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教案

玛丽莲梦兔
918次浏览
2020年08月27日 18: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福建本二大学-文明单位创建总结



开发区中云中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徐春梅 定案时间 2013 年 8 月 31 日
教 学 课 题
教 学 内 容
数一数
教科书第2-3页“数一数”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
数在10以内的物 或人,98%的学生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
物体的个数,正确率为95%。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感受从“数”
教 学 课 时 1
教 学 目 标
的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
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理 念
教学过程(重难
点的突破)
会按顺序数出10以内的数。
从儿童乐园的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
使学生初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从今天起,老师将和大家一起学习和研究很
多有趣、有用的数学问题,小朋友们将在数 学课上学到很多有用
的本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儿童乐园去玩一
玩,好吗? 不过,今天到儿童乐园玩,跟平时的玩可不一样,我
们要用数学的方法去玩、去观察、去思考。(光盘出 示儿童乐园主
题图)
1. 二、自主探索,体验领悟 初步感知。
(1)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3)描述:灿烂 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
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 乐园里尽情





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 ,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
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
乐园去玩,好吗?
2. 看主题图数数。
(1)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 还画了人、鸟、
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 在数较多的物体
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 ,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如有学生说:“有2个小朋友在荡秋千”,“有2个小朋友在骑木马” 等
等。
3. 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小组讨论后再集体交流。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 br>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
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 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
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
三、巩固深化,寓教于乐
1.按顺序数数。
谈话:你能看着圆点图,按顺序从1数到10吗?同桌的小朋友先
互相数一数。
反馈:指名数一数。
2.谈话:刚才我们数出了儿童乐园里事物的个数,并且用圆点图
表示了这些事物的个数。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自己身边事物的个数
吗?如第一小组有6位同学……
组织交流。
3.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1)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
些符号表示?
(2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
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 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
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3)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
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 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
四、总结提升,激发学习责任感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数数,你们学得开心吗?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 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习数学,与数学交
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教学反思













开发区中云中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徐春梅 定案时间 2013 年 8 月 31 日
教 学 课 题
教 学 内 容
比一比 教 学 课 时 1
教科书第4-6页的例题,“想想做做”第1-7题和思考题。

1、 经历对客厅全景观察的过程,体会比较长短、高矮、轻重是
生活中的数学。
2、 联系生活实际认识长短、高矮、轻重的含义,了解长短、高
教 学 目 标
矮、轻重是比较的 结果。95%的学生初步建立比较的意识,学会比
较的方法。90%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 叙述比较的结
果。
3、 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判断解决问题。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理 念
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
比较长短、高矮、轻重等
用自己的语言较完整、正确地叙述比较的结果。
教学过程(重难
一、情景导入
点的突破)
师:小朋友,上一节课我们一起 游览了儿童乐园,在那里数了物
体的个数,知道了数数是学习数学的一种方法。这节课我们到一所小学的校园里看一看。
课件出示例题情景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同桌小朋友先互相说一说,再大声地说给大
家听。
今天我们用另一种方法来学习数学,那就是“比一比”(板书课题)
二、比较长短
1.教学例题
(1) 师:我们先比较两个小朋友的跳绳,(课件出示)你能从图
上看出来哪跟跳绳长吗?那怎么办呢?
(2) 师: 老师带来了两根跳绳,(出示)谁来说说该怎么比呢?
(3) 学生操作,全班注意观察。











(4) 师:把两根跳绳并排放,一头对齐 ,看另一头,红跳绳还
多出一段呢,所以红跳绳比黄跳绳长。谁能说一说比的结
果?要说完整, 什么比什么长?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5) 师:小朋友不仅要想出比的方法,还要能把比的结果说 清
楚。会想、会说还要会写。看看豆荚老师有什么要求。(课
件出示)把书翻到第4页画一画。 (课件出示答案)
2.小练习
出示课件两根毛线(一条弯着一条笔直)比长短;两个卷纸比
长短。
3、猜一猜
师:我手中握有红、绿两枝铅笔,一头看得见,一头看不见,猜
一猜,哪枝铅笔长?



师:你上当了吗?这是怎么回事呢?
三、比较高矮
师:大家 看,有两个小朋友正在上滑梯,(课件出示)他们俩要比
一比谁的个子高,你有什么办法吗?请两个小朋 友到前面来表演一下。
学生活动
师:(课件出示)看看白菜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把书翻到第5页,
画一画。
四、比较轻重
(1)师:出示小朋友玩跷跷板的图片, 出示一胖一瘦两个小孩,站
在跷跷板面前。师:他们坐上去会怎么样?
(2)师:生活中我们 经常会遇到比较轻重的问题。刚才那两个孩子一
眼就能看出谁轻谁重,这个石榴和柿子你还能一眼看出谁 轻谁重吗?



你有什么办法比吗?
(3)学生活动 < br>(4)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类似天平的支架)这是一
架简易天平,把和石榴和柿 子分别放在两端,(课件出示)你发现了什
么?
(5)师:翻开书第5页,茄子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学生作业)
小结:在刚才的学习活动 中,小朋友用眼睛仔细观察,开动小脑筋,
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轻重了。你们还能在这幅图中找一 找、比
一比吗?
(课件出示全景图)
五、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师:小朋友,接下来是“想想做做”的时间了,先请大家玩一个 比铅
笔的游戏,怎么玩呢?请看屏幕。(课件出示,同桌小朋友照样子拿笔
比一比,说一说。)
2、做“想想做做”第2-3题
引导学生完成并交流结果,并说说是怎样比出来的。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师读题学生画符号。出示答案,你喜欢推车的小女孩吗?
为什么?
4、做“想想做做”第5、6、7题
课件出示,师读题学生出示答案
六、总结提升
今天学了什么?
教学反思






开发区中云中学 一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

主备人: 徐春梅 定案时间 2013 年 8 月 31 日
教 学 课 题
教 学 内 容
分一分 教 学 课 时 1
教科书第8――9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1、90%的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正确率达85%。
教 学 目 标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 学 重 点
教 学 难 点
教 学 理 念
体会“分一分”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 ,
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教学过程(重难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课
点的突破)
小朋友,你们平时分 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分东西,在分
的过程中学习新本领,你们有兴趣吗?
二、分文具
1. 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每天谁帮你们收拾学习用










品?
瞧,芳芳正在整理文具。
电脑屏幕出示P8的主题图。
师问:桌上有哪些东西?
2. 这么多东西放在桌上很乱,怎样整理,请同桌小朋友商量一下,想
出好方法。
3. 汇报讨论结果,交流分一分的方法。
提问:哪些东西放在数学学具盒里?哪些东西放在文具盒里?
三、分动物(想想做做第1题)
1. 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你知道它们是生活在水里还是陆地吗?



2. 请你把能生活在水里的动物圈出来。(小金鱼、小青蛙、海狮、鲸、
螃蟹、虾)
3. 其它小动物生活在哪里?
四、分交通工具(想想做做第2题)
师:调皮的贝贝把玩具扔得满地都是,小朋友,你认识这些交通工具
吗?
(1)让同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并说出它们各在
哪里行驶。
(2)学生操作课件(拖动相关交通工具图标)汇报分类方法。
(3)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按 它们行驶的地方不同可以分成三类:一类
在水中行驶,一类在地面行驶,一类在空中行驶。
五、分杯子(想想做做第3题)
1. 课件展示。
师问:画面上有些什么?你会分吗?
让学生走上讲台,让学生分一分,并让学生说一说分的标准。
2. 还可以怎样分?
六、全课总结
谈话:分一分的这种方法对于我们做什么事有帮助呢?明天上课时告
诉 大家你用这种方法做了什么事,好吗?









教学反思





端午节英文怎么说-平安建设述职报告


山东高考专科分数线-四川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


况明洁-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初中考试成绩查询-安徽中医学院


广西玉林师范学院-青岛人事考试网


大年初六-表彰大会主持稿


盐亭中学-团日活动总结书


专科和本科的区别-五年级上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