伸


在益智区可以玩给插片排序的小游戏,分别用插片叠起1-9的数量,
然后进行高度的比

较,进行排序。

【篇三: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

数学教案







2015年上学期

“学习1-5的序数”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1、创设超市小货架的环境。

2、动物及其食品小图片、房子图、笔等。

活动过程:

(一) 通过游戏“为小动物买礼物”理解序数。(序数可以从 不同的
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1、自由探索:

(1)引导幼儿以“到动物食品超市为小动物买礼物”的游戏形式到
“超市”购物。 (要求记住在什么颜色的货架上买到货物的)

(2)请个别幼儿告诉大家在什么颜色的格 子里买到货物,并请其
他幼儿猜一猜他是在第几个格格子里买到的东西。

2、交流讨论:

(1)师:为什么买同样的东西,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师引导幼儿发现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
出的结论会不同。

交流:讲讲自己是从哪个方向数第几格中买的东西。

(二)游戏“给小动物送礼物”,巩固认识序数。

1、以“将超市买到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引题。

2、引导幼儿观察小动物的房子有几层,每层有几个房间。


3、师请一幼 儿说说你买的东西(动物食品)是给谁吃的?它住在
房子的哪一层,哪一个房间?并认识房间号如第一层 第五间用“1-5”
表示。

4、幼儿分组操作:将食品礼物送给小动物

(1) 要求将小动物的房间号写在礼物卡上,然后送到房间。

(2)引导幼儿互相检查纠正操作结果,教师巡视

《看图做标记》

目标:

1 、学习用标记记录图形的两个特征(大小、形状或颜色)

2、观察、比较图形之间的不同特征,并能语言表述。

准备:

教具: 数字1-9的卡片各一张;不同颜色、形状、大小屋顶的房子
图片一张;标记卡片若干张(大小、形状、 颜色标记)

学具:幼儿人手1-2份操作材料;颜色、大小、形状标记若干;胶
水 ;幼儿人手一把标有颜色、形状标记的纸制钥匙;在场地上画好
各种形状、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 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玩游戏“开火车”

序 :今天,小兔子要请我们中(2)班的小朋友去它的新家做客呢,
我们开火车去好吗?准备好了,火车就 要开了哦。

师:嘿、嘿,我的火车就要开

幼:几点开

师:(出示数字卡片)你们看

幼:(看数字)x点开

教师带领幼儿先集体开展游戏,再分小组游戏,最后请个别幼儿游
戏。

2、 看图形做标记

(1)、 教师出示有不同形状的屋顶图片

师:我 们的火车终于开到小兔住的小区门口了。可是这么多房子,
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哪幢是小兔的新房子呢?别 急,小兔子啊给我们
小朋友写了一封信,我们来看一下。

(出示标记图)小兔子可 真聪明,他把他家的屋顶用标记记录下来
了,让我们小朋友看标记来找到他的家。


启发幼儿根据标记来找出相应的图形,注意引导幼儿要兼顾多个标
记来找出 图形。可让个别幼儿上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小兔子的
家的?并集体认识。

师生共同验证结果

(2)小鹿看见了也想请我们来帮它写一封信,寄给其它小动物。那么小鹿家的屋顶是什么样子的呢?(出示小鹿图片并粘贴在一幢
房子门口)小鹿正在它家门口等着 我们呢。我们一起帮它来写这封
信吧。

启发幼儿尝试用标记将图形的特征记录下来,可先找出图形的三个
特征,再引导幼儿任意选

择其中两个特征记录下来,可请个别幼儿上来自由选择标记进行记


师生共同检查操作结果。看看我们小朋友是不是帮小鹿把信写对了
呢。

二、 幼儿操作活动

1、 看图形记录特征

小区里的其它小动物都知道我们小朋友聪明,所以都要叫我们帮它
们写信呢。

幼 儿取出操作材料,观察上面的屋顶和小动物,说出是谁叫你写信
的,并说出屋顶的名称和特征,然后在空 白处记录它们的两个特征。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活动评价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操作结果并请幼儿大胆说一说,自己是如何完成操作
结果的。师生共同检查评价。

四、活动延伸:游戏《找房子》

小动物都有自己的房子了,我们也去看看我们 自己的房子吧,首先
请小朋友看一看自己胸前的钥匙,我们要根据钥匙上的标记,到外
面去找一 找自己的新房子,找到后,数一数你的房子里住了几个小
朋友。

教师示范讲解。

幼儿活动,教师检查评价。

一样的小熊在哪里

一:活动目标

1、能按顺序的进行细致的观察,将衣着相同的两个小熊找出来;

2、提高幼儿的视觉辨别能力。


二:活动准备

1:挂图:〈〈视觉辨认〉〉;

2:幼儿用书:〈〈 我的数学 〉〉第22页;

3:小熊卡片24张,裤子线条、颜色一样的,各6张,分4组;

4:水彩笔、粉笔。

三:活动流程

1:引入活动;游戏:“猜猜我是谁”;观察有条纹小熊的卡片;集
体游戏;个人操作。

四: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故事引入:有一天,小 熊哥哥与小熊弟弟去逛街,街上可热闹了,
人来人往,小熊哥哥与小熊弟弟走丢了,小熊哥哥找不着小熊 弟弟
很着急,所以,想请小警察帮助小熊哥哥找到小熊弟弟,引出下个
环节。

(二) 游戏:“猜猜我是谁”

玩法:教师依次出示红、黄、蓝、绿四种颜色,让幼儿辨认。

(三)教师依次出示4张不 同衣着的小熊卡片,让幼儿观察,分别
说出每张卡片上小熊裤子的颜色。

(四)集体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教师将有衣着条纹不一样小熊卡片发给幼 儿,幼儿将卡片举
在胸前,然后,在4个圈里找到和自己拿的小熊卡片一样的小熊,
就在哪个圈 里。(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能否按照小熊
裤子条纹的颜色排列寻找朋友,找到后要提醒找到 的幼儿再次比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双节祝福语


天津42中-方阵口号


李时珍简介-澳洲研究生留学费用


现代诗歌欣赏-李若凝


河北省人事人才网-勤工俭学工作总结


室内设计研究生-护士个人总结


理财课-河南省高校排名


新疆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新教师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