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巡山小妖精
873次浏览
2020年08月27日 18:2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电子小报-浙江考试教育网查分


5.6 有理数的乘法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归纳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初步理
解有理数 乘法法则的合理性;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有
理数乘法运算;在学生思考、归纳有理数 乘法法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
数学建模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乘法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1、计算
21;(2)1;2(1);(2)(1)
设计意图
通过 4道计算,从小学
学过的正数乘法计算,扩展
.
到含有负数的简单有理数
2、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的乘法计算问题。从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引入,激发学生
的兴趣。
二、学习新知
1、(1)如果一只蜗牛向右爬行30cm,用+30cm表示,那么向左爬行30cm,可以用什么表示?在某地不动,用什么表示?
(2)如果一只蜗牛爬行+50cm,表示它向右爬行50cm,那么爬
行-50 cm ,表示什么?0 cm呢?
2、实际问题
首先通过问题1引导学
生理解实际问题中 的相反
意义的量和有理数之间的
对应关系。
其次引导学生通过小
组合作、教 师媒体展示两个
一只蜗牛以平均每分钟2cm的速度沿着直线L爬行。现在它位方式,借助数轴探索蜗牛 相
于直线L的点O处。 对于点O的位置,从实际意
(1)如果它以平均每分钟2cm的速度沿 着直线L向右爬行。那义上解决这道问题。
么3分钟后它位于点O的哪个方向?与点O距离多少? 接下来,根据相反意义
(2)如果它以平均每分钟2cm的速度沿着直线L向左爬行,的量与有理数之 间的对应
那么3分钟后它位于点O的哪个方向?与点O距离多少? 关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
(3)如果它之前一直以平均每分钟2cm的速度沿着直线L向右学问题来研究,从而得出四

爬行,那么三分钟前它位于点O的哪个方向?与点O距离多少?
(4)如果它之前一直以平均每分 钟2cm的速度沿着直线L向
个有理数的乘法算式。为探
索有理数乘法的符号法则
左爬 行,那么三分钟前它位于点O的哪个方向?与点O距离多少? 和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奠定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媒体展示,得出蜗牛相对于点O的位置。 基础。
尝试列出有理数的乘法算式,分析算式中数表示的实际意义。
3、观察四个式子
( 2)(3)6;(2)(3)6;
(2)(3)6;(2)(3 )6
最后引导学生从积的
符号和积的绝对值两个方
面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有
理数的乘法法则.
通过引入环节中问题
的计算,使学生初步明确有
理 数乘法问题的解题依据、
步骤和格式,培养学生养成
良好的书写规范。






练习1侧重于让学生理解有
理数乘法中的符号确定的
依据,突破重点。
思考:①积的符号与两个因数的符号之间有什么关系?
②积的绝对值和两个因数的绝对值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两数相乘的符号法则;积的绝对值的特征。
4、思考:
0(2)?

你能用以上的例子解释吗?
5、归 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6、 再次解决问题引入的计算
三、巩固应用:
练习1:口答下列乘法问题中积的符号。
(1)(-3)×4 (2) 3×(-4)

(3)(-3)×(-4) (4)(-6)×9
例1中要求学生自己思考后
(5)(-6)×(-9) (6) 6×(-9)
进行解答,教师点评。

(7) (-6) ×0 (8) 0×(-3.6)
练习2,能熟练进行有理数
例1 :计算

(1)5(3)

(3)(6)0.75(4)(
(2)(4) (
2
5
1
2
)
1
2
)
的乘法 运算.在题目设置
上,从直接的分数约分计
算,过渡到涉及到小数、带
分数的乘法问题 ,由易到
难,达到学生熟练计算的目
的.


)(2

归纳有理数乘法的注意事项。


练习2:计算

(1)
2
3
 (
9
4
);(2)(0.5)(
1
8
);(3)1
1
6
(0.8);
四、课堂小结:
1.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 有理数的乘法,关键是确定积的符号,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
理数相乘如何确定积的符号呢?
五、布置作业
A层
1.练习册第9页 习题5.6 第1、2、3题
B层:
1. 两数相乘的积为正,这两个数___(同号、异号)
两数相乘的积为负,这两个数___(同号、异号)
2. 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正数还是负数或0:
(1)4x=-16; (2)-3x=18; (3)-9x=-36; (4)-5x=0.
3. 用正负数来表示气温的变化量,上升为正,下降为负,登山
队攀登一座山峰,每登高1 千米气温的变化量为-6℃,登高3千米
后,气温有什么变化?
教学设计说明:
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
能力,设置悬念,为下一节
课的教学做铺垫。
分层练习 ,提高不同学
生的知识水平,一二题为逆
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三题
考察学生用有理数 乘法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学完有理数的加法后学习的, 它与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一样,也是
建立在小学算术的基础上。因此,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在确定“积”的 符号后,实质上是小
学算术数的乘法运算,思维过程就是如何把中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化归为小学算术数 的乘法
运算。由于有理数的乘法是有理数最基本的运算之一,也是进一步学习有理数运算的基础,
也是今后学习实数运算、代数式的运算、解方程以及函数知识的基础。学好这部分内容,对
增强学习代 数的信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⑴创设情境,驱动探究.
“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是课程 标准所强调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有
所体验、有所发展;怎样让这一过程有着实质性的内 容而非形式化的过场?精心创设情境,
设计问题,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是落实 这一过程性目标的有效方
法.本课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符号规则,就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过程设计了三 个层次的情
境问题:1、通过动画演示、合作讨论得出实际问题中蜗牛的位置,为接下来,探究算式的< br>结果作出铺垫;2、把相反意义的量用有理数表示;3、理解2×(-3)等式子的合理性.在
经 历“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探索的体验、实践的机会,发展了观察、猜想、验
证、归纳以及合 作交流等能力.
(2)关注基础,分层推进.
割裂“过程”与“双基”的关系是课改实 验中的误区之一,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
力为“双基”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保证.本课没有停留在法则 的得出上,而是设计了富有层次
的练习:首先解决问题引入环节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问题 的解题依据、及解
题格式;其次,判断积的符号,是对法则的直接应用,达到突破符号难点的目标;例1 ,是


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全面掌握,要求学生能准确计算;练习2,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 求,看
谁算得又快又准?.所有练习,均围绕“有理数乘法计算”这一重点进行了及时的训练.
(3)借助教具媒体,减缓理解坡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 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
入到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本课设计中,用蜗牛的爬 行过程直观地演示(-2)×(+3)
等问题的意义,减缓了学生抽象理解的坡度.在媒体的使用上,滞 后于学生的思维,以突出
其辅助性.在教具的制作上,追求直观简易,便于操作,努力降低制作的时间成 本.












湖北省建设网-散文作品


安县中学-贷款收入证明格式


十大禁曲-中秋节信息


速记机-我国各具特色的民居


转学证明-个人兴趣爱好


大学专业介绍-求职意愿怎么写


皖西学院地址-保险电话销售话术


肇庆科技职业学院-赵子龙简介